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涯理论概述

生涯理论概述

时间:2022-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下,生涯教育在基础教育领域蓬勃发展,学习经典理论和前人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生涯,寻求中小学生涯教育的理论基础和经验借鉴。下面就以生涯理论发展的脉络,介绍一下经典的生涯理论,及其对中小学生涯教育可能有的指导意义。其中,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让生涯发展的概念取代了职业辅导的模式,开启了一个崭新的局面。

当下,生涯教育在基础教育领域蓬勃发展,学习经典理论和前人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生涯,寻求中小学生涯教育的理论基础和经验借鉴。下面就以生涯理论发展的脉络,介绍一下经典的生涯理论,及其对中小学生涯教育可能有的指导意义。

一、霍兰德的类型论

类型论由美国霍普金斯大学教授约翰·霍兰德(John Holland)于1959年提出。经过50年的发展,类型论已成为影响最大的职业生涯理论。

(一)霍兰德类型论的基本假设

·职业环境分为六大类型,人也有六大类型;

·六种不同类型的人,会倾向于寻找和选择与自己类型相同的职业;

·个人的职业满意度、职业稳定性和职业成就,取决于个人的人格与工作环境之间的适配性;

·个人的行为由人格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所决定,个体人格和环境模式的不同匹配可以预测此个体的行为,如职业选择、工作变化等。

(二)霍兰德类型分类

1.实用型(R)

擅长用特殊技术进行机器修理、器材维护、驾驶、农事等,个性表现为情绪稳定、忍耐力强、诚实、谦和、节俭、重视物质。喜欢从事机械、电子、建筑等相关工作,偏好户外运动;不喜欢社交、与人接触。

典型专业示例:机械工程 运动训练 土木工程 地质学 考古学 材料学

测绘工程 消防工程

典型职业示例:机械师 电工 制图员 园艺师 军官 飞行员

2.研究型(I)

擅长运用复杂抽象的思考能力,擅长心智观察、分析、推理。崇尚和追求真理,喜欢与符号、概念、文字、抽象思考有关的活动。个性表现为独立、温和、谨慎、保守、内向、聪明、理性思考、有逻辑。求知欲强,喜欢动脑、研究、独立解决工作问题,不喜欢领导、竞争等需要企业能力的工作。

典型专业示例:数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化学 生物科学 信息工程 心理学

经济

典型职业示例: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工作者

计算机编程人员 研究员 心理学家 大学教授

3.艺术型(A)

擅长用文艺作品表现自己,擅长用文字、声音、色彩表达内心想法和美的感受。喜欢音乐、文学、戏剧等工作和工作环境,喜欢独立思考,不喜欢文书处理等传统性工作。

典型专业示例:舞蹈表演 戏剧学 动画 摄影 音乐学 服装与服饰设计等

典型职业示例:作家 艺术家 雕刻家 音乐家 乐队指挥 导演 室内设计师

服装设计师

4.社会型(S)

擅长与人相处,擅长敏锐察觉别人的感受。个性温暖、友善、乐于助人。乐于帮助、指导、关怀他人,喜欢做与帮助人有关的工作。不喜欢技术、体力等机械操作类工作和工作环境。

典型专业示例:社会学 社会工作 教育学 学前教育 劳动与社会保障

护理学

典型职业示例:护士 教师 教授 社会学家 社会工作者 心理咨询师

5.企业型(E)

擅长社交和沟通协调,个性表现为冒险、竞争、精力充沛、积极、有冲劲。追求领导、管理、督导他人,喜欢有关权力、领导、说服和影响他人的工作,不喜欢花时间做科学研究。

典型专业示例:工商管理 市场营销 国际商务 公共事业管理 城市管理

国际政治

典型职业示例:董事长 经理 营业部主任 推销员 律师 政治运动领袖

6.事务型(C)

擅长组织与规划,按计划和流程办事。个性保守、注意细节、有条理、谨慎、尊重权威和规章制度。喜欢配合和服从,在别人的领导下工作,不喜欢改变、创新、冒险,较不喜欢艺术活动。

