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的大学理念与人文素质教育

新的大学理念与人文素质教育

时间:2022-03-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赵馥洁在新世纪即将到来的时刻,中国教育正经历着从应试教育、专业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思考和探索这场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转变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特别是大学理念和人文素质教育问题,对于高等教育改革无疑具有先导性的作用。中国现在的大学理念,包含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1.知识理念。

赵馥洁

在新世纪即将到来的时刻,中国教育正经历着从应试教育、专业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这是一次意义深刻、影响深远的教育思想转变,它不但关系到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未来世纪的人才塑造,而且还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民族素质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思考和探索这场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转变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特别是大学理念和人文素质教育问题,对于高等教育改革无疑具有先导性的作用。

一、建立新的大学理念

高等教育的改革,包括体制改革、教学改革、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改革诸多方面,一般来说,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改革是各项改革的先导。而在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改革中,首先必须对我们现有的大学理念即大学观进行反思,认识现有的大学理念和大学观中的优越性成分和局限性因素,在此基础上推陈出新,建立适合中国社会发展要求的、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具有时代精神的大学理念,以作为教育改革的先导。

中国现在的大学理念,包含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1.知识理念。认为大学是传授知识的场所,大学教育就是把古今中外的各门科学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了解这些知识、记忆这些知识,进而学会运用这些知识。中国当前几乎所有大学的基本教学活动、教学工作就是传授知识。

2.专业理念。认为大学所传授的知识,不同于中小学所传授的基础知识,而是传授专业知识,培养专业人才。中国大学的专业设立得很多,划分得很细,不但分为多门学科,而且一门学科中还分为多种专业,一种专业中还分为多个方向。系、专业、教研室都是适应这种专业划分而建立的。尽管本科专业、研究生专业在近年都作了压缩,本科专业将至少压缩一半,设240种专业,但仍是世界上大学专业最多的国家(俄罗斯1995年公布的专业是83个,日本现有大学本科专业70多个)。

3.共性观念。在人才培养的规格、模式上过分强调共性,强调统一目标、统一规格、统一要求。为此,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学内容、考试科目都突出了共同性、统一性、普遍性,而忽视学校的特殊性,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忽视因材施教的原则和方法。

4.功利理念。中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强调教育要为社会现实服务,强调培养社会急需的人才,以所谓“产销对路”作为专业设置原则,以学生毕业后能在社会上找到职业为衡量大学的重要标准。学生上大学、选专业也把“拿到文凭、取得学位、找好工作”作为基本目标。这种急功近利的观念,在近几年来市场经济的驱使下,表现得尤为突出。一些文史哲学科专业,就是在这种适应市场的功利观念支配下而停办的;许多经贸、经管、商业、金融、法律等所谓“热点”专业,重复设置,多而欲滥,也与这种功利意识有直接关系。

这些大学理念,究其来源,一是近代以来受西方近代大学理念的影响,二是新中国成立后对前苏联大学理念的引进。究其作用,一方面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和专业人才特别是社会急需的专业人才的培养起了积极作用,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一大批有用的人才。

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前进、科学的进步、教育的改革,这种大学理念的局限性和弊端也日渐显露。第一,知识传授的孤立化,使学生的人格养成和能力锻炼被忽视;第二,专业教育的狭窄化,使学生的知识视野不宽,学术基础薄弱;第三,功利导向的强化,使学生的全面素质降低、精神境界不高,第四,共同制约的僵化,使学生健康的个性发展不足。总而言之,文化素质、人文素质、人格陶冶的弱化,不能使学生的素质、人格、个性、精神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继续按这种大学理念培养学生,是适应不了21世纪对高层次人才的需要的。

为此,我们必须转变教育思想,树立新的大学理念,形成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新的大学理念,应该具有四个方面的内涵:

