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体操比赛程序

体操比赛程序

时间:2022-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练员要尽早了解比赛的地理、气候、饮食、住宿、观众特点,以及有无时差等与比赛有关的环境条件,以便早做适应性准备。因此教练员要事先了解裁判员的情况,以便恰当安排技术动作和战术配合等。安排一定的教学比赛,并能在公开条件下进行,能使运动员适应“观众”。部署具体比赛的方案的主要任务是使每个运动员明确本场比赛本队的目标和个人的具体任务,明确每个细节的具体做法,教练员要提出主要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第二节 体操比赛程序

一、赛前准备工作

做好赛前准备工作是顺利完成比赛任务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对参赛队和主要对手以及比赛环境的调查分析和赛前训练。

1.信息的收集和分析

掌握全面准确的信息,是有针对性地安排赛前训练的重要依据。教练员要注意收集有关资料,详细记录和进行统计处理,以获得准确的数据,便于深入细致地进行分析研究。

(1)对比赛对手的调查

对比赛对手的调查,可以通过访问比赛和观看录像等直接的方法和调查访问、查阅资料等间接的方法。重点应了解比赛对手最近的有关情况,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①比赛对手的名单、各人的身材、年龄、身体素质、心理特征、技术特点、伤病情况、比赛经验、参加重大比赛的场次和取得的名次、成绩等。

②比赛对手个人战术运用的特点和集体性项目中全队配合情况。

③比赛对手个人和集体的优势和薄弱环节。

④比赛对手的比赛作风和斗志。

⑤比赛对手教练员的指挥特点。

⑥比赛对手可能出现的变化方式。

(2)对本方的分析

对本方的分析,主要靠教练员平时积累的资料,结合赛前运动员的身体条件、机能状态、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技术水平、比赛动机、比赛经验和应变能力等现状,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综合比较,做到心中有数。

(3)对比赛环境的调查

教练员要尽早了解比赛的地理、气候、饮食、住宿、观众特点,以及有无时差等与比赛有关的环境条件,以便早做适应性准备。如条件许可,还应提前去实地考察,以获得准确的信息。

(4)了解裁判员的情况

每个裁判员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习惯,在对比赛的判定上有一定的差异。因此教练员要事先了解裁判员的情况,以便恰当安排技术动作和战术配合等。

2.赛前训练

赛前训练是为全面适应比赛,具有很强针对性的训练。赛前训练的主要任务是保持运动员的身体机能和素质水平,强化个人技术,熟练成套动作或战术配合,解决薄弱环节,提高技、战术质量,调整情绪,增强信心,以保证在比赛时达到最佳状态——竞技状态。赛前训练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合理安排训练内容

赛前训练,要适当减少体能训练的比重,体能训练应以本项目的专项素质为主,全面的素质为辅,能起到维持和保证的作用就行。

技术训练要因人而异、区别对待,重点是加强薄弱环节的练习和成套完整动作的完成。要加大战术训练的比重,特别是集体对抗性项目,要使主要的战术配合更加熟练,重点是提高战术运用的质量,而且要使每个队员都熟悉本队的各种战术方法。技战术的训练都要有提高运动员战术意识的具体要求。

(2)科学调整运动负荷

赛前训练的运动负荷安排要符合比赛的特点。有的运动项目时间短而强度大,有的则强度中等则时间很长,有的还有间歇交替的特点等等。但一般来讲,赛前的训练运动负荷应逐渐降低,但要保证强度,不宜过多延长训练时间。运动负荷的调整,应使运动员平时训练积累的疲劳逐步得到恢复,并不再产生新的疲劳积累。

(3)采用密切结合比赛特点的练习方法和手段

赛前训练一般采用以下的方法和手段:

①成套动作的练习:如体操、艺术体操等运动项目,赛前安排完成成套动作的练习是非常重要的。主要要使运动员能够熟悉每个技术动作的环节和动作连贯,不宜再增加新的难度。

②对抗性练习:对抗性强的运动项目,技战术训练应多在对抗条件下进行,这样既可以增中练习强度,增强训练的实战性,又可提高运动员的应变能力。

③增加模拟比赛对手的练习:这也是在对抗性运动项目中应采取的练习方法。可以选择与比赛对手特点相似的运动员,模拟他们的战术打法,与本方队员进行对抗性练习,以提高赛前训练的针对性。

④模拟比赛环境条件的练习:要提高运动员对正式比赛的适应,还应模拟比赛日程、时间安排、场地条件、观众条件等来安排训练。如在较远的地区比赛,必须要考虑时差的调整。如果时差在两个小时以上,就必须提前逐步调整运动员对时差的适应,如时差过大,甚至要安排白天休息,晚上训练。时差越大,调整的时期应越早。据国外的研究表明,与比赛地时差在8~10小时左右的,至少要提前8天进行调整,才能完全适应。也有时差虽然不大,但气候差异较大的情况,也应提前做好适应性准备。

⑤适应安排测验和教学比赛:安排测验,是使运动员适应“裁判”的有效方法。安排一定的教学比赛,并能在公开条件下进行,能使运动员适应“观众”。通过测验和教学比赛,能够检查训练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和采取对策,同时也能提高运动员的适应能力,积累比赛经验,提高实战能力。

(4)重视心理状态的培养

越是重大的比赛,运动员的心理因素就越为重要。良好的心理准备是比赛中技战术发挥的重要保证。心理状态的培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明确比赛任务,正确认识自己和比赛对手的实力,端正比赛动机,增强自信心。

