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学语文老师的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老师的心得体会

时间:2022-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良好语文习惯的培养提出了许多具体的要求。这种方式可以运用到课堂实际教学的方方面面,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提升学习的效率。并借此获得家长的肯定,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动员孩子们将自己喜欢读的书带来放在班上的“图书角”里与同学交换着读。利用这些句式的特点,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规范地“指读”,正确地读句。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良好语文习惯的培养提出了许多具体的要求。如:认真倾听的习惯;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对汉字有浓厚兴趣,主动识字的习惯;读书看报的习惯;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边读边思的默读习惯;集中精力,专心致志读书的习惯;做读书笔记的习惯;使用各类工具书的习惯;积极参与讨论和争辩的习惯等。

一年级学生由于年纪小,自控力差,注意力不集中,从幼儿园的孩子忽然成为一名小学生,他们还无法轻易适应这个角色的转变。作为从事低年段教学的教师,我在进行校级课题“低年级语文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研究的过程中,深切地感受到,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正如袁瑢老师倡导的:对学生的语文基本功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要严格训练,严格要求,要面向全体学生,从而使学生在初步感受听、说、读、写等语文基本学习形式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不仅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率,也为学生后续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培养学生善于倾听的习惯

众所周知,倾听是人类用来获取最初的信息的基本方式之一。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在不了解系统学习方法的前提下,通过倾听的方式获取知识就成为了最便捷的一条途径。因此,课堂上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现在不少孩子不善于倾听,觉得别人的发言与自己无关。我要求学生在听时坚持“三个到”:耳到、眼到、心到。眼睛看着说话人的表情,耳朵听说话人的语气、语音、语调,将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说话人身上,心里要想着说话的内容,边听边记。

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我总会提出明确的倾听要求。并在教学设计中,主张体现“听、记、思、说不分家”的理念,使学生对知识的获得、存储、处理,以及运用,达到完整的统一。这种方式可以运用到课堂实际教学的方方面面,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提升学习的效率。从新授课的角度而言,可以训练学生认真专心听录音或老师口述的内容,根据要求记住相关的内容,并能把记住的内容比较清楚地说出来。以小学语文第一学期“读儿歌识字学拼音”单元的第七课《下雨啦》为例,在教学时,我指导学生三次听录音:

滴答,滴答,

下雨啦,下雨啦!

柳树说:“下吧,下吧,我要发芽。”

桃树说:“下吧,下吧,我要开花。”

第一次听录音,要求学生分清谁在说话,第二次要求听清说话的内容,第三次要求对课文内容进行完整的复述。这三次听说活动要求逐步提升,训练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根据要求获取不同的信息,同时能模仿录音清楚表述。这种倾听不是泛泛而听,听个大概,而是要求学生不仅要听清老师的提问,听清录音的内容,还加入了思维的训练,要在辨析录音内容的基础上,有指向地提取信息,进行口头表达。这样,倾听、记忆、思维、说话的训练被有机地统一起来,使语文学习的效果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体现。

