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热病人如何护理

高热病人如何护理

时间:2023-03-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对高热病人应加强护理。观察病情:高热病人应每4h测量1次体温;体温降至38.5℃以下时,改为每天测量4次;体温降至正常水平3d后,改为每天测量1次。必要时可给予药物降温,但须注意防止退热时大量出汗,发生虚脱。采取降温措施30min后应测体温1次,将结果记录于体温单上,并做好交班。尤其是药物降温后大量出汗,更应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口唇干燥者,可涂以液状石蜡或稀甘油,有疱疹者可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软膏。

发热是许多疾病的一种反应,它对机体产生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发热可使血中白细胞增多,促进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加强机体的防卫功能;另一方面,如果发热过高,持续时间较久,则会对机体产生不良影响,引起全身不适、厌食、代谢率增高,甚至直接损伤组织细胞。所以,对高热病人应加强护理。

(1)观察病情:高热病人应每4h测量1次体温;体温降至38.5℃(口腔温度)以下时,改为每天测量4次;体温降至正常水平3d后,改为每天测量1次。在测量体温的同时要观察病人的面色、脉搏、呼吸及出汗等情况。

(2)促进散热、降低体温:体温在39℃以上者,应予物理降温,方法有冰袋、冰帽、冷敷、酒精擦浴、冷水擦浴、温水擦浴、冰水灌肠,以及针刺合谷、曲池、大椎等穴位,应根据病情加以选择。必要时可给予药物降温,但须注意防止退热时大量出汗,发生虚脱。采取降温措施30min后应测体温1次,将结果记录于体温单上,并做好交班。

(3)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高热时因呼吸加快,皮肤蒸发水分增多,使水分大量丧失,应鼓励病人多饮水,每天应有2 500~3 000ml的水分摄入,以促使代谢产物排除,帮助热量散失。尤其是药物降温后大量出汗,更应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4)补充营养:高热时,迷走神经兴奋性降低,胃肠蠕动减弱,消化液分泌减少,影响消化和吸收;同时,分解代谢增强,能量消耗增多,易导致机体消瘦、衰弱和营养不良。因此,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宜少量多餐。

(5)口腔护理:长期发热病人,唾液分泌减少,口腔黏膜干燥,口腔内食物残渣易发酵,有利于细菌繁殖,同时由于维生素缺乏和机体抵抗力下降,极易引起口腔炎和黏膜溃疡,应在晨起、睡前和饭后协助病人漱口或用棉球揩擦。口唇干燥者,可涂以液状石蜡或稀甘油,有疱疹者可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软膏。

(6)卧床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更换衣服及床单,保持皮肤清洁,并注意保暖使病人舒适,防止着凉感冒。

(7)心理护理:经常询问病人,关心了解病人的感受,耐心解释体温的变化,给予心理上的安慰和支持,缓解其焦虑、紧张的情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