②培养运动员掌握一定的自我心理训练方法,提高心理过程的控制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保持稳定积极的情绪,防止出现焦虑和紧张,主动排除一切干扰,将注意力集中在比赛的准备上。

③培养运动员勇于克服困难、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

④提高运动员的比赛欲望。

(5)加强生活管理和医务监督

赛前训练阶段,教练员要加强对运动员的休息、营养、卫生等方面的管理和医务监督,要保证运动员良好的健康状态和防止伤病的发生。

二、赛期工作

赛期工作是指从进入赛区到比赛全部结束期间的工作。在这个期间,教练员的主要任务是结合具体情况执行比赛方案,保证运动员顺利完成比赛任务。具体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做好思想工作

在赛期,教练员要密切注意运动员的思想活动,针对各人不同情况,充分估计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要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要进一步教育运动员明确比赛的目的和任务,端正比赛动机,树立全局观念,服从指挥、加强团结,统一思想、统一意志、排除干扰、增强信自己心,集中精力完成自己所分担的任务。还要教育运动员在整个比赛期间要遵守赛区的纪律和规章制度。

2.了解比赛对手

在赛前已掌握信息的基础上,进入赛区后要通过观看训练和适应性的比赛活动,进一步了解参赛对手的最新情况。当正式比赛开始后,要以主要对手在其他比赛时的表现进行专门的统计,也可组织本方运动员参观,充分了解比赛对手的具体情况、特长与弱点,确实做到知己知彼。

3.制定比赛方案

比赛方案是运动员或一个运动队在比赛时的行动指南。详细周密的比赛方案是完成每场比赛任务的重要保证。教练员在制定比赛方案时要组织全队对所掌握的比赛对手的信息进行充分讨论,全面分析,广泛征求意见,集中集体智慧,统一认识,统一意志;结合本队的实际,制定出每场比赛的具体方案。

个人项目的比赛方案,主要包括动作难易的次序搭配、体力分配、个人战术的运用等。集体项目主要包括主力阵容的配备、攻防战术的使用、替补队员的安排等。但同时都要充分估计比赛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制定出应变的措施。制定出比赛方案后,要提前安排一定的针对性训练,使运动员进一步熟悉和适应。

4.开好准备会

每场比赛前都应开好准备会。准备会的主要内容是赛前的思想动员和部署具体比赛方案。

思想动员的主要任务是统一认识,鼓舞士气,树立信心。

部署具体比赛的方案的主要任务是使每个运动员明确本场比赛本队的目标和个人的具体任务,明确每个细节的具体做法,教练员要提出主要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每次准备会都要对上一场的比赛进行简要的小结。准备会的时间不宜过长,重点要突出。准备会一般要提前开,如下午比赛,上午开准备会,晚上比赛,下午开准备会,上午比赛时,要在前一天晚上或当天早晨开。

赛期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比赛,教练员对比赛的临场指挥是工作的重点。我们将此单独作为一个专题来论述。

三、临场指挥

临场指挥是教练员根据比赛方案,结合临场变化情况指导运动员灵活作战的过程。竞技比赛,是通过运动员以各种方式的竞争来决定成绩与胜负的,但运动员所表现出来的竞技能力是包括教练员在内的本方整个训练工作的集中与综合反映。而且教练员的临场指挥是否得当,会直接影响比赛的胜负和运动员个人水平的发挥。

(一)教练员的指挥能力和指挥艺术

竞技场上的抗争,是以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为基础,以战术的运用为手段的斗智斗勇的实践活动。战术即“智”的客观体现,其作用在于避实就虚、克敌制胜。我国古代田忌以三匹劣马取胜齐威王,可谓是战术运用最出色的例证。然而田忌战术运用成功的关键,则是孙膑的临场指挥得当,故而才取得了以弱胜强的战果。比赛的胜败都与战术运用的合理与否密切相关。而战术的运用以及在比赛中的合理调整,则取决于教练员的临场指挥能力。

1.教练员的临场指挥能力

临场指挥,是在比赛中,教练员根据比赛双方队员的客观实际,以及在战术的运用上队员技术水平和竞技能力发挥的客观反映,所实施的发令调度过程。在军事上,人们常常以“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来说明将领对战争的胜败所起的重要决策和指挥作用,以此来形容战争的胜败结果,不仅决胜于敌我双方的作战实力,更重要的是决定于指挥员的运筹决策能力。体育竞赛同样如此,在比赛前教练所确立的作战方案(战术行动),以及临场所下达的各项作战指令,都会对比赛的结果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教练员临场指挥的能力,是比赛斗智的重要体现。所谓教练员的临场指挥能力,是指教练员筹划作战方法(战术方案),调整作战行动(战术运用),控制行动结果(战术运用的效果)的主要观条件。教练员的临场指挥能力,是基于各种能力为一体的综合体现。诸如,预测能力、决策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思维表达能力等。

(1)预测能力

预测也释为预见。军事上常以“杂举利害,兼烛终始”来说明预见是确定作战方案的基础。预见,不是空想。而是对事物发展的各种客观现象的思索和分析推断。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指出:“指挥员的正确部署来源于正确的决心,正确的决心来源于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判断来源于周密的和必要的侦察,和对各种侦察材料的联贯起来的思索”。预见的基础是对各式各样的信息搜集的广泛性和准确性。因此,教练员赛前预测能力的弱与强,与教练员对赛前各种信息搜集和正确的分析判断,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增强教练员赛前的预测能力,应从以下几方面解决。