听、记、思、说的统一,不仅体现在对新授课内容的学习上,而且在课堂教学调控,引导学生评价,以及拓展内容的学习等方面,都能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要求学生复述老师的提问,让个别开小差的学生集中注意力,引导全体学生关注后面的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评价同伴的朗读,使学生既能专心倾听阅读的内容,巩固知识,又能在记忆的基础上,辨析朗读,把诸如:声音响亮、不加字漏字、字音正确、朗读流畅、有感情等各项朗读要求内化进学生的心灵;也可以在平时的口语交际、小组学习中,有意识地进行听力的训练,如晨会时给孩子们念一些动听的、有意义的故事,提醒他们要叫醒自己的耳朵,多听别人的发言,做一个有心人;还可以让学生把课堂内学的内容,回家说给家长听或表演给家长看。并借此获得家长的肯定,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整个过程,始终强调训练学生认真倾听、用心记忆、灵活思维、大胆说话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语文老师都明白,学生的语文素养不可能单靠课堂上老师的讲解就能形成,更大程度要靠学生日积月累的阅读。而小学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与学生的阅读是紧密相关的,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也是我很重视的。为了扩大孩子们的阅读量,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我鼓励他们多读书,读好书。经常给他们推荐少儿读物。如二年级第一学期推荐课外阅读4本:法布尔的《昆虫记》,秦文君的《小香咕前传》,丹尼尔·笛福《鲁滨孙漂流记》和郑渊洁的《皮皮鲁外传》;二年级第二学期推荐课外阅读3本:《走近母语——爱上写作》《走近母语——经典阅读》《走近母语——全阅读》,并设计表格让学生填写每天的阅读记录,与家长、同学分享阅读感受,旨在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开阔视野,丰富语汇,培养语感。动员孩子们将自己喜欢读的书带来放在班上的“图书角”里与同学交换着读。每天请一个小朋友上台将自己最喜欢的书大声地朗读一段给大家听。课前两分钟预备铃,让学生开火车交流积累的好词。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地做准备,班上的读书气氛相当浓厚,有的孩子一下课就捧着书认真读,“图书角”里也增添了不少好书,有《西游记》《水浒传》《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名著。

除了读课外书,孩子们连语文书上还未学过的课文也会在课外读完,在教学新课文时,他们思考的问题更有深度,提出的问题更有价值。如在教学课文《小蝌蚪找妈妈》时,学生对小蝌蚪变化的过程已提前掌握,课堂上他们会提出一些奇怪的问题:小蝌蚪为什么会和青蛙妈妈分开呢?青蛙有鼻子吗?癞蛤蟆也是小蝌蚪变来的吗?孩子们围绕这些问题积极地讨论,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既理解了课文内容,又拓宽了知识面

在课堂教学中,朗读课文,除了要把文字读正确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了解文本的内容,感悟文本的情感进行生动地朗读。因为小学低年级的课文大多篇幅短小,内容简单,因此,学生在课文内容的理解上不会存在太多的障碍。而对于经历尚浅的一、二年级学生而言,要感悟文本,继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则要难得多。我常用听录音、听老师范读的手段,帮助学生模仿听到的语气进行朗读,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我发现低年级课文虽然内容简单,但很多句子句式工整,是语文学习中的基本句式。利用这些句式的特点,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规范地“指读”,正确地读句。要强调的是,“指读”不是“点读”,“点读”会引起学生一个字一个字小鸡啄米似的“顿读”,而不规范的“指读”又容易让学生产生无意识的“唱读”“背读”和拖拉音的现象。因此,引入教材中的句式,就可以避免这种不规范的朗读。以《狐假虎威》为例,首先,老师要边读边示范标准的指读姿势:左手压,右手指,手指慢慢移,眼睛跟着看,字字都过目。提醒学生仔细观察教师手指移动过程中的停顿,让学生模仿学习。其次,老师要通过反复引读句式:“狡猾的狐狸眼珠子怎么样?又怎么对老虎说?老虎反应是怎样的?它怎么说呢?”使学生不仅能流畅地朗读,而且模仿得惟妙惟肖,又在无形中渗透了句式的结构。结合课文中动物对话的描写,让学生体会课文中的情景,带着情绪进入课文,朗读也就水到渠成了,可谓一举多得。课例:

狡猾的狐狸/眼珠子骨碌一转,扯着嗓子/对老虎说:“你敢吃我?”

“为什么不敢?”老虎一愣。

注:下划线为指读线,空白处及“/”为停顿点。

有了老师的引导,班上的孩子都爱看书,看书已经成为他们喜欢完成的课外作业。让孩子们从小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对他们今后的学习是有很大帮助的,对他们的一生也是有影响的。

三、培养良好的识字、写字习惯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教学的重点。我们通过多种生动活泼的方式指导学生识字。如在阅读中识字,在看图说话中识字,在生活实践中识字……每个孩子也喜欢用不同于别人的方法来识字。自编字谜,编故事,加一加,减一减,联想法,编顺口溜等。孩子们编的字谜让我感到惊叹。如母亲戴着帽子在水边,这是“海”字;太阳从天边升起,这是“旦”字;三个人在太阳下玩,这是“春”字,一人牵一头牛,这是“件”。虽然有的孩子编的字谜还很幼稚,但是他们真的动了脑筋。孩子们特别喜欢编故事,他们能够用要认识的字编出一个个优美而又动听的童话故事。我尽量给孩子们提供展示的舞台,让他们发挥聪明才智,激发识字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孩子们快乐地学习。

