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生命教育个案辅导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生命教育个案辅导

时间:2022-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0月17日下午,我接到二级学院分管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导员老师电话,说小慧中午得知妈妈要到学校来的消息,情绪反应非常激烈,哭泣一个多小时都不止,看上去非常痛苦。生涯辅导:12月29日下午,小慧主动预约生涯辅导。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生命教育个案辅导

(浙江传媒学院心理健康与生命教育中心 汪丽华)

我们认为心理困惑有时并不纯粹只是心理问题,也有可能是自己没有和自己的内在灵性接触而找不到生命的方向,实际上根本的是灵性问题,是生命困顿。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结合的过程中,我们特别注重在个案咨询与辅导中,将价值中立的心理咨询与生命引领的生命辅导恰当地融合。在咨询和辅导实践中,我们针对不同的来访者以及来访者不同的生命特质或者辅导的不同阶段,采取心理咨询为主或者生命辅导为主的方式,给予来访者以恰当的陪伴和辅导,让来访者既可以在咨询师的帮助下自己化解一些消极的内心情结,又可以在咨询师的陪伴和辅导中,认真探寻适合自己生命特质和生命状况的人生规划,并积极地去创造人生价值和赋予人生意义,从而超越生命困顿。

对一位中度抑郁症同学的心理咨询与生命辅导

一、案例内容

个案基本情况:小慧(化名),女,20岁,大三学生。

该同学2008年10月15日上午电话预约咨询,并强调想尽快咨询,我校心理健康与生命教育中心安排当晚值班咨询老师为其咨询。

从咨询师了解的情况看,我们一致认为小慧目前抑郁状况明显,从其精神和社会功能损害情况看,已经属于比较严重的抑郁,加之小慧主动说出在上周已经有过自杀念头和行为,同时,还向班主任和曾经的授课老师写信求教有关生死的问题,这就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注意。建议咨询师连续咨询,并通过抑郁量表的测试,帮助判断诊断其抑郁程度。

10月16日,我向学生处长通报了该生情况,将她作为危机干预对象密切关注。

1.心理普测结果及建议

10月17日,我们在查询小慧今年上半年的心理健康普测的档案后,发现当时所做的SCL-90症状清单量表表明,小慧的强迫、抑郁、偏执和其他四项指标都偏离正常值。两位老师合议后,电话与二级学院分管心理健康工作的辅导员老师沟通,建议老师及时与学院分管领导沟通,并寻找落实小慧身边的支持力量,密切关注小慧的言行,尽量不要独处,并建议立即与家长联系,将小慧的轻生念头和行为向家长如实通报。同时,建议该学生去医院进行专业诊断。

2.应急事件刺激后极度抑郁及干预

10月17日下午,我接到二级学院分管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导员老师电话,说小慧中午得知妈妈要到学校来的消息,情绪反应非常激烈,哭泣一个多小时都不止,看上去非常痛苦。我立即请小慧到咨询室进行情绪调整干预,在短暂地释放小慧的悲伤情绪后,我询问小慧负面情绪的原因。小慧坦言是因为得知妈妈下午要赶往学校看望她,而她不愿意妈妈来学校,因为不想为了自己想不通的问题连累妈妈辛苦。在咨询中得知,小慧在初中时就曾经因为一些问题而谈到想结束生命之类的想法,那时就开始思考人活着有什么意义的问题,只是一直没有答案。高中一段时间曾经也非常困惑,抑郁很长一段时间。大学里也一直在追问这些人生终极问题。但自2008年8月中旬到现在,人为什么活着这样的问题随时在脑海里呈现,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劝自己放弃不想也不行,开始失眠、噩梦、情绪低迷、胃疼、强迫倾向,有时无法控制自己的思维,意志力消退,对做任何事情都毫无兴趣,想通过自杀来结束痛苦,并于上周去宿舍楼企图自杀,因为担心那样跳楼死掉会给别人带来很多麻烦而没有最后行动。10月15日上午主动打中心电话预约咨询,并且表明很急,希望安排当天咨询。对于当天晚上的咨询,感觉当时还是减轻了痛苦,但刚走出咨询室不远,就又回到了痛苦之中。

