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比喻”和“拟人”释疑

“比喻”和“拟人”释疑

时间:2022-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故做一个“比喻”和“拟人”释疑的专题微课,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有帮助。讲到“比喻”和“拟人”,你一定非常熟悉。拟人句也有“本体”和“拟体”。所以我们可以判断,例句4当中,其实是有“比喻”和“拟人”综合运用的,使这个句子更加生动形象,更加富有温暖的人情味儿了。通过这样的学习,你应该有所体会,能够更加明确地分析出“比喻”和“拟人”了吧?

宁海县前童镇初级中学 施洁洁

一、教学背景

七年级学生对修辞手法已经有所接触,但比较模糊。在课堂教学和考试练习中,他们对“比喻”和“拟人”两大修辞的分辨不明确,导致品析与鉴赏的连锁错误。故做一个“比喻”和“拟人”释疑的专题微课,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有帮助。

二、适用对象

七年级学生

三、设计特点

1.基于学情,从教学实践中提取问题,发现并应用解决思路。

2.讲解由浅入深,循循善诱,由具体例子引出发现,由发现得出规律,再用规律去灵活运用。

3.教师讲解亲切自然,从学生“学的角度”出发,和学生一起发现,一起思考,一起应用。

四、过程实录

(一)引言

讲到“比喻”和“拟人”,你一定非常熟悉。这是两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在小学就有所接触了。我们七年级上册的散文单元,集中出现了这两种修辞。当两种修辞放在一起,特别是“喻体”和“拟体”都是“人”的时候,往往容易混淆。没有关系,咱们一起来学习分辨一下,找找是否有什么规律吧。

(二)简例导引

先请看两组例句。

A组:①春天的风温柔地抚摸着你……

②柳条弯腰从水里打量着自己的倩影……

B组:③春天的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④柳条,仿佛小姑娘一般,从水里打量着自己的倩影……

观察一下两组的区别,我们会发现,B组有“像母亲的手”“仿佛小姑娘一般”这样的字眼。而这里的“像”“仿佛”就是十分明显的比喻词,“母亲的手”“小姑娘”就是非常明确的喻体。但是A组里面没有。据此,我们可判断,B组是典型的比喻句,A组呢,它们是拟人句。

(三)规律简说

我们都知道,比喻句有三大要素:本体、喻体和喻词。本体是自由的,而喻体,它一定要出现,并且是十分明确的。本体,当它出现的时候,就是用喻体同本体作比,是一个明喻句或者暗喻句;本体不出现的时候,即用喻体来替换这个本体,那它就是一个借喻句。例如这个例句当中,“春天的风”这个本体出现了,而喻词“像”和喻体“母亲的手”都出现了,它是一个典型的明喻句。

但是,是不是出现喻词的句子就一定是比喻句呢?我们来看两个句子:1.他还像以前一样努力。2.他如同他父亲一样勤劳。根据经验,我们可以判断,它们并不是比喻句。因为比喻句要求本体和喻体这两者的性质必须是不同的。但是像这个句子,“他”和“他的父亲”这两者的性质是相同的,所以不能视为比喻句。

判断是否是比喻句,我们可以通过“三看一比”的办法。看“本体、喻体、喻词”,特别要关注是否有“喻体”,如果没有“喻体”,那它就不是比喻句。比较“本体”和“喻体”,性质是否相同,如果相同,它也不是比喻句。

再看拟人句。拟人句也有“本体”和“拟体”。但是与比喻句相反,它的本体是一定要出现的,而拟体是暗含的,也是不确定的。例如:柳条弯腰从水里打量着自己的倩影……本体“柳条”十分明确,但是拟体没有出现,你可以想象成一个小姑娘,也可以想象成姿态婀娜的舞者。因为拟人句,它最大的特征在于用写“人”的性情的词语直接描写本体,也就是将本体“人格化”。例如,用“弯腰”“打量自己的倩影”来描写柳条,直接就将柳条进行了形象的人格化,这就是拟人句。

(四)当堂演练

你应该有所领会了吧。那我们来试一试。

一起来看《济南的冬天》中的几个例句:

【例句1】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例句2】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例句1出现了“好像日本看护妇”,这里有明确的喻词,更有十分确定的喻体“日本看护妇”,所以作者老舍是把小雪覆盖下的矮松形象地比喻成了“日本看护妇”,这是一个典型的比喻句。而例句2呢?“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这样的描绘很有“人”的特征,并且我们找不到鲜明的喻体,看来他是用写人的句子来写那点薄雪,是典型的拟人句。

我们再来看更难一点的两句:

【例句3】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理想的境界?

【例句4】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通过观察发现,例句3中有些词语很特别,如“晒着、睡着、唤醒”;而例句4中,我们会注意到“小摇篮里”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但是,例句3和例句4是有区别的。例句3中有描写人的词语,但没有鲜明的喻体,所以只能说它是拟人句了。但是例句4中,老舍有意地把这一圈“小山”比喻成了“小摇篮”。当然也暗含另一个比喻,就是把这座老城比喻成了可爱的“婴孩”。但是后面这句,小摇篮会说话了,说出了温柔体贴的话。这里似乎把小摇篮人格化了。所以我们可以判断,例句4当中,其实是有“比喻”和“拟人”综合运用的,使这个句子更加生动形象,更加富有温暖的人情味儿了。

(五)学习结语

通过这样的学习,你应该有所体会,能够更加明确地分析出“比喻”和“拟人”了吧?希望能够对你的阅读和写作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