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让我们学会尊重

让我们学会尊重

时间:2022-02-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次班队活动主题定为尊重,主要是为了使学生理解尊重的含义。让学生懂得尊重他人是一种高尚的美德,通过活动让学生懂得要让别人尊重自己,首先要学会尊重他人,并且学会尊重的途径和方法,从而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较高素养的人。今天的主题班会,我们要讨论的主题就是“尊重”。老人为社会做出过贡献,值得我们尊重和爱戴。

(七、八年级适用)

活动主题

本次班队活动主题定为尊重,主要是为了使学生理解尊重的含义。尊重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是一种文明的社交方式。让学生懂得尊重他人是一种高尚的美德,通过活动让学生懂得要让别人尊重自己,首先要学会尊重他人,并且学会尊重的途径和方法,从而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较高素养的人。

活动准备

1.确定男、女主持人。

2.制作主题班队会的有关课件。

(1) 主题班队会“学会尊重”PPT。

(2) 相声《尊重人》视频片段。

(3) 制作《新三字经》PPT。

(4) 制作歌曲《永远受人最尊敬》背景音乐及歌词PPT。(5) 制作故事“孔子尊师”PPT。

(6) 制作名言名句PPT。

(7) 制作《尊重的力量》故事PPT。

(8) 制作问卷PPT。

(9) 制作“各民族的禁忌”PPT。

(10)歌曲《感恩 尊重 爱》。

3.排练歌曲《永远受人最尊敬》。

4.准备好学生游戏的奖品。

5.设计并印制问卷。

活动过程

(播放视频:姜昆、李文华表演的相声《尊重人》)

班主任:刚才那段相声讲述了在日常生活中,由于不尊重人而闹出来的笑话,告诉我们,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尊重他人是友好相处的基础。我国是文明礼仪之邦,尊重人体现了一个人的内在修养,是一种高尚的美德。今天的主题班会,我们要讨论的主题就是“尊重”。

(PPT出示主题班队会报头)

班主任:首先,请同学们来谈一谈自己对尊重的理解。

(学生举手发言,内容略)

班主任:尊重有四个详细的解释:敬重,重视;尊贵、显要;庄重、自重;对对方的敬称。在佛经中,尊重指“众生平等”。尊重意味着你以体谅、谦恭、礼貌的方式对待人或事。尊重可以从小事出发,从我们身边做起。下面让我们用掌声欢迎两位主持人上台。

(男、女主持人上台)

篇章一:尊重父母,尊重老人

男主持人:同学们,父母是生育我们养育我们的人,也是我们最亲近的人。父母为我们遮风挡雨,为我们劈波斩浪,为我们扫除前进的障碍

女主持人:孝敬父母、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流传着许多诗词和感人的故事。下面请同学们一起朗读《新三字经》。(播放PPT,学生拍手齐读)

新三字经

为人子,方少时。

尊长辈,习礼仪。

能温席,小黄香。

爱父母,意深长。

亲养儿,多辛苦。

报春晖,寸草心。

孝父母,不能忘。

爱父母,生孝情。

存孝意,献孝心。

父母心,知体谅。

心里话,不隐瞒。

求上进,父母安。

孝父母,不能忘。

不能忘!

男主持人:我们不仅仅要尊重自己的父母,还要尊重老人。老人是我们的长辈,没有他们的辛勤劳动,就没有我们幸福的今天;没有他们的精心培育,就没有我们的健康成长。老人为社会做出过贡献,值得我们尊重和爱戴。

女主持人:尊敬老人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人的品德教养问题。近年来,日本不断有大中小学开展“老人体验”教育活动。所谓“老人体验”,其实就是让学生穿上特制的高龄老人体验服,穿上这种衣服,仿佛坐上了时光穿梭机,人也可以变得老态龙钟。通过这种体验可以让学生了解老人的生活,体会老人的辛苦。

男主持人:下面请同学们来说一说,我们应该如何尊重老人?