1.在适应社会的同时努力引导社会。大学要根据社会的现实需要来设置专业、建设学科、培养人才,这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完全正确的,但是这只是大学发挥功能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大学作为人类知识的汇集之地、学术成果创造之所、知识精英的凝聚之处,应洞察历史发展趋势,把握社会前进方向,立足科学发展前沿,引导社会向更美好、更理想的境界发展。就是说,大学应该成为社会的精神旗帜、文明标志、思想宝库、社会理想的制定者和实行者,而不应仅仅满足社会的现实功利需求,蔡元培曾说,“教育指导社会而非随逐社会者也”。因此,在适应社会的同时着力引导社会,把关注社会现实需要和关怀人类的崇高理想结合起来,是应该首先确立的大学理念。

2.在知识传授的基础上,着力养成人格。大学是传授知识的场所,传授知识是大学的基本活动,但是不能把大学的任务只局限于知识的传授上。而应该在知识传授的基础上,着力培育学生的人格,使学生在德、识、才、学几个方面得到全面地发展和提高,成为德、智、体、美诸因素兼备的现代型健康人格。有知识而无能力,有能力而无人格的大学生,不但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的要求,也不能全面体现大学的育人功能。蔡元培先生说:“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大学“不可视为贩卖知识之所”,而“尤当养成学问家之人格”。化知识为德性、化理性为人格,是大学教育异于和高于职业教育的根本标志。

3.在专业教育的过程中弘扬人文精神。大学自近代以来,实行专业教育,至今仍以专业教育为特征,以培养专业人才为目标。这是社会分工和科学分化的要求,因之是必要的。但专业划分愈细,学生的专业知识面愈窄,特别是在专业教育中长期以来重理科重文科、重科技轻文化,致使学生缺乏坚实广博的文化基础,缺乏以“做人之道”为核心的人文精神,从而成为“工匠人”、“技术人”,不懂为人处世之道,不知人类文化的丰富成果,难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在专业教育的过程中,打通专业界限,扩展知识领域,奠定文化基础,灌注人文精神,就成为高教改革的重要内容。

4.在共性的指导下充分发展个性。为了保证大学的教育质量,实现统一标准的人才规格要求,对全体大学生提出共性的教学质量指标,统一的管理规范,设置共同基础课程和政治理论课程,开设具有通识性的文化课程,是完全必要的。但同时应该充分注意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的知识优势和能力优势,通过教育都得到进一步发展,使每个学生的健康、积极的兴趣、爱好、志向、特长在大学的文化氛围里都有发挥的条件和环境,从而形成万波争流、千帆竞发、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生动活泼的学术局面,这就要求大学教育在共性的指导下发展学生个性,在统一人才培养规格的原则下为每个学生的自由而全面的成长创造条件。

这种新的大学理念,是现实和理想相统一的理念,是认知功能和价值功能双兼备的理念,是科技理性和人文精神相贯通的理念,是人才培育和人格养成相结合的理念。要实现这种新的大学理念,最基本的途径就是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二、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

素质指人的思想、道德、文化、知识、心理、身体等内在品质和内在因素。素质教育就是通过教育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知识素质、身体心理素质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在素质教育中文化素质教育是基础。文化素质教育是指用人类文化发展的优秀成果教育和熏陶学生,将人类历史上所创造的优秀文化结晶,内化为学生的内在品质和内在精神,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教养得到综合发展,使学生具有广博的知识、卓越的能力和崇高的品格。

在文化素质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是核心。人文素质教育是指通过学习人文学科(包括文学、艺术、伦理、哲学、历史等)和弘扬人文精神,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处理人与自然、人与历史、个人与社会、自我与他人的正确态度和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使情感得以陶冶,心智得以充实,精神得以提升,人格得以完善。当前,我国教育界提出的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概念,含义有广狭之别,针对的问题各有侧重。素质教育,主要针对应试教育而言,文化素质教育主要针对专业知识教育而言,人文素质教育主要针对科技专业教育而言。但三者的精神实质是一致的,就是让学生在学习知识、学习专业、提高能力的同时,加强文化素养,学会做人之道,提升精神境界,养成高尚人格。用中国古代教育家的话说,就是“成人”,用我国现代教育家的话说就是“养成人格”(蔡元培),用马克思的话说,就是促使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一句话,人文素质教育的宗旨就是引导学生“立人”、“成人”、“做人”;培养学生做高尚的人,做正确的事。