①立谋虑变,数中有术,术中有数。

所谓立谋虑变,就是指对各种信息材料的分析,不能只认识到它的存在,还必须了解它的起因,以防其背后的真实用意。如果不加以正确的分析,那么其后果很可能就是“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数中有术,术中有数。数:规律,必然性。术:谋略。释为客观规律中蕴藏着谋略,而谋略本身又有一定的规律。教练员对赛前的预见,是基于对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如果忽视了正确的作战方案是建立在对各种客观现象正确分析与判断的基础之上,而是一意孤行,凭主观意愿去确立作战方案,其结果也必然是“功败垂成”。

②兵以诈立,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

“诈”非简单的欺骗之意。而是教练员基于对赛前各方面的情况正确分析的基础,确立正确的战术方案,并通过不同的方式释放“烟幕”,诱“敌”上当。形:显露,表现之意。形人:是指暴露对手的战术企图。无形:不露形迹,隐蔽自己的作战方案。专:专一。分:分散。意寓为用种种假像欺骗对手,而不暴露我方的真象。也就是说,用各种方法了解和试探对手的战术方案,并巧妙地隐蔽自己。在比赛中出奇不意,攻其不备。例如,1982年世界杯体操比赛之前,我国体操队通过出国访问的渠道,摄制到了前苏联体操名将科罗寥夫的自由体操中,创造出托马斯全旋接倒立分腿转体360°的动作,科氏欲意想以此动作奠定在大赛中取胜的基础。而我国著名体操选手李宁及教练员张健,在掌握科氏的全套动作基础上,结合李宁的特点,又创新般地灵活揉进自己的动作中,使其更新颖,结果在比赛中成功地完成了全套动作,以9.9分一举击败科罗寥夫,获得该项桂冠。所以,增强教练员赛前的预测能力,不仅仅是在于全面地正确地分析和判断各种客观信息材料,更在于掌握这些信息材料,发展自己,并确定正确的战术方案。同时,要善于运用信息的反作用,欺骗对方,武装自己,为赛中出奇用兵,夺取胜利奠定基础。

(2)决策能力

决策是一种思维过程。是对赛前信息收集,分析判断,拟定战术方案,确定战术行动的重要实践活动。它的意义,从古代我国著名思想家、军事家诸葛亮作“隆中对”三分天下,朱元璋“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创立明王朝,到现代竞技体操的训练和比赛,都得到了充分的证明。教练员赛前对战术方案的决定,不是一个简单的行动决定,而是一个涉及内容多,思维精细的谋略过程。它包括信息分析、拟定方案、分析评估和方案决策四个基本内容。

在教练员实施战术方案决策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因势而动,因敌而令,因人而异。谋其全局,不谋一域。

势:形势,客观条件。敌:对手,特指对手的赛前状态。人:自己,特指本队赛前的队员竞技状况。谋:策划,谋略。意思是说:赛前应充分认识到各种客观影响因素的利与不利,根据对手的竞技状态和我方队员的临战情况,全面地分析策划,不要因局部情况的有利或者无利,而影响整体的战术决策。

②进思其退,就虚避实,扬长避短,以动制胜。

意思是说,教练员在实施战术方案决策时,必须充分考虑到战术方案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灵活性。既要认识到战术方案的理论指导作用,又要结合实际力争掌握战术运用的主动权。实际上,在一场比赛中,战术方案的运用是一个动态过程,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弹性特征。要取得比赛的胜利,关键常常在于及时变换对策。

③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

战术方案的决策,主要是由主教练作出的,但是,这并不等于“一言堂”。教练员应广集众人智慧,充分调动群体的积极性,展开不同意见的讨论。集群策之意,择众所共识,上下同心同德,才能众志成城。反之,教练员一意孤行,唯我独尊,违众独见,定难取胜。此外,集思广益还可避免教练员在战术决策上受人愚弄和控制左右。

(3)分析判断能力

分析判断,是教练员思想过程中的具体形式,它是在教练员的头脑中把所感知到的事物整体分解为部分,或者把事物整体的个别特性、个别方面分解出来,并依据头脑中已有的对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进行比较,以确定了客观现象的类属或特性的过程。分析与判断是教练员赛前战术方案决策,以及比赛中战术运用效果的认识和评价的基础。也就是说,教练员一切活动的实践,是首先经过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而后确定行动方法才用于实践的。因此,教练员对客观事物分析判断的正确与否,是教练员临场指挥成功的关键。从整体上讲,教练员分析判断能力的强与弱,都将影响到教练员从事各项实践活动的质量。尤其是在临场指挥中,教练员思想过程中的分析与判断的结果,对战术决策和运用指导的结果如何,是没有给教练员实验的余地和重新考虑的机会的。所以,教练员思维过程中的分析判断能力,对教练员临场指挥所造成的影响是深刻的。

提高教练员临场指挥中的分析判断能力,除取决于教练员平时知识的积累(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之外,还应注意在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分析和判断中的一些方法和要求。例如:

①制敌行师,必量事势,凡事三思,去粗取精。

教练员临场指挥如同领兵打仗,而用兵作战,必须估量“事”和“势”。“势”有利弊,而“事”有先后。教练员在比赛前必须估量到客观情况的各种反映和其发展变化的可能性,三思熟虑,对各种情况应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紧紧抓住“势”的有利一面,确立“事”(即战术方案)行动计划和步骤,争取战时(比赛)的主动权。

