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体育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设计

体育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设计

时间:2022-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此,体育教学策略具有调控的特征。体育教学策略具体体现在教与学的相互作用的活动中,其运用要随目标、内容、环境和学生的变化而变化。教师要根据体育教学内容的特点,制定和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体育教学策略是体育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主要包括确定课的类型、设计教学顺序、选择教学模式、教学活动设计、教学环境设计等。

体育教学策略是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而构想的操作行动体系,具体包括教学活动的程序、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等。其特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体育教学策略是为实际教学服务的,指向特定的问题情境、特定的教学内容和特定的教学目标,规定着师生的教学行为。只有在具体的条件下,在特定的范围内,体育教学策略才能发挥出它的作用,当完成了既定的任务,这一策略及其相应的手段就不再继续有效,而必须探索新的策略。

体育教学过程是一个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教学策略不是某一单方面的教学谋划或措施,而是具体教学方式和措施的优化组合。

体育教学策略要有与教学目标相对应的方法、技术和实施程序,它要转化为教师与学生的具体行动。这就要求教学策略必须是可操作的,即达到教学目标的具体实施计划或实施方案要有明确具体的内容、实施方式及步骤。这是体育教学活动具体展开的基本依据。

教师能够对教学进程及其各种要素进行反思,及时把握教学过程中的各种信息,及时反馈和调整教学进程及师生相互作用的方式。因此,体育教学策略具有调控的特征。

体育教学策略具体体现在教与学的相互作用的活动中,其运用要随目标、内容、环境和学生的变化而变化。在某项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同时,一个教学策略也可用在多种教学过程中。

这种策略特别适合于实现动作技能领域的教学目标。它的主要步骤是:定向—参与练习—自主练习—迁移。

在“定向”阶段,教师既要向学生阐明动作要领和操作原理,还要向学生做示范动作;在“参与练习”阶段,教师指导学生从分解动作开始做模仿练习,并根据每次练习结果给予帮助、纠正和强化,使学生基本掌握动作要领;在“自主练习”阶段,学生由单项动作与技能的练习转向合成动作与技能的练习,并可逐步减少甚至脱离教师的现场指导;在“迁移”阶段,要求学生不仅能独立完成动作技能的操作步骤,还能将习得的技能与其他技能进行组合,形成更为综合的能力。

真题再现

【2016年上半年真题】下列哪一选项最适合于动作技能领域教学目标的达成?( )

视频解析

A. 情境教学策略
B. 分层教学策略
C. 支架式教学策略
D. 示范-模仿教学策略

【答案】D。解析:示范-模仿教学策略适用于动作技能类的教学内容,包括一些操作技能的学习,如动作定向、参与性练习、自主练习、技能的迁移。

分层(类)教学策略是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存在的差异,有针对性地将学生分成不同层次(类别)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都能得到主动发展。

分层(类)教学一般按学生素质、兴趣爱好、掌握动作程度、测试成绩等进行同类编组。教师在教学时,应突出层次(类别)性,注重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体能、技能基础和认知能力,围绕主体参与这个中心,针对不同层次(类别)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以及相应的练习方法、手段、组织形式。

教学情境是由教学的具体环境和教学内容、师生情绪和情感等所构成的教学氛围。在不同的教学活动进程中,情境的作用不同,主要可分为以下两类:

(1)动机激发情境:即为激发动机而创设的情境,一般用于一堂课的开始或活动的开始。通过创设逼真、吸引人的情境,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2)学习情境:即为学习而创设的情境,教师应根据教学的需要设计具体化的教学情境、学习情境、问题情境,使知识和技能通过情境设计更具生动性和丰富性。

根据创设教学情境的目的,教学情境又可分为问题情境、探究学习情境、合作学习情境、练习情境等。

自主学习教学策略的核心是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其着眼点是如何帮助学生“学”。因此,这类教学策略的具体形式虽然多种多样,但始终有一条主线贯穿始终,即让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发现”。其大致步骤是:问题情境—假设与检验—整合与应用。自主学习教学策略一方面关注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提取、应用,另一方面关注学生在发现过程中的思维策略,关注探究能力和内在动机的发展。因此,自主学习教学策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学习兴趣,有利于知识的保持和应用。但是,这种教学策略往往需要用更多的时间,效率较低。

主题教学策略是指围绕一个主题展开教学,以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和技能为主线,来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策略。例如,以“身体肥胖与健康”为主题,让同学们通过对肥胖学生的了解,提出肥胖者多参与相关运动的建议,或开展其他一些体育活动,激发肥胖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主题教学策略的主题往往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出发。主题教学策略重视学习过程,强调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

支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一种对知识理解的概念框架,用于促进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因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它是借用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作为形象化比喻,其实质是利用概念框架作为学习过程中的脚手架,通过其支撑作用,不停地提升学生的水平。

支架式教学策略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搭脚手架,建立概念框架—进入情境(概念框架中的某个节点)—独立探索(探索开始时先由教师启发引导,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探索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提示,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合作学习—效果评价。

支架式教学策略多用于知识教学,但在技能教学中也可以运用。

体育教学策略是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服务,并随着教学情境的变化而有所调整。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并考虑每种教学行为的表现形式,有针对性地选择或组合使用教学策略。

不同的体育教学目标,需要不同的体育教学策略去实现和完成。体育教学目标不同,所需采取的体育教学策略也不同。

教师要根据体育教学内容的特点,制定和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例如,体育健康教育专题内容与运动技能的教学策略就有所不同。

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学策略要适应学生的基础条件和个性特征。所以,制定和选择教学策略,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要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策略的运用是通过教师来实现的,每个教师在制定和选择教学策略时,都有自己的价值取向,要扬长避短,施展自己的教学特长。

每种教学策略都有各自的适应范围和使用条件,同时又有各自的优点和局限。因此,制定和选择教学策略必须认真分析各种教学策略的应用范围和条件。

体育课有理论课和实践课之分,实践课又有各种不同的类型,如新授课、复习课、综合课和考核课等。不同类型的课具有不同的功能,而且有不同的教学过程和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此,设计教学策略首先必须明确体育课的类型。

体育教学策略是体育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主要包括确定课的类型、设计教学顺序、选择教学模式、教学活动设计、教学环境设计等。

教学顺序是教学过程的前后次序,也就是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体育教学内容的呈现顺序,即体育知识和技能出现的前后次序,先教什么内容,后教什么内容;

(2)教师活动顺序,即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前后次序,教师先进行什么教学活动,后进行什么教学活动;

(3)学生活动顺序,即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前后次序,学生先进行什么学习活动,后进行什么学习活动。这三个方面是同步进行的,必须进行整体设计。

课的类型确定以后,在设计教学顺序的同时,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目标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再具体设计整个体育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

在教学顺序设计的基础上,还要对每一项教学活动进行设计。内容包括导入设计、讲解设计、示范设计、情境设计、提问设计、练习设计等。设计体育教学环境包括选择适当的教学形式、营造和谐的课堂心理气氛等。上述体育教学策略设计的内容,涉及面广,将在本书后几章节从不同角度加以阐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