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塞上秋风鼓角城头落日旌旗

塞上秋风鼓角城头落日旌旗

时间:2022-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李贺偏偏反其道而行之,他在事物的色彩和情态上着力,用浓辞丽藻去表现紧张悲壮的战斗场面,构思新奇,形象丰富。诗人用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黑云压城,战前紧张的氛围,周围必定是沉寂的。忽然间,“角声满天”,战斗吹响了号角。“半卷红旗”表明是偷袭,自然不能大张旗鼓。而“临易水”,是表明交战的地点。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1], 甲光向日金鳞开[2]

角声满天秋色里[3], 塞上燕脂凝夜紫[4]

半卷红旗临易水[5], 霜重鼓寒声不起[6]

报君黄金台上意[7], 提携玉龙为君死[8]

作者简况

李贺(约公元791~约公元817),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

疑难注释

[1] 黑云:厚厚的乌云,这里指攻城敌军的气势。摧:毁坏。这句形容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机形势。

[2]甲光:铠甲迎着太阳闪出的光。金鳞:形容铠甲闪光如金色鱼鳞

[3]角:古代军中一种吹奏乐器,多用兽角制成,也是古代军中的号角。

[4]塞上燕脂凝夜紫:夜色中塞上泥土有如胭脂凝成,浓艳得近似紫色。燕脂,即胭脂,一种红色化妆品。这里指暮色中塞上泥土有如胭脂凝成。据说长城附近多半是紫色泥土。

[5]临:抵达。易水:大清河上源支流,源出今河北省易县,向东南流入大清河。

[6]霜重鼓寒:天寒霜降,战鼓声沉闷而不响亮。声不起:形容鼓声低沉,不高扬。

[7]黄金台:故址在今河北省易县东南,相传战国燕昭王所筑,置千金于台上,以招聘人材、招揽隐士。

[8]玉龙:指一种珍贵的宝剑,这里代指剑。君:君王。

诗文大意

敌军的队伍像乌云一样,慢慢地逼近,危城似乎要被摧垮;阳光照射在鱼鳞一般的铠甲上,照出一片金光闪闪。

号角的声音在这秋色里响彻天空;塞上泥土犹如胭脂凝成一样,夜色中浓艳得如紫色。

寒风卷动红旗,部队悄悄临近易水;凝重的霜湿透了鼓皮,鼓声低沉,扬不起来。

为了报答国君的赏赐和厚爱,手操宝剑甘愿为国血战到死!

诗文名句

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诗文欣赏

《雁门太守行》是乐府旧题,它押韵较宽,不受太多格律束缚,可以说是古人的一种半自由诗。

意象新奇,设色鲜明,造型新颖,想象丰富而奇特,这是李贺诗歌的突出特点。大胆的用笔手法,绝少运用白描手法,给笔下的各种事物插上想象的翅膀,涂上各种各样新奇浓重的色彩,这就有效地显示了它们的多层次性,使得李贺的诗歌波诡云谲,难怪他被称为“诗鬼”。

本诗中,诗人把色彩运用到了极致。一般的边塞诗,都带有一种苍凉、悲壮的意味,仿佛塞外的风沙把诗歌中所有的旖旎情怀都吹散了。李贺偏偏反其道而行之,他在事物的色彩和情态上着力,用浓辞丽藻去表现紧张悲壮的战斗场面,构思新奇,形象丰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首句既是写景,也是写事,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诗人用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敌军逼近,如乌云当头,沉重紧张的气氛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次句写城内的守军,正在与敌军对峙的时候,忽然风云变幻,出现了一缕日光,把守城将士的甲衣照出一阵炫目的金光。漫天沉重的黑色里,透出一丝金光,仿佛给守城将士带来了一线光明,振奋了精神,情景相生,奇妙无比。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黑云压城,战前紧张的氛围,周围必定是沉寂的。忽然间,“角声满天”,战斗吹响了号角。时值深秋,万木摇落,在一片死寂之中,那角声呜呜咽咽。显然,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因为“塞上燕脂凝夜紫”,那大块大块的胭脂般鲜红的血迹,透过夜雾凝结在大地上呈现出一片紫色。诗人没有描写杀声喊声震天、双方短兵相接的激烈场面,只通过战后对战场的描写,来表现这场战役的激烈程度。这种黯然凝重的氛围,衬托出战地的悲壮场面,暗示攻守双方都有大量伤亡,守城将士依然处于不利的地位,为下面写友军的援救作了必要的铺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写唐军将士夜袭敌营,以死报效朝廷。“半卷红旗”表明是偷袭,自然不能大张旗鼓。而“临易水”,是表明交战的地点。这个地点可能是实写,也可能是虚写。“易水”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壮志豪情,用在此处,表示将士们也有荆轲那种一往无前、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接着描写苦战的场面:驰援部队迫近敌军的营垒,便击鼓助威,投入战斗。无奈夜寒霜重,连战鼓也擂不响。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黄金台是一个典故,传说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贤士。在这里诗人引用这个故事,写出了将士们对朝廷、对国家的感恩之心,和誓死报效朝廷的决心。

诗人对于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不直接描写,而是选用浓艳斑驳的色彩来表现,而这种色彩斑斓的奇异画面却准确地表现了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边塞风光和瞬息变幻的战争风云,精准而妥帖。惟其奇诡,愈觉新颖;惟其妥贴,则倍感真切;奇诡而又妥帖,从而构成了浑融蕴藉富有情思的意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