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通往严谨教学指导工作的路线图

通往严谨教学指导工作的路线图

时间:2022-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绝大多数学校都渴求提供严谨的教学指导。在追求严谨的过程中,学校领导者通常会着眼于本州或者全国的标准,将其作为依托。这样做的工作逻辑是:教学指导必须符合上述标准学生才能受益。当前通行的乃是《共同核心州标准》,该标准旨在提升全美国教学指导水平的严谨度,尤其反映了上述思想过程与工作逻辑。史提芬明确指出,第二道问题与第四道问题将会在测验中出现。有了测量作为通向“严谨”的路线图,史提芬的教学进程焕然一新。

绝大多数学校都渴求提供严谨的教学指导。但是为了实现“提高严谨度”这一目标,就必然需要清楚一个问题:教学指导过程中的“严谨”究竟所指何物?诸多作家——从达吉特到杜弗尔——都给出了自己对于“严谨”的定义。简单地说,严谨,就是科罗拉多州亚当斯第五十学区所定义的:“一种认为学生将持续取得高标准的学业成就的预期。”但是,领导者怎样才能知道如何设置严谨的目标呢?学校又如何判断学生们已经掌握了自身所需的各项知识和技能呢?

追求严谨的过程中,学校领导者通常会着眼于本州或者全国的标准,将其作为依托。这样做的工作逻辑是:教学指导必须符合上述标准学生才能受益。当前通行的乃是《共同核心州标准》,该标准旨在提升全美国教学指导水平的严谨度,尤其反映了上述思想过程与工作逻辑。此标准的问题在于:它没有明确指出学生们必须掌握哪些知识和能力。不妨阅读一下《共同核心州标准》针对史提芬的英文课程所做的说明:

理解字词以及语段在课文中的意义,包括其比喻意义和内涵意义(包含莎士比亚在内的诸多作家作品)。

表面看起来,此标准似乎已经足够明确。但是,请读者阅读一下本书下面关于“测量之效力”的一小节,其中的每一道问题都是围绕《麦克白》这部作品展开的。

测量效果

《麦克白》选段·测量问题

指导语:在这一幕中,麦克白正在讨论自己从巫师那里听到的预言。请阅读文章选段,然后回答以下问题:

麦克白:

看起来,按照预言所说,他(班克)将会成为国王的父亲。这不就像是给我戴了一顶歪歪斜斜的皇冠,让我拿着一把带着隔板的杖吗?!就是说我无法按照我的血统传位?我的儿子一个也不会成为国王?如果是这样,班克的儿子就一定要除掉。

一、麦克白所谓“歪歪斜斜的皇冠”有何含义?

A. 麦克白将马上驾崩

B. 麦克白将成为一名奴隶

C. 麦克白将无法成为一名成功的国王

D. 麦克白将展开一段长途旅行

二、文章中所说的“无法跟着自我的血统”最接近于以下哪个选项的意思?

A. 对麦克白残忍相待

B. 与麦克白毫无关系

C. 与麦克白并不熟悉

D. 与麦克白相联结

三、文章中所说的“带着隔板的杖”与“歪歪斜斜的皇冠”这两个短语之间有什么联系?

A. 两者都是王权的象征

B. 两者都与“权威”以及“继承权”相联系

C. 两者都反映了麦克白的领导地位

D. 两者都代表了消极的事物

四、对于麦克白“带着隔板的杖”的描写,对于其后文有何作用?

A. 作为麦克白未来的孩子与班克未来的孩子之间的对比

B. 对于麦克白在继承问题上所面临之挑战的讽刺性评论

C. 对于麦克白“有力的正式权威”以及他“微弱的影响力”之间的对比

D. 对于麦克白的权势以及他无法选择王位继承人的讽刺性对比

上述每一道问题都符合《共同核心州标准》的要求,试图引领学生去“理解字词和语段在文章中的意义”。但是,回答每一道问题所需的能力素质,则大相径庭。第一道问题,更多的是对于词汇在文本中的含义直接进行提问,正确答案是C选项,直接将词语周围的句子与整篇文章的主旨联系起来;不正确的答案在文中没有任何支持。第二道问题的难度更高,因为其中两个错误选项(“残忍相待”和“并不熟悉”)在文中也有一些体现。为了查找正确选项,学生需要明白哪一个含义与文章之间的联系最为紧密;按照此标准,正确答案应该是C选项。与之相对比,第三道问题的难度则进一步增加,它要求学生必须正确解释两个短语的含义,然后选择一个能够同时反映其意义的选项,也就是B。其他“诱导答案”中有两个选项部分是正确的,因此更增加了其迷惑性。最后,第四道问题要求学生将自己对于词汇在语境之中意义的理解,以及整篇文章更加全面的含义和比喻意义结合起来。即使学生们正确理解了“带着隔板的杖”这一短语的意义,他们仍然可能会错选B项,除非他们能够意识到这个表述中并无讽刺的意味,方可选择出正确答案——D选项。这四道问题当中,只有第四题被选入了高级大学预备考试。

