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乡镇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方案

乡镇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方案

时间:2022-03-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刘易斯指出发展中国家存在二元的经济结构,社会生产分成两部分:工业部门和农业部门,该模型认为促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原因是工业工资水平和农业劳动收入之间的差异。这些理论共同表明,一个国家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和规模取决于该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和综合经济水平。

在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是一个普遍规律,在国外的城镇化过程中并没有出现“农民工”这一群体,他们对于移民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研究较多。虽然“农民工”是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独特社会现象,但是,中国农民工也属于人口的城乡流动与转移,所以,国外关于城乡人口转移、劳动力转移模型等理论,对我国研究农民工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的动因和规律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国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的相关研究

欧美国家早在19世纪下半叶就已开始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相关理论研究,研究成果颇丰。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研究产生了不少经典理论,大体上有以下几种理论和模型: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中有关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拉尼斯—费景汉模型中的有关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乔根森模型中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论、哈里斯—拖达罗模型的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理论以及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刘易斯指出发展中国家存在二元的经济结构,社会生产分成两部分:工业部门和农业部门,该模型认为促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原因是工业工资水平和农业劳动收入之间的差异。1961年,拉尼斯和费景汉对刘易斯的理论作了修正,构建了拉尼斯—费景汉二元经济结构模型,以及后来的哈里斯—托达罗模型。该模型强调了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性,其中拉尼斯—费景汉二元经济结构模型认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分阶段进行的,最终结果是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全部转移到工业部门,该模型的突出之处在于:认为农业为工业提供劳动力支持,两者必须同步发展,把资本积累作为扩大工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基础,同时强调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的重大作用。

60年代后期,发展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从现代农业经济增长中的人力资本作用出发,提出改造传统农业的新思路,该理论认为,其他要素的影响要比农民能力要素小得多,因而提出要重视人力资本投资,从而使农民能够获得现代化农业生产要素,促进工农业协调发展,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化。随后的乔根森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不仅取决于农业剩余,还取决于工业部门的技术进步状况。后来的发展经济学家如卡尔多、拉克西特等,针对发展中国家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工业部门产品有效需求不足并存的现实,主张通过调节城乡两部门支出和刺激有效需求来促进经济发展,从而将凯恩斯主义引入两部门模型,为二元经济理论开辟了一个崭新的研究视角。这些理论共同表明,一个国家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和规模取决于该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和综合经济水平。

2.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建议和农民培训的相关研究

到20世纪70年代,主要发达国家的农业就业人口在总就业人口中的比重大多下降到了10%以下,其中英国为2.6%,美国3.9%,法国为10%,加拿大6.9%,日本为13.6%。基本实现了农业剩余劳动力成功转移的历史使命。国外农业剩余劳动力成功实现转移,除了有合适的理论指导外,还有各国针对本国具体实际所采取的一系列合理措施和政策。

西方发达国家(美国、法国、日本、德国、法国、韩国等)和一些发展中国家 (印度、巴西、墨西哥等),都有着丰富的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经验。英国是最先启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工程的,也是最先完成其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国家。美国采取移民的形式大量转移其农业剩余劳动力,在培训中主要通过加强政府干预(兴办工程企业、加速农业人口转移的立法,成立促进农业人口转移的机构)和普及教育提高农村居民平均受教育水平;在培训农民时,不仅重视农民培训内容和方式,而且非常重视培训机构的多样化发展,使农民培训科学化和系统化,在培训内容上特别重视职业技能培训,采取的是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模式。亚洲的日本,为促进农业劳动力成功转移,将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纳入国家经济发展规划之中、采取农户兼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工作和加大教育力度,在政府的干预下,走出了一条“跳跃式转移”和“农村非农化转移”相结合的道路。日本政府在转移农村剩劳动力的过程中,也十分重视农民培训工作,其培训工作由国家统筹规划、农业部门与相关部门分工,教育系统为农民培训的主体,农业改良普及事业系统予以配合。另外,其他国家也非常重视农民培训,很多国家还将农民培训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来抓,制定相应的法律和奖励政策,有专门的管理机构以及充足的培训经费。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素质和技术缺失是阻碍各个国家劳动力良性转移的根源,而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对策就是科技进步和教育培训,特别是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培训。新中国成立后,因为特殊的时代背景,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农业部门有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且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市又能够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农民进城务工能够获得比从事农业生产高得多的收入,这些都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借鉴西方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奠定了基础。但是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着大量不同于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特殊性,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庞大、整体素质不高、对土地的依赖性强、资源禀赋较差、受传统封建思想影响严重,而且经济发展的资源、能源和生态环境局限比较大,因此,我国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不能照搬国外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进行指导,而是必须结合我国当前的国情,借鉴国外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总结出一条适合中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用于指导中国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民工):一方面有序引导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农以提高收入;一方面避免大量农民工盲目无序进城,而产生大规模城市贫民窟现象。与此同时,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对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的成功培训模式、具体做法,结合我国国情和现实基础,探索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培训模式和做法,将是我国有效开展经济调整背景下农民工培训的必然选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