小学低年段的写字教学以端正书写姿势、注重识记生字为主要目的,关键是要激发孩子对学习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引导他们发现识记汉字的多种“秘密”,逐步进行有规律地识记。从小节开始,持之以恒。在教学中有许多细节,如坐的姿势,两腿并拢,放在桌下,腰挺直。握笔的姿势,书写要做到“三个一”,即一寸、一拳、一尺。新入学时,学生接触了六个最基本、最简单的笔画:横、竖、撇、捺、点、提。教学中应多采用模仿学习的策略,引导学生认真看清起笔、落笔,仔细记住书写口诀,端正姿势静心书写,一笔完成牢记在心。教师应充分发挥示范引领的作用,在田字格中规范书写笔画。第一遍书写,可以先让学生观察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第二遍,一边读口诀,一边书写。

笔画书写口诀:

横要平,竖要直,起笔收笔顿一顿,

起笔重,收笔轻,撇要出尖像弯刀,

起笔轻,渐渐重,停停转弯出脚尖,

点一点,顿一顿,点是驼背老公公,

顿一顿,轻上扬,提像一把小尖刀。

让学生看清起笔、收笔和笔画运行的过程,到了后期,我还会指导学生描写生字,然后让学生记记口诀,根据口诀,左手握住右手手肘,活动右手手腕,和老师一起书空笔画,体会手腕的转动。在这个基础上,还可以进行有空间限制的“小书空”,即在课桌上、同桌的手心或印制的田字格里书空,也可以倒拿铅笔书空,顺势检查握笔和书写姿势,让良好书写习惯的养成,始终贯穿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老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在书上描写笔画,同时提醒学生注意:任何笔画都要一笔完成,不能像画画一样反复描摹。经过看示范、听讲解、记口诀、练描写,一步步地指导,学生对笔画、字形的概念也就逐步清晰了。为了便于学生临摹,我们每课挑选5~7个词语,老师把电脑制作的在田字格中书写的字样,印发给学生,让学生贴在本子上,照样子写字。我们不求写的多,强调字字有质量。后续的教学中,还不断帮助学生“温故知新”,逐步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掌握正确的书写方法。

四、重视培养学生课前预习、质疑的习惯

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生学习知识,课前预习既是心理准备,也是学习方法的渗透。预习是促使孩子积极主动学习,激发孩子求知欲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手段。低年级预习,主要要求学生借助拼音朗读几遍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了解其大意。对照生字表画出生字,对陌生的、字形复杂的字动脑筋想想记字办法。在不理解的词句旁标上问号。学贵有疑,有疑则进。有求知欲,则有兴趣。孩子们带着思考,带着问题来上课,把主要精力放在不能理解的问题上,在听课时就能积极主动,充满自信,学习兴趣更浓,学习效果就更好。

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6、7岁正是他们在父母身边撒娇的年纪,正是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年纪。课堂上,难免会“七嘴八舌”:“我想……”“我要……”“我认为……”这时,我们尽量不轻易打断、否定学生的思维,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让学生自始至终情绪高昂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感受学习的快乐,对于学生提出的不同结论,只要讲得有道理,都应给予肯定。

习惯的培养犹如逆水行舟,“一篙松劲退千寻”,培养习惯要严而有格,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松懈,否则良好的习惯之舟就会搁浅,甚至倒退。培根曾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不仅能够提高语文教学效益,而且将使人终生受益。在教学中,我始终关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引领学生快乐地走进语文的殿堂,既轻轻松松地学,又学得扎扎实实,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插上飞翔的翅膀,让他们真正爱上自己的母语。

(此文为本人主持的校级课题《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结题报告节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