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英文翻译史学工作者

英文翻译史学工作者

时间:2022-03-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某个翻译史研究课题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翻译史料之运用;而成功运用翻译史料的前提与关键则是搜集到足够多的、系统化的翻译史料。[30]研究者如果想要切实推进翻译史研究,就必须大力拓展翻译史料的获取渠道。就目前来看,有些汉籍外译史研究者恰恰在外文翻译史料的收集与利用方面做得很不够,导致所论问题多多。

某个翻译史研究课题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翻译史料之运用;而成功运用翻译史料的前提与关键则是搜集到足够多的、系统化的翻译史料。正如王建开所说:“一旦材料拓展了,突破便随之而来。”[30]研究者如果想要切实推进翻译史研究,就必须大力拓展翻译史料的获取渠道。就目前来看,研究者至少还可以在以下两个方面多做些努力。

首先,研究者应当关注外文翻译史料。王建开指出:“国内一些有影响的翻译史专著基本不使用英文文献,视角不免单一。”[31]翻译史研究者如果只在中文文献里打转,很多问题难究其竟。就目前来看,有些汉籍外译史研究者恰恰在外文翻译史料的收集与利用方面做得很不够,导致所论问题多多。试以帅雯雯撰写的《英语世界〈红楼梦〉译本综述》一文为例。该文介绍了1830—1991年间问世的15种《红楼梦》的英文译文或译本,但其中错漏颇多。比如,该文称包腊(Edward Charles Bowra)的译文“The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刊登在The China Magazine的1868年圣诞节号(Christmas Number,1868)与1869年卷(Vol.for 1869)上。[32]但查阅原刊后可以知道,包腊译文的题名实为“The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Hung Low Meng)”,而且它乃是连载于《中国杂志》(The China Magazine.A Weekly Miscellany,Illustrated with Photographs)于1868年底出版第二卷(即“圣诞节卷”(The Christmas Volume))与1869年上半年出版的第三卷(The Third Volume)上。

其次,研究者应当关注数字化资源。一般说来,由于历史演变的缘故,早期发表或出版的各类翻译史料留存较少,一般研究者不大容易接触得到。比如,近代中国出版的英文期刊《中国丛报》(The Chinese Repository)、《中国评论》(The China Review)都刊载了许多汉籍英译与汉学论文,是极其珍贵的翻译史料。但是,这类英文刊物留存甚少,中国大陆很少有图书馆藏有其原始刊物或其影印本与微缩胶片等。这样一来,一般研究者基本上无法接触并利用这些翻译史料。

不过,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与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许多商业公司或公益团体纷纷将一些珍贵文献制作成数字化文档(主要采用PDF、DJVU等格式),并上传到互联网上,供需要者在线阅读或下载浏览。尽管有许多数字化资源都需要付费,但亦有不少是免费资源。比如,香港期刊在线网站(Hong Kong Journals Online)就提供了1872—1901年间25卷《中国评论》杂志绝大多数期次的数字化文档,有需要者可以免费下载浏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