②用兵这害,犹豫为大,取胜于速,贵在当机立断。

教练中在比赛中,应始终使观察与分析融为一体,充分利用“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所获取的各种信息,凭借着经验知识,逻辑分析力和应变力,迅速决断,不失时机地调整或改变战术行动,保持比赛中战术运用的主动权。所以,教练员在临场指挥中,对比赛中的各种可能导致被动的情况,应迅速作出判断,并抓住时机及时调整或改变战术行动。如果迟疑不决,当断不断,必然会使场上局面陷入更大的被动。

③博闻强志,才能有度有识。

在比赛中,教练员对场上情况分析判断和采取行动的能力,不仅在于临场的机智和应变,以及敢于承担风险的精神和气质,重要的还在于教练员丰富的实践经验。而教练员经验知识的累积,一是靠自身的实践总结,二是靠采众家之长。只有屈尊博采,学习和观察他人在临场指挥中对各种情况的处理方法,结合自己的亲身实践,才能达到“博闻强志”,才能在临场指挥中,对各种错综复杂的情况做到“有度有识”,处理问题才能得体。

(4)指导能力

指导,即指示教导、指点引导之意。指导能力是教练员临场指挥的各种能力的集中体现,是临场指挥过程中具体的实践活动。指导,是一种信息交流的过程。既为交流就必然有一定的方式和方法。这些方式和方法从客观上讲,必须服从比赛的规律和特定的环境。因此,既不同于促膝交谈,更不能是教师上课。它是通过教练员的神情、手势、暂停、换人等方式实现的。而且这些方式又都受时间上的限制和环境的约束,所以,对教练员的临场指挥能力有较高的要求,教练员必须把比赛中所出现的问题,通过高度精练概括,转化成具体的解决场上问题的办法,并通过特定的方式转达给场上每一个参赛的运动员。这就要求教练员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神情坦然,沉着镇定。

教练员在临场指挥的具体指导过程中,教练员的心理反映和情绪表现,对运动员影响极大。教练员应置身于实际比赛的过程中,“将识士情”,正确地把握住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心理活动,调整和努力克制自己因比赛中一时的不利所造成的不良心理反映,从神情上给运动员以坦然自若,沉着镇静,不急不躁的良好心理反映。实践证明,教练员的神态对运动员心理的感染力很强,好的神态将会起到一种战斗动员的鼓舞作用。

②把握目标,抓住要点,语言积极,简明精炼。

教练员临场指挥的目的,是通过战术布置和运动员心理状态的调整,达到比赛取胜之目的。因此,在临场指挥的过程中要紧紧抓住围绕这两个方面的影响运动员技、战术水平发挥的关键问题,切不可把只有通过训练才可改正的某些体能和技术细节上的问题,作为临场指导的内容,而造成“抓了芝麻,丢了西瓜”。同时在临场指导的语言运用上要有针对性和鼓动性。如,我国摔跤教练员在队员黄文贵世青锦标赛,金牌争夺战的关键一场中所运用的:“为了中国滚桥”,既有技、战术上的指导作用,又有鼓动的意义。

③创造和谐的气氛,少一分指责多一分鼓励。

教练员在临场的指导过程中,其指导环境对指导的效果,影响甚大。良好的环境有助于运动员调整精神,缓解体力,激起努力拼搏争取胜利的信心和决心。所以教练员在指导时,应注意给队员创造一个气氛和谐、精神舒适的环境。并应该对运动员的场上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不应过分地批评和指责。美国著名篮球教练员迪安·史密斯正是由于注重这方面的处理,得到了队员们的大力帮助。队员布莱克说:“我们都很想为他取得胜利”。

④增强运动队的凝聚力,消除与裁判的抵触情绪。

无论任何比赛,场上队员与场下队员和教练员,始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教练员与运动员应相互理解,互相鼓励,加强团结,争取胜利。反之,互不信任,牢骚怨言只会削弱整体的战斗力。再则,教练员在临场指挥时,要消除运动员对裁判员各种不公正裁决的不满,要抑制内心的气怒。如果教练员认识不到这一点,不能及时“灭火”,就会地全队的利益带来严重的影响,以致影响运动员技、战术水平的正常发挥。美国篮球教练员史密斯的成功秘诀之一,就是“从不埋怨裁判”。相反,前苏联国家男篮总教练,在总结第20届奥运会失利的原因时说:“与裁判员斗争,分散了我指导比赛的注意力,而导致比赛失利”。

从以上对教练员临场指挥能力的剖析来讲,教练员临场指挥能力的体现,具有灵活多变的,富有创造性的特征。因此,我们也常常把教练员临场指挥的各种能力,统称为教练员的临场指挥艺术。

2.教练员的指挥艺术

所谓艺术,是指具有创造性的方式、方法。从艺术的表现形式上讲,它与个人的思想能力、个性特征、气质,以及认识的倾向性和知识范围等主观因素的基础有直接的关系。我们通常把教练员临场指挥能力称之为指挥艺术,是因为比赛中的各种客观现象虽具有一定的规律,但是教练员在解决和处理临场问题时,完全取决于其本人的主观认识对客观环境的深刻了解,以及个人的主观能力的表现程度和解决与处理问题的技巧及方式、方法。所以,教练员的临场指挥,不是一种统一的、机械的活动模式。而是教练员的主观能力创造性的发挥,并具有表演力和应变力等方面特征的实践活动。从这项实践活动的表现形式和其效果来讲,富有艺术创造的特点,故而,把教练员临场指挥能力称之为指挥艺术。

