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前儿童人际关系的发展

学前儿童人际关系的发展

时间:2022-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儿童的人际关系包括与成人的关系和与同伴的关系两方面。与成人的关系中,最重要的是儿童与父母的关系,又称为亲子关系。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一种倾向。母亲在场或不在场对这类儿童影响不大。这种儿童接受陌生人的安慰和接受母亲的安慰一样。实际上这类儿童并未形成对人的依恋,所以有的人把这类儿童称为 “无依恋的儿童”。

一、亲子关系的发展

(一)亲子关系的概念

儿童的人际关系包括与成人的关系和与同伴的关系两方面。与成人的关系中,最重要的是儿童与父母的关系,又称为亲子关系。广义的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的相互作用方式,即父母的教养态度、方式与子女的受教方式。狭义的亲子关系是指儿童早期与父母的情感关系,即依恋。早期的亲子关系是以后儿童建立同他人关系的基础,儿童早期亲子关系好,就比较容易跟其他人建立比较好的关系。广义的亲子关系 (父母教养态度和方式)直接影响到儿童个性品质的形成,是儿童人格发展的最重要影响因素。如父母态度专制,容易导致孩子懦弱、顺从;父母溺爱,则易导致孩子任性。

(二)亲子关系的类型

亲子关系通常分成民主型、专制型及放任型三种。

1.民主型

民主型指父母对孩子是慈祥的、诚恳的,善于与孩子交流,支持孩子的正当要求,尊重孩子的需要,积极支持子女的兴趣、爱好;同时对孩子有一定的控制,常对孩子提出明确而又合理的要求,将控制、引导性的训练与积极鼓励儿童的自主性和独立性相结合。父母与孩子关系融洽,孩子的独立性、主动性、自我控制、信心、探索性等方面发展较好。

2.专制型

专制型指父母给孩子的温暖、培养、慈祥、同情较少,对孩子过多地干预和禁止,对孩子的态度简单、粗暴,甚至不通情理,不尊重孩子的需要,对孩子的合理要求不予满足,不支持孩子的兴趣、爱好,更不允许孩子对父母的决定和规则有不同的意见。这类家庭中培养的孩子或是变得顺从,缺乏生气,创造性受到压抑,无主动性,情绪不安,甚至带有神经质,不喜欢与同伴交往,忧虑、退缩、怀疑;或是变得自我中心和胆大妄为,在家长面前和背后言行不一。

3.放任型

放任型指父母对孩子的态度一般关怀过度、百依百顺、宠爱娇惯;或是消极的、不关心、不信任、缺乏交流,忽视他们的要求;或只看到他们的错误和缺点,对子女否定过多,或任其自然发展。这类家庭培养的孩子,往往形成好吃懒做、生活不能自理、胆小怯懦、蛮横胡闹、自私自利、没有礼貌、清高孤傲、自命不凡、害怕困难、意志薄弱、缺乏独立性等许多不良品质,但也有可能使孩子发展成为自主、独立创造性强等性格特点。

亲子交往的影响因素主要有:①父母的性格、爱好、教育观念、对儿童发展的期望以及对其教养行为等;②父母的受教育水平、社会经济地位、宗教信仰以及父母之间的关系状况等;③儿童自身的发育水平和发展特点。

(三)依恋关系与依恋行为

1.依恋的概念

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一种倾向。一般认为,婴儿与主要照料者 (母亲)的依恋大约在第六七个月里形成。与此同时,对陌生人会开始出现恐惧的表现,即俗话所说的 “认生”。在历史上,鲍尔比第一个明确提出依恋概念。但由于他及早期的依恋研究的对象主要集中于儿童发展的早期,因而习惯把依恋理解为 “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的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一种倾向”。近来西方的一些研究对 “单一依恋”观点进行了修正,提出了 “多重依恋关系”,即儿童可以与不同环境中的人建立起不同的依恋关系,从而大大扩充了依恋的对象 (不仅是母亲,还可能是父亲、同伴、老师、挚友、恋人、子女等),同时自然地拓展了依恋的时期 (不再局限于婴幼儿时期,而是贯穿于人的整个生命发展历程)。现代学者更倾向于认为依恋是人与人之间的长久、持续的情感联结。