因此,从应试教育、知识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从哲学上就是从工具理性向价值理性提升,从功利意识向人文精神升华,从育才模式向育人模式转轨。这种转变,不但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目标的深刻变革,而且关系到国民性的优化,民族魂的塑造,中国人的提升,其意义是广大而深远的。

1.人文素质教育是当代教育发展的趋势

从教育发展史来看,古代的教育是一种铸造人文精神的教育,它以人格培养、人性完善为最高目标。中国春秋时代,孔子以《易》(哲学)、《书》(政治)、《诗》(文学)、《礼》(道德)、《乐》(艺术)、《春秋》(历史)等“六经”为教材,以“礼、乐、御、射、书、数”等“六艺”为课程,以文、行、忠、信等“四教”为目标对学生进行综合教育,突出地体现了“尽善”、“尽美”的人文教育特征。古希腊、罗马的教育,既有以发展健康体格和优美动作为内容的“体操教育”,又有以发展智育(包括哲学、政治、演说技巧、雄辩术、逻辑等)和美育(音乐、唱歌、朗诵诗歌等)为重点的“缪斯教育”。中世纪的大学教育虽然是神学教育,以培养僧侣为目标,但其主要内容是“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和神学,学生学习“七艺”,打好人文基础,然后才能报考专门学科。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更是以培养身心健康、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新人为任务的,其人文主义的特征更为鲜明,直到19世纪中叶以前,欧洲教育基本上仍是以培养“接受古希腊文化精神,多方面发展的人”为目标的人文教育。

从19世纪中叶开始西方教育发生了大变革。为了适应工业革命的需要,提出了以培养实用人才为目的,以专业科技教育为内容的教育模式。创办了许多专门的工学院和理工学院,开设的课程一般也以农业、工程、机械学科等专业科技为主,实现了从人文教育向科学技术教育的转变。英、美教育的这种变化,对世界教育产生了广泛影响,此后,各国的高等教育几乎都形成了以专业科技教育为主的教育体系,专业科技教育培养了大批实用的专门人才,适应了工业发展的需要,但却造成了削弱人文教育的倾向,带来了许多严重后果。

20世纪中叶以来,人们对近代的专业技术教育进行反思,认为它固然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起了积极推动作用,但忽视了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影响了人的全面发展。于是人文教育的复兴成为国际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许多教育家提出实行教育改革,把忽视的“另一半教育”恢复起来,实现“科学教育人文化”。

美国的一些著名大学如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哥伦比亚大学等都进行教学改革,开设必修的核心课程,如哲学、文学、艺术等,占教学计划学时的20%,以强化学生的人文修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符合现代化要求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当代的人文素质教育已不是简单地向古代复归,而是在新的基点上,在更高的文化层次上,在和科学技术教育的结合上,铸造新的现代人文精神,以克服近代教育重科技轻人文的倾向。

由此可见,人类教育从教育模式上经历了古代人文教育——近代科技教育——现代人文与科技综合教育的发展历程;从培养目标上经历了古代“成人”教育——近代“育才”教育——当代“素质”教育的发展历程。这是一个否定之否定过程,呈现着教育的发展趋势。

2.人文素质教育是解决全球问题的重要途径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为了追求物质财富和物质享受,不断地干预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无限制地向自然索取,从而加剧了人与自然的冲突,遭到自然的报复。生态平衡破坏,环境污染严重,能源危机加剧,给人类的生存带来威胁。同时,贫富差距拉大,人口增长迅速,人与人的冲突也日益加剧。这些问题的产生,与人们的急功近利意识、迷信科技力量、醉心个人追求有密切关系。从教育上来说,也是只注意科技教育,忽视文化、道德教育所造成的恶果。尼克松1969年在就职演说中说:“今天我们的危机是物质丰富,精神贫乏。”精神贫乏是忽视人文素质教育的必然产物。

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现代化建设,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是我们的首要任务、中心工作。为了发展生产力,就必须建立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利益驱动的经济,它必然引起利益的升值和功利观念的强化,在利益竞争中积蓄利益冲突。当前,社会上存在的道德滑坡、信仰危机、价值迷失、犯罪增多,以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的滋长,显然与市场经济的负效应有关,与重物质轻精神、重利益轻道义、重功利轻道德、重经济轻文化的价值误导有关。为了抑制市场经济的负效应,发挥市场经济的积极功能,并矫正价值导向上的偏失,就必须两个文明一起抓,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搞好精神文明建设。而精神文明建设的宗旨就是提高人的素质,特别是思想道德素质。而人文素质教育正是从根本上提高人的素质的重要途径。

