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职业道德的特征和作用

职业道德的特征和作用

时间:2022-03-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虽然不同职业的职业道德有很大区别,但从总体来看,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也存在许多共同的特征。职业道德的适用性是指职业道德与职业岗位的特点相适应。同样,无论医疗器械和医疗环境有什么不同,“救死扶伤”必定是医生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例如,师德中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有教无类”以及医德中的“救死扶伤”等都是在本行业中世代相传而延续至今的。

据《文汇报》2003年1月27日报道:不久前,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医学院的梅勒教授开除了一名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原因是他发现这名博士生偷改成绩单。教授不无遗憾地说,这个学生表现虽然相当出色,但这样的人将来进入医疗卫生领域,会造成可怕的后果。在这个领域,人品有缺陷的人是没有立足之地的。

其实,岂止是医疗领域禁止人品有缺陷的人员进入,从各个行业到各个用人单位,几乎都把人品、道德作为录用员工的首要标准。有位企业家曾这样说过:有的人是“人”又有“才”,这是人才;有的人是“人”,但没有“才”,就不能叫人才;而有的人有“才”,但不是“人”,当然就更不是人才。与其有“才”不是“人”或不像“人”,宁可是“人”没有“才”。他把人品看得比才干更重要。

——摘自http://arts.51job.com

 

职业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道德领域和行为调节方式,它通过规定各种职业活动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维持着各种职业活动的正常进行,保证着各行各业与整个社会的正常联系。虽然不同职业的职业道德有很大区别,但从总体来看,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也存在许多共同的特征。了解这些特征,有利于我们加深对职业道德的认识和理解。

职业道德是围绕特定的职责、活动方式而展开的,主要与从业人员的职业内容以及职业实践相联系,是调整职业活动领域内从业人员行为规范的总和。职业道德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职业道德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职业道德规则只适用于特定的职业活动领域。即职业道德往往只约束从事该职业的从业人员以及他们在职业活动中所发生的行为,对于不属于该职业的从业人员或从业人员在该职业之外的行为,则不起调节和约束作用。第二,职业道德鲜明地体现着社会对某种具体职业活动的特殊要求。因此,职业道德以其职业的特殊性,区别于家庭道德和社会公德,而且各行业和各部门的职业道德都带有各自的特殊性。第三,职业道德的内容还因职业种类的不同而不同,用一种职业道德约束其他不同的职业是不合适的。例如,“有问必答”对于服务行业来讲是职业的美德,但对于保护国家机密的政府官员和公务人员来讲却是渎职。

由于职业道德是社会对某种具体职业活动的特殊要求,所以就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而言,在一定程度上还具有社会对职业活动的一些共通性的规范,这又体现了职业道德的适用性。职业道德的适用性是指职业道德与职业岗位的特点相适应。各种职业从本职业的要求出发,概括提炼出一些十分明确具体的道德准则,如规章制度、工作守则、生活公约、行动须知等,并公之于众,用以教育和约束本职业的从业人员。这是按照职业道德使用范围的特定性来规定的,正是这种与本行业的具体业务和具体条件相适应的特性,保障了职业道德在调节人们的思想和职业行为方面的重要作用。

人们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所从事的职业活动,是各种职业道德形成和发展的基础。社会分工的多样性,决定着职业领域的多样性,也决定了职业道德的多样性。职业道德的多样性是指职业道德的内容因职业的不同而异。人类社会生活中的职业生活是多种多样的,而每一种职业道德都是一定职业生活的道德要求,因而职业道德也表现出多样性。可以说有多少种分工、多少种职业就有多少种职业道德。每种职业道德在有着相同时代精神的同时,又有着互不相同的具体的职业道德内容和要求。世上职业成百上千,行行都有自己的职业道德,行医的有“医德”,经商的有“商德”,从艺的有“艺德”,执教的有“师德”,举不胜举。而且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职业将继续分化与组合,人类职业道德的内容将继续丰富与发展,将越来越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另外,由于职业道德是适应各种职业活动的内容与交往形式的要求而形成的,因此在反映形式和表现方式上往往比较具体、灵活、多样;同时各种职业团体对从业人员的道德要求,也总是从本职业的活动、交往的内容和方式出发,适应于本职业活动的客观环境和具体条件,因此它往往不仅仅是原则性的规定,而且是很具体的要求。各行各业都有各自的业务内容、具体利益和应当履行的义务,这决定了职业道德的多样性和具体性。例如,旅游行业的职业道德规范除了要求从业者格外注重品行,还要求从业者文化底蕴好、懂礼仪、爱岗敬业、亲和力强。商业职业道德规范则强调热爱本职工作,忠于职守;童叟无欺,一视同仁;文明经商,礼貌待客;团结互助,尊师爱徒。