2.依恋的特征

依恋的特征有:①依恋关系是依恋双方情感交融的关系,但有一方表现出更为依赖。②依恋者寻求与依恋对象的身体亲近和目光追随。早期儿童依恋的基本行为包括探寻和吮吸、姿势反应、注视和跟随、倾向、微笑、有声信号、哭泣、抓握和依偎等。③依恋关系可以提供安全感和自我效能感,可使人在其他社会情境中面临人际压力时,能够身心放松,感到有所依靠,能更积极、更有信心地活动,去迎接挑战。④依恋具有传递性,早年的依恋经历会聚变为 “内在工作模式”,从而影响后来的多种社会观念和行为。⑤稳定性也是依恋的一个特征,早期建立形成的依恋关系,特别是安全性依恋能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和一致。

3.依恋的形成与发展

婴儿依恋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出生至3个月):无差别社会反应的阶段。在此期间,婴儿对人的反应几乎都是一样的。

第二阶段 (3~6个月):有差别社会反应阶段。这时期婴儿对母亲和他所熟悉的人的反应与陌生人的反应有了区别。

第三阶段 (6个月~3岁):特殊情感联结阶段。婴儿从六七个月开始,对依恋对象的存在表示深深的关注。当依恋对象离开时,就会哭喊,不让离开;当依恋对象回来时,就会显得尤为高兴。

4.依恋的测量方法

爱因斯沃斯等人发明的陌生情境技术是用来测量1~2岁婴儿依恋水平的方法,其实验成为研究婴儿分离焦虑、陌生焦虑的经典实验。

爱因斯沃斯和他的同事认为,如果依恋发展得好,婴儿会视母亲 (或其他主要养护者)为安全保障并能在游戏室里自如探究。而当父母短时间离开时,婴儿会表现出分离焦虑。此时,由陌生的成人来安慰他一定不如母亲安慰有效。

5.依恋的类型

尽管所有的儿童都存在着依恋行为,但由于儿童和依恋对象的交往程度、质量不同,儿童的依恋存在不同的类型。一般认为儿童的依恋行为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1)安全型

这类儿童与母亲在一起时,能安逸地玩弄玩具,对陌生人的反应比较积极,并不总是偎依在母亲身旁。当母亲离开时,探索性行为会受影响,明显地表现出一种苦恼;当母亲又回来时,他们会立即寻求与母亲的接触,但很快又平静下来,继续做游戏。这种类型的儿童约占65%~70%。

真题再现

妞妞上幼儿园,和妈妈分开时哭起来,但妈妈离开后,她便恢复了平静,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傍晚,妈妈来接她时,她快乐地投入到妈妈的怀里。妞妞的这种依恋行为表现属于 ( )

(安徽省2016年)

A.回避型依恋 B.安全型依恋 C.抗拒型依恋 D.矛盾型依恋

【育萃专家解析】B。安全型,这类幼儿与母亲在一起时,能安逸地玩弄玩具,对陌生人的反应比较积极,并不总是偎依在母亲身旁。当母亲离开时,探索性行为会受影响,明显地表现出一种苦恼;当母亲又重回来时,他们会立即寻求与母亲的接触,但很快又平静下来,继续做游戏。

(2)回避型

母亲在场或不在场对这类儿童影响不大。母亲离开时,他们并无特别紧张或忧虑的表现;母亲回来了,他们往往不予理会,有时也会欢迎母亲的到来,但只是暂时的,接近一下又走开了。这种儿童接受陌生人的安慰和接受母亲的安慰一样。实际上这类儿童并未形成对人的依恋,所以有的人把这类儿童称为 “无依恋的儿童”。这种类型的儿童极少。