3.抑郁测试及建议

我在了解了小慧的大致成长经历和目前的症状后,提出为其做SDS自评抑郁量表测评,小慧很配合,测试结果为:原始总分61,抑郁严重度指数0.76。

从测试结果看,小慧抑郁症状属于中度,从小慧的躯体化症状和社会功能损坏程度看,我建议小慧去专科医院精神诊断治疗,同时辅以学校的心理咨询和行为治疗。但小慧当即表示不去医院诊断治疗,说想通过咨询和自己的努力去化解。我明确告诉小慧,现在的症状已经不是单单通过咨询和自己的主观努力能够解决问题的,是需要通过药物帮助控制病情,在此基础上辅以心理咨询与行为治疗。但遗憾的是,当咨询进行到最后,小慧又回到“人为什么要活着”的强迫观念里了,这足以表明其强迫症状的严重固着了。

二、案例分析及处理

经过对小慧多方面的情况了解,初步诊断是:该同学由对生命问题的执著追问,导致“人为什么活着”的强迫观念的产生,强迫持续时间已经长达多年,近两月达到自己有意识控制都无法摆脱并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的程度。出现诸如失眠、噩梦、食欲减退、身体虚弱、胃疼等躯体化症状,并导致现实生活的非正常化,由此更加重了其心理负担;同时,出现情绪极度低落、哭泣流泪、强迫观念、精力不集中、兴趣减退、孤独等症状,并反复出现自杀观念。由此,我们建议:

(1)由家长陪同去专科医院做专科诊断治疗,诊断结果若需要药物治疗,则及时通过药物缓解生理和心理症状,同时辅以心理治疗。

(2)由于小慧的强迫观念属于精神层面的深度思考,在药物和心理治疗的同时,紧紧围绕其所思考的人生意义与价值问题进行生命辅导,通过心理健康与生命教育的统合治疗,陪伴其走出生命的困顿。

心理健康与生命教育中心对小慧的咨询治疗具体过程如下。

第一次咨询:10月15日晚上,咨询目标:倾听来访者内心的痛苦,通过同理、同感让来访者感到有支持。

第二次咨询:10月17日下午,属于应急咨询与辅导。原因:当天因为父母告知要来学校陪伴,自己坚决不同意,于是哭泣长达一个半小时。目标:化解当时危机,平息情绪,直面问题本身,测试身心受损程度,提出转介与治疗建议,同时讨论时刻困扰来访者内心的强迫观念,让来访者认识强迫观念在现实痛苦中的负面作用,充分肯定来访者探讨“人为什么活着”这样的深度思考人生的问题。

第三次咨询:10月20日下午,由咨询师陪伴在教学B楼414听何仁富教授《人生价值与理想信念》讲座一,帮助厘清其一直强迫思考的人生深度问题。

第四次咨询:10月25日晚,以倾听、共情和同理为主,陪伴来访者,倾听来访者内心的焦虑、担心、紧张和不安,并引导来访者多关注现实。

第五次咨询:10月27日下午,由咨询师陪伴在教学B楼414听何仁富教授《人生价值与理想信念》讲座二,进一步帮助厘清思路。

第六次咨询:10月29日晚,咨询目标:自我探索、自我认知、自我接纳、自我欣赏。

第七次咨询:11月5日晚,咨询目标:回顾前阶段治疗过程,让来访者梳理治疗过程中所获得的成长以及未来成长中需要自己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第八次咨询:11月12日晚,由生命辅导师何仁富教授辅导,辅导目标:进一步澄清精神生命中需要明白的各种困惑,帮助来访者走出生命的困顿。

至此,咨询告一段落。

生涯辅导:12月29日下午,小慧主动预约生涯辅导。她自述,现在总体很好,心情基本平静,偶尔感觉情绪低落,但时间很短;看书有时会看到忘了时间,想到一直思考的那个问题时也不再有痛苦感,只是肯定不会放弃这样的思考;已经没有自杀的想法。一直坚持服中药,睡眠很好,没有拉肚子、胃疼等现象,身体感觉不错。虽临近考试,但没有太大的压力。英语六级考试,感觉也还好。

随后进行职业兴趣测试结果,在6个类型中,最高分值是研究型24分,满分。从测试中也可以看出,小慧具有独立思考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很强,悟性也很高,这也正符合她喜欢思考人生哲学问题的表现。对于测试结果,小慧很高兴,希望以后能攻读“人生哲学”之类的研究生。

三、案例总结

小慧第二学期状况明显好转,生活和学习都很顺利。在咨询和辅导结束后的两个学期里,连续两次获得学校一等奖学金,2010年6月本科毕业后,成功留学英国。

对一位精神分裂恢复期同学的心理咨询与生命辅导

一、案例内容

个案基本情况:小英(化名),女,大一学生。于2008年12月因早期精神分裂休学一年。2009年9月回校复学。复学前,家长陪同去专科医院进行鉴定,鉴定结果为精神分裂恢复期,情况稳定。