典型专业示例:资产评估 会计学 人力资源管理 信息资产管理

图书馆学 档案学

典型职业示例:秘书 会计 编辑 档案管理人员 出纳 行政人员

图书管理员

(三)霍兰德六边形理论

1969年,霍兰德、卡尔等人提出六种职业兴趣的环形结构模型(见图1.1):

图1.1 霍兰德的六角形模式

六种职业兴趣类型(R,I,A,S,E,C)按顺时针方向排列。类型与类型间有相邻、相对、相隔三种关系。其中,相邻职业兴趣类型间关系最紧密,相对最远,相隔居中。霍兰德为了测量这六个类型,发展出《职业自我探索量表》(SDS)。通过量表测验,可以得到六个不同的分数,分别代表六个类型的强度。按六种类型得分高低由大到小取三种类型构成“三字母职业码”。

如果一个人的三个字母都是相邻贴近的位置,表示这个人的“一致性”程度高,如SEC、RIA等。通常一个人的一致性程度越高,表示其内在兴趣范围的同质性越高。一致性程度的高低没有好坏之分,一致性程度低的类型与类型之间也并无冲突可言,只表示人们在使用这些兴趣的强度上,有弱势和强势之别。例如,一个人的职业码是IEC,表示当事人在日常生活中惯用I和E两种兴趣类型,虽然这两种类型在六角型的位置上相对,但当事人可以对有关“研究型”的事很感兴趣,也对有关“企业型”的事很感兴趣,这其实是并行不悖的。比如某些专家型的企业家,既喜欢和擅长经营企业,也热爱技术研究,甚至取得博士学位,在研究领域有很深的建树,虽然这并不多见。

如果一个人的六个不同的分数得分差异较大,代表这个人的“分化性”较高,反之较低。分化性指六种兴趣强度差别的程度。一个分化性高的人,表示其兴趣较为集中;反之,分化程度低的人,表示其兴趣较为分散。一般而言,中小学阶段处于探索阶段,探索中的青少年对不同职业都有一定的兴趣,分化程度较低;而兴趣发展较为稳定的成年人,其分化程度通常会比较高。

“适配性”是霍兰德理论中关键的假设。如果一个人的类型与工作的类型配合得当,代表这个人的“适配性”就高。如R型的人在R型的工作环境中,其适配性就高;反之,如果R型的人选择了S型的工作环境,则适配度最低。适配度的高低可以预测个人的职业满意度、职业稳定性以及职业成就。

中学生可以通过卡片测试、问卷、兴趣岛游戏等活动,将各类型的代表字母按个人感兴趣程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通常前3码便是自己的霍兰德兴趣代码。值得注意的是,霍兰德兴趣代码并不完全对应学业和职业选择,只是参考因素之一。它需要结合学生的能力、性格价值观等因素对学生进行综合衡量。老师需要引导学生在兴趣的基础上付出努力、培养能力。

二、舒伯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自帕森斯开创职业辅导的工作模式开始,此后的半个世纪,新的理论发展及关心的问题都集中在“职业选择”这个焦点上,只有少数学者对生涯发展有研究。其中,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让生涯发展的概念取代了职业辅导的模式,开启了一个崭新的局面。舒伯认为,职业选择是一个发展的过程,而不是发生在某一时间点上的事件。早期的舒伯(1957)主张,所谓的职业发展,是指一个自我概念的发展和实践的历程。

(一)生涯发展阶段

舒伯从人终身发展的角度出发,指出人们在童年时期职业意识就开始萌芽,随着家庭、年龄、阅历和教育等因素的变化,人们的职业意识也会发生变化。他把生涯发展划分为成长、探索、建立、维持和衰退五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发展任务需要完成,每一阶段需达到一定的发展水准或成就水准,以便能够进入下一个阶段。

1.成长阶段(0~15岁)

发展特点:儿童开始辨认周围的事物,并逐渐意识到自己的兴趣及职业相关的一些基本技能。

发展任务:发展自我概念和对工作世界的正确态度,并开始了解工作的意义。

2.探索阶段(15~25岁)

发展特点:通过个人尝试自己感兴趣的一些职业活动,对自我能力、角色及职业进行探索,职业倾向趋于某些特定的领域。

发展任务:发展相关技能使职业偏好逐渐具体化,并实现职业偏好。

3.建立阶段(25~45岁)

