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于儿童有两种极端的心理,都于儿童有害。一是忽视,二是期望太切。忽视则任其像茅草样自生自灭,期望太切难免有揠苗助长,反而促其夭折。所以合理的辅导是解除儿童痛苦、增进儿童幸福之正确路线。我们必须沿这路线进行,才能使儿童脱离苦海进入乐园。(《陶行知全集》第4卷,468)
朱永新解读
陶行知先生这里批评了儿童教育中的两种现象:要么“忽视”,无视儿童的存在,不闻不问;要么“期望太切”,给孩子不切实际的目标,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结果,前者“则任其像茅草样自生自灭”,后者则“难免有揠苗助长,反而促其夭折”。
其实,现在这两种现象在我们许多家庭里仍然比较普遍,尤其是后者更甚。这两种现象的后果, 自然是让孩子痛苦不堪,陷入无边的“苦海”。
亲爱的父母们,你教育孩子时是否出现过陶行知先生说的两种现象之一呢?在家庭教育中,一方面我们要呵护孩子的健康成长,另外一方面又不能把自己没有实现的希望全压给孩子,合理的期望,合理的指导,合理的帮助,孩子才能够合宜地成长。
网友感言
成都杨:忽视和过度关注也是当今教育的两种比较普遍的现象。不能走极端,要把握好分寸。
张建:不合理,便易焦虑。今日之父母,大多有此病。
智慧与幸福:做父母的要看着孩子成长,必要时搭上一把力,调整一下方向,不可连看都不看,更不可一天到晚盯着,规定孩子的一切。
Xxj196512:两种极端都不可取,应该理性地对待孩子的成长和学习。
海门开开妈妈:教育孩子要把握好一个度,站在孩子的角度想问题,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陶老师热线:学习是作为人天生的能力,现在孩子常常厌学,实在是学校的学习让孩子痛苦大于快乐。向陶行知先生学习,如何让孩子进入“幸福的乐园”,是教育者和家长都要思考的问题。
深红色:拿捏好度,远离要么“忽视”、要么“期望太切”这两个极端。
童喜喜:过于冷漠和过于关注都会让孩子无所适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