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朋友们:
大家好!
当我书写这封信的时候,还沉浸在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和温暖的感受中,让我浮想联翩并打动我心灵的是孩子们在这个学期写下的儿童诗以及期末练习卷上孩子们的稚语清音。
都说孩子就是天生的诗人,是的,我确信!当他们睁大眼睛观察、敞开心扉倾听时,那个内心丰富的小精灵就来到我们的身边了。
这天,当我们学习了一组描写秋天的课文之后:
我问:“你们喜欢秋天吗?”
“喜欢,因为秋天有丰收的麦浪……”
“还有飘香的瓜果和快乐的人们……”
“还有像我们一样会写字的大雁……”
瞧,就是这样,当他们表述自己“异见”的时候,立刻变成了美丽的发光体。他们在告诉我他们对这个世界有自己的感知,他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幅属于自己的秋天的图画。果然,当我布置写一首关于秋天的诗时,我欣赏到了孩子们眼中那个色彩斑斓的秋:
秋天来了
马楚炜
秋天来了,秋天来了,
田里的稻谷成熟了,
树上的黄叶扇呀扇,
扇走了炎热扇来了凉爽,
扇得我呀哈哈笑!
秋天来了,多好呀!
秋 天
熊紫铉
秋天,秋天,
金色的秋天!
稻海随风翻麦浪,
苹果对我笑红了脸,
粮食丰收水果香,
我爱秋天的田野和山洼!
秋 色
高筱天
秋天到来了,
田间渡彩条,
金黄系枝头,
紫色挂上楼。
秋色为何这样美?
勤劳的双手爱美的心!
秋 风
陈志平
秋风秋风吹呀吹,
果园迎来大丰收,
苹果个个笑红了脸,
梨子争着挂灯笼。
秋风秋风吹呀吹,
果园迎来大丰收,
送来苹果的香香,
飘来梨子的甜甜。
我的调色板
李子文
我爱秋天的山,
它是我的调色板。
秋风是画笔,
调出红的枫叶、绿的小草、黄的银杏,
还有蓝蓝的天空苍翠的山。
我时常想,孩子们如何知道秋的样子?在南国的深圳,实在难以领略“删繁就简三秋树”的景象,难以感知“一场秋雨一场寒”的萧瑟。好在有许多的美文为孩子们描画了秋天的样子,于是“秋高气爽、瓜果飘香、天高云淡、叠翠流金”流淌进孩子们的心田,还有萦绕孩子们脑海中的金色的麦浪和排成“人”字的大雁……是啦,这应该就是阅读的魅力吧!一篇篇清丽的小文,一首首优美的诗歌,赏析与品读间为孩子们打开认知的大门,为他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于是“秋”在孩子们的笔尖流淌出来,变成了“调色板”,化作了扇走炎热的大扇子,于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景致,随着孩子们稚拙的文字浮现在我的眼前,我想,孩子们带我领略的,就是最美的“秋”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孩子们开始喜欢读诗,并开始尝试着写了,也许是儿童诗总给人以丰富的联想,读着读着眼前就会浮现生动的画面、有趣的场景吧,因此,孩子们每每读到《走山路》《小花鹿》等诗歌时,小脸上就情不自禁地堆满微笑,还有那朋友间的对望和示意,让你明白他们之间很有一种感同身受的快乐。我是观察着他们的观察,欢喜着他们的欢喜,阅读着他们眼中的那份“美好”,品味着他们心里的那个“世界”,惊讶中又充满了感动:
丁嘉轩的《假如》读来让我眼前一亮,不禁想:这是刚上二年级的孩子写的?
假如我有一支
马良的神笔
我要给山区的小朋友
画许多许多的书
让他们像我一样
每天遨游在知识的海洋
假如我有一支
马良的神笔
我要给北京城画一个
巨大的空气清新机
吸走害人的灰霾
我们好放心地欣赏故事中的绿瓦红墙
假如我有一支
马良的神笔
我要给裸露的大地
画上茂密的森林
让沙漠变成绿洲
流浪的动物啊请快快回归家园
假如我有一支
马良的神笔
孩子们是在用心地书写着自己的心情和愿望,凭借一支“马良的神笔”娓娓道来,读着,读着,心里不禁一热。栗可涵写道: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要在盲童黑暗的世界里画上金色的太阳/绿绿的小草和五颜六色的花朵/让他们“看到”这个美丽的世界。李曼溦的愿望是:把弯弯曲曲的山路换成平坦的柏油马路/让上学的孩子可以边走边唱/边唱边跳。赵子佩说:我要给凶猛的豹子画上好吃的肉/那么它就不会去捕猎可爱的小羊和小兔。马楚炜说:我要给老师画很多神奇的药/让老师的喉咙不再沙哑/疼痛。瞧,他们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全在这些愿望里了。想让盲童看世界的,是因为她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想把山路变大路的,一定是感受到上学的快乐;希望豹子不去捕食小动物的,生活中应该是很喜欢小猫小狗的;想给老师送药的,当然会是一个懂事体贴的孩子。怎么会不感动呢?他们的情感是如此的丰富,心灵是那样的纯净!
