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用户认知机制的构建

用户认知机制的构建

时间:2022-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对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正是在用户不断学习的循环过程中,认知结构本身得以更新,从而为用户进一步的认识和实践活动提供新的基础。此外,用户认知具有参与性,一方面,网络环境中的用户在信息服务过程中的主体意识增强。用户对外界的认识与理解是以概念的形式储存于头脑中的,这形成了用来处理新信息的认知语境。

4.1.4 用户认知机制的构建

在网络环境中,信息的认知问题困扰着信息用户及信息机构。他们在诸如语言问题、计算机操作技能和网上技术等问题上是一致的,但在其他方面却存在差异。网络提供的是繁杂而无序的信息,而我们目前使用的操作系统界面各异,不同的系统采取不同的检索语言,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用户的认知行为。信息机构面临的是网络信息的组织与管理,使混乱的信息有序化,复杂的信息简单化,臃肿的信息浓缩化。而信息用户面对的将是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对网上信息检索工具的熟悉程度。现代技术环境为用户获取信息创造了宽广的空间。然而,信息的查找和利用从根本上就是一项认知行动,而不是一种物理或机械的运动。信息获取过程的主体是人,是人的知识能力及认知结构的具体体现。人能够进行自适应学习,能够依据环境条件的变化及时调整策略,适应新的情况,从而产生新的认知行为。技术能改变人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改变人们用来辅助思考的工具,甚至改变思考的行为与表现,改变人们表征和分享思维的方式,但难以改变语言和交流的基本形式和规则。

(1)网络环境下的用户认知心理分析

“认知”简单地说就是知识的获得和使用,这牵涉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知识在我们的记忆中是如何贮存的,以及贮存什么的记忆内容问题;一是知识是如何被使用或处理的历程问题。前者强调“心智结构”,后者强调的是“心智历程”。以上这两个问题就是认知心理学研讨的两大方向,因此“认知心理学”可以定义为:为了解人类行为,而对人类心智历程及结构所作的科学分析。认知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架构是“信息处理模式”。这个模式视人类为主动的信息处理者,探讨人类凭感官接受信息、贮存信息以及提取、运用信息等不同阶段所发生的事,所以认知心理学也常被称做“信息处理心理学”。而对于信息,感官记忆可贮存大量的信息,只是若不予注意,信息很快就失去,所以要进一步“注意”,作“图样辨识”,选择需要的感官信号做进一步处理。一般说来感觉刺激很少的信息很难被记忆,而那些能引起人们很强感觉刺激的信息很容易被人记忆。而现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主要是从Internet获得,这就必定要求在网页设计上遵循认知心理学的要求,信息才易于被感知。

以信息加工观点研究认知过程是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主流,可以说认知心理学相当于信息加工心理学。它将人看作是一个信息加工系统,认为认知就是信息加工,包括感觉输入的变换、简约、加工、存储和使用的全过程。按照这一观点,认知可以分解为一系列阶段,每个阶段是一个对输入信息进行某些特定操作的单元,而反应则是这一系列阶段和操作的产物。信息加工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都以某种方式相互联系着。认知心理学重视心理学研究中的综合观点,强调各种心理过程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认知心理学在具体问题的研究方面,在扩大心理学研究方法方面都有所贡献。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对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在不断变化的网络环境中,分析各种现象产生的用户认知心理将更有助于网络信息服务的发展。

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的行为并不能被视为对外部刺激纯粹的被动反应,恰恰相反,主体的选择、加工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选择什么样的知识信息、如何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均与主体内在的认知结构密切相关,用户的认知结构在用户接受知识或信息的方式、性质方面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当前,基于网络的发展,用户认知具有依赖性。[6]可以说,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学习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这种依赖性产生的原因在于用户求知和求新的心理,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渗透到知识的生产、流通和使用的全过程中,造成了用户知识老化的加剧,知识结构更新周期的缩短。与此同时,信息社会的激烈竞争使用户需求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深层次的特征,用户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不断地吸取外界的知识和信息,打破原有认知结构的平衡,使其不断地进行扩展、分化和重组。正是在用户不断学习的循环过程中,认知结构本身得以更新,从而为用户进一步的认识和实践活动提供新的基础。这一变化与著名心理学家J.皮亚杰阐释的用户认知具有发展性的观点不谋而合,他认为个体认知发展具有明显的重建性特征,客体只有经过主体认知结构的加工改造才能进入主体的认识视野,主体对客体的认识程度从根本上取决于主体具有怎样的认知结构。认知结构既非先天形成,也非客观环境单纯作用下的结果。主体与客体总是处在永无休止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主体对现实的认识并非被动地接受,而是一个能动的、积极的、活跃的建构者。此外,用户认知具有参与性,一方面,网络环境中的用户在信息服务过程中的主体意识增强。互联网的出现,不仅使用户个性化需求得到充分的满足,而且也使用户拥有了展示自我和参与服务的自由。通过双方积极主动的双向互动,用户获得了定制化服务、信息推送服务和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等;另一方面,在当今网络时代,网络信息源日益趋向多元化,正是在这种多元化的比较鉴别过程中,用户的认知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对网络信息的选择能力也随之增强。由于知识和信息的积累,认知结构内各成分间互相不断地磨合,使他们产生了输出这种新获得知识或信息的要求,于是这种认知参与的需求便产生了。

