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水旱灾害应急救援

水旱灾害应急救援

时间:2022-02-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水旱灾害的工作深入人心,汛期人人提高警惕,保证不出大的问题,把防汛工作做好,为宁夏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贡献。宁夏发生重大水旱灾害时,都启动了应急反应和救援系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综合防御信息应该由自治区防灾减灾领导小组发布,带有权威性,信息发布后各有关部门领导要到防灾减灾第一线指挥救灾,尽量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把防灾减灾工作做好,为宁夏的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水旱灾害应急救援_宁夏自然灾害防灾

一、水旱灾害应急救援

水旱灾害发生后,民政厅安排灾区救灾和受灾群众的生活;交通厅做好水毁道路的修复;水利厅负责水工建筑物和渠道工程水毁工程修复;农牧厅负责救灾化肥、救灾柴油的分配;卫生厅负责灾区灾民的医疗救助和疾病预防;电力公司恢复灾区电力供应。公安厅负责灾区的社会治安;各指挥部成员21个单位,都有具体分工负责本行业各种功能的恢复,把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的程序。

1.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

水旱灾害防灾减灾工作是自治区水利厅的一项主业,具体工作由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承担,每当洪灾和旱灾发生时,自治区防汛指挥部办公室都有详细安排部署,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每年3~4月开展汛前大检查,对度汛工程修复及早动手,从防汛抢险角度出发,准备好防汛抢险队伍,储备充足的防汛抢险物料,召开会议层层落实行政首长防汛责任制,每年将防汛第一责任人登报公示,引起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制定了防汛值班守则和制度,24小时报汛、传达汛情。对水文部门,要求一定要测得出,报得准,做好防汛的耳目。因为旱灾是慢性发展,天不降雨时间越长灾害越重,采取措施还来得及,不像水灾带突发性、防不胜防,暴雨下到了什么地方难以预测。所以,各项水利度汛工程都制定了应急预案。黄河洪水来自上游甘肃、青海,兰州站是我们的耳目,洪水达到3000立方米/秒以上,我区就按预报准备抢险。宁南山区每座水库都制定了防洪预案、汛前控制水位、泄洪闸开启制度、水库有险情时防汛抢险物料和抢险队伍在什么位置、用什么信号联络。尤其是水库下游有村庄和农户的及早进行搬迁,一时不能搬迁的强降雨怎样通知农户撤退,这些都做了详细规定。对有山洪威胁的地方,尤其是银川、石嘴山两市受贺兰山洪水的严重威胁,修建的拦洪库、滞洪区及退水闸、排洪沟等都做了防洪预案,对西干渠东堤是银西防洪的分二道防线,防御目标是死守决不能决口,确保银川市的防洪安全。还有其他防洪工程也都制定了防洪预案,“防、抢、撤”任务落实到人,一定不能出问题,各项责任制的落实人。水旱灾害的工作深入人心,汛期人人提高警惕,保证不出大的问题,把防汛工作做好,为宁夏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贡献。

2.救灾组织体系

水旱灾害防灾减灾组织体系,是在自然科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社会体系,过去灾害的发生,主要按灾害种类由气象、地震、水利、地质、农林等部门分别承担,基本属于单项灾害管理。发生水旱灾害后,自治区水利厅首先到现场察看,统计灾情,民政、交通等部门随后也到受灾地区,分别承担相应的救灾任务,这种单一的灾害管理模式,很不适应当前经济发展形势,急需成立自治区防灾减灾领导小组,统管各种自然灾害的救援工作,防止工作扯皮、贻误战机,把救灾工作做好。

3.重大灾害应急反应和救援

1981年9月17日,黄河洪峰流量达到6040立方米/秒(青铜峡站),全区动员20万军民指挥抢修防洪堤,各个跨河重要建筑物险工段都有人把关,区、市、县、乡四级领导到黄河大堤指挥抢险,历经半个多月,战胜了洪灾,像这样大的灾害自此以后很少见到。宁夏发生重大水旱灾害时,都启动了应急反应和救援系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4.灾害信息及综合防御信息发布

水旱灾害信息发布准确与否,要看气象预报的水平,尤其灾害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因为灾害科学本身是一种非线性过程,而非线性状态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演变的多重性和多样性。例如暴雨洪水,其落区和强度是多变的,难以预测的,这就是多重性选择和突变的结果。也是突发性灾害的复杂性和可预知性低的原因所在。所以,灾害信息和综合防御信息发布是很困难的,关键是能基本准确。综合防御信息应该由自治区防灾减灾领导小组发布,带有权威性,信息发布后各有关部门领导要到防灾减灾第一线指挥救灾,尽量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把防灾减灾工作做好,为宁夏的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5.灾害联防联报

目前宁夏从事自然灾害监测、预测、防灾、救灾的厅局有10多个,大都有了较强的技术力量,许多部门除减灾外还兼有兴利职能,如气象部门对气候资源,水利部门对水资源,林业部门对森林和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国土资源部门对矿藏资源的开发利用等。但有各业务部门的工作也不能适应综合防灾减灾的需要,因为许多重大灾害与其他灾害伴随发生,有时一种灾害尚未结束,另一种灾害又降临,只靠单一部门的管理不利于综合减灾。如发生暴雨洪水灾害,有时伴随冰雹或泥石流等灾害发生。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影响已使自然灾害的发生有越来越多的人为因素,各种灾害之间的相互联系也更加明显。防灾减灾涉及到许多社会经济问题,单靠专业技术部门是无法解决的,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防灾减灾,需要加强各减灾业务部门的相互联系,实行信息共享,实行灾害联防报,把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6.避难场所规划及应急调度

水害灾害发生,一般情况下居民的住房、住所都有问题,发生房倒屋塌居民无处安身。居民避难场所一般都规划在一些高台高地或无人耕种的荒地。规划好以后,由于灾害情况一般不大,避难场所只有规划而没有付诸实施,也就是在图上有位置目标,没有发挥功能。尤其在北方地区,干旱是主要灾害,长期要抗旱,而水灾时间短,不像南方水灾严重,所以,对避难场所也只能规划而已。避难场所的规划和应急调度在防灾减灾的实际工作中,有很大用途和重要意义。

(1)避难场所规划

避难场所由各级政府的规划部门统一列入城市、城镇、乡村规划

避难场所规划的编制应遵循以下四条原则:一是均衡布局原则,即就近原则,使居民在发生灾害时,能够迅速到达避难场所。二是可通达原则,要将避难场所安排在居住区内及周围。临时避难场所,象广场、街心花园、成一定规模的绿地、大中小学操场等,以步行5~10分钟到达为宜。三是可操作性原则,结合当地可以利用作为应急避难场所的场地以及连接上述场地的道路现状,划定应急避难场所用地和与之配套的应急疏散通道。四是平灾结合原则,即在有一定规模的已定为应急避难场所的广场、公园、绿地、体育场所(学校操场)、打谷场等处配备救灾所需设施和设备,将其建设成为具有两种功能的综合体,平时履行休闲、健身、娱乐、生产等功能,在发生灾害时能够发挥避难场所作用。

(2)避难场所应急调度

为使应急避难场所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效益作用,必须对避难场所实行统一的应急调度。

避难场所应急调度遵照以下原则进行:平时和发生小灾时由避难场所所在地的县级抗灾救灾综合协调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调度;发生中灾时由避难场所所在地的市级救灾应急指挥部负责调度;发生大灾和特大灾时由自治区救灾应急指挥部负责调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