(3)反抗性

这类儿童遇到母亲要离开之前,总显得很警惕。如果母亲要离开他,他就会表现出极度地反抗;但是与母亲在一起时,又无法把母亲作为他安全探究的护符。这类儿童见到母亲回来时就寻求与母亲的接触,但同时又反抗与母亲接触,甚至还有点发怒的样子。如孩子见到母亲,立刻要求母亲抱他,可刚被抱起来又挣扎着要下来,要他重新回去做游戏似乎不太容易,他不时地朝母亲看。

真题再现

1.当母亲离开时,表现得极为痛苦,而当母亲回到身边时,又拒绝同母亲接触。当母亲回到婴儿身边后,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才能使他的情绪平静下来。这属于依恋类型中的 ( )

(云南省2014年)

A.回避型 B.安全型 C.矛盾型 D.消极型

【育萃专家解析】A。

2.简述爱因斯沃斯提出的儿童依恋模式类型。

(云南省2015年)

【育萃专家解析】

(1)安全型。这类儿童与母亲在一起时,能安逸地玩弄玩具,对陌生人的反应比较积极,并不总是偎依在母亲身旁。当母亲离开时,探索性行为会受影响,明显地表现出一种苦恼;当母亲又回来时,他们会立即寻求与母亲的接触,但很快又平静下来,继续做游戏。

(2)回避型。母亲在场或不在场对这类儿童影响不大。母亲离开时,他们并无特别紧张或忧虑的表现。母亲回来了,他们往往不予理会,有时也会欢迎母亲的到来,但只是暂时的,接近一下又走开了。这种儿童接受陌生人的安慰和接受母亲的安慰一样。实际上这类儿童并未形成对人的依恋,所以有的人把这类儿童称为 “无依恋的儿童”。

(3)反抗性。这类儿童遇到母亲要离开之前,总显得很警惕。如果母亲要离开他,他就会表现出极度地反抗;但是与母亲在一起时,又无法把母亲作为他安全探究的护符。这类儿童见到母亲回来时就寻求与母亲的接触,但同时又反抗与母亲接触,甚至还有点发怒的样子。如孩子见到母亲,立刻要求母亲抱他,可刚被抱起来又挣扎着要下来,要他重新回去做游戏似乎不太容易,他不时地朝母亲看。

6.依恋的影响

早期依恋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①安全的依恋有助于儿童积极地探索。随着儿童年龄的发展,这种好奇心直接影响儿童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孩子表现出更高的持久性和愉快感,有助于问题的解决。②婴儿期的依恋质量影响到儿童的同伴关系。安全型依恋的儿童比非安全型依恋的儿童更容易接触,情绪比较愉快,攻击性低,具有更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技能。

7.培养良好的依恋

培养孩子良好的依恋要做到:①父母与孩子之间要保持经常的身体接触,如抱孩子,还要适当和孩子一块玩耍。同时,父母亲在和孩子接触时,要保持愉快的情绪,高高兴兴地和孩子玩。②父母对孩子所发出的信号要敏感地做出反应,要注意孩子的行为 (如找人、哭闹等),并给予一定的关照。

二、同伴关系的发展

同伴关系是儿童在早期生活中,除亲子关系之外的又一重要社会关系。同伴关系的交往最早可以在6个月儿童身上看到。尽管同伴关系不像亲子关系那样持久和牢固,但却为儿童提供了与众多同龄伙伴平等和自由交流的机会。因此,与同伴的交往使儿童在更大的范围内体验一种全新的人际关系,这是他们发展社会能力,提高适应性,形成友爱态度的基础。此外,同伴关系对儿童情感、认知和自我意识的发展也具有独特的影响作用。

(一)同伴关系对儿童发展的作用

1.同伴交往有利于儿童学习社交技能和策略,促进其社会行为向友好、积极的方向发展

在同伴交往中,一方面,儿童初步体验社交行为,如微笑、请求、表示邀请等,从而尝试、练习自己已学会的社交技能和策略,并根据对方的反应作相应的调整,使之不断熟练、巩固和积极、恰当;另一方面,儿童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对方的社交行为而学习、尝试,对自己而言是新的社交手段,从而丰富自身的社交行为,使之在数量和质量上均得以更进一步发展。