这一例子鲜明地指出了在测量中必须注意的一个问题:标准本身毫无意义,除非你知道如何将其具体加以实施。

核心理念

标准本身毫无意义,除非你知道如何将其具体加以实施。正因如此,测量,能够让教学指导更加严谨。

如果只有标准,则无法设置严谨的“门槛”。假设教师们只知道学生应该“理解字词和语段在文章中的意义”,那么,他们只会提出类似第一道问题的题目,也就导致了学生们在遇到第四道问题时,必然感到茫然而不知所措。即使教案范例也无法解决该问题。只有通过测验,我们才能清晰地定义“严谨”。

这之间的差别,可以清晰地从本章起始部分史提芬·齐格与那位传统的教师,我们不妨称其为史密斯先生,关于计划过程的讨论中体现出来。史密斯先生在一周开始之前,就咨询了课程的范围及次序,并安排自己的教学工作来达到上述标准。如果对于恰当的学生测试题目没有具体的认识,那么,史密斯先生所出的题目,很可能全部都类似于第一或者第二道问题。这样做当然更加轻松省力,尤其是在这种情况下,史密斯先生甚至仍然可能认定,学生们还没有能力去回答类似第四道题目那样困难的问题。概而言之,仅凭“标准”本身,我们无法保证学生能够学有所得,即使史密斯先生意图再良好、准备再充分,也无法改变这种结果。

现在,我们来考虑一下史提芬的规划进程。新的一周开始之前,他便咨询周末将会实施的测验——这些测验与“学习能力倾向测验”(SAT)和“大学预修课程测验”(AP)中的英文考试更加一致。所有测验,都是北极星学校的教师们亲自编制的,旨在与年末考试相配合,以确定学生是否掌握了必需的核心技能。史提芬明确指出,第二道问题与第四道问题将会在测验中出现。因此,他问了自己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我们需要教授孩子哪些知识,以确保他们可以正确回答出第四道问题?”有了测量作为通向“严谨”的路线图,史提芬的教学进程焕然一新。如能预先制定好测验题目,则前方之路就会豁然开朗。尽管如此,若拖延到课程结束之后再着手制定测验,您只能踏上与史密斯先生类似的道路——测验完全是在衡量自己教过了哪些知识,而并非学生们需要掌握哪些技能。

北极星学校的所有教室中,都在奉行着“测验至上”的教学方法。包括柏丝和史提芬在内的系主任以及教师们,没有将自己的时间浪费在模糊不清的标准之上,他们勇往直前,直取中宫——“大学预科课程测验”以及其他大学入学考试。通过分析测验里的具体题目,他们总结出学生们为了通过这些测验所需要的具体技能——包括专题比较,确定作者意图,以及细致的文本分析等。我们还需再强调一次:大学预备考试——不仅仅是一系列标准的清单——乃是柏丝与史提芬通向严谨之路的唯一指导。

“高级大学预修课程测验”以及/或者“国际文凭课程”,都为学校提供了绝佳的机会,以确定什么才是适应大学标准的“严谨度”,而且,它们并非唯一的标准。大学预修课程考试(这些考试可以提示我们在工作中需要矫正哪些方面),以及高等院校对于科研论文之重视,也是两种定义精密、受测验驱动且适应于大学要求的严谨度指标。的确,在北极星学校以及其他那些业绩突出的校园中,精心设置的中期测验,加之大学入学考试及其对于“严谨”的要求,正是驱动学生不断取得惊人成绩的核心要素。能达到如此效果的测验是何等模样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在我们所调查的每一所顶级学校当中,高质量的测验工作皆须满足下列标准:

伟大的学校都非常重视中期测验的实施,以便在问题尚可挽回之际就开始采取行动。年终测验从某种程度上来看类似于“尸体解剖”,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检测,因为它们虽然可以表明哪里出了差错,但却已为时过晚,无力回天。本书中所提及的这些顶级学校领导者,每年都会组织4~6次中期测验,并且保证两次测验的间距不长于八周。这种测验频率,可以给教师腾出足够的变革时间,同时,对于学生(或者教职人员)来说,也不会因为“测试疲劳”而感到无法忍受。

试论:严谨,多项选择题,以及开放式问题

对于数据驱动的测验分析,最常见的一种批评,就是抨击其导致学习退化成为“死记硬背”或者“仅仅掌握过于基本的技能”,无法让学生参与到“真正”的学习过程当中。这些批评背后的理念,是认为类似于多项选择这样的题目不够严谨,也因此不具备足够的价值。这种假设是否正确呢?我们不妨再次审视一下《麦克白》文章选段的第四道问题:

四、关于麦克白“带着隔板的杖”的描写,对于其后文有何作用?

