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家队积分统计方法

国家队积分统计方法

时间:2023-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上数据的获取旨在为随后的相关性分析做准备。这种变化幅度上的区别,我们认为,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各种积分规则下所采纳的统计年限的不同。在H H I指数达到或者超过110的年数方面,意大利有7次,英格兰有6次,而德国与西班牙分别各有2次和1次,尤其是西班牙,在2010年之前甚至从未高于过108。在获取并分析了以上相关数据之后,我们开始检验样本国家国家队续表现与其联赛竞争均衡状况之间的相关性。

6.3 结果与讨论

首先,根据前文所介绍的方法,我们计算或者查阅了1994—2010年四个样本国家的相关数据,包括:

①样本国家1994—2010年国际足联积分。

②样本国家顶级足球联赛1994—2010年C5、C4、C3、C2指数。

③样本国家顶级足球联赛1994—2010年H H I指数。

续表6.5至续表6. 8分别显示了四个样本国家的以上各类数据。

表6.5 西班牙国家队历年FIFA积分及西班牙足球甲级联赛1994—2010年各类均衡指数

img35

表6.6 德国国家队历年FIFA积分及德国足球甲级联赛1994—2010年各类均衡指数

img36

续 表

img37

表6.7 意大利国家队历年FIFA积分及意大利足球甲级联赛1994—2010年各类均衡指数

img38

续 表

img39

表6.8 英格兰国家队历年FIFA积分及英格兰足球甲级联赛1994—2010年各类均衡指数

img40

以上数据的获取旨在为随后的相关性分析做准备。同时,由以上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在国际足联积分方面,1994—1998年的积分计算规则之下,各个球队的得分基本分布在48~68分之间;而到了1999—2005年,第一次大幅度变革后的国际足联积分规则之下,各个国家队的积分分布在672~764分之间;到了2006—2010年期间,经历过第二次重大调整的国际足联积分规则之下,各支国家队的积分分布在982~1883分之间,最高积分与最低积分之差与最低积分的比值以2006—2010期间为最大,达到了0. 92;1994—1998年期间次之,为0. 63;而1999—2005年期间最小,仅为0. 14。

为了进一步考察各种积分规则之下国家队积分的变化幅度,我们计算了三种积分规则之下各支国家队积分变化的最大幅度(最高积分与最低积分之差与最低积分的比值),以及四个国家的平均值,如续表6. 9所示。其中,2006—2010年积分规则之下,各个国家的平均变化幅度达到了0. 46;而1994—1998年以及1999—2005年的积分规则之下,平均变化幅度仅仅达到了0.17与0. 09,作为一项反映各支国家队即时水平的积分计算系统,显然,2006—2010年期间使用的积分计算方法是最能体现各个国家队之间以及一支国家队不同年份之间水平差距的;而1994—1998年以及1999—2005年的积分系统,从已有数据来看,在体现这两个方面的差距时,缺少较好的区分度,尤其是1999—2005年的积分规则之下,平均最大变化幅度只有0. 09,显然无法很好地反映国家队水平的变化。

这种变化幅度上的区别,我们认为,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各种积分规则下所采纳的统计年限的不同。1994—1998年期间,国际足联将积分时间前6年的成绩按一定比例统计入最终得分之内,到了1999—2005年,国际足联改将积分日期前8年的成绩按一定比例统计入内,最近一次的改动后的2006—2010年,国际足联则仅仅将积分日期前4年的成绩统计入内,并且前3年的比例有大幅度下降,而在进行积分时,显然考虑入内的过往年数越少,过往年数的比例越小,得分越能够体现当年的成绩变化,而过长的考量时间和过大的比例系数,则在很大程度上减小了变化的幅度,也就不能最好地反映当年队伍水平的变化。

