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关注学生心理因素,提高中学数学教学质量

关注学生心理因素,提高中学数学教学质量

时间:2022-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近年来,学生心理因素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的问题已越来越引起教育界的重视。用“问题”将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易于接受。以“问题”为基础,构建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索问题热情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提出问题的时候,不可千篇一律,要不断地提出新问题,让学生的思维处于不断激活的状态。本文只是从关注学生学习的心理因素的几个方面入手,粗浅地谈了提高中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几点看法。

关注学生心理因素,提高中学数学教学质量[1]

赵宏浩

近年来,学生心理因素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的问题已越来越引起教育界的重视。影响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因素很多,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发表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培养学习的兴趣

“兴趣”和“爱好”都是以情感为动力的心理因素,而由“兴趣”和“爱好”所产生的求知欲望与探索知识的迫切心理是直接影响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内在动力。因此,教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有效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热爱数学、不断提高数学综合素质的关键所在。

1.用电教手段优化学生心理

电化教学能激活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教学的需要,我们可以有目的地制作电教软件,调控电教媒体,强化信息刺激强度、对比度、新奇性和重复率,以提高有用信息的“竞争力”,达到激活学生的注意,特别是无意注意的目的。如录像中的特写镜头,幻灯片上的背景衬托,录音中的音乐渲染等。同时,电化教学使课堂教学手段多样化。新颖变化的刺激形式,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无意注意,让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兴趣,自觉地去学习。

2.以问题为基础构建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情境

数学是比较抽象的一门学科,枯燥的性质、定理、法则等久而久之会使学生产生畏惧与讨厌心理,导致其对学习失去兴趣,视为畏途。

如果我们将所学内容设置成有趣的问题,鼓励学生用推理和逻辑的方法解决这些问题。用“问题”将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易于接受。以“问题”为基础,构建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索问题热情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提出问题的时候,不可千篇一律,要不断地提出新问题,让学生的思维处于不断激活的状态。

二、重视焦虑对数学学习的影响

焦虑是和学习相关的,对数学的学习更是如此。焦虑水平太高或太低的学生对教师来说都是造成麻烦的根源。但要确定怎样程度的焦虑为最好,这是一个困难的问题,因为焦虑过度有碍学习,焦虑不足又会引起缺乏注意,只有中等程序的焦虑对激励学习最为有效。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的焦虑能提高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一定的紧迫感,有一定的动力迫使他们投入到数学的学习中去。我们可以找个别学生谈话,提高他们的焦虑感,至于谈话内容,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而定。在考试时,又要适当降低这种焦虑,鼓励学生慢慢做题还是比较重要的。

三、“愉乐情境”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现代中学生接触面广,接受知识快,同时自尊心又很强,他们在内心深处希望得到老师的尊重和关注,但往往又怕在课堂上答错问题而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嘲笑。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尽量创设一种轻松活泼的探讨氛围,使学生放下思想包袱,敢于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和疑问。哪怕学生考虑不周到而答错了,也要对他(她)的这种积极参与的精神和勇气加以表扬和鼓励。这就是所谓“偷乐情境”。“愉乐情境”的设置就是要让学生在产生愉快感受的同时消除心理上所承受的各种压力,进而将全部身心都集中到数学的学习中去,从而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不断追求真理的快乐。

四、克服心理障碍

众所周知,心理障碍是指动机行为受到阻碍或干扰,不能实现自我预定的目标,而产生的紧张心理状态。心理学认为,心理障碍容易导致消极思维,影响数学成绩的提高。

1.自卑心理

在数学思维活动中,自卑心理较为普遍,尤其对数学成绩中等偏差的学生更为突出。他们在个别时候偶尔也会表现出自己的聪明才智,然而大多数情况表现为缺乏主动性。

要克服这种心理障碍,除了社会作用外,更重要的是教师的作用。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设法创设特定的思维情境,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愉快地学习,彻底改变应试教育中的教育观点、教育模式。

2.“逻辑电网”

“逻辑电网”指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因害怕逻辑错误而不敢大胆思维的心态。数学是非常讲究逻辑思维的学科,但过于偏爱逻辑推进,把严密性看得过重,容易在心理上筑起一道“电网”,形成心理障碍。

3.思维定势

思维定势是指学生由于受先前数学经验的影响,当前的心理活动表现出一定的倾向性,总想遵循已掌握的规则系统。思维定势有时会引起负迁移,产生消极影响,表现为思维的呆板性、狭隘性。在定势的妨碍下,学生学习表现为程式化、模式化,缺少应变能力。

克服这种心理障碍便是要培养学生善于打破定势的能力,使学生遇到陌生的数学问题既不落入“套式”,也不束手无策,能从多方面、多角度地去思考问题。

本文只是从关注学生学习的心理因素的几个方面入手,粗浅地谈了提高中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几点看法。心理因素对教学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值得广大教师认真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郑和钧,邓京华,等.高中生心理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2]黄煜峰,雷雳.初中生心理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注释】

[1]原载《教育科研》.2011(1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