发展特点:个人开始尝试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领域,这个阶段的人是最有创造力的。

发展任务:在适当的职业领域稳定下来,巩固地位并力求晋升。

4.维持阶段(45~65岁)

发展特点:个人通过不断努力来获得自己职业生涯的发展和成就,并逐渐能在自己的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发展任务:维持现有成就与地位,更新知识与技能。

5.衰退阶段(65岁以上)

发展特点:身心状态渐渐衰退,个人职业角色的分量逐渐减少,并开始考虑退休及享受自己的晚年生活。

发展任务:减少在工作上的投入,计划安排退休生活。

(二)职业生涯彩虹理论

从1974年到1980年,经过六年的萌芽、酝酿、修改,舒伯提出了生活广度、生活空间的生涯发展观,用生命彩虹图来表示。生命彩虹图将生涯发展阶段与生命角色彼此交互影响状况,描绘成一个多重角色生涯发展的综合图形(见图1.2)。

图1.2 生命彩虹图:生活空间的六种角色

1.横贯一生的彩虹——生活广度

在生涯的彩虹图中,横向层面代表的是横跨一生的生活广度,彩虹的外层显示人生的五个阶段,按生涯发展阶段及其大致估算的年龄分为:成长期、探索期、建立期、维持期及衰退期,与生涯发展阶段理论一致。

2.纵贯上下的彩虹——生活空间

在生涯的彩虹图中,纵向层面代表的是人的生活空间,由一组职位和角色所组成。舒伯认为人在一生当中必须扮演九种主要的角色,依次是:儿童(子女)、学生、休闲者、公民、工作者、夫妻、家长、父母、退休者。夫妻、家长、父母等角色并入“持家者”一类中。各种角色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塑造出个人独特的生涯模式。一个角色的成功,特别是早期的角色如果发展得比较好,可以带动其他角色的成功,反之亦然。但是,舒伯进一步指出,在一个角色上投入过多的精力和付出太大的代价,也有可能导致其他角色的失败。

角色的消长盛衰在图中用颜色来表示,颜色面积越大表示在该角色上所花时间越多,情绪涉入的程度越深,空白越多表示该角色投入的程度越低。

中小学学生正处在成长期的后半段和探索期的开始阶段。小学阶段开始逐渐发展出自我概念,随着学习、社会参与度的增加,兴趣和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到了初中阶段,能力的重要性开始凸显;进入高中阶段后,在学校和休闲经验中,进行自我试探、角色探索与职业探索,在想象、讨论和课业中反思,通过外部世界探索开始考虑可能从事的职业领域和工作。学校应该给予中小学生更多的体验,增加学生的生涯经验。

(三)克朗伯兹的社会学习论

关于影响一个人生涯决定和生涯选择的原因,各研究流派所关注的焦点不同。心理学家们强调个体内在的发展包括个人兴趣、价值、人格和性向是主要影响因素;而社会学家们会认为“机会”因素在个人选择职业的过程中扮演着主导角色,如社会经济地位、性别、种族、文化、教育机会等都是个体自己不能控制的变量。克朗伯兹的社会学习理论很好地兼顾了心理学和社会学派的观点。

克朗伯兹(Krumboltz)将班杜拉(Albert Bandura)的社会学习论引用到职业生涯上,提出生涯决定社会学习理论(The Social Learning Theory of Career Decision Making)。克朗伯兹认为个人的人格和行为特性受其独特的学习经验影响。克朗伯兹提出了影响每一个人的生涯决定的四大因素。

1.遗传特征与特殊能力

个人得自于遗传的一些特质,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个人对职业或学校教育选择的自由,如种族、性别、外表特征、身体健康等。个人的特殊能力,如智力、美术能力、音乐能力、动作协调能力等,也会影响其在环境中的学习经验,伴随这些学习经验而来的兴趣与技能,影响着个人未来的职业选择。