2.同伴交往是学前儿童积极情感的重要基础

儿童与儿童之间良好的交往关系,能和良好亲子关系一样,使儿童产生安全感和归属感,从而心情轻松、活泼、愉快。通过观察发现,学前儿童在与同伴交往时经常表现出更多、更明显的愉快、兴奋,无拘无束地交谈,并且能更放松、更自主地投入各种活动。同时,良好的同伴关系也能成为儿童的一种情感依赖,对学前儿童具有重要的情感支持作用。

3.学前儿童在同伴交往中的观察学习和积极探索有助于促进其认知能力的发展

在同伴交往中,不同的儿童带有各自不同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他们在共同活动中也会做出各不相同的具体表现,即使面对同样的玩具,也可能玩出不一样的花样,于是同伴交往可以为儿童提供分享知识经验,互相模仿、学习的重要机会。他们在活动中不断地重新操作、组合玩具,从不同角度去使用活动的材料和建构一样的物体。同时,同伴交往也为儿童提供大量的同伴交流、直接教导、协商、讨论的机会,儿童常在一起探索物体的多种用途或问题的多种解决方式。这些都有助于儿童扩展知识、丰富认知,发展自己的思考、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同伴交往可促进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首先,同伴交往为儿童进行自我评价提供了有效的对照标准,4岁左右的儿童已能够将自己与同伴做简单的对比,他们常常会对另一个儿童说 “我比你快”“你没我乖”或者 “我画得比你好”等。同伴的行为和活动就像一面 “镜子”,为儿童提供自我评价的参照,使儿童能够通过对照更好地认识自己。这是儿童最初的社会性比较,它为儿童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打下了最初的基础。

其次,与同伴的交往为儿童对行为的自我调控提供着丰富信息和参照标准。儿童在交往中发出的不同行为,往往招致同伴的不同反应。如打人常招来同伴的拒绝或逃避,而微笑则换回的是友好和合作。从同伴的不同反应中,儿童的积极行为得到强化,既可以了解自己行为的结果与性质,又可以了解是否为他人所接受,并认识到调整自己行为的必要性与哪些行为必须调节、控制,从而进一步据此调控自己的有关行为。因此,同伴交往,特别是其间同伴的反馈,对儿童自我意识尤其是自我调控系统的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二)2岁前同伴交往的发展阶段

2岁前同伴交往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物体中心阶段。这时儿童之间虽有相互作用,但他把大部分注意都指向玩具或物体,而不是指向其他儿童。

第二阶段:简单相互作用阶段。儿童对同伴的行为能做出反应,并常常试图支配其他儿童的行为。

第三阶段:互补的相互作用阶段。出现了一些更复杂的社会性互动行为,对他人行为的模仿更为常见,出现了互动的或互补的角色关系,如 “追赶者”和 “逃跑者”,“躲藏者”和 “寻找者”,“给予者”和 “接受者”。

婴儿早期的社会性交往通常是积极的,到1岁左右则有近半数的同伴交往是攻击性、冲突性行为,如打架、揪头发、推人等行为。

(三)同伴交往的类型

儿童同伴交往的类型是不同的,主要有受欢迎型、被拒绝型、被忽视型和一般型四种基本类型。

1.受欢迎型

受欢迎型儿童喜欢与人交往,在交往中积极主动,且常常表现出友好、积极的交往行为,因而受到大多数同伴的接纳、喜爱,在同伴中享有较高的地位,具有较强的影响力。从同伴提名分上看,他们的正提名分很高,而负提名分很低。

