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你知道清明节是由寒食节演变而来的吗

你知道清明节是由寒食节演变而来的吗

时间:2022-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清明来临的时候,气温升高,雨量增多,适合庄稼的播种。说起清明节不能不说与之非常相关的寒食节。寒食节按照时间来计算的话,和清明节相差不过一天或者两天。寒食节时有给死者上坟的习俗,后来人们逐渐把寒食节这天定为上坟的时间。而由于寒食节和清明节距离很近,随着时间的推移,清明节逐渐代替了寒食节。此外,清明节也有放风筝的习俗。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清明来临的时候,气温升高,雨量增多,适合庄稼的播种。

说起清明节不能不说与之非常相关的寒食节。寒食节源于古代的钻木取火,古人在不同的季节用不同的树木枝干取火,每次取火之后,都要随着季节的变化更换新火,这也就规定了古人在新火未至之时禁止生火。在禁火之时,人们不约而同地准备一些冷食,以便食用,这样慢慢就演变成为一种风俗习惯。寒食节按照时间来计算的话,和清明节相差不过一天或者两天。从字面意思就可以了解到,这个节日就是要禁止生火,只能食用冷食。

寒食节时有给死者上坟的习俗,后来人们逐渐把寒食节这天定为上坟的时间。而由于寒食节和清明节距离很近,随着时间的推移,清明节逐渐代替了寒食节。寒食节中的相关习俗都被清明节所传承下来。

清明扫墓的风俗有一定的历史渊源,扫墓本身就是对先祖的缅怀与敬重。《清通礼》云:“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清明扫墓一般都会去墓地,但是由于个体存在差别,祭扫方式就会出现了不同。“烧包袱”是清明祭扫最重要的形式,民间所说的包袱是祭之人从阳间寄往阴间的邮包,这个邮包里面装有冥钱。烧包袱祭扫先祖的行为不分贫富贵贱,在自家门口把包袱放在正中,旁边配有糕点、香烛等贡品,口中会默念亡灵的名字,一切准备完毕后,在包袱的四周划上一个圆圈,并按照亡灵坟墓的方向开一个豁口,点燃圆圈中的冥币后,在圈外再次点燃一些冥币,也就是所谓的打发外祟。家境宽裕的人,会带上亲人亲自到亡灵的墓地祭拜。对于破坏严重的坟墓要及时修复,或者给坟头添土,并在坟头上面放些花或者冥币,以表示亡灵后继有人。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多彩的,除了传统的上坟扫墓以外,还有插柳、踏青和荡秋千等诸多娱乐活动。有些地区,人们会把采来的柳枝整齐地插在自家的窗户下面,通过观察柳枝的变化情况来预报天气。“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是人们经常说的一句话。关于清明节插柳的习俗还有一个故事:古时候,清明节是鬼魂四处游荡之时,人们为了避免鬼魂打扰自己的生活,就在院落中各个角落插上柳枝,他们认为这样可以驱赶鬼魂,人们也把柳枝视为辟邪的利器。清明的时候,男女老少会把柳条编织成一个圆圈戴在头上,并在圆圈上点缀一些花朵。《怀安县志》曾经这样描述当时的情景:“清明,插柳于门,男女亦各戴之。谚云: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白首。”

除此之外,清明节还有踏青的习俗,踏青就是郊游。清明正值春回大地之时,此时世间万物呈现出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正是人们饱览自然界的大好时光。踏青之外,古人还在清明时植树。现在我国把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此时全国各族人民都会参与到植树造林的运动中去。此外,清明节也有放风筝的习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