对于社会整体来说,职业道德具有多样性和具体性;而对于从业人员个体而言,职业道德则具有稳定性和连续性。就表现形式而言,职业道德是具体多样的;就内容而言,职业道德又是相对稳定、连续的。例如,无论教学方法和教学条件发生怎样的变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必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同样,无论医疗器械和医疗环境有什么不同,“救死扶伤”必定是医生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由于职业道德总是与各种职业要求、职业活动相结合,与比较稳定的职业心理和职业习惯相联系,因此职业道德反映的是某个职业集团的特殊利益要求。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同一职业总有大体一致的特定利益和义务,有一定的活动内容和经营方式,有自身的服务对象和服务手段。所以,只要这一职业稳定地存在,就要求与该职业相适应的职业道德存在,从而形成了职业道德在内容和结构方面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于是,一定的职业都有特定的道德要求,并形成了世代相传的职业道德传统。也就是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每一种职业道德大多有着相同或相似的内容;而且,不同的国家和社会的同一行业或职业,也大体实行着某些一致的道德规则。

职业道德的继承性是以稳定性和连续性为前提的。正是由于职业生活和职业道德的稳定、连续性,职业道德才具有继承性。职业道德的继承性主要体现为在不同社会形态里同一类职业道德的延续性。从古到今,每一种具体的职业道德从简单到复杂,从抽象到具体都经历了一个长期积累的渐进过程。例如,师德中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有教无类”以及医德中的“救死扶伤”等都是在本行业中世代相传而延续至今的。职业道德不仅具有稳定性和继承性,而且还具有发展性。因为作为一个历史范畴,职业道德既是对以往优良传统的一种继承,也是一种发展。虽然如今的职业道德与历史上的各种职业道德有很大的区别,但就其表现来讲,还存在着许多相同的地方,它是在继承以往职业道德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完善而形成的。此外,职业道德的观念、原则、规范和习俗,也是由各种职业的具体利益和要求、具体业务的内容和特点决定的,并且在各种职业生活实践中不断得以发展。虽然职业道德具有历史继承性,但是一定社会的职业道德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还受到社会经济基础的制约,是特定社会经济基础的反映,它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并受特定历史时期占统治地位的阶级道德所影响,因而又具有一定的发展性。

强制性是职业道德不同于其他社会道德的一个显著特点。因为职业道德的调节除通过传统习惯、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等方式进行外,还与职业责任和职业纪律相结合,而且职业道德规范都比较具体,对从业人员的工作态度、服务标准和操作规程等方面做了明确规定。若有违反,就要受到经济处罚、职业纪律处分甚至法律制裁。例如,会计职业道德要求从业人员应该诚实,不得做假账。这就使得职业道德不仅仅是一种自觉的“软约束”,而且是具有一定强制性的“硬约束”。另外,职业道德规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从业人员的自觉性。首先,职业道德规范凝聚着从业人员的主观因素,它必然包含着从业人员的抽象、概括等主观思维活动,是一种自觉的行为准则。其次,就职业道德效果而言,职业道德效果是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的统一。职业道德准则的贯彻是在从业人员的职业活动中完成的,是在处理人与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中表现出来的。因此,他人、集体和社会就对职业道德有评价和促进作用。同时,职业道德又会受到个人良心的监督和规范,违背职业道德会受到良心的谴责、贬斥,只有遵守职业道德才会得到良心的褒奖,从而产生职业荣誉感。社会职业道德的规范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就是通过这两方面的评价不断加强的。由于职业道德具有上述特征,对从事各种职业活动的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能够发生经常的、具体的和深刻的影响,从而成为社会一般道德原则和规范的重要补充。