因此,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的国家,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提高人的素质,都是解决社会问题,摆脱精神危机的根本途径。

3.人文素质教育是促进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动力

人的解放,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自身也在发展。在古代,人是“神”的奴隶,民是“君”的奴隶,近代以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掌握了机器、财富和金钱,用这种工具理性和经济力量,既控制了自然,又把人从神灵、从君主的统治下解放了出来,增强了人的主体地位,促进了人的发展。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财富的迅猛积累,人又沦为“物”的奴隶,即物质技术工具和物质财富力量的奴隶。这种“人被物役”、“人役于物”的境况,又导致了人的片面性发展,使人成为“功利人”、“工具人”,成为只懂得用先进科学技术工具不断为自己创造财富、索取利益、满足物欲的“单面人”。曾经把人从神的奴役下解放出来的技术工具和物质财富,而今又成为奴役人、压迫人的外在力量,使人在物的统治下又发生了“异化”。于是,人变得自私、贪婪、冷酷、偏执、烦躁、焦虑、妄动;物欲膨胀而理性失落,技术高超而灵魂瘫痪,功利意识增强而道德观念淡化,自我价值升值而仁爱精神萎缩。这显然不利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可是,社会的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是全面的,中国现代化对人的素质要求是深厚的。它既要求人有专业、技能,会“正确地做事”,又要求人有做人、为人的根本,“做正确的事”;既要求人具有广博的知识,又要求人具备高尚的道德和崇高的人格;既要求人有丰富的物质生活,也要求人有美好的精神境界;既要求人勇于“立己”,也要求人善于“待人”。而这些全面的综合的素质,只有通过全面的素质教育才能养成和获得,在当代,尤其要强调人文素质教育,使学生在德、识、才、学、体、美、劳等方面都得到发展。

1988年美国哈佛大学对毕业生作过一次综合调查,毕业一年的学生后悔自己专业的知识未学好,毕业十年的学生后悔自己商业、管理未学好,毕业二十年的学生后悔自己文史哲学科未学好。这说明,愈是从长远的发展来考虑,愈显得人文素质重要;人生的经验体会愈多,对人文学科重要性的认识愈深。可见,人文素质教育对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具有极其巨大的推动作用。

总之,无论对于教育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来说,人文素质教育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在经济、政治、文化日趋一体化的时代,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交叉渗透和综合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的今天,在国际竞争中民族文化传统、民族精神和精神文明水准方面的较量日渐突出的世纪,我国大学生“有知识,无文化”、“高学历,低素质”的缺陷远远不能适应21世纪的要求。从本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教育提出“学会生存”的主题,到1989年该组织在北京召开“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提出“学会关心”的主题,反映出人类教育观念从适应自然与社会到关心自然与社会转变,反映了人文素质教育被提高到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我们必须从时代的高度认识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

三、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思路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所面临的一场深刻变革,通过什么途径、采取哪些做法,是值得认真思考和深入探讨的课题。笔者认为,我国高校强化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思路是:

1.开设人文学科类课程。为了使大学的人文素质教育达到一个基本规格,就必须将其纳入教学计划,开设一些必修的和选修的课程。例如哲学概论、哲学史、文化概论、中国传统文化、文史哲名著导读、文学名著欣赏、艺术欣赏(包括美术、音乐、电影、建筑艺术等)、科学技术史、中外文化史等等。这些课程课时不一定很多,但学科面要宽;在教学总时数中比例不一定很高,但课程内容应丰厚。通过课程学习,引导学生用人类所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来充实自己,用这些文化成果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来陶冶自己,用真善美的精神境界来升华自己。开设人文课程,不但对理工院校、理工专业是必要的,对社会科学各专业(如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管理学等)也是必要的。