指挥艺术,作为教练员实施临场指导的重要特征,在其运用过程中特别是在指导的细节上,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二)教练员的个性特征与临场指挥艺术

个性特征或称个性心理特性,是个人带有倾向性的、本质的和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的个性特征是在其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所以,它的表现是个人的独特风格。

教练员的个性特征,是在长期的运动训练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不仅体现了在教练员的工作实践中,带有倾向性和受其主观支配的心理特征,而且由于个性的形成是一种本质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反映,所以对教练员的训练工作,尤其是在临场指挥艺术的表现方面,具有较深刻的影响。但是,教练员的个性特征,是各种心理因素的集中反应,在不同的实践活动中,具有相应的侧重性。从体育竞赛的客观规律,以及教练员临场指挥艺术的表现特征来讲,影响教练员指挥艺术的个性心理特征,主要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教练员的思维能力对临场指挥艺术的影响

比赛,呈现在教练员大脑中的是一个受各方面因素影响的、复杂的、变化快且对抗激烈的具体的实践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练员起着重要的指令下达和实施调度的作用(临场指挥)。教练员担负起这种作用的基础,是对比赛中各种客观反映的正确认识。教练员认识活动的核心就是教练员的思维过程,所以,教练员思维能力的强与弱,对教练员指挥艺术的影响是极大的。

教练员思维能力的突出表现,就是教练员对比赛中各种客观反映的综合分析和概括判断。所谓教练员的指挥艺术具有创造性的色彩,是因为教练员的思维机制所表现出的不同客观反映和具体的实践活动,具有很强的独创性和针对性。例如:美国著名篮球教练员迪安·史密斯,通常在比赛的“紧急时刻”,启用他的“蓝队”,即第六名到第十名的队员。在他看来“紧急时刻让休息好的预备队员上场比赛,要比在场上的队员更有用。”因此,在比赛的最后几分钟,他通常让“篮队”替换全部主力队员并随机调整阵容。再如:1982年我国女排对前苏联女排在14比9领先的情况下,发球权多次易手,总是结束不了比赛,致使队员的情绪产生了波动,教练员及时换上了发球技术较好的曹慧英上场,结果一举成功,取得胜利。相反,在莫斯科世界女篮锦标赛中,中国队教练员由于对场上形势的分析客观实际,造成换人失策,导致比赛失利,被挤出决赛圈。这些战例都说明,教练员思维过程中的分析与判断,以及此后所采取的相应的行动,对教练员临场指挥艺术水平的高与低,都是一个最客观的证实。

教练员思维活动中的分析与判断,取决于两个主要因素,一是丰富的知识与经验,二是捕捉信息的广泛性和针对性,以及对信息处理的果断性。

知识,是教练员认识活动的基础,特别是经验知识,不仅是教练员知识结构中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是教练员对各方面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判断的生要基础。教练员的经验知识,一方面来自于自身对客观实践的认识总结;另一方面是来自对他人的经验的间接认识。这两方面是教练员对反映在大脑中的各种客观现象,进行分析比较、概括总结和最终制定的重要标准和理论依据。

教练员捕捉信息的广泛性和针对性,以及对信息处理的果断性,是教练员临场指挥的客观要求。信息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无序的有形或无形的音信,教练员必须从各种渠道的客观信息中,紧紧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迅速准确的做出判断,如果对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信息处理,优柔寡断,迟疑不决,就必然严重影响客观事物发展的需求,酿成无法挽救的后果。

因此,教练员临场指挥的能力,作为一种艺术性的表现形式,其思维活动中的分析判断能力,是指挥艺术水平的重要标志。

2.教练员的气质对临场指挥艺术的影响

气质,是指人相对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所谓心理活动的动力,是指心理过程的速度和稳定性(如知觉的速度、注意力集中时间的长短)、心理活动的强度(如情绪反应的强弱程度),以及心理活动的指向性(倾向外部事物或内部活动)等特点。气质在教练员临场的表现也是强烈的。它做为教练员高级神经活动在其指挥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对临场的指挥效果,影响甚大。例如,前中国女排教练员袁伟民,在指挥比赛时神态沉着、冷静、坚定自信,恰如是一种高效的镇静剂,使运动员不论在任何困难的情况下都能保持良好的和稳定的心理状态,对技、战术水平的发挥起到了极好的作用,恰如自己也置身于比赛之中,指令下达坚定果断,行动积极而不躁,使运动员始终能保持旺盛的斗志。所以教练员的气质量临场指挥艺术中最形象的表现,它对教练员的指挥方式和由此对运动员所产生的心理影响是非常深刻的。

但是,气质是受教练员的遗传特征和环境影响较大的心理反应。然而,教练员的气质类型并非是一种气质特征的表现,也决不是不可改变的。教练员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如果有意识地加强自我修养和自我暗示,调整自己的心理结构,克服实践中在气质表现的行为上的一些缺点和不足,是完全可以把某些不良的气质特征“掩蔽”起来,从而改善自己的心理环境,提高自己的临场指挥艺术水平。

