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凝聚改革共识

凝聚改革共识

时间:2022-02-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济学者华生则认为,重建改革的共识,横向的左右共识和纵向的朝野共识都需要建立。但当下中国的左右分歧,远远没有以为的那么严重,因此建立朝野共识更为重要。在凝聚改革共识方面,一个经典的案例,是舆论热议的“权威人士”现象。因此,不必推测底部,不能走回老路,唯有改革不能辜负——这就是“权威人士”传递的核心信号,也是全社会应当凝聚的改革共识。

“承诺投入的人会带来激情、能量和兴奋。一群对共同愿景有真正承诺和投入的人,会产生一股令人敬畏的力量。”彼得·圣吉警告说,许多愿景尽管具有内在价值,却从未得到生根和推广。愿景的早期成功,提高了大家的热情。但伴随涉及的人越来越多,不同观点可能会分散注意力,并引发无法控制的矛盾。一旦发生这种情况,愿景就会夭亡[14]。一切改革,首先难在凝聚共识。全面深化改革,到底改什么、怎么改?在全社会甚至体制内,都还存在各种认识上的分歧。因此,当务之急就是寻求最大公约数,把13亿人的改革共识凝聚起来。

政治学者萧功秦认为,当今中国,极左的“文革”势力重新在社会和网络中抬头,主张“激进西化”的自由派重新活跃。这两种激进主义水火不容,都因为简单明了而对大众具有吸引力。原本被边缘化的“左”右思潮,为何在现实生活中重新崛起?由于“强国家—弱社会”体制,中国陷入了五种困境:权威庇护网结构与权威自利化;利益垄断造成的贫富两极分化;高额税收造成的国富民穷;“国有病”;社会创新能力弱化。长此以往,一旦出现社会危机,就可能出现严重的政治参与爆炸,出现广场民粹主义的泛滥。因此,必须从中道立场重建改革共识,形成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新格局[15]

经济学者华生则认为,重建改革的共识,横向的左右共识和纵向的朝野共识都需要建立。但当下中国的左右分歧,远远没有以为的那么严重,因此建立朝野共识更为重要。从历史上看,所有改革都是逼出来的,很多共识也要逼出来。“形势比人强”,几乎所有成功的改革,都是朝野共同推动的结果。当初政府着手改革的时候,民间已经对改革有了非常强烈的呼声,所以很多政策民间才有积极的响应。建立特区是自上而下的推动,但联产承包责任制等就是自下而上的推动。一旦形成了朝野共识,改革就成为必然趋势,而且只有达成朝野共识,改革才有可能走向成功[16]

事实上,一部改革开放史反复证明,在深化改革中可能出现的矛盾,只能在继续改革中逐步得以解决;围绕具体改革措施出现的争论,也只能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而渐趋一致,直至达成新的共识。在凝聚改革共识方面,一个经典的案例,是舆论热议的“权威人士”现象。

2015年5月25日,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刊登“权威人士”专访,解析当前我国的经济大势:“这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劲头,有的可能需要两三年,乃至更长的时间,在一定时期内不要说全面收获,可能早期收获都见不到。但是,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2016年1月4日,“权威人士”又说:“当断不断,必受其乱。在推进过程中,要勇于做得罪人的事,否则过得了初一过不了十五,结果延误了窗口期,把包袱留给后面,将来会得罪天下老百姓。”2016年5月9日,他又三度发声:“这个L形是一个阶段,不是一两年能过去的。对此,一定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对一些经济指标回升,不要喜形于色;对一些经济指标下行,也别惊慌失措。”

“权威人士”的每一次亮相,都在海内外引发不小震动。原因有二:一是身份的神秘性和权威性。说白了,“权威人士”代表了中央经济决策的最核心圈子,是定调子、给信心、明方向。不难发现,谈话传递的是加快改革的紧迫感。二是沟通时机的精准拿捏。“权威人士”总是选择社会各界比较困惑的时刻节点出现,且不回避争议问题,令舆论感到“很解渴”。显而易见,引导社会预期,正是“权威人士”谈话的核心出发点。

毫无疑问,破解改革的分歧,答案就在于改革,深化改革,深入骨髓的改革。别无他途,必须大破大立,解决一些扭曲,才能宏图大展。我们正处于改革“窗口期”:政策还有余地;民营经济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外贸依然承压,但占全球份额在提高,结构也正在优化升级。因此,不必推测底部,不能走回老路,唯有改革不能辜负——这就是“权威人士”传递的核心信号,也是全社会应当凝聚的改革共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