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孔子教子学“诗”习“礼”

孔子教子学“诗”习“礼”

时间:2022-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据载,孔子的儿子出生时鲁昭公赐给他两条大鲤鱼道喜,孔子由此给儿子取名鲤,字伯鱼,以示纪念。伯鱼是孔子唯一的儿子,但是孔子并不溺爱他,从小就教导、督促他要勤奋学习。有一天,孔子又站在庭院中,伯鱼从旁走过,孔子又问他说:“伯鱼,你学了《礼》吗?”孔子要求儿子懂礼貌、遵纪守法,成为一个有修养的人。

孔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年),卒于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后人尊称他为“孔子”。孔子在几千年封建社会中被奉为“万世师表”,他的祖辈曾是宋国的贵族,后因受排挤迁往鲁国,到他父亲时已没落为下级武官。他三岁丧父,十七岁丧母,家境十分贫寒。他从小好学上进,加上当时鲁国是一个文化中心,因此他学习了鲁国保存的文化,从中寻求治国教人之道。二十岁左右他做过“委吏”和“乘田”的小官,办事很认真。大约三十岁时,他开始私人讲学,广招门徒,勤奋施教,声誉越来越高。在讲学的同时他又勤勉治学,广求名师。他修订了《诗》《书》《礼》《易》《春秋》,为后世整理保存了珍贵的文化典籍。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花在教育上,是一位极有影响的思想家、教育家。

据载,孔子的儿子出生时鲁昭公赐给他两条大鲤鱼道喜,孔子由此给儿子取名鲤,字伯鱼,以示纪念。伯鱼是孔子唯一的儿子,但是孔子并不溺爱他,从小就教导、督促他要勤奋学习。

有一天,孔子把伯鱼叫到身边,问他说:“《诗经》中的《周南》《召南》这两部分你学过了吗?如果不学这两部分,就如同面抵墙壁走路而根本迈不开步子一样啊!”伯鱼连连称是。

又有一天,孔子一个人站在庭院之中,伯鱼从孔子旁边快步走过,孔子忙叫住他问:“你学《诗》了吗?”伯鱼回答说:“没有。”孔子就教导他说:“不学《诗》,你就无法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别人也就无法明白你的意思。”伯鱼退下去后就遵照父亲所说的话,开始专心学习《诗》了。

《诗经》是孔子从三千多首民间诗歌中选出三百零五篇汇集而成的,其中有着丰富的知识和深刻的寓意。孔子非常重视《诗》,他曾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篇》)在今天,我们可以对孔子的话做以下理解:为什么不学《诗经》呢,孩子?诗可以使人兴奋、激昂,也可以令人消沉、忧郁,这些喜怒哀乐的感情变化都能丰富人的情感世界。诗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可以抒发感情,也可控制感情,陶冶情操,培养高贵的品质,使人爱人、爱家、爱社会。《诗经》可以用于文学欣赏,其中许多诗歌具有深刻的意义,还可以改编成戏曲、歌舞,使人明白事理,增长知识。《诗经》可以教导人们该如何正确地与人交往,人与人之间应当和睦相处,以礼相待。通过读诗、写诗,一个人可以发泄自己的愤恨之情,却又不会伤害别人,这样就有利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至于丧失理智而走向错误的深渊。通过学习《诗经》,一个人能够明白孝顺父母、友爱亲朋的道理。从长远来看,人们学习《诗经》,明白治家治国之道,就可以为社会出力了。学习《诗经》还可以懂得许多知识,充实头脑。正因为孔子把《诗经》看得如此重要,所以他要求伯鱼一定要好好学习《诗经》。

有一天,孔子又站在庭院中,伯鱼从旁走过,孔子又问他说:“伯鱼,你学了《礼》吗?”伯鱼回答说:“没有学。”孔子便对他说:“不学习《礼》,你就无法在社会中立足啊!”伯鱼退下去后又去认真学习《礼》。孔子认为,不学礼便无法在社会上生存,更谈不上为自己的国家尽力了。孔子要求儿子懂礼貌、遵纪守法,成为一个有修养的人。他希望儿子对人、对家、对社会都应当有爱心,重义轻利,不要斤斤计较。

从以上几件事,可以看出孔子对儿子教育很严格,同时随时随地都注意施教,而且善于引导,从不采用粗暴的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