3.教练员的认识倾向对临场指挥艺术的影响

认识倾向,是人们力求了解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事物的实践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受人的主观因素影响的一种心理反应。在教练员临场指挥艺术的表现上,认识倾向是与教练员的知识、经验和气质紧密相关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教练员在临场指挥中的认识倾向是指教练员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角度和方法。所以,由此而阁下的行为及其效果,都会对运动员在场上的表现产生影响。例如:1981年世界女排锦标赛,中国对前苏联的比赛,在比赛的关键时刻,中国运动员场上频频失误,教练员正确地认识到,场上的失误并非是技术不过硬或战术运用不当所致,而是队员心理上曾有输给苏联队的“阴影”,造成了精神压力而影响了技、战术水平的发挥。因而果断地换上了未曾在比赛中输给过苏联队的曹慧英上场,结果稳定了队员的情绪,赢得了这场比赛的胜利。如果教练员在认识上不能做到客观准确,只是在技术上或战术上进行调整,队员心理上的“阴影”恐怕也难排除,其结果也许会是另一种情况。再如,第25届奥运会的竞走比赛中,中国女运动员陈跃玲一举夺取冠军,取得了中国在奥运会田径比赛中零的突破。在比赛前教练员特别强调在最后冲刺中要比技术,而不要拼速度。正是这个原因,在最后冲刺的几百米中,陈跃玲没有因冲上的独联体运动员的超越而改变自己的速度节奏,坚持走完全程,而独联体运动员因技术犯规取消了比赛名次。这个例子说明,教练员正确地认识到了中国竞走运动员在以往的国际比赛中的经验教训,故而在战术的运用上要把重点放在完成技术的质量上,而不是速度,所以取得了最后胜利。

所以,教练员在临场指挥时,认识问题的倾向,对正确制定战术方案和调整战术行动,以及对运动员技、战水平的发挥影响极大。认识倾向做为教练员临场指挥艺术表现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的基础是建立在教练员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气质等主观因素之上的。

(三)对抗性比赛的教练员指挥艺术

教练员的临场指挥,是教练员在竞赛中从事多种活动实践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从众多竞技项目的不同特点和比赛的客观要求来讲,有些项目的比赛,教练员的临场指挥受客观规律的制约,只能置身于观众席的位置,无所事事,而要靠运动员自身的控制和调解去完成预定的战术行动。例如,体能类项群中的自行车、田径、游泳、速滑等,教练员的临场指挥只能在比赛开始之前先期进行。而在技能类对抗性项群的比赛中,教练员临场指挥的作用对比赛结果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而教练员临场指挥艺术的表现也是非常形象的、重要的。故本节将着重对抗性比赛的教练员指挥艺术,进行深入的分析。

1.技能类对抗性项目比赛的特点

我国著名的运动训练理论专家田麦久先生,曾在1983年创立了运动训练基群理论学说,根据他的研究成果,在技能类对抗性比赛的项目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隔网对抗:(单双人)乒乓球、羽毛球、网球、(集体)排球;

——双人格斗:(单人)击剑、柔道、摔跤、拳击、散打;

——同场对抗:(集体)篮球、手球、足球、水球、曲棍球、冰球。

从这些项目的性质和比赛特点来讲,既有共同的特点,也有没的方法和要求。因此,分析和深入研究这些项目的基本特点和运动规律,将有助于教练员更好地实施临场指挥工作,提高临场指挥艺术水平。技能类对抗性项目比赛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运动员集体能、技术和专项素质为一身,融技能、心理、智能为一体。在特定环境下进行综合能力的角逐和对抗。

(2)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发挥受主观因素和客观环境的制约和影响。

(3)运动员临战时的心理状态,决定着运动员竞技水平的发挥。

(4)比赛中,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而造成场上情况瞬息转变。

(5)比赛中,教练员战术指挥决策具有快速性、瞬时性、针对性和概率性。

(6)赛前预测与比赛结果的模糊性。

(7)对比赛结果评价的客观性和全面性。

根据以上这些特点,在技能类对抗性项目的比赛中,教练员的临场指挥应依据本项目比赛的基本规律,努力提高临场指挥艺术水平,促进运动员在比赛中更好地发挥技、战术水平。

2.教练员指挥艺术的运用及要求

(1)赛前正确分析和评估双方的实力。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是孙子兵法中的一句至理名言。教练员要做到知己知彼,首先应端正对敌我双方运动员竞技实力的认识,要客观评价双方实力的差距以及彼此的优势和不足。过高估计自己或不能把我方的实力置于正确的位置,都将受到无法弥补的损失。

(2)增强信息意识,拓宽信息网络,为确立正确的战术方案奠定基础。

所谓信息意识,就是教练员在比赛前或是比赛中,积极主动地搜集、整理、接受和充分利用有关各种情况信息的心理倾向。教练员良好的信息意识,可以提高教练员赛前预测的准确性,为确立作战方案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教练员加强信息意识的自我培养,并努力拓宽采集信息的网络,对确立正确的作战方案,掌握比赛中战术运用的主动权,争取比赛的胜利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3)广开思路,激发运动员认识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运动员是比赛过程中的主体。在比赛中,每个队的实力强弱决定了该队在比赛中可能取得的名次。但实力的强弱并不是唯一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在一定条件下,主观能动作用发挥的程度,往往也会使被动变为主动,直至取得比赛的胜利。毛泽东同志在《论持久战》一书中精辟地指出:“战争的胜负,固然决定于双方的军事、政治、经济、地理、战争性质、国际援助诸条件,然而不仅仅决定于这些,仅有这些,还只是有了胜负的可能性,它本身没有分胜负。要分用负,还须加上主观努力,这就是指导战争和实行战争,这就是战争中的自觉的主动性。”