进入新班级学习后,小英感到内心没有动力,对生活没有任何激情,不能集中精力做任何事,总怀疑别人议论笑话自己,虽然内心里知道别人可能没有这样,但却控制不住这样的想法,感到非常痛苦,前来求助。

二、案例分析及处理

我对小英一共进行了八次连续性心理咨询与生命辅导。

第一次咨询:

(1)小英准时前来咨询,她脸色青黄,说话很细声,行动较拘谨,眼神警惕,非常有礼貌。

(2)咨询师热情接待,积极关注,让小英感到安全、被接纳。

(3)耐心倾听小英诉说近期生活状况,尤其是对自己问题的描述,充分共情,鼓励小英充分表达。

(4)待建立基本信任后,直接面对小英处于精神分裂恢复期的事实,与小英讨论目前这些不好的感受和状态都是恢复期的正常反应,同时需要积极努力地去改善。

(5)针对小英因自卑、害怕导致很难付诸行动的情况,与小英一起分析其做事动力背后的信念系统,让小英看到自己内心欲望与动力的背离状态,激发小英积极信念的动力。

(6)总结本次咨询,布置家庭作业:一是对咨询的关键点回家做文字记录回忆,加强巩固积极信念;二是进行头脑风暴,找出自己身上足够的优点,待下次咨询分享;三是本周内做两件自己想做的事并写出真实感受。

第二次咨询:

小英准时前来咨询。从精神状态看,比上次稍显精神,脸色也好一些了。

(1)回忆一周以来的感受。有改善,但总体感觉还是不好。咨询师对小英对自己的失望表示接纳与理解,并告诉她改变绝不是一次咨询可以完成的,尤其是对于处于精神分裂恢复期的人来说,改变的功力和能量的集聚是有一个过程的。

(2)讨论家庭作业。从中能感受到小英对改变的强烈愿望以及动力与能量不足之间的冲突与矛盾。由于缺乏自信导致她对很多积极的想法不作为。与小英一起探讨其内在固有的思维方式可能是导致小英不作为的根源,并让小英用笔记本描绘出积极思维模式和消极思维模式的图式。让小英从中发现自己问题的根源在于信念系统对行动及结果的制约与影响。

(3)训练小英运用积极思维模式去实现自己的想法,获得对自我肯定的信息、资源和结果,小英此时明显被激发。

(4)总结本次咨询,布置家庭作业,作业与前次一样。

第三次咨询:

小英准时到达,心情比较平静。

(1)回顾一周情况,在检查作业完成情况中发现、捕捉一些积极信息,以此作为支持力量鼓励小英的行为改变。

(2)通过行为改变的事实促使小英反思自己的思维模式,巩固积极思维模式,尤其是积极信念对积极行为的支持。

(3)对完成作业不到位的问题,与小英进行对峙,并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通过压力管理去促成小英的行动力和积极思维训练,并要求小英向咨询师承诺。

(4)告知小英,咨询效果与小英主观愿望及行动力密切相关,“改变必须靠自己”。进一步调整小英一直希望通过咨询师来改变自己的观念,注重把改变的力量依托在自己身上,强化“助人自助”的咨询理念。

第四次咨询:

小英眼睛比上几次更有神,脸色光泽度也更好了。

(1)小英自述现在感觉好多了。咨询师与小英一起分享此次家庭作业,发现小英自我评价水平比过去有所提高,改变的信心有所增强。

(2)为了澄清小英总是给自己贴上否定标签,帮助小英进一步认清自己、探索自我,咨询师建议做一次沙盘游戏,小英接受了此建议。

(3)小英用20分钟时间比较迅速地完成了沙盘创作。咨询师充满好奇地聆听和分享了小英所描述的沙盘故事,并适时地与小英讨论沙盘中所呈现出来的小英的潜意识状态下的真实自己,通过这样的分享,小英感悟颇多,不断地说:“我自己把自己看小了,我改变自己必须要我自己行动!”

