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们是不平凡的志愿者

我们是不平凡的志愿者

时间:2022-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很多北大学生选择当志愿者来实践知识,做到知行合一,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林芳芳是北大支教团的志愿者。在大学里,到青海支教一直是林芳芳的一个心愿。大通六中政务处主任张延平介绍,这已经是北京大学支教团第十三届成员支教,他们不仅为学校注入了新鲜血液,同时也把北大的思想和精神带到了学校,带到了老师和学生当中。作为一名学生,林芳芳是平凡的,但是作为一名志愿者,她是不平凡的。

明代哲学王阳明曾讲“知行合一”,知是认识,行是实践,知行合一即是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又是判断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

——张岱年(曾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国学大师)

荀子・儒效》记载:“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为圣人。”意思是说,不听不如听,听到了不如看见了,看见了不如知道了,知道了不如实践它。学习到了亲自实践这一步才达到极高的境界。亲自去实践它,弄清了事理就成了圣人了。荀子告诉我们,知识只有接受实践的检验,才能成为真知灼见。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应用。如果学而不会用,那么再好的知识也是一堆废物。

张岱年先生曾在《做学问的三个基本方法》中,讲到学习捷径中的第二条就是:知与行的统一。他说:“明代哲学家王阳明曾讲‘知行合一’,知是认识,行是实践,知行合一即是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又是判断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王阳明的‘心外无物’的唯心论是错误的,但‘知行合一’还是正确的。”的确如此,学习知识是为了更好地利用知识,如果有知识不知道如何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那么拥有的知识就只是死的知识。死的知识不但没有一点益处,有时还可能有害。

要想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我们就应加强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并把两者的关系调整到最佳位置,使知识与能力能够相得益彰,共同促进,发挥出前所未有的潜力和作用。

很多北大学生选择当志愿者来实践知识,做到知行合一,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他们有的去西部支教,运用自己的知识来传递智慧;有的去照顾孤寡老人,用自己的爱心温暖心灵;还有的用一腔热情来帮助外来的务工人员……就在这些实践当中,他们帮助了别人,也提升了自己。

林芳芳是北大支教团的志愿者。2011年6月她还在北大未名湖边,和同学们一起享受大学的美好时光。初秋时,她已身处距北京2000公里外的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成为一名西部支教的老师。

在狭窄的宿舍内,林芳芳静静地坐在办公桌前备课。在大学里,到青海支教一直是林芳芳的一个心愿。从北大外国语学院毕业后,她就立刻来到青海,在大通六中当了一名初中英语教师。“当初选择到艰苦的地方支教,也是为了锻炼自己,让一年的支教生活过得充实。”林芳芳说。到青海后,这个浙江小姑娘不太习惯吃面食,但是为了融入学校这个大家庭,她克服困难,改变一些生活习惯,现在,她还打算自己开灶做饭以节省开销。

“我经常换位思考,回忆自己是学生时希望老师是什么样子,尝试着向着学生更喜欢的样子努力。”林芳芳说,“学生时代,有困难了还可以求助老师和父母,现在身为老师,知道什么是责任了,应该更多地去帮助学生。”

虽然生活上有种种困难,但林芳芳对支教很有信心,“每个班级学生的水平都参差不齐,为了让每一名学生都能有不错的成绩,有时候也会给个别学生‘开小灶’,看到这些学生的成绩有所提高,心里就会感到很高兴。”

大通六中政务处主任张延平介绍,这已经是北京大学支教团第十三届成员支教,他们不仅为学校注入了新鲜血液,同时也把北大的思想和精神带到了学校,带到了老师和学生当中。“支教不仅带来了当地的改变,也使支教者自身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不计报酬努力付出,在艰苦的环境中展现了支教团队的风采。”张延平主任说。

作为一名学生,林芳芳是平凡的,但是作为一名志愿者,她是不平凡的。通过志愿者行动来到西部支教,不仅为那些渴求知识、渴望走出大山的孩子们带去了希望,也让自己变得更加有责任感和坚强。而这些往往是书本中学不来的。

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青少年要想获得真正有用的知识,就不要仅以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为满足,而要走向社会,把书上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在生活中验证我们在书本上所学得的知识,一边读书一边实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实践中积累丰富的知识,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