学生一:听老人的话,接受劝告。

学生二:对老人有礼貌,要体贴老人。

学生三:珍惜老人的劳动成果,不向他们讨要超越家庭经济条件的东西。

学生四:像孝敬父母那样孝敬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

学生五:看见老人需要帮助,我们要义不容辞。

班主任:刚刚大家都说得很好。无论是父母还是其他老人,他们都为我们付出了很多,他们在我们身上倾注了爱,奉献了青春,我们应该报答他们,这种报答最基本的方式就是尊重。

篇章二:尊重老师,尊重同学

男主持人:老师,用辛勤的双手帮助我们打开知识的门窗。

女主持人:老师,用一滴滴的汗水灌溉了我们求知的心田。

男主持人:老师,不辞辛劳用粉笔为我们描绘一幅幅蓝图。

女主持人:老师,呕心沥血为我们的希望和理想保驾护航。

男主持人:下面请大家欣赏张同学为我们带来的歌曲《永远受人最尊敬》。

(张同学上台演唱,播放歌曲《永远受人最尊敬》背景音乐)

女主持人:谢谢张同学优美的歌声,黄同学又为我们准备了一则关于古人尊师重道的故事,掌声有请。(黄同学上台讲述孔子尊师的故事,配PPT画面)

孔子尊师

公元前521年春,孔子得知他的学生宫敬叔奉鲁国国君之命,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阳去朝拜天子,觉得这是个向周朝守藏史老子请教“礼制”的好机会,于是征得鲁昭公的同意后,与宫敬叔同行。到达京都的第二天,孔子便徒步前往守藏史府去拜望老子。正在书写《道德经》的老子听说誉满天下的孔丘前来求教,赶忙放下手中刀笔,整理衣冠出迎。孔子见大门里出来一位年逾古稀、精神矍铄的老人,料想便是老子,急趋向前,恭恭敬敬地向老子行了弟子礼。进入大厅后,孔子再拜后才坐下来。老子问孔子为何事而来,孔子离座回答:“我学识浅薄,对古代的‘礼制’一无所知,特地向老师请教。”老子见孔子这样诚恳,便详细地抒发了自己的见解。

回到鲁国后,孔子的学生们请求他讲解老子的学识。孔子说:“老子博古通今,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归,确实是我的好老师。”同时还打比方赞扬老子,他说:“鸟儿,我知道它能飞;鱼儿,我知道它能游;野兽,我知道它能跑。善跑的野兽我可以结网来逮住它,会游的鱼儿我可以用丝条缚在鱼钩来钓到它,高飞的鸟儿我可以用良箭把它射下来。至于龙,我却不能够知道它是如何乘风云而上天的。老子,其犹龙邪!”

男主持人:黄同学讲的故事十分精彩,句句都讲到一个“尊”字上。大家鼓掌,感谢黄同学的表演。

女主持人:掌声代表了同学们对黄同学的尊重。“孔子尊师”这个故事充分说明了当时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对老师是何等的尊重,为我们后人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其实我们老师并不需要你们回报什么,只要你们在课堂上能专心地听讲,下课后看到老师能礼貌地问声“老师好”,就充分表达了对我们老师的尊重了。

男主持人:在学校里,和我们每天朝夕相处的除了老师还有同学,对同学,我们也要尊重。

女主持人:下面请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怎样做到尊重同学,讨论结束后请每组的代表发言。

第一小组代表:学会宽容理解。同学之间能否友好相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宽容程度。当同学之间出现矛盾时,要能理解、容忍对方的一时之举,相信对方不是出于恶意的攻击,“将军额头跑得马,宰相肚里能撑船”“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等说的都是这个道理。

第二小组代表:学会关心别人。在困境中最需要朋友的关心与帮助。要热情地对待同学,把同学们都当作自己的兄弟姐妹。满腔热情地为大家做事,无论大事小事,只要我们有能力帮忙的就该积极去做。总之,经常帮助别人将能使别人懂得你的存在对他的价值,作为投桃报李的结果,必然是“爱人者人恒爱之”。

第三小组代表:学会赞美别人。适时赞美别人,不代表贬低自己。学会赞美别人,说明你发现了对方的优点,你在赞美别人的同时,也会得到对方对你的赏识。赞美别人要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意的,不要无原则地恭维,更不可讽刺挖苦对方。

第四小组代表:学会尊重人。有些同学喜欢开玩笑,但开玩笑要有分寸,不能拿同学的生理缺陷开玩笑,也不能拿同学的难处开玩笑。开玩笑过了头,就会适得其反,会使同学之间的交往产生隔阂。

第五小组代表:学会接受别人。当然了,对你所喜欢的人,你会很容易接受。但是遇到你不喜欢的人,也要试着与他和谐相处,要试着包容他。其实,人不可能十全十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所以,平时要学会接受和包容同学,你会发现,与人相处并不难。