(4)总结咨询,向小英强调咨询“助人自助”的原则和目标,巩固小英悟出的“改变要靠自己的行动”的信念。

(5)布置家庭作业,并提出适当要求。

第五次咨询:

小英准时前来咨询,表情自然大方,精神状态较好。

(1)分享小英的作业。小英声称感觉越来越好,每周都很盼望来与咨询师交流,但小英对自己与其他人交流仍然很少的表现不满意。

(2)向小英澄清改变必须通过坚持不懈地长期训练才能获得,要给自己机会和耐心。强调只有坚持训练积极思维方式,时时调整和不断行动,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提醒小英不能对咨询师有过高的期望。

(3)鼓励小英用与咨询师交流的方式与更多人交流。

(4)鼓励小英正视和接纳自己。

第六次咨询:

小英来到咨询室,自己主动关门倒开水,动作比以前轻快,主动性明显增强。

(1)小英讲述半个月以来的生活感受以及这段时间发生的事,主动谈到刚结交了男朋友一事,感觉男朋友很心细,很会照顾人,心情比较好。

(2)当小英在诉说自我感觉又回复到较为消极的自我评价状态时,咨询师及时切断,并让小英马上觉察负性思维与现实状况的不一致性。

(3)利用“保险箱”技术调动小英的成长动力。让小英在想象的“保险箱”里放置三样属于自己但又不满意的事,其中一件由咨询师规定暂存“过去的我”,小英还放了其余两件东西:“一是过于敏感和自卑,二是灾难性、否定性负性思维方式。”同时,咨询师以爬山等活动都需要先卸掉包袱作为隐喻,启发小英要看到人生美景,需要时时放下包袱,轻松走上人生路的道理,小英似有所悟。

(4)告知小英改变必须靠每时每刻的行动,并布置作业。

第七次咨询:

小英明显开始注重外在形象,精神很好,咨询师给予及时反馈。

(1)与小英一起总结前段时间的咨询过程,启发小英去比较自己的变化,小英能用清晰的语言表达概括自己三方面的显著变化:一是与过去只停留在想的层面相比较,现在更有行动力了;二是以前对人敏感、回避,现在能主动与人沟通,人际关系有所改变;三是以前整天生活无序,现在能将现实生活和学习做合理的安排并付诸行动。

(2)小英主动谈及最近与一同学沟通交流时情感更加丰富,感动之处会流下眼泪,觉得与过去麻木状态相比好多了。

(3)小英主动袒露家庭成长史,特别谈及父母关系的不和谐给自己性格带来的影响,话语很多。咨询师采用同理、适当自我暴露等方式,与小英共情并给予支持。

第八次咨询:

鉴于期末复习考试期间,小英需要更多时间准备期末考试,总结本学期咨询过程。小英自述来咨询前,一直找不到自己,每天总是在担心他人如何看待自己的氛围里生活,十分压抑,咨询后开始找回自己,放平心态,生活也没有那么累了,对未来有了信心。咨询师再次与小英一起回忆了整个咨询过程的几个关节点,鼓励小英继续保持本学期咨询中的收获,继续成长。同时,叮嘱小英坚持服药。

本学期咨询告一段落。目前小英情况稳定,生活态度积极,学习生活恢复正常,而且选修咨询师与生命辅导师开设的《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生命成长》、《论语生命学》等相关课程

对一位自杀未遂同学的心理咨询与生命辅导

一、案例内容

2009年11月11日早上7点刚过,我校某学院一名大一女生小武从宿舍楼5楼过道窗户跳楼,被送到医院抢救。得知信息后,中心当即作出两种危机事件干预方案:第一种方案,在出现最坏结果的情况下,心理危机干预对象和重点放在小武的好友、寝室同学、现场目击者以及班级同学上。第二种方案,如果抢救成功,重点放在此事件里情绪受影响的同学和小武康复期时的心理援助。

小武获救,我们实施第二套方案。除了给现场目击者、同班同学等做个案辅导和团体辅导外,我的主要精力用于对当事人本身的心理援助和生命辅导。

二、案例分析及处理

事发11天后,我与小武的班主任、助理班主任一起去医院看望她。按事先约定,看望结束后,他们几人先期离开,留下我单独与该同学接触,增加她的安全感。当病房里只剩下我们两人时,她开始主动说话。我主要采取耐心倾听、无条件接纳、积极关注的方法,去陪伴她,并适时地给予一些回应。临别前,我主动表示只要她愿意,我很愿意陪伴她一起探讨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的所有问题,她表示“老师您愿意什么时候来,我都同意”。整个谈话过程中,我们始终彼此握着对方的手,能感受到肢体语言带给对方的支持与接纳。

在建立了信任关系后,我与何老师便一起参与对小武的心理援助,同时进行生命辅导,每周固定到医院见面一次。我们还特地订购了现代新儒家唐君毅先生的《人生之体验》一书送给她。当谈话在触及她内心极端的冲突与矛盾,以及她追求完美,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等绝对化思维让她过得很辛苦时,她痛哭流涕。

