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常用的平均指标

常用的平均指标

时间:2022-03-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数值平均数是根据总体各单位所有标志值计算得来的平均数。当总体单位没有经过分组,即掌握的资料是总体各单位的标志值时,可采用简单算术平均数法计算平均数。另外,在运用算术平均数作统计分析时,应注意算术平均数容易受极端值的影响。调和平均数是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倒数的算术平均数的倒数,所以又称倒数平均数。几何平均数是指n个标志值连乘积的n次方根。常用的位置平均数主要有众数、中位数等。

平均指标有数值平均数和位置平均数两种。

数值平均数是根据总体各单位所有标志值计算得来的平均数。常用的数值平均数主要有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

算术平均数又称均值,是总体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值之和(总体标志总量)与总体单位数(总体单位总量)之比,反映总体各单位某种标志值的一般水平。由于所掌握的资料不同,算术平均数可分为简单算术平均数和加权算术平均数两种。

(1)简单算术平均数

当总体单位没有经过分组,即掌握的资料是总体各单位的标志值时,可采用简单算术平均数法计算平均数。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简单算术平均数

xi——总体各单位标志值

Σxi——总体各单位标志值之和

n——总体单位数(总体单位总量)

【例3-5】

某物流企业技术岗的5名工人7月份的月工资分别为:3 000元、3 500元、4 500元、5 000元、4 000元。则这5名工人7月份的月平均工资为:

(2)加权算术平均数

当被研究对象总体单位数比较多,且各单位又有相同或相近的标志值时,在资料整体过程中往往将其分组。此时,可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法计算平均数。由于变量数列有单项数列与组距数列之分,加权算术平均数的计算方法也分为两种。

① 根据单项数列计算加权算术平均数

如果掌握的资料是单项分布数列,可直接用各组次数对各组标志值加权(即用各组次数分别乘以各组的标志值)计算平均数。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加权算术平均数

xi——总体各单位标志值

fi——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出现的次数

Σxifi——总体各单位标志值之和

Σfi——总体单位数(总体单位总量)

——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出现的比重

【例3-6】

某物流企业50名仓管与辅工人员7月份的月工资如表3-3所示。

表3-3 50名仓管与辅工人员7月份的工资

通过观察我们不难发现,这50名工人7月份的工资构成如表3-4所示。

表3-4 50名仓管与辅工人员7月份的工资构成表

续表3-4

利用加权算术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可得:

② 根据组距数列计算加权算术平均数

根据组距数列来计算平均数时,应先计算各组的平均数,用各组的组中值代替各组平均数,再以各组组中值乘以相应的权数计算加权算术平均数。

【例3-7】

某市100家物流企业第四季度的收入如表3-5所示。

表3-5 某市100家物流企业第四季度收入

假设各组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在本组内是均匀分布,则我们可以用各组组中值为各组标志值,利用加权算术平均数公式计算这100家物流企业第四季度的平均收入:

注意

利用组中值代替组平均数是有一定假设性的,即假定组内标志值是均匀分布的,但实际上并不完全如此。所以,用组中值计算的加权算术平均数是一个近似值。

另外,在运用算术平均数作统计分析时,应注意算术平均数容易受极端值的影响。在一个总体中,各总体单位标志值中有极端值时,平均数的代表性就会收到很大影响。因此,在统计实务中,往往将总体中的极端值剔除后,再计算算术平均数,以提高算术平均数的代表性。

调和平均数是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倒数的算术平均数的倒数,所以又称倒数平均数。调和平均数是平均指标的一种,也有简单调和平均数和加权调和平均数两种。

(1)简单调和平均数

简单调和平均数是在各标志值作为一个单位,对平均数起同等作用的条件下应用的。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简单调和平均数

xi——总体各单位标志值

n——总体单位数(总体单位总量)

【例3-8】

某物流企业运输货物的标价有三种:四环以外10.0元/公斤、三环至四环之间8.0元/公斤、三环以内5.0元/公斤。假定每种运输距离的货物各收取了1元运费,则运输货物每公斤的平均价格为:

(2)加权调和平均数

当总体中各个标志值不是同等单位,对平均数的作用不同时,应采用加权调和平均数的方法计算调和平均数。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加权调和平均数

xi——总体各单位标志值

mi——总体各单位(组)标志值对应的总量

n——总体单位数(总体单位总量)

【例3-9】

某物流企业本月购进同种材料三批,每批价格及采购金额资料如表3-6所示。

表3-6 某物流企业三批次购进同种材料情况

则这三批材料的均价是:

知识链接

调和平均数和算术平均数的区别

相同点:两者都是平均指标的表现形式;两者都分为简单和加权;两者都是用总体标志总量除以单位总量得到的,从这一点说它们的实际意义是相同的,计算公式也可以相互推算。

不同点:当掌握的资料是总体单位数和总体各单位标志值时,则采用算术平均数公式计算;当掌握的资料缺乏总体单位数的资料,但有总体标志总量的资料时,则采用调和平均数公式计算。

几何平均数是指n个标志值连乘积的n次方根。凡是标志值的连乘积等于总比率或总速度的现象,都可以采用几何平均数计算平均比率或平均速度。根据掌握的统计资料不同,几何平均数分为简单几何平均数和加权几何平均数两种形式。

(1)简单几何平均数

当计算几何平均数的每个标志值的次数相同时,可采用简单几何平均数计算平均比率或平均速度。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简单几何平均数

xi——总体各单位标志值

n——总体单位数(总体单位总量)

【例3-9】

某物流公司2010~2013年的经营水平发展速度如表3-7所示。

表3-7 某物流公司2010~2013年的经营水平发展速度

则该物流公司这几年的平均发展速度为:

(2)加权几何平均数

当总体中每个标志值出现的次数不同时,则应采用加权几何平均数计算平均比率或平均速度。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加权几何平均数

xi——总体各单位标志值

fi——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出现的次数

【例3-10】

某物流企业发行为期20年的企业债券,按复利计息,前10年的年利率为12%,中间5年的年利率为9%,最后5年的年利率为6%,则:

计算结果表明,整个债券存续期内的年平均利率为9.72%。

知识链接

几何平均数与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比较

几何平均数较之算术平均数,应用范围较窄,它有以下特点:

(1)如果数列中有一个标志值等于零或负值,就无法计算几何平均数。

(2)几何平均数受极端值影响较算术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小。

(3)它适用于反映特定现象的平均水平,即现象的总标志值不是各单位标志值的总和,而是各单位标志值的连乘积的情形。对于这类社会经济现象,不能采用算术平均数反映其一般水平,而需采用几何平均数。

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三者之间存在以下数量关系:

只有当所有变量值都相等时,这三种平均数才相等。

位置平均数是先将总体各单位的变量值按一定的顺序排列,然后取某一位置的变量值来反映总体各单位的一般水平。常用的位置平均数主要有众数、中位数等。

众数是指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标志值,用Mo表示。一般只有在总体单位比较多,且存在明显集中趋势的数列中才存在众数。有时在一组数据中可以有几个众数。众数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并且求法简便。由于所掌握的资料不同,确定众数的方法可分为两种。

(1)单项分布数列确定众数

在单项分布数列的条件下,确定众数比较简单,只需通过观察找出出现次数最多的标志值即可。

【例3-11】

某制鞋厂要了解消费者最需要哪种型号的男皮鞋,调查了某百货商场某季度男皮鞋的销售情况,得到表3-8所示的资料。

表3-8 某商场某季度男皮鞋销售情况

从表3-8中可以看到,销售量最多的鞋号是25.5厘米,即上述数据的众数。直接用25.5厘米这个众数作为消费者对男皮鞋所需尺寸的集中趋势,既便捷又符合实际。

(2)组距分布数列确定众数

在组距分布数列的条件下,确定众数时应首先将出现次数最多的一组定位众数组,然后再利用插补法确定众数的近似值。众数在众数组的位置直接受相邻两组次数大小的影响,众数的数值始终偏向相邻组中次数较多的组;当相邻两组的次数相等时,众数则是众数组的组中值。众数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Δ1——众数组次数与前一组次数之差