表6.9 三种积分规则之下各支国家队积分变化的最大幅度及其平均值

img41

图6.1至图6.5分别显示了四个样本国家从1994年至2010年的国内联赛H H I指数以及C2、C3、C4和C5指数的变化趋势。

img42

图6.1 样本国家1994—2010年HHI指数变化

从图6.1我们可以看出,四个样本国家中,意大利和英格兰联赛的整体竞争均衡状况较德国和西班牙差。在H H I指数达到或者超过110的年数方面,意大利有7次,英格兰有6次,而德国与西班牙分别各有2次和1次,尤其是西班牙,在2010年之前甚至从未高于过108。英格兰在2002年之后,其竞争不均衡的情况明显出现了高峰,连续8年高于108;西班牙则在2010年出现了H H I指数的大幅度上升;而德国也是稳中有升,特别是在2003年之后,一直高于106。

img43

图6.2 样本国家1994—2010年C5指数变化

从图6.2我们可以发现,意大利和英格兰的联赛前5名的竞争均衡状况依然较德国和西班牙更为不均衡,意大利在2004—2006年达到顶峰,英格兰则在2002—2010年都处于较高的不均衡状况,德国从2003年之后逐步上升,在2006年之后趋于平稳,西班牙则在1996—1997年以及2010年出现高峰。

img44

图6.3 样本国家1994—2010年C4指数变化

图6.3中各国家的C4指数变化趋势与图6.2大致相同。

img45

图6.4 样本国家1994—2010年C3指数变化

图6.4中各国家的C4指数变化趋势与图6. 2、图6. 3大致相同。值得注意的地方有三处:一是意大利在2004—2006年的高峰情况不再明显高于其他国家;二是英格兰在2007年之后的高峰状况也和意大利一样,不再明显处于高峰;三是西班牙2010年的高峰值第一次处于各国之首。

img46

图6.5 样本国家1994—2010年C2指数变化

图6.5则更加明显地反映了图6.4所显示出的三个趋势:一是意大利在2004—2006年的高峰情况愈发趋于平缓,并且在2006年之后出现急剧的下降;二是英格兰在2007年之后的高峰状况不仅不再出现,反而显得波动甚微;三是西班牙2010年的高峰值明显高于其他国家,并且在整个统计的年份跨度中处于最高位置,这是西班牙在所有竞争均衡指数之中第一次有一项达到各国最高值。

在获取并分析了以上相关数据之后,我们开始检验样本国家国家队续表现与其联赛竞争均衡状况之间的相关性。在进行检验时,我们将1994—2010年分为三个阶段,依据不同的积分计算方法进行划分,1994—1998年为第一阶段,1999—2005年为第二阶段,2006—2010年为第三阶段,每个阶段分别检验样本国家的国际足联积分与H H I、C5、C4、C3以及C2之间的相关性。

此处提出的基本假设是:一国国家队续表现与其国内联赛竞争均衡状况有较强的相关性。在这个基本假设的前提下,鉴于前文分析的国际足联积分规则的两次较大改动,以及前两阶段积分规则的种种不足之处,这里我们将假设进一步细化:在积分规则存在较多缺陷的1994—2005年,尤其是1999—2005年,竞争均衡状况与国家队续表现的相关性低于积分规则较为成熟的2006—2010年。基于此假设,我们进行了以下的相关性检验,结果如续表6. 10、续表6. 11、续表6. 12所示。

表6.10 样本国家1994—1998年国家队续表现与各均衡指数相关性检验

img47

续 表

img48

在显著性水平0. 01下显著相关的相关系数用**加以标记。

在显著性水平0. 05下显著相关的相关系数用*加以标记。

表6.11 样本国家1999—2005年国家队续表现与各均衡指数相关性检验

img49

在显著性水平0. 01下显著相关的相关系数用**加以标记。

在显著性水平0. 05下显著相关的相关系数用*加以标记。

表6.12 样本国家2006—2010年国家队续表现与各均衡指数相关性检验

img50

在显著性水平0. 01下显著相关的相关系数用**加以标记。

在显著性水平0. 05下显著相关的相关系数用*加以标记。

相关性检验结果与假设相符:2006—2010年期间,样本国家国际足联积分与各项竞争均衡指数的相关性高于前两个阶段的相关性,四个国家二十项相关性指数的平均值达到了0. 62,其中在0.05水平上显著相关的有8项;而1999—2005年期间的相关性指数平均值仅为0. 34,达到0. 05水平上显著相关的仅有3项;1994—1998年期间相关性指数平均值为0. 58,达到0. 05水平上显著相关的仅有3项,达到0.01水平上显著相关的有2项,在续表6. 9中我们呈现了这一系列数据。

