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主动学习的两种类型

主动学习的两种类型

时间:2022-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例如当解说中提到带正电的微粒向大地表面移动时,布雷恩就在心理解释这是因为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但是行为活动本身并不能保证积极的认知学习;有可能人们参与的是一些不能促进积极认知加工的动手操作活动,就像艾伦的例子或高度互动式的电脑游戏。但是,在另外一些情况中,如布雷恩的事例,学习者就能在没有积极的行为活动的环境中达到有意义学习的效果。图表1.6总结了主动学习的两种类型——行为积极性学习和认知积极性学习。

促进有意义学习结果的最佳方法是什么呢?答案就是主动学习(active learning)——产生了有意义学习结果的学习活动。但是,主动学习是通过学习者的物理行为(例如动手操作的程度)来表现呢,还是通过人的心理中发生的变化(如整合认知加工的程度)来表现呢?换言之,如果以获得有意义学习结果为目标,那么多媒体呈现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启动学习者的行为活动还是认知活动呢?

看看下面的情形:艾伦正在为即将到来的气象学测验做准备,他坐在计算机前,点击选中关于闪电的交互式辅导内容。这个辅导提供了动手练习,在练习中他必须以敲键盘输入单词的方式填空。例如屏幕上呈现了下面这个句子:每年大约有——美国人因遭(闪电)雷击而死亡。他输入一个答案,接着计算机提供正确答案,在这个例子中,艾伦的行为是积极的,因为他在键盘上打字输入答案了。但他也许没有积极的认知活动,因为他没有被鼓励去理解呈现材料的意义。

相反,再看看布雷恩的情况,他也在为同样的测验做准备。和艾伦一样,他坐在计算机前,点击了关于闪电的辅导内容。但布雷恩的辅导内容是一部简短的带解说的动画片,它介绍了闪电形成的各个步骤。布雷恩边看边听,注意闪电形成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并设法将它们组织成一个因果链。当多媒体呈现中出现了某一步骤如何产生下一步骤解释得不清楚的地方,布雷恩就利用自己先前的知识去解释——齐、巴索克、刘易斯、雷曼和戈罗瑟(Chi, Bassok, Lewis, Reimam & Glaser, 1989)把它称作自我解释(self-explanation)。例如当解说中提到带正电的微粒向大地表面移动时,布雷恩就在心理解释这是因为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在这个场景中,布雷恩在行为上没有什么积极的活动,他只是坐在电脑前,但是他有着积极的认知活动,因为他正努力去理解呈现材料的意义。

到底哪种主动学习的类型会促进有意义学习呢?有关研究表明,在学习过程中,有意义学习的结果取决于学习者的认知活动而不是取决于行为活动。也许你会认为通过动手操作来完成的学习过程应该是促进有意义学习的最佳方法(如具有高度互动的多媒体节目)。但是行为活动本身并不能保证积极的认知学习;有可能人们参与的是一些不能促进积极认知加工的动手操作活动,就像艾伦的例子或高度互动式的电脑游戏。也许你会认为给学习者呈现材料不算是一种促进积极学习的好方法,因为学习者只是消极地坐在那里。在某些情况下,你的感觉是对的——要学习者学习冗长、无条理又枯燥的演讲或课文是不能引起有意义学习的结果。但是,在另外一些情况中,如布雷恩的事例,学习者就能在没有积极的行为活动的环境中(例如多媒体教学信息)达到有意义学习的效果。我认为精心设计的多媒体教学信息可以促进学习者积极的认知加工活动,尽管这时学习者看起来并没有什么积极的行为活动。

图表1.6总结了主动学习的两种类型——行为积极性学习和认知积极性学习。如果有意义学习取决于学习者积极的认知加工过程,那么设计时那些能启动适当认知加工过程的教学信息就是很重要的了。本书主要关注对多媒体教学信息的学习,在这种学习中,教学信息被设计成能促进学习者积极的认知活动,尽管学习者看起来可能没有什么积极的行为活动。

图表1.6 主动学习的两种类型

什么是多媒体?

Helander, M., G., Landauer, T. K., and Prabhu, P. V. (Eds.) (1997). Handbook of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Amsterdam:Elsevier.

Jonassen, D. H. (Ed.). (1996). Handbook of research for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s and technology. New York:Macmillan.

采用多媒体学习的理由

*Mayer, R. E. (in press). The challenge of multimedia literacy. In A. W. Pailliotet & P. B. Mosenthal (Eds.), Reconceptualizing literacy in the new age of media, multimedia and hypermedia. Norwood, NJ:JAI/Ablex.

有关多媒体信息的三种观点

*Mayer, R. E. (1997). Multimedia learning: Are we asking the right questions?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32, 1-19.

有关多媒体设计的两种观点

Cuban, L. (1986). Teachers and machines: The classroom use of technology since 1920. 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

Landauer, T. K. (1995). The trouble with computers. Cambridge, MA: MIT Press.

有关多媒体学习的两种比喻

Bransford, J. D., Brown, A. L., Cocking, R. R. (Eds.). (1999). How people learn. Washington, DC:National Academy Press.

Lambert, N. M., & McCombs, B. L. (1998). How students learn. Washington, DC: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多媒体学习的三种学习结果

Krathwohl, D. R., Anderson, L. W., Airasian, P. W., Mayer, R. E., Pintrich, R. E., & Raths, J. (in press). A taxonomy of learning for teaching: A revision of Bloom's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 New York:Addison-Wesley-Longman.

Mayer, R. E. (1999c). The promise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Upper Saddle River, NJ:Prentice Hall/Merrill.

主动学习的两种类型

*Mayer, R. E. (1996d).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In F. Durso (Ed.), Handbook of applied cognition (pp. 551-570). Chichester, England:Wiley.

*Mayer, R. E. (1992c). Cognition and instruction: Their historic meeting within educational psychology.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4, 405-412.

*Mayer, R. E. (1999e). Designing instruction for constructivist learning. In C. M. Reigeluth (Ed.), Instructional design theories and models (pp. 141-159). Mahwah, NJ:Erlbaum.

Mayer, R. E. (1993a). Problem-solving principles. In M. Fleming & W. H. Levie (Eds.), Instructional message design:Princoples from behavioral and cognitive sciences (2nd ed., pp. 253-282). Englewood Cliffs, NJ:Educational Technology Publications.

* 表示本章部分内容以此为参考。

————————————————————

(1) 原作者用“words”,指包括视觉的文字与听觉的话语,故在此译为“语词”;与此对应,原作者用“picture”指视觉的静态或动态画面,故在此译为“画面”。——译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