在反省日记中,我这样记录到:“这个个案其实不只是心理层面的问题,根本的还是源于对生命的困顿而导致的心理严重抑郁,由此她选择了极端形式处理自己的生命。她上大学后,一下子失去了动力和方向,加之环境的巨大反差,又不愿意主动去改变自己适应环境,把自己完全封闭起来,两个月后,在痛苦与绝望中一下子被击垮了,最后选择了以结束生命来解脱痛苦。”

经过一个多月的住院治疗,小武在骨伤科的治疗已经基本结束。到专科医院诊断为重度抑郁症,医院明确要求住院治疗,并24小时有家人陪同监护。

为了继续帮助小武恢复身心健康,我将她的一些情况向领导作了汇报,领导表示:对于这样的特殊贫困家庭,成功挽救一个孩子,就是挽救了整个家庭!并决定立即将她转入专科医院进行治疗。2009年12月下旬,该同学转至同德医院。期间,我们仍然是每周去看她,力图给她帮助和信心。

2010年春季新学期开学,根据小武的情况,学校同意她跟班读书,但必须到医院做病情检查。没想到的是,她从抑郁走向了躁狂,诊断为双向情感障碍。她又被送回到了医院接受药物治疗。住院期间,由于躁狂表现出来的独特情绪让家长都无法承受,以及经济上的考虑,陪护家长在3月底便不辞而别回到老家,留下她一个人在医院,想把孩子全部推给学校。

2010年4月下旬,她的病情已经完全稳定可以出院。由于家长回家,学校在学生休学期间也不可能将学生接回学校,同时小武又非常不愿意回家,所以只能一个人继续住在病房中。期间,我和何老师基本坚持每周一次自愿去医院陪伴她。

2010年7月初,台湾生命教育专家纪洁芳教授与我们一道去同德医院看望小武。2010年7月7日和9月20日,纪教授利用在杭州上课之余,和我们又一起去医院看望她。以爱心面对受伤的生命,以生命影响生命,同时无形地配合一些艺术治疗手段,这是纪老师带给我们和小武的现实力量。

为了让小武能够顺利地重新复学,家长的陪护是关键。因此,如何说服家长理解并接受,成为了一个艰巨的工作。由于家长在一定程度上对学校有过多地依赖,不愿意或者无力自己承担应该承担的那部分责任,这导致学校很难与家长正面沟通。9月21日和23日,何老师两次直接电话小武家长,严肃地告诉小武舅舅,对于小武如今的情况,家里人是不能逃避的,学校已经尽了相当的责任,家里必须配合,否则小武很难顺利返校。小武舅舅在何老师非常严厉强硬的要求下,答应再考虑家里的安排。9月25日晚上,小武舅舅主动打电话给何老师,答应让小武舅妈来学校陪伴,听了这个决定,我们的心终于可以放下一些了。

9月30日,考虑到国庆长假后,小武即将返校,可能来不及与学生处和相关学院领导沟通,我们决定直接简单地书写一个“小武同学复学生命关怀计划书”,于9月30日中午亲自交给了学校分管书记。计划书提出:(1)在小武回到班上学习以前,辅导员、班主任和全班同学应该先有一个生命辅导,可以由我俩出面给同学做一个生命辅导,共同探讨如何面对和接纳以及陪护这样一个特殊学生。(2)心理健康与生命教育中心将制定一个系统的陪护小武生命成长的关怀计划,定期为小武做心理辅导和生命辅导。(3)班上最好有几个热心同学组成一个朋辈互助小组,帮扶小武同学。同时在老乡中找一两位性情温和者,作为朋辈互助人员。(4)在住宿安排上,学校是否可以考虑到家庭特殊情况,在不影响到安居的情况下,参照小武事件之初她“舅舅”来的住宿安排,给她母女一间在校内的房间。相关费用我们协助解决。

通过努力,以上所有建议,都在小武返校复学前得到落实。10月14日在一切都妥善安排的情况下,小武回到了她离开将近一年的学校和班级。后勤送来了两套床上用品,学生处也送来了新生入学时学生处为贫困生准备的爱心大礼包两份。

复学以后,小武除了完成本学期的必修课外,还补选了一些去年的课程。其中还选修了我的“心理电影赏析”课,课程结束后,我与小武有一个小时的每周定期QQ交流,结合课程和一周的讯息,给以心理陪伴和生命辅导。目前小武状态很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