第六小组代表:学会处理同学矛盾。当和同学矛盾发展到一触即发的时候,千万不要冲动,切记冲动是魔鬼。有些事情不是用暴力可以解决的,不妨通过正确的途径,寻求老师、家长、学校的帮助。通过帮助,使得矛盾的双方从危机的边缘走向合作的、伙伴的境地。 在处理矛盾的过程中,矛盾的双方应该多采用“换位思考”的方法,尽可能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

男主持人:对于同学们的发言,我们有请班主任老师作一下点评。

班主任:刚才六个代表的发言给同学们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同学们所讲的事情,都会发生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这些看似小事,但件件都蕴含着 “尊重”,可见得“尊重”一词既神圣又平凡,它总会出现在我们的生活里。希望同学们在平时的校园、家庭乃至社会的生活中,能互相尊重,互相帮助,互相谦让,珍惜彼此间的友谊,成为真正的朋友。

女主持人:活动到了这里,我想同学们对“尊重”已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就进入本次活动的下一篇章。

篇章三:让我们学会尊重

男主持人:每个人都有一定的自尊心,然而,一个人想要得到他人对你的尊重,你就必须学会先尊重他人。一个不懂得尊重他人的人,是绝不会得到他人的尊重的。古往今来,很多的中外名人都提倡要尊重他人。请欣赏名言名句。(播放课件)

◆ 施与人,但不要使对方有受施的感觉。帮助人,但给予对方最高的尊重。这是助人的艺术,也是仁爱的情操。——刘墉

◆ 卑己而尊人是不好的,尊己而卑人也是不好的。——徐特立

◆ 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礼记》

◆ 对人不尊敬,首先就是对自己的不尊敬。——惠特曼

◆ 要尊重每一个人,不论他是何等的卑微与可笑。要记住活在每个人身上的是和你我相同的性灵。——叔本华

◆ 尊重别人,才能让人尊敬。——笛卡尔

◆ 尊重别人的人不应该谈自己。——高尔基

女主持人:读了这些名言名句后,大家有没有什么感触?请说一说。

学生一:人虽然有年龄、性别、体貌的差别,但人有一个相同点,就是都希望获得尊重。

学生二:人首先要尊重自己,才能尊重他人和社会,也才能获得外界对自己的尊重。

学生三:每个人的基本权利都应受到尊重,每个人都有权利捍卫自己的人格尊严。

学生四:如果我们尊重一个人,就应该希望他以自己的方式,为社会、为自己而健康成长,而不是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他人。

学生五:帮助别人要注意方式,不要伤及别人的自尊心,这也是对别人的尊重。

男主持人:尊重别人,就是将自信和力量播种在他人的心田,点燃被尊重者内心的激情之火,同时,也照亮了自己。永远不要低估尊重的力量,尊重的威力能创造奇迹!有请周同学为我们带来故事《尊重的力量》。

尊重的力量

在美国,一个颇有名望的富商在散步时,遇到一个瘦弱的摆地摊卖旧书的年轻人,他缩着身子在寒风中啃着发霉的面包。富商怜悯地将8美元塞到年轻人手中,头也不回地走了。没走多远,富商忽又返回,从地摊上捡了两本旧书,并说:“对不起,我忘了取书。其实,您和我一样也是商人!” 两年后,富商应邀参加一个慈善募捐会时,一位年轻书商紧握着他的手,感激地说:“我一直以为我这一生只有摆摊乞讨的命运,直到你亲口对我说,我和你一样都是商人,这才使我树立了自尊和自信,从而创造了今天的业绩……”不难想象,没有那一句尊重鼓励的话,这位富商当初即使给年轻人再多钱,年轻人也断不会出现人生的巨变,这就是尊重的力量啊!