因为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虽与自然科学不同,但在探索客观规律上、在阐述客观知识上则是一致的。它所体现的仍然是“工具理性”,所包含的仍然是“认知成果”,因此与以承载“价值理性”、传授价值观念、确立“应然准则”,阐释人类理想、信仰、情操、人格的人文学科有所不同。一些人将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完全等同,甚至以社会科学教育取代人文素质教育的观念是不对的。

2、营造人文环境。人可以改造环境,但又受环境的制约和影响。人文素质教育更依赖于校园环境熏陶。因此,营造大学的人文环境是一项重要任务。大学既要有传授知识、开展科研、探讨学术的浓厚气氛,也应形成健康高尚的人文氛围。应有领导有组织的举办各种人文讲座、聚谈活动、文艺活动、读书活动、艺术节活动、讲演和诗歌朗诵活动。还应美化校园,强化环境保护意识,使学生在清洁、幽美、高雅、朴素的校园环境中受到审美情操的陶冶。更要在大学中形成热爱集体、关心他人、尊师重教、互相交流、相互帮助的人际关系和求实、创新、严谨、活泼的校风。校园人文环境的营造,绝不是一种外在形式的装饰,而是有丰富文化内涵的精神文明建设,它的意义不仅是给人们提供优美的学习、生活场所,而是进行人文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方式。

3、在专业教育中溶注人文精神。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包括其下属的应用学科和技术学科,其研究对象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以及人们进行实际操作的方法,其内容是人们所获得的关于客观事物的各种知识。但这些知识及其应用这些知识的技能,并不是独立于人之外的认知领域,因此它也必然关联着人文精神。首先,建立、研究和发展这些科学的优秀科学家、大师、学者,自身都体现着高尚的人文精神、具备着优秀的人文素质;其次,应用这些科学知识,使其为人类服务,为历史前进和社会发展服务,必须要求掌握和应用这些科学知识的人,有关心人类命运和关心社会发展前景的崇高品格,有为人民服务、为人类作贡献的高尚道德,有追求美好理想、实现崇高价值的精神境界;再次,任何一门科学知识,任何一种专业知识,都是人类文化长河中的一朵浪花,是人类创造的整个文化成果中的组成部分。它是在人类文化积淀的基础上,在人类文化的支撑下,在人类文化的滋润、浇灌、培育下存在和发展的。

既然如此,大学就应该在专业教育和专业知识传授的过程中,自觉地体现人文精神,着力地融注人文精神,发掘和揭示出每门学科每个专业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使得学生在学习专业的过程中受到人文精神教育。如果脱离开专业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就会流于空泛,使学生成为“万金油”,而如果不在专业教育中灌注人文精神,专业教育就没有后劲、没有支撑和滋润,使受教育者成为“工匠”、“技能人”。

4.建构人文素质的基元。人文精神、人文素质、人文价值的基础和核心是做人之道,而做人之道的基元是关心人、尊重人、爱人、助人。这个基元,用孔子的话说就是“仁爱”(“仁者,爱人”),用墨子的话说就是“兼爱”(“兼相爱,交相利”),用老子的话说,就是“慈”(“一曰慈,二曰俭”),用佛教的话说就是“大慈大悲”,用基督教的话说就是“博爱”,用马克思的话说就是“做人民的公仆”,用毛泽东的话说就是“为人民服务”。可见,关心人、尊重人、爱人、助人,乃是人类共同的美德,共同的“良知”。一切时代,一切民族都以此为做人的根本、道德的根基。我们的人文素质尽管有许多方面的内涵,现代的人文素质教育虽然有时代性的内容,但这个基元仍然是起点,是种子。

只有在学生的内心将这个基元建立起来,坚定起来,那么人文素质的丰富内涵和各种要素就会纲举目张、根深叶茂。所以,人文素质教育必须抓住这个根本、这个宗旨开展工作;人文素质养成必须着力这一基础,围绕这个核心,进行修养。

总之,人文素质教育是建立新的大学理念,实现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更新的灵魂,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面临的时代性课题,对待这一时代性课题,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努力进行探索。这一课题的解决,必定会使我国大学教育以新的形象、新的精神迈向新的世纪!

(原载于《政法教育研究》1998年第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