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主题班队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主题班队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时间:2022-02-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主题班队活动是一个十分有效的德育途径,它也是学校德育工作得以贯彻实施的一个重要平台。为此,班主任在选择主题时,应努力做到:要举行一次成功的主题班队会,班主任平时应注重调查研究,了解学生的心理倾向,有目的、有组织地确定班队活动的主题,这样才能使班队活动达到预期的效果。

主题班队活动是学校活动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向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条重要渠道,也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阵地。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用)》(简称《课程计划》)中指出:按照国家对义务教育的要求,小学和初中对学生实施全面的基础教育,使他们在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得到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级各类人才奠定基础。“正确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使他们能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一个关系我国教育发展方向的重大问题。” 《课程计划》还强调“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尤其是要加强青少年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给学校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

当前学校教育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 “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的严重弊端,这样的教育不适应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需要,不适应社会生活的变化,不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无论是从育人的角度考虑,还是从广大青少年的迫切需求的心理着想,有计划、有目的、系统规范地恢复并组织开展好班队活动迫在眉睫,应该把参与班队活动的权利归还给学生。

主题班队活动既然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部分,那就有必要从学校德育工作的角度来探讨其自身的规律,认识其内涵。

这里就主题班队活动课的教育意义和作用,活动的主题选择和确立、活动的设计、活动的准备实施和评估,以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阐述。

一、主题班队活动课程的活动目标及其意义和作用

班级是学校工作的最基本的群体单位,学校的教育教学等工作都是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的。学校的各项工作是从班级工作的实施贯彻中得到支撑和保证。班级又是社会的一个缩影,它不仅反映社会的各种情态,而且反映了社会的要求,因而班级应该按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为实现要求而开展工作。班级这个群体的主要成员是学生,他们要有效地参与并完成学校所组织的各项教育教学任务,班主任老师应积极有效地组织并指导他们完成这个任务。班级又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是学生具体参与各项活动的基地。所以也可以这样说,班级是陶冶学生的熔炉,班级也是学生自我教育的课堂。

同时,班级也是班干部施展才智、充分发挥其能力的舞台,是班主任培养一代新人的阵地,班主任应千方百计地带好班级。

班主任要带好一个班,除了做好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之外,还要做好德育工作。这个工作所涉及的面很广,一般来说主要体现在班级的例行讲话、班主任与学生的个别谈话、家访等。而更重要的是有计划有目的地设计、组织、实施主题班队活动,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全班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兴趣与参与意识,充分发挥他们的育己能力,使班级成为团结和谐、宽松愉悦又富有活力的集体,让全班学生都能健康地成长。

主题班队活动是一个十分有效的德育途径,它也是学校德育工作得以贯彻实施的一个重要平台。围绕一个主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有计划地举行班集体活动,既可达到提高认识、发展个性、愉悦生活的目的,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锻炼自理自制能力,从而达到既培养了人,又有利于促进集体感的形成,养成良好班风的目的。

培养学生自主、自立、自制能力,是开展班队活动的一项重要任务,要让班干部多依靠全班同学的聪明才智,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自主讨论、设计活动方案,让他们能体验到活动成功的喜悦,达到学生自己教育自己的目的。当然在他们遇到困难时,班主任老师应及时加以引导、指导,但引导、指导绝不是包办代替,要尊重学生的意见,培养他们从小学会自己管理自己,锻炼他们敢想、敢说,敢于探索,大胆创新的精神。为此,作为班主任要善于把教育意图、组织思路及时地传达给学生,并巧妙地转移为学生的心理需要,以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性,培养他们独立工作的能力。

二、主题班队活动主题的选择和确立

主题的选择和确立是班队活动的核心,班队活动的主题首先要根据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计划,联系班级工作实际来选择。其次,班队活动的主题选择的主要依据是《中学德育大纲》和《小学德育大纲》。要避免随意性,要注意科学性、系统性和规范性。

有效开展班队活动要把握好三点:一是要确立好主题,班队活动的主题的选定,好比是为一首歌谱曲、定音。主题的选择要符合中小学生的心理需求,能引起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兴奋点;二是活动内容要丰富,具有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适合学生用多种方式来表达;三是活动过程要有深度,活动之后,能让学生细细回味。为此,班主任在选择主题时,应努力做到:

1.主题设计阶段,应充分调动全班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和引导全体同学共同参与到活动中来;

2.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3.以学生为主体,既培养学生干部的工作能力,又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

要举行一次成功的主题班队会,班主任平时应注重调查研究,了解学生的心理倾向,有目的、有组织地确定班队活动的主题,这样才能使班队活动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主题班队活动标题应力求醒目、简明、富有吸引力。