职业道德是对已参加工作的从业人员的道德规范和要求,主要表现在实际从事一定职业的成年人的意识和行为中。它是家庭道德和学校道德的继续和发展,是一种对已经步入社会并正从事某种职业工作的成年人起作用的行为规则,而对于处在学习阶段的青少年是不适用的。同时,各种职业道德都是建立在人们比较深刻的道德认识和比较普遍的道德经验之上的,因此属于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发展的成熟阶段,具有成熟性。职业道德虽然都是针对各行各业的具体特点建立的,各有侧重,但它们所依据的却是国家与社会公认的、共同的道德原则和道德理想。由于职业活动有的直接面对公众,有的则以其最终产品或服务间接地面对公众,因此,从业人员遵守其职业道德,能够在社会上对其他行业和群众起到表率和感染作用。在社会生活中,应该说所有从业人员的行为都会对社会和群众产生影响,具有一定的示范性。当然,由于每种职业的性质以及在面向社会和接触群众的广度方面不同,其示范作用的大小也是不同的。例如,公安职业道德的示范性特征就表现得较为突出。这是因为:其一,我国的人民警察代表国家执法,是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其二,公安职业具有广泛的社会性,警察与各个年龄段、各种职业的人员都要打交道。因此,人民警察的形象、言行举止、工作服务态度等,都会通过其日常交往活动,对各个行业和广大群众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成为树立党和政府形象、改善社会风气的重要力量。

人类的社会生活包括职业生活、家庭生活和公共生活三个领域。对于社会来讲,人们的职业生活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对于一个人来说,职业实践也是其全部生活的最重要的内容。人们要满足自身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推动社会的发展,就必须从事一定的职业活动,并遵守一定的职业道德。因此,在整个社会的道德体系中,职业道德占有重要的地位。良好职业道德的形成,是整个道德建设的基础。科学的职业道德观念,对于人们的职业行为选择和社会贡献,具有积极的导向、调节和激励作用。

在社会生活中,不同劳动者在社会活动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职业差别,各职业之间、各职业集体内部从业人员之间还存在着各自的职业利益和需要。因此,为了调节职业活动中职业集体与社会整体之间、职业集体之间、职业集体内部从业人员之间的利益关系,保持个人利益、职业集体利益和整个社会利益的基本一致,以保障各个社会领域中各种职业的顺利发展,除了采取一系列政治措施、法律措施、经济措施和行政措施之外,还应当对各种不同职业或职业集体中的劳动者,分别提出一些本职业从业人员应该遵守的具体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这种特殊要求,不仅仅是专业和技能方面的,而且还有行为的道德调节方面的。因此,职业道德是调节职业活动中各种关系、各种利益矛盾的特殊手段,是调整职业关系的基本准则,对于维护社会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起着重要作用,是对各个职业集体和从业人员的特殊要求。

职业道德所调整的职业关系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职业集体内部从业人员之间的关系。这种职业关系主要包括各部门之间的关系,领导和被领导之间的关系,同事之间的关系。对这种关系需要用职业道德来调节,要求职业内部的工作者,为了同一目标和正当利益和谐地工作,即各部门之间要相互信任、相互配合、彼此兼顾,以全局利益为重;同事之间要团结一致、平等互助、礼貌相待、和睦相处,有助于增进感情、减少矛盾、避免纠纷;上下级之间要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上级关心下级,下级尊重服从上级,这样才能防止内耗的产生,使一定职业生活呈现出整体的文明礼貌与和谐发展的可喜局面,共同完成好一定职业所要履行的社会职责。二是本职业与服务对象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一点在直接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行业尤为突出。这种关系也就是一定职业的从业人员与该职业以外其他职业的从业人员或社会上其他人员的关系。职业道德在这方面的作用,就是从本职业的性质和特点出发,使从业人员尽职尽责,更好地为他人为社会服务,满足社会之所需,解决社会其他群众之所急。任何职业工作者,都必须讲求职业道德,尽力满足它的职业服务对象的要求,给他的职业对象以方便,保证它的职业服务对象的利益,维护这项职业工作的荣誉和尊严。需要指出的是,在职业生活中,职业道德的调节作用虽然是广泛的、重要的,但却不是万能的。职业道德必须要和一定的法律法规结合起来,才能发挥良好的社会作用。三是职业道德具有调整职业活动中人与物、人与技术之间关系的作用。在生产性的职业活动中,明显存在着人与物,即人与劳动对象、人与劳动产品之间的关系,同时还存在人与劳动手段,即人与职业技术之间的关系。在这些关系中表面上不存在道德问题,但这些关系涉及一定职业的从业人员同社会其他人员以及整个社会利益之间的关系。因此,最终还是从本质上反映着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尤其是在今天的职业生活中,随着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能源问题、生态问题和环境问题等社会负面效应日益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而这种人与物、人与技术之间的关系更明显地反映着职业道德问题。职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劳动态度如何,采取的技术手段怎样,直接影响着他人和社会的利益,具有道德属性。