A. 作为麦克白未来的孩子与班克未来的孩子之间的对比

B. 对于麦克白在继承问题上所面临之挑战的讽刺性评论

C. 作为麦克白“有力的正式权威”以及他“微弱的影响力”之间的对比

D. 对于麦克白的权势以及他无法选择王位继承人的讽刺性对比

设想一下,学生如果想要准确回答上述问题,需要掌握哪些技能。首先,学生需要深入理解不计其数的文字与修辞手法,理解“间接文本线索”的内在意义。此外,还需了解如何通过一定程度的证据支持,甄别相互矛盾的意义。如果说“严谨地理解英语文学”是教学目标,那么很难想象还有比这更好的考核方式。

不妨设想一下另外一种方式——要求学生撰写一篇短文,或者简要回答以下问题:

这些问题质量较高,足以催生出优秀的写作范文。尽管如此,这些问题却无法界定何为“严谨”;关键点全部在于教师如何给学生们的答案评分。在开放式的问题当中,作品主题和文本难度决定了问题的严谨程度。

概而言之,多项选择题与开放式问题,以一种异常重要的方式相辅相成。其中一种要求学生撰写出自己的文章;另外一种则要求学生在不同的项目中进行选择——里面只有一个是最佳选项。这两种能力都是学生必不可少的:在“灰色的阴影”下辨别是非;以及形成自己特有观点的能力。如果秉持“只靠多项选择题或者开放式问题,就可以同时提升学生上述两种能力”的观点,无疑会阻碍全面开发下一代潜能的进程。

如果说测验能够定义“严谨”,那么它们就必须在所有班级、所有年级之间都普遍适用。否则,我们就无法确保在全部教室中,都能够实现同样程度的严谨性。“普遍适用的测量,对于同时保证所有班级的教学质量都处于高水平而言至关重要”,柏丝解释道。教师们有时候会拒绝这个要求,因为这将催生出一些——某种程度上而言——他们无法在自己教室内部掌控的教学标准。尽管如此,普遍适用之测验——确保所有的班级的所有同学,都可以接受他们所亟须的严谨教育——的核心利益,具有无可比拟的价值,绝对不允许存在任何妥协的空间。正如高中校长迈克·曼解释的那样:“教师只有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目标在哪里,测验的结果才有意义。如果说不同班级的测验目标都各有差异,那么我们也就无从知晓每名学生相对于同年龄组处于什么位置;学生们能够收获多高程度的严谨教育,仅仅取决于他们的教师水平如何。这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并不公平。”

为了确保中期测验足够严谨,必须令它们与课堂的终极目标相配合。为了创建这一“联盟”,从教师到领导者,都需要回答一个关键问题:你对于自己学生的终极期望是什么?如果答案是学生们能够学会批判性思维,或者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那显然是不够的。绝大多数的学校都被这些绚烂华丽的词汇迷惑了双眼,误以为自己在取得进步。事实上,通过测验,可以体现出题人的意图,而这意图的层次,也就决定了工作业绩的高低。与其他测验之间的配合,包括以下几个等级:

与本州测验相配合。据笔者所知,如果学生在本州测验上没有及格,那么也绝无可能通过大学考试。与之相对应的是,很多学生虽然通过了本州测验,但却仍然没能考上大学并获得成功。也就是说,本州测验,乃是大学入学考试的“必要但非充分条件”。要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通过本州测验,这是工作的重中之重。如果说学生们的能力无法达到这一要求,那么就需要调整中期测验的相关部分,以配合本州测验这一非常严谨的目标。

与大学预备测验相配合。大学预备测验乃是最终目标。对于高中来说,已经存在诸多设置精密的考试了,包括:大学预备课程高级考试;国际文凭考试;学习能力倾向测验等。在这些标准测验之外,还可搭配一些学习业绩考核,譬如,要求所有学生按要求写作文章等。对于小学和初中而言,具体的任务类型并没有那么明确,但是,本书中所提及的领导者们,都不约而同地希望,所有学生都能够取得高于同年级平均水平的学习效果。譬如说,提前在数学课程中教授代数知识(并开展相应程度的考试),或者为阅读考试设定更加严格的标准等。不论如何,学校领导者都不会满足于本州标准而踯躅不前。