一般来说班队活动主题的选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从社会的热点选择主题。

当前,全国上下,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有关“中国梦”主题教育精神,有计划地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应成为学校当前政治思想教育的重要任务。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实现中国梦的新生力量,在中小学中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不仅是新青年成长的内在需要,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的具体抓手,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实现中国梦的基本要求。

教育部要求全国中小学,全面启动深入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学校应根据中小学生的特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个人兴趣爱好,有计划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而班队活动这一教育形式就是能生动活泼进行“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的很好平台。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心理需求出发,设计主题鲜明,内容充实,又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这一理念的教育活动,有利于在学生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能使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充分感受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有利于激发广大青年学生为实现自己的梦而努力奋斗,积极承担起圆梦的责任,唤醒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社会热点问题,如环境保护、节约能源、争做志愿者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等等,这一系列问题都可以作为主题班队活动的主题。作为班主任,如果有足够的政治敏感度,对社会热点的密切关注度,都会及时地把这些热点问题纳入到班级思想教育的内容中来。所以,社会热点是班队活动选择主题的源泉。

2.从德育内容方面选择主题。

从义务教育段年龄的学生身心特点出发,根据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关于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以邓小平同志的“三个面向”、十六大“三个代表”思想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决定》为指导,以弘扬传统美德为主要内容,把中华传统美德与当前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法纪和心理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以学生为本,把知、情、悟、行融于班队活动的全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和提升,真正起到班队活动育人的功能。

德育的涵盖面是十分深广的,引导学生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让学生具备社会公德、遵纪守法等基本行为准则以及健康的心理,努力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有创新精神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接班人。

从德育的角度来选择确定班队活动的主题,其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应从一个角度,一个侧面,哪怕是一件小事着手,设计和组织起有现实教育意义的班队活动。

3.从重大节日、纪念日选择主题。

现代生活有许多节日、纪念日,在这一张张的日历纸上有着现代生活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这些节日、纪念日的设定,本意在于用节日、纪念日引起大家的关注,并由此弘扬这种社会文化和历史价值中所蕴含的道德精神。一年中的节日、纪念日很多,有党的节日、新中国的成立日、解放军的诞生日,有儿童、妇女、教师的节日,有劳动者的节日和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还有重大历史事件的纪念日等等,从这些节日、纪念日中可以提炼出思想品德教育的丰富生动的内容,这些内容可以作为集体主义观教育、劳动观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社会主义公民道德教育的生动教材。班主任在班队活动主题的选择中,应力求使活动寓教于乐,充分利用节日、纪念日对情感的影响力,创设条件让学生在活动中激发情感,受到教育,班主任还应具备准确、熟练地在节日、纪念日中选定活动主题的能力。

当然,学生成长过程中所出现的相关问题也是主题班队活动所经常选择的主题,这在学校、年级段乃至班级中应该时常予以关注。选择这类问题作为活动主题应成为学校、班级常规化的需求。

三、主题班队活动方案设计的多元目标

班队活动主题确定后,对整个活动还应有一个可行性的方案设计(以下简称“活动方案”),方案设计还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要充分突出鲜明的主题,要有针对性。

主题班队活动被列入学校乃至各个班级的德育工作计划之中,是一种教育手段或形式,必须具备很强的针对性。其针对性指抓住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以及学生的思想实际活动方案的设计来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如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决定》,全国各地各中小学所开展的弘扬民族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团结合作精神等多种主题班队活动。又如曾有一段时间,全国各地校园安全事故频发,引起了社会各界对中小学生安全问题的普遍关注,广大中小学开展了“安全伴你平安行”“把握生命的盾牌”等主题班队活动。这些活动寓教于乐,极大提高了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安全防范知识,教育意义十分有效。针对传统道德和学生的常规教育所开展的各种形式的活动,也能体现其很强的针对性。这些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所产生的教育效果,远远超过了简单、空洞的说教。

2.活动设计要富有知识性。

当前中小学生思想活跃,接触面广,但由于缺乏系统知识和深厚的生活基础,他们看问题往往比较片面。然而我们并不能因此否认中小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创新欲。如果主题班队活动的内容不新鲜,知识性不强,那怎么能激发广大学生的兴趣呢?所以,主题班队活动只有具备了知识性才能让广大学生真正地参与其中,才能发挥其育人作用。

3.活动形式要有多样性。

主题班队活动方案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根据不同学习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在方案设计上应有所选择、有所区别。活动方案的基本形式一般有三种:班主任主导式,师生互动式,学生自主式。

(1)班主任主导式,是指活动方案的设计与实施主要由班主任为主导来完成的。在活动实施过程的几个主要环节都由班主任来调控,尤其是在活动过程出现冷场的时候,更需要老师去调动学生的情绪,让他们按活动设计的目标去实施,直到完成活动的全过程。