(2)用户认知语境的理解与构建

认知科学是研究人类感知和思维信息处理过程的科学。其目标就是揭示智能和认知行为的原理,不仅包括现实的、人类的,还包括抽象的、机器的。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人们已经认识到人工智能研究与认知科学研究之间具有密切关联。

1986年,美国语言学家Sperber和Wilson提出了突破传统语境概念的认知语境(cognitive environment),即将语境看成是一个心理结构体(psychological construct),也就是存在于听话者大脑中的一系列假设。用户对外界的认识与理解是以概念的形式储存于头脑中的,这形成了用来处理新信息的认知语境。它是用户通过经验和思维,将具体语境内在化、认知化的结果[7],能够客观地反映语言使用者的心理状态,更好地阐释语用推理的实际过程。

由于人们所处的外部环境,具备的认知能力,以及通过学习和经验构造的知识结构各方面都存在不容忽视的差异,因此人们用来接受外界信息所营造的“认知语境”就不同。任何一个人的认知环境中都包含着很多信息,包括从外部世界可以感知的信息,从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中可提取的信息,以及从以上两种信息中推导出来的信息等。这些信息便构成了一个潜在而庞大的认知语境。用户认知语境知识中包容了用户认知体系中各方面的知识,包括用户的领域背景知识、交互知识、经验知识等。用户的认知语境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模糊性和不完全确定性,这使得用户认知语境甚至可以根据用户思维的跳跃性不断发生改变,从而具有很强的动态性。

(3)用户信息认知行为规律的把握

现代技术的发展,使用户对信息系统功能要求越来越高,信息行为发生了巨大变化,用户信息行为将成为人类行为中最重要的社会性行为之一。用户信息行为是在认知思维支配下对外部条件做出的反应明确信息需求实质。选择适当的信息系统,制定正确的检索策略都包含着认知思维过程。人—机接口、用户认知和需求应该成为信息学发展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无论什么样的用户,他们的信息行为都是在信息需求的支配下为达到一定检索目的的行为过程。由于认知心理的作用,其信息认知行为可分为3种类型,即技能型、规则型和知识型。当用户的信息需求被认知确定以后,用户就会通过已存储的信息活动技能,自觉地运用以往的经验来完成其检索行为,这就是基于技能的行为。如果用户缺乏这种经验,就只有遵循信息活动过程中的某种程序和规范进行信息检索,即基于规则的行为。信息检索行为受检索目的的控制,须进行有意识的、抽象的判断推理,设计出达到目的的最佳方案,就是基于知识的行为,这一行为源于技能与规则而上升为知识行为。用户的行为始终在上述3种信息认知行为之间交替变化。

我们可以通过Web2.0时代的各种应用来分析用户认知行为的一些规律。Web2.0时代所产生的各种应用的爆发,起因于类似的3个条件:个别人物法则、附着力因素、环境威力法则,其中任何一个条件的变化都可能引爆一场流行。个别人物法则指出,一些特殊的人,在生活充当联系人、内行、推销员的角色,很多流行起源于他们掀起的口头信息传播的浪潮,事物因为与他们关联而变得极富感染力。附着力是指事物本身的吸引力,但不完全取决于事物的内在质量,附着力因素法则指出,简单改变事物的结构和形式,就有可能大大增强事物的附着力,使之更易流行。个别人物法则揭示的是人们传播信息的行为,而附着力法则则阐述了被传播信息的本身特征;在同等条件下,附着力越高的信息引爆流行的可能性越大。心理学研究表明,我们所处的外部环境决定着我们的内心状态,也就是说环境对人的行为具有很大的影响力,环境中一些细微的因素可能成为人们某种行为的引爆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