2.环境条件与事件

影响个人职业选择的因素中,也有许多发生于外部环境,不是个人所能控制的。外部环境既包括个人所接受的教育与训练、家庭背景等成长环境,也包括社会、文化、政治或经济等外部影响,还有自然资源的分布或天然灾害性的因素。

3.学习经验

个人独特的学习经验,对其生涯道路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凡是成功的生涯规划、生涯发展、职业表现、教育表现所需的技能,均能够通过学习经验而获得。

4.工作取向的技能

前面的遗传特征与特殊能力、环境条件与事件、学习经验三种因素,会以一种交互影响的方式,形成个人特有的工作取向技能,如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和工作习惯、工作标准、情绪反应等。这些技能之间也会相互影响。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生涯决定不是发生在一生当中的某一点上,也不是偶发事件,而是由许多前因造成的果,是由连续不断的各种事件与抉择所形成的,正因为如此,对于任何人职业选择的预测,都是不太可靠的。生涯选择不仅是个人特质与工作特质的匹配,也需要扩展个人的学习经验,进行更多的生涯探索。此外,各行各业的工作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人必须随时培养职业应变的能力,维持终身学习的心态,而不是完成任务就终止。

社会学习理论也提出了“善用机缘论”的观点。幸运绝非偶然,偶然是一种礼物,也是一种机缘,应当善用之。偶发事件看似机缘巧合,但却是生涯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它不是意外,而是正常的。在每个偶发事件中都可以找到机会,需要对“生涯犹豫”和“不能做决定”保持开放的态度。

对于中学生来说,自身特质还处在不断发展中,相关测评也只能反映现阶段的某些情况,因此,需要鼓励他们进行更多探索,对计划之外的事件保持好奇、乐观和探险的态度,试着从中寻找机会、主动行动。老师、家长和学校更要以一种宽阔的视野,看待中学生的犹豫纠结,培养学生对偶发事件的积极态度和处理能力,这才有利于学生未来的生涯选择,更加适应急剧变迁的现代社会。

(四)认知信息加工理论

1991年,盖瑞·彼得森(Gary W.Peterson)、詹姆斯·桑普森(James Sampson)和罗伯特·里尔敦(Robert Reardon)三人,合著《职业生涯开发和服务:一种认知的方法》,提出了认知信息加工理论(Cognitive Information-Processing Model),简称CIP。它主要关注解决职业生涯问题和职业生涯决策的思维和记忆过程,认为生涯发展是“个体怎样做出生涯决策”“在生涯决策过程中怎样使用信息”的过程。

该理论构建了一个金字塔模型,主要有三个层面:最基础的知识领域、CASVE循环的决策领域、后设认知的执行领域(见图1.3)。

图1.3 信息加工层面的金字塔

人类大脑的信息加工功能,类似于计算机的运作。知识领域可以比作储存于计算机记忆中的各种数据文件等零散的信息,它们以动态的、有结构的图式形式储存;决策领域可以比作计算机的程序软件,用来储存在记忆区中的数据;执行领域可以比作计算机的工作控制职能,它告诉在金字塔第二级水平上的程序软件将按照何种顺序运作。

1.知识领域

金字塔的底部是知识领域,包含自我知识和职业知识。自我知识包括探索自身的能力、价值观、兴趣和人格,职业知识包括理解职业、岗位、专业及其工作方式、组织方式。

2.决策领域

金字塔的中部是决策领域,包含进行良好决策的五个步骤,即CASVE循环:

沟通(Communication),个体“接收”到有关问题的信息,经过“编码”,传输出“这是个必须解决的问题”的信息,从而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确认需求的过程。

分析(Analysis),分析自我知识、职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两种知识间的关系,考虑自己的特质能在哪个生涯方向上充分发挥出来。

综合(Synthesis),形成可能的解决方案清单。

评估(Value),评估每种方案的优劣,排出先后顺序。

执行(Execution),实施生涯决策执行步骤,将认知转换为行动。

3.执行领域

金字塔的顶部是执行领域,对自身状态进行觉察、监督和调控。执行领域运用的思维方式是后设认知。认知是指人们的头脑是如何加工信息的一种思维过程,而后设认知是比认知更高一层的思维过程,它是对“认知历程的觉察”,是对“思考的思考”,比如“想一想我做决策的过程是否科学”就属于后设认知。执行后设认知的能力分为三类:自我语言、自我觉察、监督与控制。

