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促进稳定成长期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探索

促进稳定成长期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探索

时间:2022-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是促进稳定成长期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所在。奉贤区在认真落实稳定成长期教师培养措施,加快稳定成长期教师专业化发展进程进行了一定的探索。

促进稳定成长期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探索

上海市奉贤区教师进修学院 杨连明

摘要:稳定成长期的教师往往表现出不同的发展方向,为促进这一阶段的教师克服专业发展的瓶颈,向骨干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的方向迈进,奉贤区教师进修学院的“128”工程在明确的目标愿景的指引下,在培训做法上注重学员自主性的专业规划、针对性的学科指导以及以现实问题为导向的研修活动等。

关键词:稳定成长期 教师 专业发展

众所周知,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阶段性、连续性和递进性的特点。稳定成长期是教师专业发展历程中最为重要和关键的时期。所谓稳定成长期的教师是指经过职初教师阶段的培训和时间磨炼,已能站稳讲台,独立胜任教学,但还没有凸显出个人教学特点,在教师群体中的示范、影响作用还比较有限的教师,他们的教龄一般处于4至10年之间,当然也有可能少于4年或大于10年。为促进这类教师专业的可持续发展,不断突破专业发展瓶颈,克服职业懈怠心理,努力实现良好的职业理想和愿景,成为一名研究型和创新型教师,奉贤区教师进修学院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统筹教师教育资源,系统架构教师培训方案,不断创新教师培养思路,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一、促进稳定成长期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是遵循教师专业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稳定成长期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期之一,引导得好,不仅可以开发教师发展潜能,而且可以使教师对教育事业始终充满激情,看淡得失,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否则,教师可能会失去前进的方向和动力,缺乏持续奋斗、超越自我和追求卓越的勇气和信心。

二是造就和培育高素质、研究型教师的关键举措。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化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对教师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在现代教育中,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和承担的责任也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意义上的教师,只不过是一个教书匠,只要照本宣科,传授知识即可。作为现代教师,不能停留在一般的教书上,而要拓展现代教育视野,具有研究的意识和能力,开发课程的技能和素养,让教育教学适应学生的特点和个性,让学生因此得到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能力。因此,当教师的专业处于稳定成长期的状态时,学校和培训机构只有激发他们进一步提升专业素养与能力的动机,积极搭建有利于专业成长的平台,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文化,以整合的思路统筹教研、科研和培训资源,注重培养教师的研究意识、课程意识和创新意识,提高教师对问题的洞察力、课程的执行力和教学的创新力。

三是走“轻负担、高质量”素质教育之路的必然要求。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努力提高教育质量是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和重要体现。而当前的问题是,尽管“轻负担、高质量”的口号已喊了多年,但收效甚微。透过现象看本质,除了教育外部的社会环境、家庭背景和教育内部的管理、评价、考核等因素外,问题的症结主要在于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整体素质还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有些教师为了让学生取得高分,教学往往采取填鸭式、灌输式,盲目为学生布置作业,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严重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真正实现“轻负担、高质量”的目标,关键在于提高教师实施课改的能力和水平。这就要求对稳定成长期教师专业发展引起必要的关注和重视,否则,就会“定型”。一旦“定型”,满足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就成为一种习惯,不可能去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和策略,走“轻负担、高质量”之路便无从谈起。要走“轻负担、高质量”之路,必须让教师由“定型”向“转型”发展,要转向课堂教学的反思之路、研究之路、改进之路、优质之路和成功之路。这是促进稳定成长期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所在。

二、稳定成长期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

处于稳定成长期的教师,从其发展方向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倒退型”教师,这类教师往往职业倦怠严重,一般满足于现状,不能自觉接受新鲜事物,不思进取,得过且过,专业发展呈倒退趋势,这类教师称之为“教书匠”也有些名不符实。二是“稳定型”教师,这类教师缺乏求异创新的动力,缺乏追求的理想和愿景,进取力不足,不善于研究思考,专业发展徘徊不前,这类教师至多称得上是一个“教书匠”。三是“发展型”教师,这类教师有较强的专业发展动机,树立坚定的教育信念,确立远大的发展目标,善于学习充电,注重研究思考,自觉钻研教育业务,具有积极的进取心理,专业发展迅速,成为社会所倡导的学习型、研究型和发展型教师。因此,这个阶段处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分水岭,在几种发展的可能性中,我们如何引导教师向积极的方向发展,使之成为一名理想中的适合现代教育发展的教师,是现代教师培训机构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使命。