曾经让孩子们写过《谁和谁好》,答案多种多样,很有画面感,非常有意思。比如:
栗可涵:小鸟和树叶好,小鸟喳喳唱起歌,树叶沙沙来伴舞;
李子涵:小鱼和浪花好,小鱼跳一跳,浪花笑一笑;
蔡与林:我和妈妈好,我帮妈妈把地扫,妈妈夸我好宝宝;
赵子菲:铅笔和橡皮好,铅笔出错了,橡皮来帮忙;
贾雯茜:风和风筝好,风儿托起风筝,风筝跳起舞蹈;
吕尚鸿:绿树和青山好,大树枝叶茂,青山穿绿袍……
读着他们的小诗,能说他们对生活没有自己的体会吗?不!他们对世界是充满好奇和幻想的,虽然禀赋各异却充满生命的灵性,虽然很不成熟却不乏独到的见解,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鼓励和帮助,陪伴他们徜徉在阅读的海洋,和他们一起陶醉其中且乐此不疲。
这个学期除了坚持经典诵读,在学期末我们又加入了绘本故事的阅读和分享,这个过程让我和孩子们都觉得很快乐!我一直相信,投入地去做一件事,就一定会有收获,果然,在孩子们期末测试卷上我看到了坚持的成果。
与以往一样,试卷的最后一道题目是看图写话。画面是一个小男孩在空中飞,身边是小鸟,下面是房子和树木,题目要求依据图意写一段通顺连贯的话。乍一看到题目,我先一愣,天啊,这人在天上飞不合乎逻辑呀,再一想,倒觉得题目出得有点意思,这就看孩子们怎么想了。试卷收上来,先翻看孩子们的写话,感觉非常欣慰!
薛荔丹是个爱读书的孩子,她把自己看这幅图的感受非常写实地记录下来:
一天晚上,小明做了一个梦,他梦到自己和小鸟一起飞上了天,他张开双臂,就像小鸟张开翅膀一样,他看到了美丽的公园、高高的大楼、宽阔的道路和茂密的树林,连太阳和白云都在夸赞他飞得高呢!其实这是一幅画,我就是在一张试卷上看到了它,我忍不住说:“我心飞翔!”
吕尚鸿则把自己想象成了图画中的小男孩:
一天,我终于会飞了。我飞过了马路,飞过了城市,飞过了树林,我一直向上飞,有三只小鸟一直跟着我,我们飞到了太阳和白云的身边。我一不小心撞到了小鸟的身上,一下子把我撞疼了。我突然发现我没有在天上,我是在自己的床上,哦,原来我是做了一个梦啊!
林俊淦把自己的生活场景带到了写话中:
小明晚上做了一个梦,在梦里他会飞,他在空中大叫:“我会飞啦!”他看见许多小鸟在旁边,看到地上的房子啊、树啊都矮矮的,他开心极了。忽然,他听到妈妈大叫:“起床啦!”小明一下子醒了。
一篇一篇地读孩子们写下的句子,我是一直笑着的,他们的语言虽稚拙,但真的不乏智慧的灵光。常言道“言为心声、文如其人”,不同的文章可以让我们看到性格及思想迥异的人。的确是呢,每翻阅一张试卷,孩子们的样子就会随同他的文字一起跃入我的脑海,就像与他们进行了一次愉快的交流,让我陶醉在“孩子们的梦里”不亦乐乎。
“日有所诵,绵绵不绝”。我想,诗意的文字大概就是这样在日复一日的坚持中缓缓流进孩子们心田的吧?也许有一天,这些孩子会在阅读中因久积而丰厚,因多思而灵敏;会在写作中捕捉最细微的感触,让思想恣意流淌,让情感真挚释放。我相信一定会有这么一天,因为我们会一路陪着孩子认真地读,静静地想,耐心地等!
这次的期末测试,孩子们的表现确实很不一般,均分竟在98分以上,这其实是我意料之中的事,因为他们平时热情高涨的阅读和积累已经为这次出色的表现埋下了伏笔。分析几年来的测试卷,我发现考测的形式的确是越来越灵活了,单凭死记硬背教科书上的知识已经很难再得高分,只有那些脚踏实地地阅读、思考、积累的孩子才会在这样的考查中脱颖而出。而我想说的是:要想学好语文,除了“认认真真阅读、扎扎实实积累”,应该是没有什么捷径可走了。
在整理孩子们的试卷时,偶然看到一本《儿童文学》,里面的一首儿童诗我特别喜欢,在此用心地敲下每一个字,与大家分享:
采 露 珠
树叶托着露珠
花朵托着露珠
装着一个
微笑的
清纯的
七彩的
如诗如画的世界
我想采撷露珠
采集绿叶的梦
花朵的歌
让天地之精华
捧在我的手心上
露珠对我眨眨眼
越发晶莹可爱水灵
我不忍采撷露珠
但采摘到露珠美丽的梦
装饰在我记忆之中
读读,再想想,觉得意境很美。如果孩子是露珠,那么我们就是托着他们的绿叶和花朵;如果书籍是露珠,那么阅读就会让我们沐浴到温暖的阳光,看到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想到我们班已经开始的“亲子阅读”,想到我们将共同采撷最美的露珠,然后把“美丽的梦”精心地装饰在孩子们成长的记忆之中,多好啊!
让一切开始于美丽吧!我的邀请您接收到了吗?
全远姬
2014年2月12日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