自我语言是一种自言自语式的内在对话。语言是思维、信念的外在表现。“我是一个有能力解决自己问题的人”是一种信念,这种信念被称为自我效能。自我效能高的人,自我对话是积极的,如“没事儿,这难不倒我”“相信我自己的决定”;反之,自我效能低的人,自我对话是消极的,如“我不敢相信我自己能做这样的决定”“我怎么知道我的决定是正确的”“这样的选择,我向来就不会做”。过去有研究发现,消极的自我效能会干扰信息加工的有效性,而拥有积极的自我效能的人较少有生涯犹豫,有较多的生涯选择可能,也能在自己的主修领域奋战不懈(Betz&Hackett,1983;Lent,Brown&Larkin,1984,1986)。

自我觉察包括对行为的觉察和对情绪的觉察。一个有效的生涯问题解决者意味着“个人能意识到自己就是某个任务的行为者”,而“心不在焉”的学习者缺乏一种“我正在做什么”的“觉察”,即使能力不弱,也不容易将事情做好。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情绪一直是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无法做好生涯决定的罪魁祸首是焦虑的情绪。当负面情绪出现时,整个决策过程会阵脚大乱,甚至无法继续。

监督和控制可以帮助当事人监控决策的整个过程,即在哪一个步骤需要提供何种信息,在哪一个步骤需要暂时停顿以便补充足够的信息,在哪一个阶段产生心理冲突,是否必须回到先前的阶段重新考虑。当然,“觉察”是“监督和控制”的先决条件。

认知信息加工理论为开展生涯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在中小学阶段,通过各种活动和体验帮助学生增进自我知识和职业知识,帮助学生探索价值观、兴趣和技能,了解职业、大学教育和休闲及外部世界知识;在中学阶段,教师重点辅助学生学习CASVE的决策循环思考架构,提升其生涯决策技能,并辅导学生增进后设认知技能,帮助学生进行生涯信念澄清,提升生涯自我效能,学会积极的自我对话,让学生避免进入非此即彼的二元思维模式。

(五)社会认知生涯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伦特(Robert W.Lent)等提出的社会认知生涯理论(Social Cognitive Career Theory,简称SCCT),回答了“人们的兴趣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如何做出职业选择,如何获得不同程度的生涯成功和稳定性,如何在工作环境中体验满意度或幸福感”等生涯问题。对应到中小学生,则回答了“如何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何激发学生的意义追求”等生涯问题。

社会认知生涯理论提出了生涯发展中的三个重要变量。

一是自我效能,是个人对“我是一个有能力解决自己问题的人”的判断和信念,回答了“这事情我能做吗”的问题。

二是结果预期,是指从事特定行为带来的结果的信念,回答了“这事情我做了会怎么样”的问题。

三是个人目标,通过对目标的设定,个体可以组织、指导和维持自己的行为。

社会认知生涯理论还基于这三个重要变量,发展了兴趣、行动、结果等变量。这几个变量也受自我效能、结果预期、个人目标的影响。

此外,社会认知生涯理论还认为,个人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和特殊能力)、环境因素(家庭环境、学习资源)会对学习经验产生影响,理论中各个因素的互动关系描述如图1.4所示:

从该模型中可以看出:目标的确立需要有兴趣、自我效能和结果期待;目标的设立需要当下环境的支持;兴趣是自我效能和结果预期的产物;自我效能和结果预期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是可变的;个人因素与环境因素的配合造就个体的学习经验。

自主性表现为个人目标的确立,根据社会认知生涯理论,激发学生的自主性,确立个人目标需要增强学生的兴趣、自我效能和结果期待。而增强自我效能和结果期待需要增强学习经验。在开展中小学阶段的生涯教育中,可以创造如手工、音乐、体育、机械、职业探索等环境,鼓励学生参与,增加学习经验和技能,尽可能逐步创设符合学生个人的学习目标和难度,达到提高自我效能和结果预期的目的,自我效能和结果预期又会增强学生的兴趣和目标实现,反过来增加积极的学习经验,实现学生生涯发展的良性循环。