(4)完善心理结构,强化治理环境,保持良好的指挥气质和风度。

教练员的心理结构,是以教练员的个性心理特征为体现的各种心理因素的组合。它包括教练员的能力(此处特指临场指挥能力)、气质、性格、认识倾向等内容。这是表现教练员的一种本质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反应。它对教练员的临场指挥艺术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教练员在临场指挥中所表现出的各种行为,都是受其心理因素的支配。而教练员的行为效果强烈地感染着每一个参赛的运动员,并对运动员的心理状态产生巨大的影响。教练员良好的心理环境所表现出的从容不迫,神态自如,气质非凡,不急不躁等客观表象,都会对运动员产生一种良好的心理反应,激励运动员更好的发挥技、战术水平。中国女排在1981年的第三届世界杯赛中,七战七捷夺取冠军,教练员镇静自如、运筹帷幄的大将风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所以,教练员在临场指挥中,无论在任何情况下,教练员若能始终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克制和调整自己的情感,才能在主客观上做出正确的判断,也就能采取得力有效的措施,临危不乱,巧布疑阵,出奇制胜。

(5)创造良好的指导环境,融洽与运动员的关系,树立良好的权威形象。

教练员的临场指挥,是受客观条件的影响和环境的约束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教练员要达到对某一方面的问题进行调整和指示引导的目的,就必须靠教练员自身的行为,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这个环境有助于运动员调整心理、放松精神、缓解体力的和谐气氛。教练员在临场指挥这个短暂的时间过程中,对运动员的场上表现应“将识士情”,要尊重运动员,少一份责备,多一份鼓励和安慰,将会激起运动员更努力的拼搏精神。西班牙著名足球教练员尤文特尼,在谈足球教练员的基本素质一文中说:“在临场指导中,对运动中的错误不要责难,更不要大叫大嚷,某些时候比平常高一点声音,是因为要把事情说得更明确和更具体。教练员在运动员心目中的威信,不是表现在教练员自己亲自去做,而是能让运动员自觉的去感知”。美国著名篮球教练员迪安·史密斯,正是由于注重处理好指导环境的问题,与运动员的关系融洽和亲密,得到了运动员的尊重和爱戴,正如该队队员布莱克所说的那样,“我们都很想为他取得胜利”。

(6)努力战胜自我,排除干扰和杂念。

比赛的结果是具有客观性、残酷性和强烈的社会反映特征的。所以,比赛过程及其结果不仅对运动员,而且对教练员都将产生极大的压力。这种压力负荷的强度和量度直接影响到教练员的临场指挥。从比赛结果的基本特性来讲,教练员的临场指挥是一种风险决策。一次决策活动,诸如一次换人或暂停,可能会带来积极的后果,也可能使战局更趋困难,直至导致失败。其后果可能会使教练员日后的训练工作陷入困境和被动。如果教练员被名利捆住手脚,缺少承担风险的勇气,就会造成贻误战机或做出错误的决策。我国著名排球教练员袁伟民在《我的执教之道》一书中指出:“临场指挥中的决策,常常产生于一瞬间。需要果断,需要魄力,更需要忘我,无私才能无畏。教练员临场指挥时,应该有一种如入无人之境的感觉,全神贯注地进入‘角色’。切忌把‘我’带入比赛。如果临场指挥夹进了私心杂念,那是不可能果断作出决策的。”因此,教练员在临场指挥应努力战胜自我,要有敢于承担责任的精神和勇气,法国著名足球教练员希尔达哥,惯用的一句口头禅就是“一切由我来负责”。正是他这种敢于承担责任的品格,赢得了队员的敬佩和尊重,使得每个队员在比赛中都能义无反顾地尽力拼争。

(7)指导语言简明精辟,注意批评时机。

教练员在临场指导的语言,是将指挥决策的内容告知运动员的重要途径,也是运动员了解教练员指挥决策的最直接的方法。教练员的指导语言是具有指令性的特点,所以,教练员的指导语言应该是“怎样做”而不是“为什么这样做”。因此,教练员在利用有限的时间进行指导时,语言一定要简明精辟,说明问题,并具有动员力的作用。此外,批评队员应注意时机的运用,是谁的责任就批评谁,不含糊其词,更不含沙射影,讲话要清晰,态度要温和。

(8)控制运动员的情绪变化,消除与裁判员的矛盾。

战略部署和心理调节,是教练员临场指挥中的中心环节。运动员在比赛中,能否保持积极稳定的心理状态,有效地调节自己的心理变化(既不过分激动,也不产生淡漠),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练员临场指挥下的心理自控能力。运动员心理过程的变化通常是由于外来因素的干扰,对运动员的心理状态产生了影响,这种影响也就必然会反映到运动员完成技术和运用战术的过程中。教练员应善于发现问题的苗头,尤其是因裁判员不公正的判决引起了运动员强烈的心理波动时,教练员应首先做到以坚定的意志抑制内心的气愤,并及时调整和转化运动员与裁判员的矛盾,此时的一言一行都有进一步激化运动员的情绪。因此,教练员一定要起到“灭火”的作用。

