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魏登斯基现象

魏登斯基现象

时间:2022-03-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69年Schamoth和Frieberg首次报道魏登斯基现象的临床病例。魏登斯基现象分为魏登斯基易化作用和魏登斯基效应。目前,多数学者认为魏登斯基现象是超常传导的一种表现类型。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时发生魏登斯基现象,心脏的传导功能得以暂时的恢复,对于维持心脏有效的搏出量,改善心肌缺血,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魏登斯基现象是在受抑制情况下自律性和传导性得到暂时改善的保护性反应,其本身不具病理意义。

1886~1903年,Wedensky在动物实验研究神经应激时,发现刺激神经或肌肉后的一段时间内,其兴奋性异常增高,原来不能引起兴奋激动的阈下刺激,可暂时引起兴奋并传导,这种现象称为魏登斯基现象(Wedensky phenomenon)。1969年Schamoth和Frieberg首次报道魏登斯基现象的临床病例。魏登斯基现象分为魏登斯基易化作用(魏登斯基促进作用或对侧促进传导)和魏登斯基效应。前者是指原来处于抑制状态的传导组织,在阻滞远端受到一次强烈刺激后,使原来受阻的近端激动得以通过阻滞区。后者是指某一次强刺激突破阻滞区下传后,其应激性暂时提高,使同侧接踵而来的原先不能引起反应的阈下刺激能够引起兴奋,并通过阻滞区。该现象主要见于高度或完全性AVB,可以发生在房室结和希氏束内,少数可出现在窦房传导阻滞时。

【机制】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魏登斯基现象是超常传导的一种表现类型。强烈刺激在阻滞区的隐匿传导,形成了超常期,使适时的对侧冲动得以通过,产生魏登斯基易化作用。通过阻滞区的激动再次产生的超常作用,又为适时的继后冲动得以通过创造了基础,形成魏登斯基效应。魏登斯基易化作用和魏登斯基效应并非总是关联的,易化作用是产生效应的前提和条件,可单独发生,效应则是易化作用的连续和结果。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时发生魏登斯基现象,心脏的传导功能得以暂时的恢复,对于维持心脏有效的搏出量,改善心肌缺血,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魏登斯基现象是在受抑制情况下自律性和传导性得到暂时改善的保护性反应,其本身不具病理意义。因此,正确理解该现象电生理原理和熟练地认识其心电图特征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图21-4)。

图21-4 室性早搏引起左束支魏登斯基现象

【心电图特点】

(1)高度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时,在室性早搏、室性逸搏、交界区逸搏或心脏起搏器刺激之后一定的R-P′间期内,室上性冲动得以单个或多个下传心室。

(2)少数窦房及束支传导阻滞时,窦房及束支传导出现暂时改善现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