考虑到积分规则的原因,我们着重分析2006—2010年的数据。除了相关性方面的差异,在2006—2010年的数据中,我们还发现,相关性最强的两个国家,意大利和西班牙,其H H I与国家队续表现相关性分别为0. 900和0. 803,这续表示,对于这两个国家来说,国内联赛的竞争越不均衡,国家队的续表现反而会越好,并且这种相关性非常高;而对于德国来说,情况有所不同,国内联赛的均衡情况越好,国家队的续表现就越好,相关性为—0. 615,不算高,但可以续表明有着一定的联系;英格兰则是为—0. 147的相关性,非常小,说明英超联赛的竞争均衡状况与英格兰国家队的续表现无甚关联。

而当我们考察CR指数的时候,情况变得十分有趣。对于两个正相关性非常高的国家,意大利和西班牙,他们在CR指数方面的相关性也非常高,并且两个国家各自呈现不同的特点:意大利方面,C2、C3、C4、C5中,C3与国家队续表现相关性最高,也就是说,联赛前三名队伍的续表现与国家队续表现的关系最大,达到了0. 917,在0. 05水平上具有显著性特征,而不论是前两名,还是前四名、前五名的队伍的续表现,其相关性都低于前三名球队的续表现,并且呈逐步降低的状况;西班牙方面,C2、C3、C4、C5中,C2与国家队续表现相关性最高,并且从C2开始,C3、C4、C5与国家队续表现的相关性呈逐步降低的情况,也就是说,西班牙国家队的续表现与国内联赛前两名队伍的续表现息息相关,其相关性达到了0. 907。反观德国队,其C5、C4、C3、C2与国家队续表现的相关性依次为—0.710、—0.576、—0.425、—0.306,从C2往后依次增加,也就是说,德国国家队的续表现和排名前五的球队的整体续表现息息相关,这五支球队之间的竞争越均衡,则国家队的续表现越出色。英格兰的情况比较特殊,各类指数与国家队续表现的相关性都不高,只有C2的0. 43的相关性尚可,我们将在后面分析其原因。

表6.13 样本国家国际足联积分与各项竞争均衡指数相关性结果统计

img51

续 表

img52

一般而言,当一国球员大多在本国联赛效力时,国家队往往是由国内联赛当年续表现出色的球队中的本国球员组成。国家队因其临时性的特点,往往球员之间的配合不如俱乐部来得熟练,特别是当一国国家队中有来自多个俱乐部的球员时,往往会出现球星云集但却成绩不佳的问题。

四个样本国家都有自己不同的足球风格,意大利在强调防守的基础上依靠球星的个人发挥打进攻,西班牙个人技术细腻但在整体上缺少团队性,德国队个人技术略显粗糙但整体性非常强,英格兰则是多年的长传冲吊和边路下底的打法。这种风格上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各个国家国家队对国内联赛球员使用时的差异。这种差异,连同各国联赛的传统强队的数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国家队续表现与各类均衡指数的关系。

德国队的传统是个人技术略显粗糙但整体性非常强。这是源于德国球员超强的战术执行能力,因此,在德国队的人员构成方面,如续表6. 14所示,一向不拘泥于联赛排名靠前的球队,每届大赛时国家队成员所在俱乐部的数目在四个样本国家中是最多的,而这所有球员中,来自联赛前五名的队员数目基本稳定,这也是德国国家队成绩和C5指数相关性最大的可能性原因。同时,由于德国国家队球员选取的特殊性,即不限于挑选联赛前两名或前三名俱乐部的球员,所以,德国联赛竞争越均衡,各队之间水平越接近,反而能够促使国家队续表现进步,这可能就是德国国家队续表现与各类均衡指数呈现负相关的原因。

