首页 理论教育 节日送礼的原则

节日送礼的原则

时间:2022-03-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节日和礼品的关系十分密切,节日借助礼品满目生辉,礼品依托节日被请入千家万户。同样的节日,因国度与地区的差异而各显礼品特色。春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热闹、最受重视的节日,春节与礼品就形影相随。中秋吃月饼,并把月饼作为礼品相互馈赠,已是中秋节的重要内容。节日期间,小辈看望长辈,送些礼品;长辈爱护小辈,回送礼品;同辈亲友,以礼相待,互赠礼品,礼尚往来……

节日是一个非常喜庆的日子,人们总是喜欢在这样的日子里表表心意,并送上自己最美好的祝福。因而,节日与礼品的关系是分不开的。在节庆的日子里,如何使自己的礼物更具特色,这可是一门不可不知的学问。

节日和礼品的关系十分密切,节日借助礼品满目生辉,礼品依托节日被请入千家万户。没有礼品的节日虽然不失庄严和深沉,却往往为此影响节日的应有色彩;没有节日的礼品虽然也能走俏,然而与节日相联袂的礼品更具有象征含义。

同样的节日,因国度与地区的差异而各显礼品特色。有些礼品,在不同的节日里都可以馈赠,并且常送常新。节日的绵延发展为礼品的翻新提供了新的生长点,礼品和节日在社会、消费、文化、心理、美学等意义上得到和谐统一。

首先,许多节日是历经岁月变迁而留存下来,它凝聚着历史传统的沉淀,在不同时期的同一个节日里,祝贺方式大多相同,包括送礼。所以传统的礼物在节日里广受欢迎。

其次,节日大部分都具有喜庆色彩,送的礼物应具有庆贺意义。

1.春节送礼

春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热闹、最受重视的节日,春节与礼品就形影相随。自古以来,除夕与春节连为一体,以礼相赠,以求“馈岁”。新春佳节,古代还兴投送名帖,在今天看来就是赠送贺年卡。古时用一种梅花笺纸或专用红色硬纸制成大约二寸宽、三寸长的卡片,上面写着投贺人姓名和地址,当然,不乏祝贺新年的诗词佳句。明代文征明在《拜年》诗中记载了这种以卡片作贺礼的风俗:“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春节时还盛行张挂年画,宋朝时木版年画已相当普遍,宋版年画《四美图》完好地保存至今。精美年画也可作为贺礼,以至今天发展成制作名画满目、风光旖旎、花卉璀璨、印工精良的挂历、台历,以礼相送,其乐融融。

春节期间拜亲访友,传统习惯以赠送糕点特产和烟酒茶为多,因各地风俗和出产不同而有很大差异。

2.元宵节送礼

正月十五,元宵佳节,灯烛焰火,爽彻心目,形成“灯市”,在宋代从京师到民间都十分重视元宵放灯,已有灯市的记载。据《乾淳岁时记》载:“天街茶肆渐已罗列灯球等出售,谓之灯市。自此以后,每夕皆然。”灯市不仅在京师和各地都十分风行。灯市之闹,已见辉煌;既然作市,买者踊跃。买灯作礼,相互馈赠者有之;买灯作谜,以谜相送者亦有之。

3.端午节送礼

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是我国夏季最重要的节日。关于这一节日的起源说法不一,有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说、三代夏至说和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人们更多的是在这一天赛龙舟、吃粽子。人们在端午节包粽子,把粽子作为礼品相送,分享粽子,尽染端午欢畅,迎接岁序转夏。魏晋之后,人们才把粽子与屈原联系起来,使粽子成为一种祭品,有了特殊的纪念意义。

4.中秋节送礼

中秋佳节,秋高气爽,又到月圆时,万里同思亲。中秋吃月饼,并把月饼作为礼品相互馈赠,已是中秋节的重要内容。月饼的制作因地而异,各地均有特色饼式,江西的椒葱月饼、湖南的薄酥月饼、四川的冬瓜月饼、陕西的水晶月饼、黑龙江的三白月饼、山东的海味月饼等,都已成为节日礼品。流行最广的当属苏式月饼、广式月饼、京式月饼。

5.节日礼品首推酒茶

礼品可以增加带有地方特色的节日气氛。节日期间,小辈看望长辈,送些礼品;长辈爱护小辈,回送礼品;同辈亲友,以礼相待,互赠礼品,礼尚往来……礼品从市场而来,奔千家万户而去。

对于中国节庆来说,酒茶作礼,百送不厌,常送常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