图1.4 SCCT理论的完整模型示意图

(六)吉雷特的生涯决定论

吉雷特(Gelatt)在1989年提出“积极的不确定”,指做决定时,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和接纳“不可避免的不确定”,包括信息的不确定、情绪的不确定、认知判断的不确定以及成功几率的不确定。该理论认为决策是一串连贯的决定,是非序列性、非系统性、非科学的历程。吉雷特对做决定下的定义是:“做决定是一种将信息调整再调整,融入决定或行动内的历程。”(Gelatt,1989)该理论包括以下内容:

1.对信息的态度:以幻想面对事实,不对事实抱有幻想

事实很快会遭到淘汰,快速变迁的社会导致昨日的事实,比如认知、理念、理想、标准等,在今日就可能遭到质疑、舍弃。

更多的信息反而带来更多的不确定,知道得越多,越了解有更多不知道的;天下没有绝对的信息,信息在输出和接收的过程中会遗失原本的模样。

吉雷特强调训练当事人面对事实的态度,即对信息保持不确定、保持怀疑,才能一而再地思考和求证,不能以为抓住了信息就能预测未来。

2.目标和信念的调整再调整:切勿执着

一个人固着于要追求的目标,就永远无法发现新的目标;找到目标的同时,意味着失去了其他的目标。

吉雷特强调的新的态度是对目标保持“不确定”,让目标浮动,即根据内外环境调整,带来新的信息、新的经验、新的价值、新的观点。

对信念的态度也一样,让信念调整和浮动。吉雷特认为,一个人的未来取决于他对未来的信念,他很认同“每一个人都有能力超越我们自认为的自己,除非我们不相信这些”。

3.抉择:对决策保持弹性

过去认为,理性是科学时代唯一的标准,用非理性的方法处理事情是不合逻辑的。然而,人在做决定时不完全是那么理性。吉雷特认为人都处在“现在”的经验中,未来还不存在,未来只存在于人的想象和创造里,因此无法理性分析。吉雷特希望启发当事人非客观、非理性的天赋,同时运用左脑(理性而逻辑的)和右脑(感性而直观的),他认为只有左右脑并用才有能力在面对变幻莫测的新环境、新生涯时作出抉择。

吉雷特的理论与丹尼尔·平克(Danie H.Pink)在《三感三力》这本书中提倡的某些观点不谋而合:在新时代,左脑的逻辑思维特征已经过时,右脑思考的时代来临,需要开发新的能力。

在发展瞬息万变、信息无处不在的今日,吉雷特这种“积极的不确定”的生涯决定理论对中小学生涯教育有重大的指导意义。该理论启示我们,中小学阶段的生涯教育应该更加开放、包容,允许和鼓励学生选择的不确定状态,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

(七)后现代主义理论

曾经,工业主义、逻辑实证及客观科学形成的主轴,开创出现代社会空前的文明。然而,当人类跨入21世纪,经济形势新常态使得“不确定性”成为当今经济社会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由于工作世界已发生巨大变化,个体生涯发展路径的不确定性增加,在生涯领域,传统理论强调“确定和可预测的生涯路径”已不再符合当下情况,新的思潮开始后浪推前浪,逐渐汇聚成一股强大的洪流,这股洪流被称为“后现代主义”。

严格来说,并未统一的后现代生涯理论流派,也没有出现哪一位生涯界学者高举后现代生涯理论的旗帜。后现代生涯理论就是指有这样特征的理论:

·接纳不确定性;

·不再追求绝对唯一的真理,认可多元的观点,形成共识;

·重视主观解释,而非客观经验;

·认为语言不仅反映事实,更能创造事实;

·强调创造的意义。

后现代主义的生涯理论包括生涯混沌理论、生涯建构理论、无边界职业生涯理论、叙事取向咨询、生涯教练技术等,以下介绍三种最有代表性的理论。

1.生涯混沌理论(Chaos Theory of Careers)

混沌理论被誉为20世纪物理学的第三次革命。2003年,澳大利亚天主教大学教授普雷尔和布莱特(Robert Pryor&Jim Bright)将此物理学的混沌理论引入到生涯领域,他们相信用混沌理论能够更好地描述人的生涯发展。