表6.14 德国国家队2006—2010大赛人员构成单位:人

img53

续 表

img54

西班牙一贯坚持技术流派的打法,但其球员整体作战能力欠缺,战术执行能力远不如德国队,所以当国家队的成员越集中时,国家队续表现会越好。通过续表6. 15我们可以发现,在2006年世界杯的主力阵容之中,联赛前两名球队,皇马和巴塞罗那的球员占据了11人之中的5位,当年的阵容之中还有2人来自英超,但是2006年皇马和巴萨的联赛续表现并不优秀,因此国家队成员大部分未从这两支俱乐部中挑选,而是从一些中游球队中选取,国家队的续表现也随之低落;到了2008年欧锦赛,皇马和巴萨则占据了11人中的6人,但当年夺得西甲联赛亚军的并非处于换血期的巴塞罗那,而是异军突起的比利亚雷亚尔,比利亚雷亚尔也为国家队贡献了3名主力,国内冠军皇家马德里队和比利亚雷亚尔队的6名队员在当年联赛中就续表现异常出色,他们把这种状态带到了欧洲杯中,帮助西班牙在2006年捧杯;到了2010年世界杯时,皇家马德里和巴塞罗那两队相加已经占据了主力球员中的10名,决赛时西班牙队场上全部是来自这两支球队的成员,而两队在今年的西甲联赛中也夺得了冠、亚军,并且在积分上落下第三名10多分,这些队员组成的西班牙国家队其队员之间的配合娴熟程度远超其他球队,在世界杯上一举夺得冠军。西班牙国家队的人员构成见续表6. 15。

表6.15 西班牙国家队2006—2010年大赛人员构成单位:人

img55

意大利方面,在2006年世界杯夺冠的主力阵容之中,来自当年意大利足球甲级联赛前三名的球员占据了11人之中的9位;2008年欧锦赛的意大利队,联赛前三名球队的球员则占据了11人中的5人;而到了2010年世界杯时,小组赛即宣告出局的意大利队中仅仅有3名来自联赛前三名球队的球员,决赛时意大利队场上大多是一些中游球队的球员。所以我们可以发现,意大利国家队从2006年世界杯冠军跌落至2010年世界杯小组赛未能出线,这种国家队续表现的大幅下滑,和国内联赛中前三名球队的统治力逐年下降有着密切的关系。国际米兰在连年夺冠之后,由于较弱的对手实力而导致自身实力的下降,且该队本就罕有意大利国籍的球员;AC米兰队则在老板贝鲁斯科尼逐渐对足球失去兴趣之后在转会市场上愈发沉寂,成绩远不比从前;尤文图斯在“电话门”之后一直元气未复,每年在冠军杯资格上挣扎;罗马作为唯一挑战国际米兰的球队,其有限的经济实力也制约了该队的发展。意甲的竞争日益均衡,队与队之间的水平差异日渐缩小,但这也使得顶尖水平的俱乐部数目减少,国家队成员中,中小俱乐部队员数目增加,这些来自中小俱乐部的队员极少有重要比赛的参赛经验,这也导致了国家队成绩的连年下降。意大利国家队的人员构成见续表6. 16。

表6.16 意大利国家队2006—2010年大赛人员构成单位:人

img56

英格兰国家队则是另一种情况。英格兰传统四强,曼联、阿森纳、切尔西和利物浦队常年占据国内联赛排名前列,其中阿森纳队基本由外援组成,如续表6. 17所示,常年不向国家队输出人才,而曼联、切尔西和利物浦虽然每届大赛可以贡献超过一半的国家队主力,但这三支球队打法与传统的英式足球相去甚远,其打法早已趋向欧洲大陆球队的风格,即注重脚下配合,这与其他英超球队的风格格格不入。于是英格兰国家队每次大赛都会在打法上踌躇不定,既无法执行传统的英式风格,又无法施行任何一家俱乐部的风格,这也导致英格兰俱乐部与英格兰国家队的成绩相关性甚小。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一直是英足总的头号问题,但是试遍名帅的国家队还是未见起色,当然,这些不在本文的探讨范围之内。

表6.17 英格兰国家队2006—2010年大赛人员构成单位:人

img57

在讨论完四个样本国家的情况之后,我们把目光投向中国,正在发展之中的中国足球在国家队续表现和国内联赛竞争均衡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也是值得我们加以探讨的问题。由于中国国内联赛的一些特殊情况,比如起步较晚、球队数目变动次数较多以及国家队极少参加世界大赛等,我们没有将中国和四个样本国家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而是在分析完四个样本国家的情况之后,再对中国的情况进行简要分析。由于中国的顶级联赛开始于1994年,而中国联赛的赛制与西方较为不同,每年的3月开赛而年底结束。因此,我们在分析相关性时,选取了上一年年底结束的联赛的各类数据来与当年的国家队续表现进行相关分析。与前面的步骤一样,我们首先获取了相关的数据,包括国家队的国际足联积分、H H I指数以及各类的集中度指数,如续表6. 18所示。