三、以“128工程”促进稳定成长期教师专业发展

奉贤区在认真落实稳定成长期教师培养措施,加快稳定成长期教师专业化发展进程进行了一定的探索。通过对如何让教龄在10年左右的专业处于相对稳定阶段的教师,突破专业发展的瓶颈,走出专业发展的高原,走上快速、优质的专业发展之路做了深入细致的思考,在教师教育理论和教师专业发展规律的指导下,于2009年提出了骨干教师培养“128工程”,即用近两年的时间,为培养对象提供128课时的培养机会。为了有序推进该工程的实施,专门研制了《奉贤区中小学青年教师专业技能高级研修班实施方案》。“128工程”的实施,为一批有发展潜质的青年教师成为区域骨干教师铺就了专业发展之道。“128工程”体现了以下特点。

1.引领性的目标愿景

“128工程”的实施从一开始就提出了富有激励性的目标,引领和激励学员的专业发展。该目标的具体内容是:让全体学员了解学科教学背景和现状,正确把握学科教材体系和教学内容确定的意图,掌握与二期课改理念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同时,不断提升学科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科学落实备课、上课、作业、辅导和评价教学五环节,不断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能力;提升作业设计和成绩检测的命题素质和学生学习问题的诊断能力,把握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对学生的有效学习和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能提供针对性的服务;能有效反思和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并形成自己的教学主张,彰显有指导意义的教学风格。这些目标紧紧围绕学员的教学工作,把骨干教师基本的教学素养和教改能力纳入了培养的目标体系,具有很强的指向性和发展的引领性。

2.自主性的专业规划

高研班为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了平台,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条件。但青年教师发展的关键在于其主体的自觉意识和行为跟进。因此,高研班把学员的自我专业发展规划的设计和实施纳入研修的内容,让教师通过专业发展规划的引领,把握研修的良好机会,进一步明确专业发展的方向,落实具体的发展措施和策略,迈上更高的专业发展台阶,实现由成熟教师向名优教师的角色转变。如高中数学高研班的某学员一开始就设计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其主要内容如下:第一学期悉心钻研教材,专研高考题型,针对学生实际,提炼教学方法;第二学期,总结几年来的教学经验和方法,改进教学风格,用先进的理论和理念武装头脑;第三学期,开展教学实践研究,进一步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有效性;第四学期,提炼自己的教学特色,形成个性鲜明的教学风格。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的设计,拓展了高研班的内涵,有利于教师的自我监督、自我反思和自我激励。

3.针对性的学科指导

青年教师是伴随着学科教学改革的推进而不断成长起来的,教学是否取得成功、是否形成经验与特色是决定他们教学能力和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因此,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富有实效的研修活动,把提高青年教师实施课改能力放在首位是本次青年教师高研班的一大特点。因此,本区按照各学段、各学科分别开设了相应的研修班,各班从高效地实施二期课改的总体要求出发,结合本学科改革特点,把握学科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落实全面的质量观、正确的学生观,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学科教学指导活动。如小学英语高研班贯彻课改精神,为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一学期中安排了3次课堂教学听课磨课研讨活动。第一次磨课活动34位学员按年级分5个小组各自开展,大家对高研班学员提供的教案和课件进行磨课和研讨,分析研究教案和课件的科学性和实践性。第2次、第3次磨课活动从教师的试教到最后的展示课,课堂教学通过反复磨课不断走向成熟,同时在磨课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能力和课堂教学素质得到了提升。