1)生涯混沌理论的内容

第一,生涯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生涯不是像牛顿定律一样设计好初始条件就按照条件往前发展,而是时时刻刻与内外环境进行交换。相对于开放系统,封闭系统里的个体思维处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个体有强烈的控制欲和掌控感,他会忽略现实的偶然性和不可预测性,忠实于现有的秩序或者经验,它的变化是线性的,所以他对环境的反应是有限的。

然而,开放系统的思维就是承认自身的限制,接纳现实的偶然性和不可预测性,认可阶段性的改变是非线性的。比如,“付出同样努力不一定会有同样的回报”“不是我比你付出多一倍,我就该有比你高一倍的回报”这样的思维就属于开放系统的思维。

第二,生涯具有初值敏感性。借鉴“蝴蝶效应”理论,个体生涯起始状态的微小差异可能导致巨大的不同,看似无足轻重的事件往往会对当事人的生涯发展产生难以预估的影响。这些事件在有些人身上可能会发生,在有些人身上不会发生。比如可能一句话导致一个人重大选择的改变,影响一生。

第三,生涯没有终极稳态。每个人都在寻找阶段的稳态,稳态永远是暂时的,变化随时可能发生。

第四,生涯的发展具有主动性。这表现为每个人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按自己的剧本塑造自身的生涯历程。

第五,生涯有分形的自相似的结构。“分形”是数学的概念,空中拍摄的100公里长的海岸线与放大了的10公里长的海岸线,两张照片看上去会十分相似。事实上,具有自相似性的形态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如:连绵的山川、飘浮的云朵、岩石的断裂口、粒子的布朗运动、树冠、花菜、大脑皮层等……生涯也是这样,有些内在的规律会让我们在大学阶段、初中阶段、高中阶段的生涯特点和我们整个人一生的特点都保持自我的相似。

第六,提升“生涯灵性”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在生涯发展中强调的不止是理性的决策,还有直觉的决策,人和自然界的感应。这是混沌理论的一个核心特征。

2)生涯混沌理论和传统的生涯理论的差异

第一,生涯混沌理论不追求刻板地确定未来做什么。很多人迷茫是因为不知道自己未来做什么,然后他想通过做很多事情来减少迷茫,但是越追求和探索,自己越迷茫,这就是传统的机械和静止的生涯观带来的问题。但是,当个人认定现在“不能确定的这种状态”是正常的,需要做的就是慢慢去发掘,而不是给自己找到一个明确的目标,焦虑感就会减轻一些。

第二,生涯混沌理论不追求客观的心理特质测量。因为生涯混沌理论认为测量结果是变化的,因为人是变化的,量表的意义没有那么大,从生涯的预测和测评来讲不再追求客观的心理特质测量。

第三,接受生涯发展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生涯辅导的目标在于促进持续的学习和生涯适应。生涯辅导不是帮助个体对未来做决定,而是通过对他过去的梳理,帮助他认识生涯阶段转换的特性。经验的、理性的、传统的生涯辅导无法理解当今复杂的心理特性,比如像意义、精神、意识等,但可以通过叙事方法、个体诉说等方式来帮助个体。

2.生涯建构理论(Career Construction Theory)

早在1955年,乔治·凯利(George Kelly)的个人建构理论(Personal Construct Theory)认为“每一个人自己就是科学家”。每一个人在生活成长的过程中,体验到种种发生在自己周围的现象,渐渐地用自己的方式形成自己的理论,自行预测自己的行为,然后根据预测来行事。这种行为方式类同于科学家的行为方式,就是“建构”。

2002年,美国职业辅导实践与研究的资深学者萨维柯斯(Mark L.Savickas)教授提出了生涯建构理论(Career Construction Theory),它探讨个体如何通过一系列有意义的职业行为和工作经历来构建自身的职业生涯。个体应综合考虑自己的过往经验、当前感受以及未来抱负,做出职业发展行为选择,编织成一个故事,这个故事使记忆、经验和期望被赋予了个人的意义。萨维柯斯认为:“生涯不是自我展现出来的,而是被建构出来的。”建构是一种行动,个体是生涯的所有者和创作者,进行自我生命设计(Life Design)。

