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代表种类珊瑚的繁殖

代表种类珊瑚的繁殖

时间:2022-03-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石珊瑚几乎见于所有海洋,且从潮间带到6000m深处海域均有分布。以下介绍了几种石珊瑚的人工繁殖方法。目前团块管孔珊瑚多采用切片繁殖法进行人工繁殖。对团块管孔珊瑚进行大规模的人工繁殖将大大减少对其野生群体的采集数量,对已经遭到破坏的珊瑚礁的维护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测量方法只能表明鹿角珊瑚的生长趋势,并不能精确表达珊瑚的生长值。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建立一种更加接近鹿角珊瑚实际生长量的测量方法是有必要的。

(一)石珊瑚的人工培育和移植

在所有的珊瑚中,石珊瑚是最为人熟知、分布最广泛的种类(见插文)。石珊瑚几乎见于所有海洋,且从潮间带到6000m深处海域均有分布。常见的石珊瑚有脑珊瑚、蘑菇珊瑚、星珊瑚和鹿角珊瑚等,均以其形态命名。以下介绍了几种石珊瑚的人工繁殖方法。

石珊瑚

石珊瑚的颜色是由生活于其上的藻类决定的。大多数现存种类为浅褐色、浅黄色或橄榄色。骨骼为白色,呈杯状,几乎为碳酸钙,包住内部水螅体。营单体或群体生活。营单体生活者最大的直径可达25cm。其生长速度平均每年在5~28mm,主要取决于种类、水温、食物供应及年龄等。

1.尖锐轴孔珊瑚

尖锐轴孔珊瑚(Acropora aculeus)属于六放珊瑚亚纲石珊瑚目轴孔珊瑚科,是常见的造礁珊瑚。较同科其他品种,其生长速率高,对环境适应能力强,且更容易人工饲养驯化。对尖锐轴孔珊瑚的人工繁殖通常采取断枝繁殖的方法,包括母株挑选、母株驯化、切片采集、切片培养、黏合底托、断枝培养等步骤(牟奕林和刘亚军,2009)。

断枝培养的第一步要求获得颜色鲜艳、无白化组织的母株。由于各分枝生长比较紧密,海下采集时需用钝器敲打。同时为了摄取裂片的方便,一般最好选择株高100~150mm、分枝4~6枚、质量在200~400g的植株。珊瑚虫活跃、在运输途中就能开放的个体是首选。

其次,对采集的母株进行驯化。刚采集的母株处于紧迫状态,再加上长途运输,大多数珊瑚虫紧缩,有时还带有寄生虫。所以,在培养之前要进行驯化。驯化处理包括过水消毒、环境适应和饵料过渡三部分。

第三,切片采集是繁殖珊瑚的重要步骤,切片采集的效果与成活率和生长速度密切相关。切片采集前的3~5d,停止饲喂珊瑚,并延长金属卤化物灯照射时间。采集应在晚上关灯后进行,通常选择比较茁壮的分枝上生长点颜色鲜艳、珊瑚虫密度大的部位。采取点应当在分枝基部5mm处,切片长30~50mm。切片过大或过小都不容易存活。垫上海绵用钳子加住迅速采下。采集完毕后,为防止溃烂,应当对母株和切片进行消毒处理。

第四,切片培养。切片培养于切片培养缸中,内有由PVC隔栏塔设置的离底5mm的平台。将切片生长点朝上稳定地放于平台,朝向光源。水质应与母株水质大体相同,水流应略缓于母株生活缸的水流。

第五,黏合底托。底托可选用天然珊瑚石、礁石(生物石)或混凝土合成物;黏合剂首选专为珊瑚黏台的混合胶,其成分和珊瑚骨骼相若,以减少排斥的机会,也可避免给水质带来负面影响。

切片底托黏合完成后,要进入最后的阶段——断枝的培养。此期间断枝会逐渐成长、分裂,最后长成新的母株。断枝的培养需要良好的环境,因此断枝饲养缸的设计以及光照、水质、温度、食物等条件的控制非常重要。

2.团块管孔珊瑚

团块管孔珊瑚(Goniopora lobata)属于石珊瑚目微孔珊瑚科,常被海洋馆以及个人爱好者饲养收藏,是目前珊瑚贸易中最常见的品种。此种珊瑚价格低廉,饲养不受重视,人工饲养寿命短。这直接刺激了对该品种野生种群的采集,对自然生态平衡以及该物种的保护极其不利。因此,建议普及人工培育常识,延长成活时间,实现大规模繁育。目前团块管孔珊瑚多采用切片繁殖法进行人工繁殖。

切片繁殖步骤主要包括切割前准备、切割、切割后处理以及切片的饲养,具体如下(牟奕林,2009)。①切割前准备:切割前停止光照48h,换水30%,停止添加碘化钾以降低珊瑚兴奋度;准备好切割锯、桶、塑钢土等。②切割:使用电动沙盘,沿一排珊瑚虫一次完成切割,尽量保证对保留的珊瑚虫没有组织伤害;并以最快的速度将切片一一取下。③切割后处理;用海水清洗切片,去除骨骼碎屑,保留分泌的黏液;同时,为保证不从损坏的口杯处腐烂,将此处填上塑钢土;然后将切片浸泡在5‰的保护液(KENT)中,恢复2h。④ 切片的饲养:将切片放回实验水槽,并在水槽中添加珊瑚用维生素(VB群)。对团块管孔珊瑚进行大规模的人工繁殖将大大减少对其野生群体的采集数量,对已经遭到破坏的珊瑚礁的维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3.鹿角珊瑚