4.以现实问题为导向

高研班坚持以教师在教学中的现实问题为导向,以有效解决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中,提高教师实施课改的能力和决战课堂的水平。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高研班始终把问题的发现、分析与解决贯穿于整个研修活动的始终。如初中数学高研班的学员,在教研员的组织下,对当前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展开了讨论。学员们觉得教学目标是每一教学阶段所要实现的教学结果,是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因而,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重要依据。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普遍出现了所确定的教学目标模糊、大而空,其达成度难以检测等问题。因此,初中数学高研班主要围绕“如何有效实施数学课堂教学目标”开展专题性学习与实践活动,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种以问题为导向的研修活动,体现了很强的针对性,有利于促进教师教育行为的改善。

5.综合性的研修效应

尽管高研班开办的时间并不长,但由于研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性,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坚持把解决课程教学改革中的现实问题和难点问题作为第一目标,把提升教师的实践智慧和课改能力作为第一追求,注重研修过程的扎实有效,注重学员的真实体验和反思感悟,因而,取得了明显的研修效应,学员在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同时人文素养和师德修养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四、促进稳定成长期教师专业成长的思考

1.要尊重教师的个性

尊重教师的个性是激发他们内驱力的基本前提,也是培育个性化教师的内在要求。稳定成长期的教师由于性格气质、兴趣爱好、受教育程度以及生活工作环境的不同,他们必然会表现出各不相同的品行。促进稳定成长期教师专业成长,尊重他们的个性显得特别重要。只有顺应他们的个性特质,才能有效激发他们的潜能,才能把他们塑造成理想型的教师。在现实教育环境中,也有很多值得吸取的教训。如在培养教师的过程中忽视教师的个性,无视他们的独立人格,把不适合教师发展的一套强加给他们,结果引起了教师的逆反心理,事与愿违。其实,尊重教师的个性彰显了以人为本重要理念,教育工作本身具有个性化的特点,主要由教师独立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更应关注教师的个性化发展,通过教师个性的张扬,合理确立专业成长的方向,扬长避短,顺势成才,从而有利于稳定成长期教师的专业成长。

2.要加强区校联动

促进稳定成长期教师专业成长是一项整体性的工作,在激发教师自主发展意识的同时,要激发两个积极性,即所在学校的积极性和区域教师培训机构的积极性。区校要加强优势互补、资源统筹、信息互动,对稳定成长期教师的专业发展要通盘思考、系统规划、总体设计、分步实施。如果区校双方一头热、一头冷,不能形成工作合力和整体优势,那么,培养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当然,区校联动在一盘棋的思想指导下,应各有侧重,作为教师所在的学校,重点在校本研修、校本教研、校本科研和师徒带教等方面多下工夫,直接面向教育问题和成长困惑,让教师在贴近教育教学实践中,磨炼教育教学技能,苦练专业基本功,得到有效地专业修炼。而作为区域教师培训机构,应着眼于拓展教师的专业视野,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思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专业提升。具体说来,就是加强专业引领,提供高层次的培训机会,开展教育论坛,促进优质资源的共享,为厚实教师专业功底,成为研究型教师服务。

3.要提供展示机会

促进稳定成长期教师专业成长既是一个培养过程,也是一个发挥引领作用的过程。这是因为,任何教师的培养要通过的一定的心理效应,让教师在专业成长中具有成就感,通过激发教师的成就动机,不断增强教师的自信心和荣誉感,从而有利于教师消解成长中的困惑,在专业化的道路上持续前进。因此,区校要通过资源整合和信息交互,要发挥教师职业技能和专业素质的放大效应,大胆地向他们压担子、给重任,如带教职初教师、执教公开课(示范课、研讨课)、开设专题讲座、开展教科研等等。同时,还应打破常规,克服论资排辈的思想,积极启用稳定成长期教师,让他们有机会担任备课组长、教研组长和年级组长甚至学校中层领导等,在评选优秀教师、骨干教师时要向这类教师倾斜。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为稳定成长期教师专业引领作用的发挥提供舞台和机会。事实证明,不少优秀的骨干教师的成长就是在不断发挥作用中得到锻炼和提高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