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将反思融入教学

将反思融入教学

时间:2022-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更应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提炼,既为教研积累了第一手素材,又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我们在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同时,可以在“课后反思”中作为专题内容加以记录,既积累经验又为教材的使用提供建设性的意见,使教师、教材和学生成为课程中和谐的统一体。

第三节 将反思融入教学

分析一节课,既要分析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方面,又要分析教学结果方面。

——巴班斯基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反思是一种思维活动。反思的目的是为了消除困惑,解决问题,促进实践,增强合理性。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有助于调整教学心态,改进教学方法,促使自己从经验型向科研型方向发展,提高自己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

那么在新课标下,教师在教学中如何进行反思呢?

首先是课后反思。对于每一位教师,当他上完一节课后对这节课后的感受,肯定会比课前备课的感受更为深刻,更能从中体会该课教学的得与失。因此,课后反思自己的备课与课堂教学,记录自己的感受、体会、评价及修订,总结积累教学经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课后反思的内容

课后反思的内容,从教师角度讲,主要有以下几点:

1.反思教学行为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新课标要求我们在制定每节课(或活动)的教学目标时,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即“三个维度”——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现代教学要求摆脱唯知主义的框框,进入认知与情意和谐统一的轨道。因为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来讲,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适用性更广,持久性更长。许多知识都随着时间的推移容易遗忘,更何况当今知识更新的速度极快,只要具备获取知识的能力,就可以通过许多渠道获取知识。所以,情感、态度、价值观必须有机地融入课程教学内容中去,并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过程中,使其成为课程教学内容的血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

2.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重要的是如何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去经历、去体验、去感悟、去创造。教学过程中,学生常常会于不经意间产生出“奇思妙想” 、生发出创新火花,教师不仅应在课堂上及时将这些细微之处流露出来的信息捕捉、加以重组整合,并借机引发学生开展讨论,给课堂带来一份精彩,给学生带来几分自信。更应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提炼,既为教研积累了第一手素材,又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将其记录下来,可以作为教学的宝贵资料,以资研究和共享。

3.反思是否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

教材,历来被作为课程之本。而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材的首要功能只是作为教与学的一种重要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它不再是完成教学活动的纲领性权威文本,而是以一种参考提示的性质出现,给学生展示多样的学习和丰富多彩的学习参考资料;同时,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也是教材的建设者。因为本次课程改革中的一些改革理念仍具有实验性质,不是定论,不是新教条,不是不允许质疑的结论,还有待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发展和完善。因此,我们在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同时,可以在“课后反思”中作为专题内容加以记录,既积累经验又为教材的使用提供建设性的意见,使教师、教材和学生成为课程中和谐的统一体。

当然,反思并不只是单方面注重反思教师的教学行为,应该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双方面的,既有对教师自己教学方面的反思,也应该有对学生学习情况方面的反思。教师在反思自己的同时,还要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调查,取得一些重要信息,从而使教师的教学真正贴近学生现状,从学生实际出发,遵循着学生的认识规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成为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才有利于教师反思的全面性。教师还要看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是否积极地主动地投入,在原有基础上是否能有很大的进步与发展。在课堂中致力面向全体同学的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因材施教采取不同的措施让“优等生” “吃饱、吃好” ,让“后进生” “吃得进” ,这样才能学有所思,各得其所。

二、从学生方面进行的反思

从学生方面讲,教师可有如下反思:

1.反思教学过程是否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

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成功的教育制度,成功的教育者,必须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禀赋优点,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因类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让性格各异的学生争奇斗艳,各领风骚,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施展才能的天地与机会。换言之,成功的课堂教学,应让基础好的学生“吃得饱” 、跑得快,让中等生“吃得好” 、跑得动,让学困生“吃得了” 、不掉队。因此,无论是情境的创设还是内容的呈现,无论是问题的设置,还是释疑解惑,均应“为了一切学生” ,多层次、多维度、多渠道地开展教育活动。因为教育的最大使命就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尽可能地创设条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2.反思教学过程是否存在着“内伤”

要反思自己是否在刻意追求所谓的“好课”标准:教学环节中的“龙头” 、 “豹肚” 、 “凤尾”个个精雕细琢,教学手段中的“电媒” 、 “声媒” 、“光媒”一个不能少;学生讨论热热闹闹,回答问题对答如流。这种“好课”似乎无懈可击,但有没有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小组合作学习有没有流于形式?讨论是否富有成效?“满堂灌”是否有越俎代庖之嫌?有没有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学生的创造性何在?对这些“内伤”必须认真回顾、仔细梳理、深刻反思、无情剖析,并对症下药,才能找出改进策略。

3.反思教学过程是否存在“伪探究”

有的探究性学习只表现在问题的探究上,只要教师抛出一个问题,几个学生立即围成一团分组讨论,也不管小组成员的组合是否合理,问题的价值是否有讨论的必要;待几分钟后,教师一声击掌,学生的讨论戛然而止;再由小组中的“老面孔”——优等生发言。至于其他学生,尤其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讨论时是否真正心到神到力到?是否真正学会了应该学会的方法、技能、知识?就不得而知。这种“神散形未散”的“伪探究”掩盖了个性之间的差异,甚至会剥夺部分学生的独立思考、质疑、发言的权利。那么到底解决了多少“疑难病症”?又有多少学生真正参与、体验了学习的快乐、获得心智的发展呢?

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每一位优秀教师都会经历一个反思和创造的过程,我们要乐于反思,勤于反思。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反思总结自己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找到自己与他人、与工作目标的差距,寻求缩短差距或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才能在新课程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驾轻就熟、游刃有余,才能实现自我激励、自我完善、自我创新和自我发展的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