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旅游文化的全盛期——隋唐宋
隋唐宋是一个开放、充满着勃勃生机的时代,是中国古代文明最为灿烂的时代,也是中国古代旅游大发展的时代,各个阶层都涌现出大批旅游家,是中国古代旅游文化最为辉煌的时代。
(一)热烈奔放的隋唐旅游文化
1.皇帝奢侈之旅
隋炀帝靠阴谋杀父夺权登上帝位,并一改其父文帝的吝啬。隋炀帝在位13年中很大一部分时间用于旅游,3次下江南,4次游塞北。为了能去江南旅游,开凿大运河,发明龙舟,开创水上旅游活动,丰富了旅游活动的内容和种类。唐玄宗李隆基每年10月移驾骊山温泉宫(华清宫),年底才回长安。他对封禅也十分热衷,曾于唐开元十三年(725年)到泰山封禅,并留下了著名的《纪泰山铭》摩崖石刻。武则天泰山封禅规模在中国历史上是绝对的罕闻,队伍长达100多千米,从洛阳出发耗时12个月才达到泰山;她崇信佛教,多次封禅于嵩山。今河南登封之名则源于武则天嵩山封禅。又封嵩山。皇帝奢侈之旅反映出中国封建政治文化特色,折射出中国旅游文化中特有的封建性一面。
2.唐诗之旅
旅游诗词是旅游生活的艺术描绘,提升了旅游地的文化内涵和知名度。文人雅士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较高的审美水平,他们的题诗作赋能挖掘出旅游地的精华所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最具代表性的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他游历的地方大到天姆山、白帝城,小到桃花潭、寒山寺。心爱名山游,身随名山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3.民间之旅
随着唐朝国力的强盛,宗教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这个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是多位僧人进行取经传教,宣扬佛法,进行国际交流。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玄奘、义净、鉴真,日本唐招提寺至今还保存有鉴真的坐像。各国纷纷派使臣前来进贡称臣或是建立贸易往来。这个时期节日旅游也日渐兴盛:春节、清明节、重阳节、中秋节、七夕节、端午节等节日都非常隆重,并且首次出现带薪假期:公务人员也实行“旬假”制度。
(二)意在理趣的宋代旅游文化
宋朝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当上了皇帝,建立北宋。当时并存的政权还有辽(契丹)、西夏国、大理国等。1127年北方崛起的金国(女贞)在灭辽后,大举南下,灭了北宋。赵构南逃建立南宋,定都临安。南宋王朝偏禺江南半壁江山,统治者一方面继续苟且偷安,在战战兢兢中过着称臣奉表的屈辱日子,另一方面又凭着富庶的江南物产,花天酒地,“直把杭州作汴州”,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这时旅游的主体色彩是伤感之情。
1.发达的社会经济
宋朝时四大发明中的三项被发明或是开始得到广泛使用。其中,活字印刷术是在宋代发明的,雕版印刷术在宋代开始大量应用(已知最早的印刷品是中晚唐的《金刚经》卷);火药和火器在宋代开始大规模使用(第一次在战争中使用火药的记载是在晚唐);指南针在宋代开始大量装备远洋船舶。宋朝第一次出现了工匠传统和哲学传统合流的迹象(《梦溪笔谈》),这在西方是近代科学大发展的先声。宋朝拥有人类历史上最庞大的帆船舰队和商船队,频繁远航至阿拉伯、东非、印度、东南亚和东亚的日本与朝鲜。宋朝十万户以上的城市由唐代的10余个增加到40个,汴京和临安继长安、洛阳和南京之后成为世界上第4、第5个超过百万人口的城市。宋朝“汴都数百万户,尽仰石炭,无一家燃薪者”。
2.宋代旅游形式
这个时期的旅游可以大致概括为三种形式:一是忧患之旅,宋代山河破碎,许多人愤而出游。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江上渔者》,岳飞的《满江红》,陆游的《示儿》等都是这个时期的名篇。二是理学之旅,因游及理,因景言理。宋明都是很有文化的朝代,由于程朱理学的“天下之物,莫不有理”的首创,文人旅游讲究从景物中格物致知。三是宋代重文。诗、词、游记、题记、匾额、楹联、地理方志盛行,这些文化装饰是景观的“仙”和“龙”,使景观更有文化意味,更具有高尚情韵。如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洛阳牡丹记》,李格非的《洛阳名园记》,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等。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宋朝的游记散文,这是旅游行踪的真实记录,是游览过程的一种具体而又形象的表现和记录,是旅游审美的感受结晶,形象而又生动地描绘了大自然的美,能潜移默化地陶冶旅游者的审美情操,培养和提高旅游者的审美能力。景以人传,景以文传,旅游文学丰富了旅游文化,丰富了旅游景点的文化内涵,提高了旅游景点的知名度。所谓“江山也要文人捧”。因景成文,借文传景,文景相映,对自然景观起到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作用,使自然景观笼罩上一层浓浓的文化氛围。
3.独特的文化
宋代文化具有兼容精神、创新思想、经世理念、理性态度、民族意识、平等观念等时代特点,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历史地位。明人宋濂谓:“自秦以下,文莫盛于宋。”宋文有别集流传者约六百余家,包括流传散篇的作者合而计之逾万人。蜚声文坛的唐宋八大家,宋居其六。宋代是我国传统山水画的高峰时期。宋太祖结束了唐末五代之战乱,而独得天下,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他偃武修文,革新图治;到了太宗、真宗,又奖励文艺,人士蔚起,所以宋代有300年的昌运盛世,这一时期宫廷美术全盛,画院规模齐备,名家层出不穷,佳作硕果累累。画坛上山水画最为突出,水墨格法空前发展,各种技法日趋完善,完全脱离了隋唐以来“先勾后填”之法,出现了讲究笔墨韵味的皴、擦、点、染等技法程式,山水画造景重造化、重理性。这一时期美学著述独到、艺术思潮活跃、绘画作品精湛,是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发展源头。宋代还使平民文化发展起来了。戏艺,有滑稽剧、杂技、傀儡戏、皮影戏、说话、杂剧等。其中杂技就有上百种,这些都成为后世旅游发展的重要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