职业道德是指在一定职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其形成和发展直接受到职业活动的影响,是职业活动对人们行为的客观要求。职业活动是职业生活的基本内容,包括在自己的职业岗位上,按照职业要求从事业务活动,履行工作职责,使得职业对个人和社会的作用得以实现。在职业活动中,每一种职业都有它自己的生产或服务对象,都有各自活动的环境、内容和方式,都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责任,具有不同的利益和义务。因此,对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员应提出不同的职业要求,规定不同的职业道德规范。如医生和法官的职业不同,职责不同,服务对象不同,因而职业道德也各不相同。作为医生的道德应该是救死扶伤,实行人道主义;而法官的道德则是刚直不阿、清正廉明。职业道德针对不同的职业特点,具体规定了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在从业过程中应该遵循的行为规范,使从业人员明确什么样的职业行为是对的,是应该做的;什么样的职业行为是错的,是不应该做的。以此为标准,用来指导、约束自己的职业行为,以保证职业活动的正常进行。

职业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决定和制约着其他各方面的活动。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不仅对提高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促进现代化建设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还是从业人员形成高尚职业理想和情操的关键。一个人是否成才,是否对社会有贡献,主要依靠在职业生活的实践中学习和锻炼。职业道德是人们职业生活的指南,它使人们初步形成的一般道德认识得到进一步提高,使它们的道德品质逐渐成熟,从而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的发展趋向。它规定具体职业的社会责任,指导人们在具体的职业岗位上,确立具体的生活目标,选择具体的生活道路,形成具体的人生观和职业理想,养成具体的道德品质。历史和现实生活告诉人们,一个人能否成才,常常不在于他是否有优越的客观条件,而在于他是否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有些很有才华的人之所以昙花一现,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不注意职业道德的修养。而一些本来资质平常的人之所以能对社会有较大贡献,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长期注意职业道德的锻炼。职业生活中的失职、利己、傲慢、虚伪、懒惰、狭隘、虚荣、嫉妒等不良品质,往往使人碌碌无为、一事无成或者走入迷途以致身败名裂;职业生活中的忠于职守、无私、责任心、勇敢、互助、勤奋、热情、诚实、谦虚、明理、守信、大度、顽强、坚定等优良品质,则使人在成才与事业的道路上不断前进,取得成功。在职业生活中学习、培养和锻炼各种优良品质,形成高尚的职业理想和情操,无论对社会还是对个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社会风尚是人们精神面貌的综合反映,但归根到底是现实社会关系的综合反映。作为职业道德本身要受社会风尚的制约,同时也会对社会风尚发挥影响。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行各业相互联系。职业道德风貌本身就是社会道德风尚的一个重要方面。人们在自己的职业活动中,能否普遍地遵守职业道德,对于社会生活的稳定,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果人们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能自觉地遵循职业道德规范,彼此帮助、互相支持、方便他人、热情服务,以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工作的目的,那么就会产生良好的社会关系和社会道德风尚。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形象地把商业服务比喻为社会道德风尚的“窗口”,把医务人员称为“白衣天使”,把教师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些都是职业道德对社会道德风尚产生积极影响的例证。相反,如果人们不讲职业道德,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玩忽职守、以权谋私,这些职业生活中的不正之风就会对社会道德风尚产生消极的影响,从而产生尔虞我诈、见利忘义等种种不良的社会道德。职业道德状况反映了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发展水平,特别是在社会主义社会,如果每个人都把自己的工作看成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部分,自觉地按职业道德的要求去做,就会形成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友爱和谐、公正诚实的良好社会风气,从而有力地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