Δ2——众数组次数与后一组次数之差

i——众数组组距

L——众数组下限

U——众数组上限

【例3-12】

某物流企业职工按月收入总额分组情况如表3-9所示。

表3-9 某物流企业职工按月收入总额分组情况

确定众数的步骤如下:

(1)通过观察发现“3 000~3 500”这一组的次数最多,故可确定该组为众数组。

(2)利用上限或下限公式计算众数的近似值。由上述资料可知,

L=3000,Δ1=49-42=7,Δ2=49-35=14,i=500

利用下限公式

利用上限公式

中位数是指将总体中各个标志值按大小顺序排列起来,形成一个数列,居于数列中间位置(或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中)的那个标志值,用Me表示。中位数与众数一样,是以它在所有标志值中所处的位置确定的全体单位标志值的代表值,不受分布数列的极大或极小值影响,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位数对分布数列的代表性。由于掌握的资料不同,确定中位数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1)根据未分组资料确定中位数

在资料未分组的情况下,先将各单位标志值按大小顺序排列,然后按下列公式确定中位数的位置:

上式中,n表示总体单位数。当n为奇数时,中位数就是居于中间位置的那个标志值;当n为偶数时,中位数是处于中间位置的那两个标志值的算术平均数。

【例3-13】

某物流企业有9名送货人员,其日送货件数依次为14、6、7、7、7、8、9、9、10。则确定其中位数的步骤如下:先将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为6、7、7、7、8、9、9、10、14,则其中位数位置为(9+1)/2=5,中位数为8(件)。

若该物流企业有10名送货人员,其日送货件数依次为9、9、10、6、7、7、7、11、14、18。则确定其中位数的步骤如下:先将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为6、7、7、7、9、9、11、10、14、18。则其中位数位置为(10+1)/2=5.5,中位数为(9+9)/2=9(件)。

(2)根据分组资料确定中位数

对于单项分布数列,确定中位数的步骤如下:① 先确定中位数的位置;② 根据累计次数确定中位数所在的组;③ 中位数所在组的标志值就是中位数。

【例3-14】

某物流企业50名配货人员的日配货情况如表3-10所示。

表3-10 某物流企业50名配货人员的日配货情况

续表3-10

则确定其中位数的步骤如下:

① 确定中位数的位置(50+1)/2=25.5;② 根据累计次数确定中位数所在的组。由于中位数的位置为25.5,由向上或向下累计次数可知,中位数所在的组是第四组;③ 第四组的标志值120件即为50名配货人员的日配货量的中位数。

对于组距分布数列,确定中位数的步骤如下:① 确定中位数的位置;② 根据累计次数确定中位数所在的组;③ 利用上限、下限公式求中位数的近似值。

中位数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Me——中位数

L——中位数所在组的下限

——中位数所在组的上限

Σf——总体单位总数

fm——中位数所在组的次数

Sm-1——中位数所在组前一组的向上累计次数

Sm+1——中位数所在组后一组的向下累计次数

d——中位数所在组的组距

【例3-15】

某物流公司20个驾驶员的油耗资料的组距分布数列如表3-11所示。

表3-11 某物流公司驾驶员的油耗资料

则确定其中位数的步骤如下:

① 确定中位数的位置(20+1)/2=10.5;② 根据累计次数确定中位数所在的组是第三组;③ 由表3-10所示的资料可知,L=10.0,U=10.5,Sm-1=7,Sm+1=3,fm=10,d=0.5,则

利用下限公式得

利用上限公式得

计算结果表明,20个驾驶员油耗的中位数为10.15升/百吨公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