开辟新道路:柏丝将“大学水平的严谨度”添加到中期考试的方法

与课程次序相配合。一旦我们已经编制完成严谨度适当的测验,之后的任务就是,要确保这些测验与课程设置相互配合。每次测验之前的6~8周之内,其考核内容是否曾经出现在教学活动当中?如果没有,那么教师就会理所当然地提出抗议,认为学校所考的内容并不是他们所教授的知识——这也就背离了中期测验的全部意义。

当然了,想要设置出满足上述所有条件的中期测验相当困难。对于学校来说,可行的一种解决方案,就是自己编制测验。北极星学校的历史教师兼该系主任阿特·沃瑞尔,在设计本校的中期测验时,使用的正是这种方法。“回想起来,完全从头开始工作,对我而言价值非凡,”阿特表示:“尤其是在思考开放式的作文类习题时,这一点体现得更加明显。”通过这种方式,类似阿特这样的教师们,可以确保自己的中期测验着眼于大局,与学生的学习息息相关,而且能够有效追踪孩子们的学习进展。

但是,这种从头至尾地编制测验的缺点在于,它相当耗费时间,尤其是在学校没有相关经验时更为严重。有鉴于此,学校领导者可采取的另一种方法,就是向那些曾经成功实施数据驱动式教学指导的学校“取经”,索取他们使用过的中期测验。因为随着《共同核心州标准》的施行愈加广泛,其对于更多州县的测验影响逐渐加大,所以这个方法将变得更加可行。绝大部分情况下,学校都非常乐于分享他们的测验方法,以帮助兄弟院校节省大量时间。

即便如此,采取上述工作方式时,学校必须有效保证:任何从其他兄弟学校“借来”的测验,都必须着眼于本校大局。迈克·曼精简地总结过这个问题:“每一个州的基准和年终测验都各有不同,而每一所学校、每一个地区的教学标准及课程设置也各有差异。如果我们将其他学校的测验直接拿过来,贸然加以使用,就很可能打乱原有的课程安排。”这就给学校领导者留下了两个选项:或者改变课程安排次序,以配合中期测验;又或者改变中期测验的考核标准,以适应教学内容的设置。

如果说自己编制测验或者外借测验都不可行,那么还有最后一种方法,那就是寻求专业销售中期测验的公司的帮助。从第三方购买中期测验,乃是创建测量体系最为节省时间的一种方式。当然,尽管这种途径看起来足够诱人,但是“从商店买来”的测量通常无法与教学的终极目标相辅相成,也无法确保学生们可以实现学习的最终目的。大学预修课程考试以及学习能力倾向测试中的问题严谨度更高,难度也更大,在这两点上,都要强于商业公司里试题编制人的业务水平。史提芬先前供职的学校就曾使用此种测验,他的建议是:“如果打算使用第三方提供的测试,那么购买者必须慎之又慎。”

试论:“为考试教学”

对于数据驱动式的测验分析,常见的一种批评,就是认为对于考试的高度重视,将导致“为考试而教学”的应试教育甚嚣尘上。这种观点认为,数据会迫使教师在“真正的”教育和无关紧要的应试准备之间做出抉择。如果说学校所使用的测验严谨度不足,或者无法满足学生的求职需要,那么这种批评就的确是合情合理的。尽管如此,如果中期测验的结构合理,可以帮助学生们做好升入大学的准备,那么它们就能成为驱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无可比拟的一种方式。如果你希望学生能够就自己某一原创思想撰写篇幅6~8页纸的论文,为什么不直接教授他们相关技能,让他们更加高效率地完成这一作业呢?同理,如果学生要在学习能力倾向测试中使用二次方程式解答面积问题,难道我们不应该教他们怎么解,以协助他们顺利通过学习能力倾向测试吗?

从更现实的角度来看,在当今美国,一个学生想要进入自己心仪的高等院校,或者任何主要的工作领域——不论是消防员,还是医药工作者,其成功与否,都高度取决于他们通过考试的能力。论者尽可以抨击社会应该有所变革,但是,作为教育者,我们必须让学生做好踏入现实世界的准备,帮助他们取得成功。如此看来,这也就意味着,那些无法高质量地通过大学入学考试的学生,没有掌握自己应该掌握的知识。

最后,数据驱动式教学指导并不是为了应试:其真正意义在于考核教学质量。这才是个中真正的差异所在。

可行性建议:如何按照虽不完美但属强制性质的中期测验或者主要指导开展工作

在很多大型的公立学区中,校长们必须遵循某些规章制度开展工作,并制定相应的工作日程表,或者使用预先准备的地区测验等。如果说这些测验符合我们刚才所说的标准,尚属乐事,我们可以对其不加改变地直接运用。但如果它们并不符合标准,又该怎么办呢?所幸,我们已经看到,一些公立学校已经采取了若干行之有效的数据系统,以应对不同质量的学生测验。以下是他们经常采取的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