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认真+创新→有建树(年—至今)

认真+创新→有建树(年—至今)

时间:2022-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认识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本质,了解了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规律,具有了一定的科研能力,我把目标定得再高一点“认真+创新→有建树、有特色的优秀教师。”这些思考和认识对我构建激情、活力、灵动的语文课堂奠定了基础。基于以上认识,2014年,我申报了“上海市中小学(幼儿园)中青年骨干教师团队发展计划”,经过层层遴选,成功入选,成立了“文心创意工作坊”。

认识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本质,了解了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规律,具有了一定的科研能力,我把目标定得再高一点“认真+创新→有建树、有特色的优秀教师。”在这一阶段,我继续修炼,对教育教学尝试提出自己的见解,结合自己的文化修养、对教育教学的理解,以及性格特点、教学经验努力形成一定的教学特色。而最终成为教育专家,则是我不懈求索、不断攀登的动力。

一、深入探究,形成主张

通过参与教育科研,强化了对小学语文学科的本质认识,渐渐把握了语文教学的规律,逐步形成自己的语文观点:突出“三性”,教文育人。小学语文教学就应当突出综合性、实践性和应用性,促进儿童学习语文时,口耳手脑并用,知情意行统一,积淀语文素养。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怎样的地位,与教师是什么样的关系?是我始终在思考的问题。通过教学反思,提升了对学生的认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具有独立人格、思想感情、主观能动性和认知潜能的活生生的人,不是“知识的容器”。“教”不是统治“学”,代替“学”,而是启发学生“学”,引导学生“学”。

树立了正确的学生观,我对语文教学的认识也更加清晰:潜移默化,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基。小学语文是基础的基础,在教学中,我始终贯穿着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基的意识。

这些思考和认识对我构建激情、活力、灵动的语文课堂奠定了基础。来实小两年后至今,我先后担任教研组长、教导主任和分管教学的副校长。角色的不断转化,使我从不同的角度思考语文教学的育人功能,思考教学浅层次价值观的短视性与深层次价值观的长效性,这为我引领学校的语文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创新提供了条件。

二、学案助学,推动课堂转型

综观现在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虽然是有效的,但还是有很多值得改善的地方。2011—2014年,我以自己主持的区级重点课题“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学案导学实践研究”为载体,带领语文老师改进教学方法,“科学地教、自主地学”,努力推动课堂转型。我们理清新课程背景下“教”与“学”的关系,探寻有效的学案设计的方法、教师导学的策略、小组合作学习的机制、学生使用学案的方法以及学案的评价手段等,将语文的互动教学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真正促进教师的发展、学生的成长,以实现语文学科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三、作文教学,循序渐进

众所周知,作文教学是难啃的硬骨头。教师怕教,学生怕写。公开教学,敢上作文课的,更是甚少。因此,我带领学校的语文老师进行了扎实的作文教学研究。

首先,作文研究课,让每学期的八篇作文“落地”。2010年,我与三年级教研组长徐敏老师沟通后,排遣组内老师的畏难情绪,把每学期学校规定每人都要上的研究课定为作文研究课。我们在实践中明晰细化各年段的习作要求,并与单元阅读教学建立读写结合的联系,梳理八篇习作的先后顺序。老师们在实践研究中,作文指导更加贴近学生实际,课堂驾驭能力得到提高。学校第一本作文研究课教案集的诞生,为其他语文老师的作文教学提供了参考和借鉴。而孩子们的习作能力正是通过这一堂堂朴实的习作课在悄然滋长。

其次,阅读表达课,作文扎实起步。我们发现每学期只靠八篇大作文的训练,学生的语言基本功打得还不够扎实。2013年,我指导吴英老师带领教研组的老师进行“基于小学三年级语文文本的‘阅读与表达课’的研究”,遵循年段写段目标,基于学情,凭借文本,挖掘与年段表达要求相适应的“例子”,以“文本再现,回顾梳理;情境创设,练习表达;随堂讲评,自我评价”的形式展开教学,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内化语言,运用语言,打下扎实的语言基本功。

再次,活动式作文,激活体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生活是习作的源泉。为了丰富学生的习作素材,我参加了由徐敏老师主持的区级课题“‘活动式作文’指导模式的研究”。我们用新课程的理念作先导,用变化的、动态的、生成的观点来看待作文教学,建立“体验——感悟——表达”的活动式作文指导模式,引导学生写真我、吐真情。

创新写话、习作,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综观新中国成立以来四套教材写作练习题材的分布,“想象的世界”题材获得关注不多。当前的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着抑制学生创造力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命题脱离学生实际,显得单调;作文指导的方法机械;文体训练的形式单一等。培养创新人才要从娃娃抓起,语文课程标准的第二部分“课程目标”要求:“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基于以上认识,2014年,我申报了“上海市中小学(幼儿园)中青年骨干教师团队发展计划”,经过层层遴选,成功入选,成立了“文心创意工作坊”。作为团队的领衔人,我带领来自黄浦区三所学校5位老师以“小学低中段写话、作文教学中培育学生创造力的教学实践研究”为载体开展研究。本项目旨在探索小学低中段写话、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实践路径。我们发现,写话、作文教学中的发散思维、联想与想象、推测假设、类比思维、头脑风暴、自我设计等训练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我们研发的二、三年级写话、作文教学的校本课程,是对现行上海小学语文二、三年级教材的补充训练。上海市师资培训中心评价此项目研究有价值、有亮点、有方法、有理论基础。

四、有效作业设计,减负增效

作业是教学五环节中重要一环,是教师了解教学效果,检查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及其运用能力,督促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自2010年起,我开始研究作业的有效性,引导教师确保质量,学生轻松学习。

“一页纸”练习,与课堂教学一致。指导学校三至五年级语文教师一改以往课后做练习的形式,让作业“变脸”,即根据学情和教学目标,每课设计“预习练习、课中练习和课后练习”,做到练习设计与课堂教学一致,使教学目标可视化、具体化。在亲自实践和指导下,我校三至五年级已形成校本语文练习集锦。

借助“可视化”工具,提高作业设计品质。2014年7月,在学习了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徐淀芳主任的视频讲座《作业——最熟悉的陌生人》之后,我明确了作业设计的改进方向,引导教师借助徐主任推荐的“可视化”工具——三类表格(作业的关联表、属性表、检核表)来重新审视和思考作业的设计,促使教师从全局着眼,主动建立课程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之间的联系,并细化落实,凸显课程、目标和主体意识。

有效练习,减负增效已见成效:我校2012—2014年,在上海市黄浦区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测试中,语文、数学学科各项指标名列前茅,取得了可喜成绩。

在语文教改中,我勇于实践,敢于创新,因而连续两届被评为“黄浦区拔尖人才”“黄浦区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2007年,荣获“上海市园丁奖”;2009年,荣获“上海市模范教师”;2010年,荣获“上海市劳动模范”;2014年,荣获“全国模范教师”;2015年,被聘为“黄浦区小学语文工作室”导师。

26年来,我从一位教育战线的新兵成长为专业成熟的教师再到略有建树,初显特色,是前辈们的关怀和指引、学校的锤炼和期望、伙伴们的智慧和关爱助我成长,对此,我心怀感激!在未来的日子里,我愿把所有的荣誉献给学校,愿把所有经验与同伴分享,帮助青年教师茁壮成长,使百年名校生机盎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