(9)对运动员要“知人善任”,“将识士情”,相互理解,增强运动队的凝聚力。

运动员具有社会属性的特征,在运动员的心目中,每一个都有自己对教练员的特殊要求,形成自己的“教练员”形象。如有的队员性格内向,最不喜欢教练员在大庭广众之下大喊大叫指责自己,而希望自己的教练能够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有些队员有自己的特长,更希望自己的教练员能够使自己的特长充分得到施展。如果运动员心目所期望的教练员与现实中的教练员不相符,那么就会导致教练员与运动员之间的离心作用和不和谐的关系。我国著名教练员袁伟民,客观认识和正确处理运动员在不同发展时期与教练员的关系,为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取得优异的成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所以,教练员只有充分认识和了解到运动员的心理所构画和明确的教练员形象,改变和不断完善自己的行为方式,用自己的领导行为来影响运动员,才能使自己的形象与运动员心目中的期望达到高度的统一,才能沟通教练员与运动员之间的感情交流,从而增强运动队的凝聚力。

(10)正确评价运动员的比赛成绩。

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行为以及比赛成绩,需要教练员全面、客观地给予评价,使运动员既能认识到差距和不足,又能看到进步和提高,当比赛结束后,运动员既希望得到教练员公正的评价,又怕因自己在比赛中某些方面的不足而招来教练员的指责,担心以后的比赛不受重用。因此,教练员的总结评价,对运动员的心理影响至关重要,它既可成为运动员往后比赛和训练的动力,激发其主观能动性,又能使运动员产生消极失望、不求进步的心理“阴影”。所以,教练员应正确地、客观地产富有积极和充满希望的评价运动员的比赛成绩,这是体现教练员指挥艺术的又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四)临场指挥时应做好的其他工作

1.做好赛前准备活动

赛前准备活动的任务是使运动员做好比赛的身体和心理准备。应安排运动员提前进入赛场,尽快适应比赛环境。身体活动可由教练员或运动员领做,也可让运动员自己按事先要求的去做准备活动的时间不宜过长,活动量要适中,达以以最佳身体状态进入比赛为宜。使用器械的运动项目,准备活动时要注意安全,避免运动员受伤。心理准备应采取措施对赛前冷漠和过度兴奋、紧张的运动员进行心理调整,以保持适度的兴奋状态为宜。

2.充分利用比赛间歇时间进行指导

许多运动项目的比赛是有间歇的,有的项目规则还允许暂停和换人,这些都是教练员应充分利用的指导运动员的时机。此时的指导,教练员应事先做好准备,语言要简明扼要,提出的要求和措施要具体。特别是在处于不利的情况下,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情绪,不能表现出激动和埋怨,以免给运动员造成心理压力,带来消极影响。比赛中的这种指导,应是以鼓励为主。如要换人,事先对要换上去的运动员布置好任务,通过他向场上的其他运动员传达教练员的意图。

当没有间歇时间可以利用时,教练员可通过简短的口令或手势及其他联系信号进行指挥。

3.做好临场统计

临场统计是获得比赛中各种客观数据的有效手段。对获得的统计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和科学分析,可以成为教练员掌握全面情况、及时发现问题、采取合理对策和正确指挥比赛的重要依据。统计的数据还可作为科学研究的重要资料。

影响比赛的因素很多,教练员应根据任务需要,有重点地设计出专用统计表格,有针对性地获取有关数据。统计的对象可以是本方运动员,也可以是比赛对手的运动员;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集体的。统计的内容可以是单项的,也可以是综合的。

为保证统计数据的准确性,记录的标准和尺度应该一致,方法要简单易行。教练员、助理教练员和次要的替补队员都可以分担临场统计的任务,但事先应经过一定的练习。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采用专人用计算机进行统计。如比赛时有录像,在赛后也可对重要数据结合录像进行核对。

四、赛后总结

赛后总结是分析比赛胜负原因、肯定成绩、鼓舞士气、克服缺点、增强信心、积累经验、不断进步的重要措施,对提高教练员和运动员自身认识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每一场比赛后及时进行总结,可对下一场的比赛起到明确方向、发挥优势、弥补不足、争取胜利的积极作用。这时的总结也可与下场比赛前的准备会结合起来进行。

阶段比赛和全部比赛结束后进行总结,讨论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可以发现本队的主要特长和弱点,客观反映前一阶段训练的效果,为下阶段的训练安排提供依据。

1.总结的指导思想

总结要实事求是,主要应以客观量化数据作为依据。对比赛的胜负要一分为二,特别是在比赛成绩好时要多找不足,在比赛成绩差时要充分肯定优点。总结时应考虑客观条件的影响,但重点要从主观方面多找问题,认真分析,才能取得进步。对比赛中的作风,应用高标准来衡量;对技战术的发挥要连贯地看待,还要结合比赛对手的情况来进行分析。总结应是全面的,但重点要放在对今后的训练和比赛有指导意义的问题上。赛后总结针对性要强,防止流于形式。

2.总结的主要内容

(1)比赛任务完成情况,是否达到预定的目标。

(2)比赛方案是否符合实际,贯彻执行得如何。

(3)教练员提出的要求和临场指挥是否得当。

(4)技战术运用的效果。

(5)运动员比赛作风、心理状态和技战术发挥情况。

(6)思想工作、后勤保证、医务监督、替补队员工作等情况。

(7)主要经验和存在问题,改进的措施和发展设想等。

赛后总结时应注意表扬和鼓励有进步的运动员;对发挥不好的运动员要善意地指出其不足之处;对比赛作风和思想上出现问题的运动员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进行教育和帮助。通过总结应使全队更加团结,更加有斗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