2.被拒绝型

被拒绝型儿童和受欢迎型儿童一样,喜欢交往,在交往中活跃、主动,但常常采取不友好的交往方式,如强行加入其他小朋友的活动、抢夺玩具、大声叫喊、推打小朋友等,攻击性行为较多,友好行为较少,因而常常被多数儿童所排斥、拒绝,在同伴中地位低,关系紧张。从同伴提名分上看,他们一般正提名分很低,而负提名分很高。

3.被忽视型

被忽视型儿童不喜欢交往,他们常常独处或一人活动,在交往中表现得退缩或畏缩,既很少对同伴做出友好、合作的行为,也很少表现出不友好、侵犯性行为。因此既没有多少同伴主动喜欢他们,也没有多少同伴主动排斥他们,他们在同伴心目中似乎是不存在的,被大多数同伴所忽视和冷落。这类儿童的正、负提名分都很低。

4.一般型

一般型儿童在同伴交往中行为表现一般,既不是特别主动、友好,也不是特别不主动或不友好;同伴有的喜欢他们,有的不喜欢他们,他们既非为同伴特别喜爱、接纳,也非特别被忽视、拒绝,因而在同伴心目中的地位一般。从提名分上看,这类儿童的正、负提名分都有一定的得分,二者都处于居中的水平。

(四)同伴交往的影响因素

1.早期亲子交往的经验

亲子关系对今后的同伴关系有预告和定型的作用,一般认为二者是相互影响的。

儿童在与父母的交往过程中不仅学习着社交方式,而且发现自己的行为可以引起父母的反应,由此可以获得一种最初的 “自我肯定”的概念。这种概念是儿童将来自信心和自尊感的基础,也是其同伴交往积极、健康发展的先决条件之一。

2.儿童自身的特征

儿童的身心特征一方面制约着同伴对他们的态度和接纳程度,另一方面也决定着他们在交往中的行为方式。首先,性别、长相、年龄等生理因素和姓名影响着儿童被同伴选择和接纳的程度。其次,儿童的气质、情感、能力、性格等个性、情感特征影响着他们对同伴的态度和交往中的行为特征。对儿童同伴交往关系影响最大的是其在交往中的积极主动性、交往行为及交往技能。

3.活动材料和活动性质

活动材料,特别是玩具,是儿童同伴交往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尤其是婴儿期到学前初期,儿童之间的交往大多围绕玩具发生。

活动性质对同伴交往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自由游戏的情境下,不同社交类型的儿童表现出交往行为上的巨大差异;而在有一定任务的情境下,如在表演游戏或集体活动中,即使是不受同伴欢迎的儿童,也能与同伴进行一定的配合、协作,因为活动情境本身已规定了同伴间的作用关系,对其行为有许多制约性。

真题再现

试论述学前儿童同伴关系的影响因素。

(云南省2014年)

【育萃专家解析】

(1)早期亲子交往的经验。亲子关系对今后的同伴关系有预告和定型的作用,一般认为二者是相互影响的。儿童在与父母的交往过程中不仅学习着社交方式,而且发现自己的行为可以引起父母的反应,由此可以获得一种最初的 “自我肯定”的概念。这种概念是儿童将来自信心和自尊感的基础,也是其同伴交往积极、健康发展的先决条件之一。

(2)儿童自身的特征。儿童的身心特征一方面制约着同伴对他们的态度和接纳程度,另一方面也决定着他们在交往中的行为方式。首先,性别、长相、年龄等生理因素和姓名影响着儿童被同伴选择和接纳的程度。其次,儿童的气质、情感、能力、性格等个性、情感特征影响着他们对同伴的态度和交往中的行为特征。对儿童同伴交往关系影响最大的是其在交往中的积极主动性、交往行为及交往技能。

(3)活动材料和活动性质。活动材料,特别是玩具,是儿童同伴交往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尤其是婴儿期到学前初期,儿童之间的交往大多围绕玩具发生。活动性质对同伴交往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自由游戏的情境下,不同社交类型的儿童表现出交往行为上的巨大差异;而在有一定任务的情境下,如在表演游戏或集体活动中,即使是不受同伴欢迎的儿童,也能与同伴进行一定的配合、协作,因为活动情境本身已规定了同伴间的作用关系,对其行为有许多制约性。