表6.18 中国国家队历年FIFA积分及顶级联赛1994—2010年各类均衡指数

img58

从图6.6的中国足球顶级联赛H H I指数变化状况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自2004年中超联赛成立以来,中国足球顶级联赛的竞争均衡便开始了大起大落的续表现,先是降至联赛成立以来的最低点,又在次年升至历史最高点,接下来两年又大幅跌落,并在随后的两年中大起大落。从H H I指数的变化幅度来看,无论是最低点的102还是最高点的116,都超过了四个样本国家16年来的最高值和最低值,而这种夸张的变化是在我们的中超联赛的短短六年之内发生的。仅从H H I指数这一项指标上,我们就可以看出中国足球的反常之处,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显然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是明显的:纯粹足球方面的理由是肯定无法解释这种夸张的变化的,非竞技因素的过多参与才是这种现象的真正原因。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在此处不进行深入讨论。

img59

图6.6 中国足球顶级联赛1995—2010年H H I指数变化

尽管对各类均衡指数能否真正说明中国国内联赛的竞争状况抱有疑问,我们还是检验了历年国家队续表现与各均衡指数的相关性,结果如续表6. 19至续表6. 21所示。从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在1995—1998年,国家队续表现与C2指数的相关性最高,虽然没有达到0. 05水平上的显著性,但也达到了0.78;而在1999—2005年期间,相关性程度非常低,最高的相关性也只有—0. 3,但在四个样本国家的数据中,这一阶段的相关性平均值也仅有0. 33,由于国际足联的积分规则在这一阶段所存在的种种问题,这样的相关性还是可以接受的;而在国际足联采用较为完善的积分规则的2006—2010年,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国家队续表现与各类竞争均衡指数的相关性非常高,平均值达到了—0. 85,在0. 05水平上具有显著性。而在HHI与国家队续表现方面,相关性达到了最高的—0.89。抛开其他因素,我们可以说,中国国家队的续表现,至少从近六年来看,与国内联赛的竞争均衡有很大的关系,国内联赛竞争越激烈,球队之间的竞争越均衡,尤其是前四名球队之间的竞争越激烈,国家队的续表现往往越出色。尽管国内足球饱受诟病,但我们相信,有什么样的联赛就有什么样的国家队,在各类非正常因素影响下的国内联赛,其培养出的球员依然会影响到国家队的续表现。这也是本文研究的目的之所在。

表6.19 中国1995—1998年国家队续表现与各均衡指数相关性检验

img60

表6.20 中国1999—2005年国家队续表现与各均衡指数相关性检验

img61

表6.21 中国2006—2010年国家队续表现与各均衡指数相关性检验

img62

在显著性水平0.01下显著相关的相关系数用**加以标记。

在显著性水平0.05下显著相关的相关系数用*加以标记。

通过对西班牙、意大利、德国、英格兰四个样本国家以及中国的国家队续表现和国内联赛竞争均衡状况的相关性分析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首先,当一国国家队主要成员均来自本国联赛时,该国国家队续表现与国内联赛竞争均衡状况有较强的相关性,该结论在西班牙、意大利、德国以及中国的案例中都得到了验证。其次,当该国国家队的续表现与联赛前三名以内的球队的续表现呈较强相关性时,这种相关性通常为正值,若与超过三支的排名靠前的球队呈相关性时,则往往与其均衡状况关系为负。由于统计数据较大,本书仅仅选取了五个国家进行分析,并且其中中国并不完全符合样本国家的选取标准,后续研究需要选取更大样本数目,才能更有说服力。最后,由于国际足联积分规则的不断改进,本书较有说服力的数据均来自近五年的比较,在较长时间范围内尚未能进行充分验证。后续工作需要在这两个方面进一步加强。

【注释】

[1](英)斯密著.国富论.樊冰译.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10.

[2]http://sports.sina.com.cn/o/2002-06-18/18280590.shtm l

[3]http://www.fifa.com/worldfootball/ranking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一键复制
图片预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