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让学习插上飞翔的翅膀

让学习插上飞翔的翅膀

时间:2022-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活动目的1.通过自我剖析,了解学习中存在的问题。③学习的情感、意志和态度。这样既提高了自学能力,又为听课“铺”平了道路,形成期待老师解析的心理定势。

一、活动目的

1.通过自我剖析,了解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2.通过这次班会使学生明白高二年级的关键性和重要性,找到行之有效、事半功倍的学习方法。

二、活动过程

1.课题引入

让学习插上飞翔的翅膀,既能高效学习,又能让自己身心愉悦。当然,这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心态和学习方法的问题。学无定法,学必有法,贵在得法。这便说明了学习必然需要一定的方法,学习的方法不是固定的,你的方法不一定能适应别人,别人的方法也不一定适合你。有的人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有的却找不到,这时我们也可以借鉴一下成功人士的方法,给自己一些启发。当发现自己使用的方法一直无法让成绩上升时,我们也应定时改进学习方法。

2.活动三环节

第一环节:目标决定高度

成功的道路是目标铺出来的。

案例分析: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心理学家组织3组人,让他们分别向着10公里以外的3个村子进发。

第一组的人既不知道村庄的名字,又不知道路程有多远,只告诉他们跟着向导走就行了。刚走出两三公里,就开始有人叫苦;走到一半的时候,有人几乎愤怒了,他们抱怨为什么要走这么远,何时才能走到头,有人甚至坐在路边不愿走了;越往后走,他们的情绪也就越低落。

第二组的人知道村庄的名字和路程有多远,但路边没有里程碑,只能凭经验来估计行程的时间和距离。走到一半的时候,大多数人想知道已经走了多远,比较有经验的人说:“大概走了一半的路程。”于是,大家又簇拥着继续向前走。当走到全程四分之三的时候,大家情绪开始低落,觉得疲惫不堪,而路程似乎还有很长。当有人说:“快到了!快到了!”大家又振作起来,加快了行进的步伐。

第三组的人不仅知道村庄的名字、路程,而且公路旁每一公里就有一块里程碑。人们边走边看里程碑,每缩短一公里大家便有一小阵的快乐。行进中他们用歌声和笑声来消除疲劳,情绪一直很高涨,所以很快就到达了目的地。

心理学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当人们的行动有了明确的目标,并能把自己的行动与目标不断加以对照,进而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进行速度与目标之间的距离,人们行动的动机就会得到维持和加强,就会自觉地克服一切困难,努力达到目标。

如果人生没有目标,就好比在黑暗中远征。人生要有目标,一辈子的目标,一个时期的目标,一个阶段的目标,一个年度的目标,一个月份的目标,一个星期的目标,一天的目标……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进步就越快,对社会也就越有益。有了崇高的目标,只要矢志不渝地努力,就可能成为壮举。如果将心理学家的结论用哲人的语言来表达,那就是:“伟大的目标构成伟大的心灵,伟大的目标产生伟大的动力,伟大的目标形成伟大的人物。”

第二环节:分析自我

(1)学生冥想3分钟,寻找心中的目标

冥想结束后,让几个学生主动起来介绍“我心中的目标”。(鼓励同学们展开想象把心中的目标说得具体、详细,甚至描绘出一幅理想蓝图)

向学生提出三个问题:

①学习上我想超过谁?②毕业后我的未来在哪里?③我的理想职业是什么?这既是对短期目标、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让学生思考一段时间后,写一封给未来的自己的信。

(2)学生思考

以前给自己定的目标,达成地怎么样了?为什么?

(学生反思,学习习惯不够好)

学习除了书本还是书本吗?

你对书本的观点、内容从来不加怀疑和批评吗?

除了小说等一些有趣的书外,其他理论书你根本不看吗?

读书从来不做任何笔记吗?

除了学会运用公式定理,你还知道它们是如何推导的吗?

你认为课堂上的基础知识没啥好学,只有看高深的大部头著作才过瘾吗?

你能够经常使用各种工具书吗?

上课或自学你都能聚精会神吗?

你能够见缝插针,利用点滴时间学习吗?

你常找同学争论学习上的问题吗?

第三环节:明确目标,为学习插上飞翔的翅膀——高中学习方法与能力培养

(1)提高学习心理的素质

①学习的动机。学习需要动机。由于学生的个人需要而产生的学习内驱力很重要。有人有旺盛的求知欲,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正是如此,如升学、就业、兴趣、爱好、荣誉、地位、求知欲、事业、前途等。我们要努力强化学习的动机,如参加各种竞赛,挑战强者,激起学习欲望;看到自己学习成果而受鼓励,从而增强自信;经受挫折,要有不甘失败和屈辱的精神。

②学习的兴趣。浓厚的学习兴趣与效率有密切关系,可以用好奇心和求知欲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要把知识应用于实践,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出问题时,那种成功感易激发学习兴趣。

③学习的情感、意志和态度。将积极的情感同学习联系起来,防止消极情绪的滋生,可以促进学习。善于控制自己,是学习意志力培养的关键。控制和约束自己的行动,控制不需要的想法和情绪,可以使思想集中到学习上来,这点是尤为重要的。

(2)掌握学习方法

①预习:在浏览教材的总体内容后再细读,充分发挥自己的自学能力,理清哪些内容已经了解,哪些内容有疑问或是看不明白(即找重点、难点)分别标出并记下来。这样既提高了自学能力,又为听课“铺”平了道路,形成期待老师解析的心理定势。这种心理定势必将调动起我们的学习热情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

②听课:听老师讲课是获取知识的最佳捷径,老师传授的是经过历史验证的真理,老师长期学习和教学实践的精华。听好课,应当做好下列几件事:

a.端正听课态度;

b.认真倾听;

c.多种器官并用;

d.及时归纳。

③怎样做笔记。

a.重要的概念、结论及其分析;

b.重要的知识归类或知识框架(含线索、结构);

c.经典的例子或练习题,某些问题的新见解和思考方法。

④面对浩渺“题海”,应该怎样应战。

第一,“任它长江水三千里,我只取一瓢”。换言之,我们应走“精练”之路。因此,进入高三后,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选择一较好的复习资料以备用。

第二,要重视老师布置的自行设计的练习题。

复习资料一般都是面对一个较大的使用群体,对个体的你未必适合。一个优秀的老师一定会根据自己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高考的形势,设计一些更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供学生们选用。对此,你应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选做其中的一些。

第三,坚持“细水长流”。

许多同学对文科作业有认识误区,以为数理化才需要天天做作业,文科主要就是看书,要么就是做试卷。其实不然,作为一名文科生,文科作业恐怕同样需要天天做,只不过不需要大量做罢了。需要注意的是,要尽量少做“抄抄书”就可以完成的作业。即使老师布置了这样的作业,也应努力用自己的语言重新概括与组织。这样就能做一次又一次收获,不至于感到是“无效劳动”。

第四,对典型题目要认真研究。

典型题目一般有两类:

①较好的高考题,特别是列入了高考《考试说明》“题型示例”中的例证题;

教师们设计的对某一类专题有“范例”意义的练习题。

要认真研究典型题目,因为练习题是永无穷尽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把那些例题研究透,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三、活动反思与后记

1.在活动中要给学生发言机会,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心理素质;

2.活动是为学生而设置的,要学生多谈自己的亲身体会,使学生得到心理释放和启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