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师缘何不读“教外书”

教师缘何不读“教外书”

时间:2022-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每年的世界读书日前夕,相关部门都会公布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情况。该报的调查显示,仅有10%的教师喜欢读纸质书,3%的教师上课之外不读书。正如《新华每日电讯》的评论指出,教师几乎“不读书”,将进一步稀释整个社会的阅读氛围,并牵涉国家与民族的未来。《光明日报》2011年5月23日刊发《从一些教师“不读书”说起》,再次对教师阅读少的现状进行关注,人民网、新华网等多家网站转载。

教师缘何不读“教外书”

每年的世界读书日前夕,相关部门都会公布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情况。2013年4月19日,《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都对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公布的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进行了详尽的解读。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2年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39本,比2011年增长不到0.44本,远低于韩国的11本,法国的8.4本,日本的8.5本,美国的7本。如果考虑到我国每年出版的图书品种已达到37万种,稳居世界第一出版大国的地位,并超出美国一倍的情况,我国国民的图书阅读量就显得格外低。

作为教书人的教师,理应首先是个读书人,在全体国民阅读情况不容乐观的情况下,教师能否成为全国国民阅读的楷模呢?但是教师的读书现状同样不容乐观。在2013年第18个世界读书日前夕,《现代教育报·教师周刊》用三个版面对教师阅读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该报记者通过入校采访、电话采访、QQ群采访等多种渠道,采访了来自北京、上海、天津、江苏等24个省、市20多所中小学的教师。该报的调查显示,仅有10%的教师喜欢读纸质书,3%的教师上课之外不读书。当然,考虑到样本容量,这份调查并不完全能够反映全国教师的阅读现状,但也从一个侧面真实地展现出当前教师的阅读情况。

我也一直关注着媒体对教师阅读现状的报道。2007年4月10日《新华每日电讯》头版以“有些中小学教师几乎不读‘教外’书”为题对教师远离阅读、远离书香的现状进行了报道。此外,该报头版还配发了《功利“驱逐”书香,忽闻教师“不读书”》的评论。在相关的报道中,记者举了这样的两个例子。其一,在语文高级教师评定时,有位教师向评审教师认真地提问:《阅微草堂笔记》这本书的书名弄错了吧?“阅微”应该是“阅读”啊。其二,某校给每位教师自主选择订阅200元的杂志,有的教师却说:“不如直接发钱给我们,反正订了我们也没时间看,还是折现划算。 ”这则报道也尖锐地指出,今天的教师,不少已从脑力劳动者“蜕变”成体力劳动者。他们的书架上,除了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外,恐怕很难再找出其他的书。读书成了一种奢侈。

《新华每日电讯》的报道和评论刊发后,多家网站进行了转载,这样就引发了公众对教师读书少的“吐槽”。正如《新华每日电讯》的评论指出,教师几乎“不读书”,将进一步稀释整个社会的阅读氛围,并牵涉国家与民族的未来。如果连教师也不愿或者无暇“读书”,怎么引导学生形成阅读习惯?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教师都“不读书”了,还怎么育人?

《光明日报》2007年12月5日刊发了《园丁更应识书香》一文。该文指出,前不久,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所对该区中小学教师阅读状况进行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53.5%的教师平均每天阅读时间不足半小时,48%的教师每年读书不足4本,个别教师甚至一年不读1本书。

2007年,《新华每日电讯》和《光明日报》这两大权威媒体对上海和北京两大都市的教师阅读量少的状况的关注,的确发人深省。

《光明日报》2011年5月23日刊发《从一些教师“不读书”说起》,再次对教师阅读少的现状进行关注,人民网、新华网等多家网站转载。可见,教师读书少既是现实,同时又饱受争议。

苏霍姆林斯基非常强调教师读书,他对教师的口号是“读书,读书,再读书”。他建议刚参加工作的教师每个月要买3本书,即自己所教学科的书,对学生成长有激励作用的名人名著,关于人的心灵成长的书即心理学方面的书。与苏霍姆林斯基倡导新教师要读的三类书相比,现在的很多教师把“教材”“教参”“教辅”这三类书作为自己的“掌中宝”,这差距自然就很大了。不读书的教师,视野狭窄,上课缺少新鲜的东西,导致课堂效率不高。但是,对于教师而言,学生的成绩又是“硬通货”,于是就导致了教师加班加点,形成教师苦教、学生苦学的恶性循环。

朱永新教授曾写过《教师为什么拒绝读书》一文,很值得我们思考。在很多人看来,包括教师,因为工作忙碌无暇读书是教师不读书最主要的原因。但是朱永新教授敏锐地指出,即便教师有了闲暇,也未必读书,闲暇只是阅读的前提,可能更多的教师把闲暇时间用来玩游戏、打麻将或者进行生活交际等。这就涉及另外两个主要的原因:一是教师缺乏阅读的需要,二是教师缺乏阅读的环境。

在当下,大量阅读并没有真正成为教师职业的必需,许多教师的工作就是研究题目、对付考试。另类教师蔡兴蓉戏言,现在的很多教师都已经成为作业技术员。蔡兴蓉是语文教师,他的一位前辈曾“告诫”他不用读书,因为自己20年不读一本书,照样年年评先进。这也是当下为数不少的语文教师不读书照样日子过得很滋润的一种写照。

现在,教师阅读的环境也不是很理想。 《中国教育报》2011年1月13日刊登了《爱读书的教师咋成了另类》的文章。这篇文章中提到,某位教师爱看书,但他不受校长的欢迎,也得不到同事的支持,在学校几乎成了另类。吴非老师也曾在《教师博览》发表过《校长为什么反对教师读书》一文。可见,在当下的学校中,教师读书的环境也亟待改善。

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今天的教师阅读情况不容乐观,我们必须要正视这一现实。存在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存在问题的漠视和不作为。正如《人民日报》对我国国民阅读现状的分析中指出的一样,在阅读方面,国民的认知与行动之间好像始终存在一道无形的鸿沟,即便是超半国民在认识到自己阅读量不够的同时,却依然没有把阅读付诸实践。其实,对于教师而言何尝不是如此呢?很多人都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意义,但并没有真正付诸行动,问题的根本还在于没有真正形成阅读的习惯。因此,唤醒自身的阅读意识,并付诸行动,这是教师摘掉不读“教外书”的“高帽”的必由之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