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礼仪的形成

礼仪的形成

时间:2022-03-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礼仪文化的起源,众说纷纭,没有一个固定的说法。祭祀活动是中国古代礼仪的重心,礼仪最早是古人对神灵表示敬意的一种行为方式。于是有人主张,礼仪起于人的本性,而饮食男女是人类最基本的本性,所以说礼仪起源于饮食男女。《礼仪》《周礼》《礼记》是为后世称道的“三礼”。汉代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统治者也希望通过礼仪来稳定自己的统治,因此,大力推广儒家礼仪。

中国礼仪文化起源,众说纷纭,没有一个固定的说法。总的来说,关于中国礼仪的起源有以下三种说法:第一种说法,礼仪起源于祭祀;第二种说法,礼仪起源于饮食男女;第三种说法,礼仪起源于人的欲望和环境之间的矛盾。

按照第一种说法,礼仪起源于祭祀。从中文繁体字“禮”字可以看得很清楚,它的左边是指神,右边是指祭物,上面的“曲”是指酿酒中的酒曲,下边的“豆”是祭祀的器具,所以,“礼”的整个意思是表示祭祀神灵和祝福。在原始社会中,人逐渐脱离了动物界,开始有直观、形象的原始思维。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人们对于自然灾害无能为力,对天、地、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充满困惑和敬畏。于是,人们便按照自己的原始的、直观的形象思维,把自然物拟人化,并设想它们也和人一样,有喜、怒、哀、乐。在原始人看来,日月星辰,风雨雷电等都是具有超人间力量的神灵,天地、山川、水火等也有神灵主宰,各种自然现象分别被不同的自然之神所支配,原始人要求福避祸,就得与自然之神搞好关系,于是产生了种类繁多的祭祀活动,以沟通、协调好神和人的关系。

祭祀活动是中国古代礼仪的重心,礼仪最早是古人对神灵表示敬意的一种行为方式。后来,人们注意到对人也应该有一定程度的尊敬,于是按人的不同身份,有不同的尊敬。久而久之,就形成一系列的行为规范。

按照第二种说法,礼仪起源于饮食男女。《孟子·告子上》云:“食、色,性也。”《礼记·礼运》云:“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于是有人主张,礼仪起于人的本性,而饮食男女是人类最基本的本性,所以说礼仪起源于饮食男女。

按照第三种说法,礼仪起源于人的欲望和环境之间的矛盾。《荀子·礼论》云:“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求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这句话就是说,荀子认为,礼仪是“先王”为了治乱而制定出来的。这种观点在先秦儒家中颇有势力。《管子·君臣下》云:“古者未有君臣上下之别,未有夫妇妃匹之合,兽处群居,以力相征。于是智者诈愚,强者凌弱,老幼孤独,不得其所。”他们都认为,正是为了治理这种“乱”才出现了所谓的“礼”。

原始的礼仪经过夏、商、周三代,特别是周公制礼后,已经发展成为一套较为完备的宗法等级制度和伦理规范,但是这种礼仪还仅仅是王公贵族的礼仪。三代所处的奴隶社会,整个礼仪的思想基础都建立在上帝、鬼神、天命的迷信上。商代的礼主要是祭祀祖先和鬼神,礼制则始于殷而成于周,周人把“礼”与“德”结合起来,成了区分贵贱、尊卑、顺逆、贤愚的人际交往准则。此后,礼仪逐步扩展为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等各种礼制。“五礼”的范围已基本包容了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全面地规范着整个社会生活,制约着人的行为,并逐步成为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精神内容。周期关于礼的典籍甚多,内容非常详细完备,以致后代很少有人再撰修礼制典籍。《礼仪》《周礼》《礼记》是为后世称道的“三礼”。“三礼”的内容大体上反映了周代的礼仪制度,其中的《礼仪》分为冠、婚、丧、祭、射、乡、朝、聘八礼,多为礼俗;《周礼》为六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之职掌,实则经纬万端,包举万事万物,是一部治同安邦之汇典;《礼记》丰要内容是阐述礼仪的作用和意义。这三部传世“礼经”,对后代治国安邦、施政教化、规范人们行为,培育人格都起了不可估量的示范作用。周礼的内容可以说是无所不包,具有了相当的系统性和完备性,充分反映了上古时代中华民族的尚礼精神。

春秋战国时期,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进一步将周礼发扬广大,并从王公贵族那里推广到了全体民众。由此,创立了儒家礼学体系。由于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儒家礼学体系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得到普及和推广。汉代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统治者也希望通过礼仪来稳定自己的统治,因此,大力推广儒家礼仪。我国一些传统节日如元宵节、清明节、重阳节、冬祭腊日等一些重要的传统节日以及相关的节日礼仪,也大多是在汉代定型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