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利用课堂教学中的错误资源

如何利用课堂教学中的错误资源

时间:2022-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华罗庚说过:“天下只有哑巴没有说过错话,天下只有白痴没有想错过问题,天下没有数学家没算错过题的.”学生出错是正常的,关键是我们怎样来对待“错误”.在教学中,笔者把学生的“错误”看成是难得的资源,并且加以运用,使课堂因“错误”而变得有意义,有生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犯的错误,或理解有偏差,或思维不够深刻,或看待问题的方式不同,教师教学时如果能从学生出现的错误出发,进行引导点拨,不仅能引出正确的想法

华罗庚说过:“天下只有哑巴没有说过错话,天下只有白痴没有想错过问题,天下没有数学家没算错过题的.”学生出错是正常的,关键是我们怎样来对待“错误”.在教学中,笔者把学生的“错误”看成是难得的资源,并且加以运用,使课堂因“错误”而变得有意义,有生命力.

一、发现“错误”,指出问题的症结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犯的错误,或理解有偏差,或思维不够深刻,或看待问题的方式不同,教师教学时如果能从学生出现的错误出发,进行引导点拨,不仅能引出正确的想法,还可以“将错就错”,拓宽学生的思维,对症下药,针对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案例1 在教学《三角形的分类》时,练习册上有这么一道判断题:如果一个三角形中最大的角小于90°,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师:判断这道题的正误,并说说你的理由.

生1:这道题是错误的,因为还可能是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生2:这道题是正确的,因为这个三角形中最大的角小于90°,那么这三个内角都是锐角,所以这个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师:这道题大家有不同的看法,请同学们思考:锐角三角形与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有联系吗?并分别回答以下三个问题:①锐角三角形有没有可能是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②等腰三角形有没有可能是锐角三角形?③等边三角形有没有可能是锐角三角形?

师:从这些问题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3:锐角三角形与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是按两个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的,前者是按角分的,而后者是按边分的.

生4:锐角三角形可能是等腰三角形,也可能是等边三角形.

生5:等腰三角形可能是锐角三角形.

师:谁知道生1错在哪里?

生6:生1就是没有理清锐角三角形与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之间的关系而导致的错误.

师:请同学们再仔细观察这道题,你们发现了什么?

师:这道题还给出了快速判断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方法:找到三角形中最大的角,再判断这个角是什么角,从而知道了这个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

点评:从学生的回答中笔者发现,学生出错的原因是没有理清锐角三角形与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之间的关系.从案例中不难发现,当学生的“错误”出现时,我们要及时抓住、正确关注,认真分析学生错误出现的原因,有意识地进行引导点拨,从而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二、正视“错误”,辨析出错的原因

在教学中经常会发现学生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教师对待错误的态度不应是着急,而应是平和,要引导学生一起正视“错误”,因为一个错误就是一颗“宝石”.要发现这颗“宝石”的价值,需要师生一起来辨析,共同分析出错的原因.这样可以增强学生辨别错误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2 (1)一根绳子长100米,第一次剪去20米,第二次剪去34米,这根绳子短多少米?结果有60%的学生错误地认为结果是100-20-34=46(米);(2)一根绳子长100米,第一次剪去20米,第二次剪去34米,这时绳子还剩下多少米?让学生对比两题,探讨出错的原因,引起大家的质疑和深思.

点评:教师在教学中可通过典型的例题,让学生暴露错解,师生共同分析出错的原因,学生就能从反面吸取经验教训,迅速从错误中走出来,从而增强辨别错误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善用“错误”,引发知识的延伸

课堂教学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发生错误.学生暴露出错误时,教师有时不要直接纠正学生的错误,而要引导学生一起来共同解析,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让学生在纠正错误的过程中,自由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比如,教师可以提出新的问题,让学生用辨析、比较的方式来纠正错误,同时引出知识的延伸.用辨析、比较的方法纠正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错误,可以帮助学生去伪存真,抽象概括出知识的本质属性.[1]

案例3 学完分数的意义后有这么一道题:一瓶食用油,吃了全部的?

师:从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生1:我知道剩下的是吃了的

马上有许多学生反对:剩下的是全部的

为了让学生达成对一种命题网络的建构,教师抓住错误追问:那么吃了的是剩下的几分之几呢?

生:把全部平均分成10份,吃了3份,剩下7份,吃了的应该是剩下的

点评:一个学生的错误引发了更多学生对分数意义的思考,这样不仅完成了对分数意义的巩固,而且还由此引申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新问题.通过对错误的追问,完成了对错误的纵向比较、辨析,既复习了已有的知识,又使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联想、有所延伸.

四、反思“错误”,探究问题的凭借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错误发生,如何利用好这些错误,化弊为利,是我们每位数学教师应该考虑的问题.当学生遇到或出现了错误时,我们所要做的应当是引导学生一起反思错误,将这种错误作为探究问题的凭借,通过自我监控,自己发现错误,剖析错误,改正错误,从而获得正确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反思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释放出生命的活力,闪耀出智慧的光芒,飞扬起自主的个性

案例4[2] 在教学带分数的乘法时,教师直接出示了一道带分数乘法:×3.学生尝试后出现了多种情况:

师:请你想办法证明以上方法中哪种方法是正确的,另外的方法为什么错.

这位教师放手让学生通过把分数化成小数计算来验证,得出答案(3)是正确的,再探究另外两种方法错在哪里.

点评:学生找错、明错的过程是积极探究的过程,教师很好地利用了学生的错误,把这个错误作为问题探究的凭借.学生尝试纠错的效果比教师苦口婆心、包办代替的效果好得多,以后再碰上类似的问题,错误的概率肯定会大大减少,同时这种做法培养了学生探究的能力.

学习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尝试错误的过程,学生正是在不断地发生错误、纠正错误的过程中获得了丰富的知识,提高了学习的能力,增进了情感的体验.“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学生的“错误”是宝贵的资源,因为有了“错误”,课堂才显现出生机和活力;因为有了“错误”,师生才有更广阔的探索空间;因为有了“错误”,我们的数学课堂才更加精彩.

(东兴区胜利中心校 陈 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