三、师幼关系的发展

师幼关系是指教师和幼儿在教育教学和交往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人际关系。师幼关系也是幼儿进入社会教育机构之后必然建立的,但与亲子关系、同伴关系等幼儿的其他人际关系相比,它的独特之处就是蕴含着由明显的目的性和计划性而构成的 “教育教学关系”。

(一)师幼关系的特点及价值

1.师幼关系的特点

(1)游戏性

幼儿早期身心发展的水平决定了托幼机构的活动以游戏为主,教育目标和内容的实现大多以带有游戏性的教育活动为载体,这明显地区别于学校教育阶段上课的形式,因而早期的师幼关系更强调幼儿和教师在活动中获得的游戏性体验。

(2)稳定性和亲密性

托幼机构中的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关系建立,贯穿于一日生活的每个时间段、每个活动中、所有场景里。教师既是幼儿心灵的教育者,亦是儿童生活的照顾者,远比中小学教师与学生的接触长久、广泛、全面,因而与幼儿建立的人际关系也更稳定和亲密。

(3)内隐的长久性和外显的单向性

托幼机构中的幼儿在他们顺利进入下一阶段学习生活之后,因身心发展的迅速等,常会出现不能清晰记忆早年的师幼关系、对以前教师的感情迅速转变、不再依恋等现象,并表现出外显缺失但内隐长期的影响,常造成早期教育机构教师单方面的情感回味等现象。

2.师幼关系对幼儿发展的作用

在幼儿园或其他早期教养机构中形成的师幼关系对幼儿和教师的发展与适应的价值,从幼儿的角度来说在于:

(1)师幼关系对幼儿学习和适应性的影响最为突出

一般来讲,和谐的师幼关系给幼儿提供的是支持、帮助和安全感,不和谐的师幼关系让幼儿感受到的是压力、冲突和紧张感。

(2)对幼儿社会性,特别是自我的发展具有极大作用

幼儿早期对教师权威的高度迷信决定了他们更易受到教师期望、评价、批评与表扬,甚至情绪、态度的影响。通过教师与幼儿的积极交往以及教师的指导,幼儿能够获取社会知识,学会一定社会的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通过教师的示范以及幼儿的观察学习,幼儿能够习得分享、合作、同情、谦让等亲社会行为。

(3)对幼儿的亲子关系、同伴关系产生一定影响

积极良好的师幼关系有利于不安全亲子关系的弥补和调整,并促使亲子关系向安全方向发展。另外,师生关系的性质和特征对幼儿同伴交往的主动性、能力、社交地位等有明显的影响。实践观察也发现,被教师肯定、与教师建立和谐关系的幼儿更倾向于被同伴接纳;对教师有更高情感、安全感的幼儿在同伴交往中更少出现退缩行为、敌意和攻击行为。

(二)师幼关系的类型

我国幼儿园教师与幼儿的关系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

1.严厉型

严厉型教师缺少对幼儿的情感支持,通常比较冷漠,批评和惩罚较多。

2.灌输型

灌输型教师较为注重知识传授,很少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调整教育方式;在集体教育活动中总是说得多,幼儿的自主探究方面涉足很少。

3.开放学习型

开放学习型教师非常重视幼儿知识的获得,并鼓励幼儿自主探究、自我发现。

4.民主型

民主型教师重视幼儿的全面发展,并能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的兴趣和需要。

真题再现

结合幼儿园实际,试论述建立良好师幼关系的策略。

(云南省2015年)

【育萃专家解析】

建立良好师动关系的策略有:①帮助幼儿适应环境的变化,消除分离焦虑;②积极主动地与幼儿交往;③对幼儿和幼儿的活动真正关注并感兴趣;④理解与宽容地对待幼儿的错误;⑤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⑥帮助幼儿摆脱不良行为习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