鹿角珊瑚属(Acropora)中,有超过150个品种,占全世界已有记录的石珊瑚品种数目的20%。印度—太平洋一带水域生长的珊瑚礁中,鹿角珊瑚是数量最多的珊瑚品种。

鲍鹰等(2012)采用海底珊瑚苗床的方法对鹿角珊瑚进行了养殖,主要步骤包括珊瑚母枝的采集、珊瑚养殖底座的制备、珊瑚苗枝的制备、陆基水泥池养殖、珊瑚苗床的制备,珊瑚枝总高度的测量。具体操作过程如下。①珊瑚养殖底座的制备:将水泥灌入塑料容器(如快餐碗)中,并在中央插一直径约2cm的塑料棒,15分钟后将塑料棒取出,次日倒出水泥坨,即为底座。需将其于海水中浸泡3d才可使用。②制备珊瑚:用钳子等工具从珊瑚母枝的分枝顶端截取5~10cm的断枝(分叉有无皆可),插在填有原子灰(黏合剂)的水泥底座的孔中,然后立即将其置于海水中,大约10分钟后原子灰固化,即可将其移至苗床上养殖。③陆基水泥池养殖:将珊瑚苗枝置于PVC塑料管制成的培养架上,安装潜水泵装置,确保每天更换水20%。④ 珊瑚苗床的制备:珊瑚苗床呈平面网格状,由螺纹钢焊接而成,四角有高50cm的支撑腿,放置在海底泥沙上。将倒锥型的底座镶嵌在苗床网格中,可防止水流对苗枝的冲击。⑤ 珊瑚枝总高度的测量:珊瑚枝最高点至底座的垂直距离,即为珊瑚枝的总高度(图11-16)。但是这种测量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实际上许多生长端并不是垂直向上的,而是斜向的;而且一枝中侧枝的生长可能较顶端更为旺盛。显然在这些情况下,只以珊瑚枝的总高度增长来评判其生长情况是有失偏颇的。该测量方法只能表明鹿角珊瑚的生长趋势,并不能精确表达珊瑚的生长值。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建立一种更加接近鹿角珊瑚实际生长量的测量方法是有必要的。

在有野生珊瑚礁存在的海域,通过珊瑚苗床养殖当地珊瑚时,仅第一年需要一定量的野生珊瑚为苗种来源。且随着珊瑚苗枝的生长和有性生殖的发生,几年后便可形成人工珊瑚礁区。对于一个珊瑚养殖场,陆基养殖系统至关重要,它可以控制珊瑚的生长条件,使其优于海底苗床所处条件;还可对从其他地方引进的珊瑚进行驯养及筛选,以缩短育成周期,丰富珊瑚种类。另外,陆基养殖系统也是对珊瑚进行深入研究所必不可少的平台(鲍鹰等,2012)。

图11-16 珊瑚枝生长值测量示意图(引自鲍鹰等,2012)

(二)软珊瑚的人工繁殖

软珊瑚在分类上属于八方珊瑚亚纲。目前,已知软珊瑚有1000多种,大部分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浅海区。以下介绍了几种软珊瑚的人工繁殖方法。

1.肉质软珊瑚

该种类珊瑚能很快在肉质层的伤口处形成瘀伤组织,对伤口进行修复。由于肉质软珊瑚具有较快的自我修复能力,因此,通过人工快速扩繁,其有望成为比较理想的生态修复种类。肉质软珊瑚人工繁殖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取冠部为圆形的肉质软珊瑚,沿圆形冠部四周剪下2~3cm宽的边缘,然后再把剪下的边缘条剪成长为2~3cm的小段珊瑚,接着用广谱抗菌药物溶液进行浸泡处理,预防细菌感染。然后将经过药物浸泡处理的小段珊瑚捆绑在附着基上,放入珊瑚培育缸进行培育;待珊瑚生长稳定后便可去掉捆绑绳。经过2~3个月的时间,原来的母肉质软珊瑚已经自我修复,长到最初的大小,可以进行再次分割培养。而培养的小的肉质软珊瑚,已经自我固定在附着基,长大后可以进行分割培养。

2.八爪软珊瑚

从珊瑚丛边缘大约5cm的地方,用刀子往下切至切起一片薄薄的基石。将切起的分株的每一部分都牢固地粘在基石上,放回缸中。此种方法的成功率为百分之百。

3.花环肉质软珊瑚

将整株花环珊瑚视为一个时钟,在2点钟、4点钟、6点钟、8点钟及10点钟方向向下切至主干的1/2,但不要与主干分离,然后将其置于有良好水质与水流的环境中,大约三个星期之后切面就会愈合。切面全部愈合后,就可用剪刀将子株截取下来,然后选择要置放子株的基石与固定点。在置放之前,将子株切面用面纸擦干。将Super Glue涂在基石上,接着把子株粘在固定点上,再将已粘好的子株置于水桶中,两分钟之后再移回水缸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