萨维柯斯的理论有三个假设,分别对应三个理论内容:第一,不同个体间的特质存在差异,对应“职业人格类型”(Vocational Personality Types);第二,个体在不同生涯阶段所面临的任务和应对的策略具有承前启后的发展性,对应“生涯适应力”(Career Adaptability);第三,生涯发展是一个充满内动力的变化过程,对应“人生主题”(Life Theme)。这三个理论内容解释如下:

1)职业人格

指与生涯有关的能力、需求、价值观、兴趣等,但在生涯建构理论中,职业人格并不被认为是个体稳定存在的特质,而是个体与环境互动过程中产生的适应性策略,是个体可以根据情境变化来调试和改变的。如个体的职业人格可以在劳动、学习、活动中得到练习和强化。

2)生涯适应力

指个体在应对各种工作任务及角色转变中,面对外部挑战,所形成的与生涯规划、决策和调整有关的独特态度、信念和能力。适应力是生涯建构理论最关键的要素,良好的生涯适应力有以下四个特点:①关注职业前景;②具有较强的对自身职业未来变化的掌控力;③具有对可能自我、对未来情境进行探索的好奇心;④具有较强的实现自我的信心。生涯建构咨询的目标之一是提高当事人的生涯适应力。

3)人生主题

人生主题指在个体生命过程中反复出现的一些模式和风格,这些模式和风格组织和解释着个体的生命历程。人生主题可以通过生涯故事来挖掘和发现,说明个体“为什么如此选择”“为什么对待工作和生活会有此种态度”。

与实证主义认为“事实是不依赖情景而独立存在”的观点不同,建构主义认为“不存在抽象的真理,而只有在特定情境中个人和社会共同建构的真实”。实证主义的生涯咨询希望通过测验来发现客观的事实(如职业兴趣类型),而建构主义取向的生涯咨询则希望在咨询中与当事人共同创造意义。

生涯建构理论启示我们,职业人格是可以培养的,生涯适应力是可以提高的,在中小学阶段的生涯教育中,可以通过生涯故事来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克服困扰,激发潜能,提高学习适应力,同时更加注意对学生学习意义、生活意义的引导。

3.叙事生涯咨询(Narrative Career Counseling)

叙事生涯咨询又称为故事叙说取向的生涯咨询,在生涯咨询领域是一个较新的流派,是指咨询师陪伴当事人,以当事人为主体,通过叙说故事、重塑故事的方式,采取倾听、共情、对话等,促使当事人摒弃旧观念,畅想新未来。

叙事生涯咨询在建构主义的理论背景下发展起来,其目标是协助当事人根据自身偏好来规划发展方向,而不是简单地指导当事人朝着咨询师和世俗的观念前进。通过叙事生涯咨询,当事人为自己的生涯赋予意义,并建构未来的幸福生活。

叙事生涯咨询的过程,大致分为共构(Co-construct)、解构(De-construct)、建构(Construct)三个阶段:

(1)共构是指当事人和咨询师双方共同参与,将当事人过去及现在的经验,以故事的形式呈现出来;

(2)解构是从不同角度打开当事人更多的故事,让当事人看到不同的观点,发现更多可能性;

(3)建构的主要任务是鼓励当事人重写未来导向的故事,形成对生涯的新愿景。

在与中小学阶段学生的具体对话中,可以询问诸如“你的成长过程中,你最敬佩的人有哪些”“你经常看的杂志或电视有哪些,喜欢他们的哪些方面”“你最喜欢的书籍是什么,讲讲里面的故事”“你喜欢的座右铭是什么”等。采用叙事对话方式,了解学生的生涯故事,帮助其进行积极的建构。

本节练习

根据以上生涯理论,思考以下问题:

(1)您的学生处在哪个生涯发展阶段?有什么样的阶段特点和任务?

(2)您认为哪几个生涯理论对于指导您的学生最有意义?为什么?

(3)每个理论对于我们实施中小学生涯教育有着怎样的启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