女主持人:是啊,尊重别人可以给他人带去安慰和鼓励,让他们有前进的勇气和动力。那么,不尊重他人又会怎样呢?请同学们说一说你看到过的不尊重人的现象。

学生一:在学校里有些同学上课不认真听讲,在课堂上闲聊,影响了其他同学。

学生二:给同学起不雅的绰号,伤害了同学的自尊心。

学生三:在家里,对长辈呼来喝去,对长辈的教导出言顶撞,没有规矩。

学生四:在别人背后说坏话和暗中伤人。

学生五:别人讲话的时候,随意打断或插话。

学生六:随便谈论别人的隐私

学生七:与朋友约会时迟到,参加聚会时着装随意。

学生八:对残疾人指指点点。

……

男主持人:刚刚大家说了很多不尊重人的事例,那么,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去学会尊重他人呢?针对A组同学提出的问题,请B组同学讨论一下,我们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用PPT展示A组同学提出的问题,B组同学讨论并发言,用PPT展示B组同学提出的正确做法)

A组 (问题) B组(方案)

现象1:上课讲话,做小动作。 认真听讲,勤记笔记。——对老师的不尊重。

现象2:欺负弱小,乱起绰号。 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对同学的不尊重

现象3:参加聚会,迟到早退。 准时赴约,着装整齐。——对朋友的不尊重。

现象4:随地吐痰,乱扔纸屑。 环境整洁,人人有责。——对环卫工人的不尊重

现象5:违反交通,乱闯红灯。 服从指挥,遵守规则。——对行人和交警的不尊重。

现象6:挥霍浪费,糟蹋粮食。 勤俭节约,珍惜粮食。——对农民的不尊重。

现象7:车上吸烟,争抢座位。 互相礼让,文明乘车。——对其他乘客的不尊重。

现象8:破坏植物,虐待动物。 保护花草,爱护动物。——对大自然的不尊重

班主任:通过刚才A、B小组的互动合作,给我们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在日常生活中,尊重他人,我们就应该从这些细节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篇章四:创建和谐社会需要“尊重”

男主持人:听了这么多,看了这么多,接下来我们轻松一下,做个成语对对碰小游戏好吗?请同学们尽可能多地说出有关尊重的成语。以小组为统计单位,最后说出成语最多的小组,每个成员都能获得一份奖品。

(过程略)

女主持人:同学们一口气说出了那么多有关尊重的成语,可见我国从古代起就十分推崇尊重。

男主持人:我们国家现在正处于经济和文化的高速发展中,社会的和谐和国家的稳定是发展的保障。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四个尊重”的重要政策思想,把“四个尊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作为“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的前提,进一步突出了“四个尊重”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性。

女主持人:同时,我国还是一个拥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习俗和宗教信仰。只有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我们的国家才能更加稳定、团结、强大。

男主持人:夏同学查找了一些我国各民族的禁忌,就请他给我们来说一说。(大家鼓掌欢迎,播放PPT)

1.阿昌族的禁忌 :阿昌族禁忌较多,有的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有的则留有古老传统的痕迹,也有的带有封建色彩。如:a.不能让妇女住在楼上,而男人住在楼下。b.妇女不能和比自己辈分大的家人开玩笑。c.妇女生了小孩,未满七天,别家的男人不能进院子。d.家堂的神龛除自家人,外人绝对不能碰。等等。

2.白族的禁忌:a.访友或探望病人,不要在上午,以下午和晚间为宜。b.年节或正月初一这天,不能到别家串门。c.妇女分娩,忌外人上门。d.斟茶只能斟半杯,喝完再续,斟满杯茶端给客人,被视为不礼貌。等等。

3.布朗族的禁忌:旧时,布朗族禁忌有很多种。现大部分禁忌逐渐淡化,但在生产、生活中仍保留着若干传统禁忌的影响和习俗。如:a.打扫寨子期间,不准人进出寨子。b.过新年期间出门玩耍,不准在外住宿。c.上山种地,住临时搭的帐篷时间不能超过一个月,须在28天以内赶回村寨,否则要杀鸡祭祀家神。d.家中有婴儿,忌带绿叶入屋内。等等。

4.保安族的禁忌:a.严忌食猪、驴、骡、马、狗肉以及凶禽猛兽的肉。b.禁食自死牲畜和一切动物的血。c.忌从外地归来的家人直接进入有小孩和有病人的屋子。d.忌对长辈叫“老头”,因为这是不尊敬、不礼貌的表现。等等。

5.布依族的禁忌:a.“扫寨”时不准外人进寨。b.“戊日”、“甲子日”忌生产,忌出行。c.每年第一次打雷后的几天之内,不能种地。d.正月初一至初三不能动土,十五不能动刀、干活,四月初八不能让牛犁田。等等。

......

