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侯宝林苦学文化

侯宝林苦学文化

时间:2022-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侯宝林是个孤儿,在他还不懂事的时候,就被舅舅带到北京送了人。为了多挣几个钱,除了唱京戏外,侯宝林偷偷学起了说相声。侯宝林开始学相声时并没有拜师父,只靠听别人的相声,回去后自己再琢磨,头天听了第二天就能说。侯宝林听不懂了:“弄明白不好吗?”

余 钊

六七十年前,北京的南城有个天桥三角市场,市场里边有个平地茶园。平地茶园里一没茶二没园,没有座位,没有门窗,没墙没天花板,只有一块空地,中间挂上一块台帘,台帘上印着“牛黄清心丸”五个大字,这是一家药铺的广告

每天过了中午,平地茶园就开锣唱戏,一出接一出,一直唱到夕阳西下,连锣鼓带唱戏的一共七八个人。其中有个又瘦又矮的小孩,一会儿打锣,一会儿拉胡琴,一会儿又戴上个胡子上场,他头上的将军盔是用香烟盒糊的,盔上的烟卷商标——“大前门”“老刀牌”历历在目,他身上穿的背心是用面口袋染红了缝的,就算是戏装了。他唱完了《骆马湖》,又唱起《萧何月下追韩信》。在平地茶园唱戏,一天的收入跟马连良、谭富英等著名演员相比可是差老鼻子[13]啦,路过的行人随便扔下几个铜板,就算是买票了。

这个又瘦又矮的孩子名叫侯宝林,他初次登台唱戏时刚11岁,可算得上是个小老艺人。侯宝林是个孤儿,在他还不懂事的时候,就被舅舅带到北京送了人。他只知道养父姓侯,自己原先的姓氏、籍贯则一概不知,只记得自己大概是从天津坐火车到北京来的。

养父原在一座大宅门里当厨子,后来失了业,一家子穷得没有辙,侯宝林稍大一点就开始“求职谋生”。他卖过冰棍、煮豌豆、报纸,拣过煤核儿[14],上粥厂排队打稀粥,还要过饭。

最后他还是选择了卖艺,献身艺术的最初动力只有一个字:饿。侯宝林先是拜师父学唱京戏,除了学“唱念做打”之外,还得给师父做饭、洗衣、端茶倒水,端屎端尿,正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学了两年半的戏,侯宝林可没少挨师父的打,因为当时的学戏也叫“打戏”,“不打不成材”,挨打是天经地义的。学了三个月的戏之后,侯宝林就上台演出了,不到一年的工夫就拿上戏份了,不过戏份得全交给师父,这是规矩。

唱戏挣钱也不容易,平地茶园的买卖是“刮风减半,雨来就散,下雪全完”。艺人饿得前心贴后背是常有的事。为了多挣几个钱,除了唱京戏外,侯宝林偷偷学起了说相声。相声俩人就能说,不比唱戏连演员带伴奏总得七八个,人少了,平均每人就能多挣点钱。

侯宝林开始学相声时并没有拜师父,只靠听别人的相声,回去后自己再琢磨,头天听了第二天就能说。后来侯宝林成为相声大师后,有人夸他“无师自通”,侯宝林心里说:“哪儿啊!还不是饿逼的!要想吃上顿窝头、贴饼子,就得下苦功夫学。”

那还是侯宝林六岁那年,家门口的一个小学堂不知怎么开了恩,办了个免费班,专收穷人家的孩子上学。侯宝林做梦也没想到自己还能上学,他如饥似渴地学起了“人、手、刀、尺、口”。然而,刚过了三个月,上学的梦就破灭了,免费班撤销了,背起书包上学堂的日子从此一去不复返。

失学后的侯宝林当了报童,每天到时候上报行批发几十份报纸,问明白当天报纸上最“抓人”的新闻标题,然后飞似的跑起来,嘴里大声嚷着:“看报!看报!××死人!××失火!长辛店大战!”当时侯宝林的那点学问,还念不上整句来,于是他只好求买报的人给念上几条,等人家教完,自己记住了,也就落到别的报童后边去啦。一天干下来,卖不出去的报纸“砸”在手里,只能点炉子生火用,这么着干下去还能不赔吗?

看起来没点学问连报也卖不成,可是没有钱,又上哪儿去上学识字?侯宝林学戏时全凭师父口传心授,学唱词靠的是死记硬背,只知道音不知道字,戏词究竟是什么意思也弄不大懂,问师父?师父也是这么学来的。

于是,外边墙上的戏报、电线杆上的招租启事,各种各样的广告,全成了他的识字课本。就这么着,侯宝林认识的字逐渐多起来,后来他开始看小报,从最短的新闻看起,就这么着还念不成句子,一句话里总得有那么几个字看着“照影子”。于是他逢人就问:“师哥,请教个字……噢,怎么讲啊,搁在这句话里的意思是?”可真是“打破砂锅问到底”啊!

有一回,侯宝林在戏院后台请教个字,一位跟他挺不错的同行把他拉到一边儿说:“兄弟,这毛病你可得改改。”“什么毛病?”“这小报你自个儿看得下来吗?”“凑凑合合,就是有几个字眼生。”“完了嘛!对着上下文看个大概齐就行了,较什么真啊!”侯宝林听不懂了:“弄明白不好吗?”人家挺为他着想:“不是啊,你现在是有名有姓的了,不比早先。”侯宝林那时已经是京、津一带有名的相声演员了,还破了相声不能压场的惯例,成了第一个以相声演“大轴[15]”的台柱子。“你得端着点儿啦。老这么跟个小孩子似的问字,叫人瞧不起!人家当面不说背后说:‘甭瞧他人似的,认字还没我多呢!’”

侯宝林听罢哈哈大笑起来:“认字少才求师呢!您别拦我了。我呀,可不想当那个看告示的。”原来相声《看告示》说的就是一个不识字的人假充识字闹出的笑话。

侯宝林常说:“人嘛,哪儿有生而知之的!相声里说‘无不知,百行通’,实际上不可能,多学多会,不学不会,丢人的是不懂装懂。”

就这样,侯宝林一个字一个字地抠,看懂了报纸又练着看小说,经过常年的积累,侯宝林的文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个只上过三个月小学的相声演员,在新中国成立后也能够经常拿起笔写相声并研究相声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