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植物世界不是“冤家”不聚头

植物世界不是“冤家”不聚头

时间:2022-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平静的表面下也暗流汹涌,很多植物都是冤家对头。云杉和松树是两种古老的植物,它们的血缘关系非常近,几乎就是“表兄弟”。可谁知这两种植物是天生的仇家,一旦放在一起,铃兰会变得萎靡不振,水仙的长势也十分糟糕。于是他们开始像侦探一样寻找这些“疫区”之间的共同点。在植物界,天牛可是一种臭名昭著的害虫,因为它们把“育婴室”选在了树木的枝条上,把枝条柔嫩多汁的部分当作幼虫的食粮。

贾玉馨

从表面上看,植物世界安宁祥和,所有植物似乎都能够和平共处,不像动物的世界里总是充满着血腥的厮杀。可你知道吗?平静的表面下也暗流汹涌,很多植物都是冤家对头。为了争夺活下去的机会,貌似温柔的植物也变得霸道与可怕起来。下面,我们就一起来造访那些“水火不容”的植物,看看它们究竟为何成为冤家对头……

虽是同根生,相煎恨又急

云杉和松树是两种古老的植物,它们的血缘关系非常近,几乎就是“表兄弟”。它们都生活在寒带,有着针一样的叶子,四季常绿。虽然几乎就是一家人,但这两种树木却不能生活在一起:在两者的对抗中,云杉似乎更厉害一些,如果将它和松树种在一起,它不仅压迫松树,不让其好好生长,甚至一点也不照顾松树的孩子——松子,那些胆敢接近云杉的松子都无法发芽。在这两位表兄弟之间似乎看不到一点亲情,其实这也是植物无奈的选择。云杉和松树都几乎和恐龙生活在同一时代,那时水分和养料十分有限,而对于这对表兄弟来说,喜欢的食物和生活习性相差无几,自然成了最大的竞争对手。在生存的压力下,它们不得不选择一些比较极端的手段来争夺资源、谋取生路。云杉能够分泌一些“毒素”,抑制附近松树的发芽和生长,在资源的竞争中占据了优势。

香味成毒药,两败俱伤

在家养植物当中,铃兰和水仙是两个非常受欢迎的品种,因为它们体形优美、花朵洁白、能够散发出淡雅的香味,很多人都喜欢在家里摆上几盆作为点缀。有些人想同时享受两种香味,于是将铃兰和水仙摆在了一起。可谁知这两种植物是天生的仇家,一旦放在一起,铃兰会变得萎靡不振,水仙的长势也十分糟糕。科学家开始怀疑它们是不是也像云杉和松树那样“同类相欺”,但通过调查发现,水仙是石蒜科,而铃兰属于百合科,一点亲戚关系也没有,那么这两种植物为什么如此水火不容呢?

不和的原因正是它俩的看家宝——香味。香味的“真身”是一种非常小的微粒,我们看不见也摸不着。它们从花朵中挥发以后,迅速向四面八方扩散,到了人的鼻子里,我们就能闻到气味。到达周围的植物,就会进入它们的体内。这些小微粒对我们而言是宜人的香味,但对于有些植物来说却是货真价实的毒药。水仙散发出的气味小分子会钻到铃兰体内,抑制铃兰的生长;作为回击,铃兰的气味小分子也用同样的方式影响水仙的生长,自然落得两败俱伤。

引狼入室,连累无辜

在云杉家族中,一直潜伏着一种可怕的疾病,云杉的孩子——球果——最容易得这种病,得过这种病的球果从此不再长大成熟,有的直接枯萎死亡,有的失去了发芽的能力。如果任由这种疾病发展蔓延,云杉这个种族就会逐渐走向灭绝。焦急的科学家开始研究这种疾病,希望能找到病因和治疗的办法。

在研究的过程中,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这种疾病似乎只在某一小片区域中爆发,一般不会大范围传播。这可不符合传染病一传十、十传百的传播规律,其中必有原因。于是他们开始像侦探一样寻找这些“疫区”之间的共同点。功夫不负有心人,原来在疫区的周边,总有李树的存在,距离李树近的云杉病情比较严重,而离得远的病情相对较轻。难道这种病和李树有关系?在仔细研究李树和球果疾病后,科学家立刻下达了“隔离令”,将这两种树木隔离开来,再对“患者”采取一些治疗手段。不久,染病的树木便渐渐康复了。

果然是李树给云杉带来的灾难。在李树的叶子上,寄生着一种病菌,它们通常在李树上过冬。为什么李树不会得病呢?因为在寒冷的冬天,病菌一般都在“冬眠”。春天到来以后,这些病菌就会出发去寻找新家。如果周围恰好有正在成熟的球果,病菌自然就会钻到球果的深处安家落户,吸收本该属于球果的营养,云杉自然就会生病了。

养敌为患,害人害己

说到榆树柑橘的恩恩怨怨,我们不得不提到柑橘和榆树一个共同的天敌——天牛。在植物界,天牛可是一种臭名昭著的害虫,因为它们把“育婴室”选在了树木的枝条上,把枝条柔嫩多汁的部分当作幼虫的食粮。凡是有“育婴室”的枝条,都会渐渐枯萎。严重时,整株植物都会死亡。

天牛危害虽然很大,却十分挑嘴,而榆树是它们最喜欢的食物。因为榆树的树皮比较柔软,很好咬穿。当榆树和其他树木并存时,天牛总是优先选择榆树作为自己孩子的家。既然榆树一定会将大批天牛引诱到自己身边,如果榆树和柑橘做了邻居,柑橘自然也不能幸免于难:总有一些虽然没争抢到最美味的食物但却不太挑食的天牛转移到倒霉的柑橘身上安家,给柑橘树带来灭顶之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