女主持人: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国与世界各国都有密切的交往,在国与国的交往中,互相尊重十分重要,那么如何体现我国是一个文明礼仪之邦,如何向世界展示泱泱大国的风范,首先要做到尊重他国,尊重他们的文化信仰,与他国建立友好的关系,不能因为有些国家贫穷弱小而欺负、鄙视他们。

男主持人: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有一些小国家参加不起奥运会,我们国家就资助他们,这届奥运会一共有204个代表团参加,是参赛代表团最多的一次。中国的这一做法也得到了国际奥委会的高度评价和赞扬,赢得了全世界的尊重。

女主持人:我国在尊重他国的同时,也赢得了别的国家对我们的尊重。举个例子,坦皮科是墨西哥中东部的一个小城,中国石化国际工程公司墨西哥子公司和胜利油田海外工程管理中心墨西哥项目部驻地均在此处。由于胜利作业队伍的设备和服装都印有红色的龙,而龙又被认为是中国的象征,出于尊重和佩服,当地人亲切地称胜利作业队伍为“红龙”,而当地的相关部门也给“红龙”提供各种帮助,他们以能和“红龙”合作为自豪,当地居民中很多人还把“红龙”的字母和图案喷涂在自家的汽车上展示。

男主持人:当然,在尊重他国的同时,我们也要维护自己的尊严。举一个例子:有一次,一位国力比中国强很多的国家的领导人到我国来访问,周总理接待了他。在见面时,那位领导人竟然戴着手套,主动要求与周总理握手。总理并没有回避,也没有多言,而是应客人的要求与对方握了手,当那位领导人得意扬扬地认为,在中国的土地上成功地侮辱了中国的领导人时,周总理则不慌不忙地向身边的随从要了一条洁白的手帕,轻轻地擦拭着刚才握手的那只手,然后,当着那位领导人的面,将手帕丢进了垃圾箱。周围的人,无不为总理的这一得体而又强有力的回击叫好。

女主持人:所以,无论是为己还是为国,尊重都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素质,也是最重要的素质。因为,你在尊重别人的同时,也为自己赢得了尊重。

篇章五:尾声

男主持人:尊重如沐春风,让我们共同驾起友谊的航帆。

女主持人:尊重如明灯,为我们照亮黑暗中摸索的路。

男主持人:尊重如暖阳,为人们驱散心头上的寒冷。

女主持人:尊重如春雨,为生命滋润出希望的嫩芽。

男主持人:尊重如彩虹,其美丽让人终生难忘。

女主持人:无论时光如何延绵,让真诚永远!让尊重永远!

男主持人:无论世界如何变迁,让善良永远;让尊重永远!

女主持人:无论眼前还是天边,让美好永远;让尊重永远!

男主持人:无论熟悉还是陌生,让真情永远;让尊重永远!

女主持人:今天的主题班队会即将结束,请班主任讲话。

班主任:尊重是一朵开在心间的花;尊重是一条通往美好的路;尊重是一团温暖你我的火。尊重是一缕春风,一泓清泉,一颗给人温暖的舒心丸,一剂催人奋进的强心针。尊重他人其实并不难,有时一个友好的眼神,一个善意的微笑,一句真诚的祝愿,都会在他人心中产生美好的印象,改变他人对你的看法,你就会收获意想不到的喜悦。尊重他人,犹如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播放歌曲《感恩 尊重 爱》,班队会在歌声中结束)

(浙江省宁波市东恩中学 毛琳芸)

【点评】

这一代青少年学生的生活都很幸福,从小就备受父母、祖辈的宠爱,很多养成了自私、自我的性格。他们不懂得尊重自己,也不懂得如何去尊重他人。这堂主题班活动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尊重。要学会尊重首先能正确对待自己,然后,才能学会尊重他人。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尊重也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最终希望学生都能具备关心别人、尊重别人的高尚的情操和磊落的胸怀。整个活动设计始终扣住“尊重”来展开,从“尊重父母、尊重老人”入手,逐步延伸至“尊重老师,尊重同学”,事事关系生活,生活气息浓重,使教育内容贯穿在学生成长的现实生活中。至活动第三、四篇章,再提升到社会和国家民族层面,即把尊重与社会、国家、民族这个较高层面的联系中,而活动内容还是从现实生活中来撷取,自始至终,让主题教育活动融于最现实的生活中。笔者以为,设计者能从这一基本点来考虑问题,是由于她深谙一个道理,凡是最贴近生活的东西,就最具说服力,因而也就最具影响力,教育效果就更显著。

(沈世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