(2)师生互动式,是指活动方案的设计着重体现学生和班主任的协调和互动。这种形式的活动有利于学生广泛参与。师生互动的活动形式贯穿始终,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活动突出了学生参与的成分,以扩大教育面。

(3)学生自主式,是一种充分发挥学生自主能力的活动形式,从活动方案的设计到组织实施,全部由学生自主去完成。教师主要起指导的作用。实际上,这种形式的活动,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让活动成为学生自己教育自己的过程。这种形式的班队活动,适用于初三年级和高中学生。

主题班队活动形式要有多样性。同一个主题的班队活动,在表现上都会有不同的形式。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性格,每一个班级都有自己的特色,每一位班主任都有自己的风格,在设计组织和实施每一次主题班队活动的时候,就应充分考虑这种种因素,并把它们糅合在活动的设计方案中,要让活动真正“活”起来,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做到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班而异。

4.设计活动要把握好主持人的语言设计。

主题班队活动方案设计中,要把握好主持人的语言设计,活动方案中主持人的语言表述设计得好,设计得精彩,就是活动成功的一半。在活动全过程中主持人的语言必须满足活动主题表达的需要,确保活动全过程按照活动前的设计思路展开。在此不否认主持人语言应该有即兴发挥的空间。活动过程中常常会出现 “节外生枝”的情况,这就需要主持人的即兴发挥。这也是考验主持人的应变能力和即兴语言表达能力

主持人的语言设计由活动方案设计者来完成,一般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陈述式语言。这类语言全在于把活动内容向活动参与者作明白无误的交代。让参与者正确领会活动主题(活动的主要内容),活动的一些过程。这时候语言要求语气舒缓,表述完整清楚,切忌语句过长、用词过于生僻、语速过快。

(2)抒情式语言。抒情式语言往往出现在活动过程中,主持人要向全体参与者作必要的情绪调动,有些人称这种语言“煽情”,我认为这种说法也未尝不可,“煽情”就是激起听众的情绪,让参与者能按主持人的说话意图,进入角色、进入氛围,推动和深化活动主题的展开,达到感染人、打动人心的目的。

(3)评论式语言。在活动过程中,针对参与者的表达内容作适当的评价,是十分必要的。评论式语言能保障活动主题的全面贯彻。当然对活动过程中的局部细节,诸如歌唱表演、舞蹈表演、小品表演、相声表演、诗歌朗诵等,主持人也应作恰当的评价,这些评价都是对活动参与行为的评价,是一种积极的肯定。其重要的是能充分把握好局部的细节评价。

由此看来,主持人的语言表述设计是十分重要的,它犹如舵手主宰航行的全过程,可以随时调整活动的方向。

要想组织好一次主题班队会,主持人除了把握上述三个方面以外,还应注意把握“导言”、“串连词”和“结束语”。

首先是导言。主题班队活动的开场白十分重要。好的开场白起到提纲挈领、引人入胜的作用。开场白一般采用富有哲理的语言,整齐而有力的句式,奔放而含蓄的语句,细腻而激荡的感情,可以吸引住全体学生,引发他们去思考班队会主题的深层内容。

从语言修辞角度来看,主题班队会的导言常用两种方法:一种是提问式。这种开头采用设置问题的方法,可以引起学生注意,引起学生思考;另一种是对比式。这种开头往往采用几组鲜明的对比,或新旧对比,或是非对比,以吸引听众,打动学生。

其次是“串连词”。一次主题班队会往往有好几个人发言。这些发言必须反映班队会主题的各个方面。这就需要主持人用精当的语言把这些发言串连起来,否则,就会显得散漫、杂乱,形成不了明显的线索。打个比方说,主题班队会每人的发言犹如一颗颗闪光的珍珠,而主持人的串连词,犹如一条线,把这颗颗珍珠串连起来成为一条美丽的项链。要做好“串连”工作,必须做到八个字:胸有成竹,随机应变。胸有成竹是指对班队活动的主题要真正把握好;随机应变是指能够根据不同的发言用不同的插话,承上启下,使所有的发言浑然一体。这需要有相当好的语言技巧。

最后是结束语。主题班队活动的结束语,应该是整个班队活动的总结,应该让学生感到回味无穷,使整个主题班队活动的思想教育得到升华。好的结束语是整个活动的点睛之笔,要精当准确。

四、让学生学会自己设计活动

主题班队活动顾名思义是“活动”,是一项主题教育活动,也是一项充满教师和学生智慧的教育活动。主题班队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所以说,它更是一项以学生自己教育自己的主题活动。

现今有些学校把主题班队活动用来检验班主任的工作能力,于是在面对如何开展主题班队活动这个问题时,渐渐地变了质,活动的主体成为班主任。活动方案由班主任来设计,活动准备由班主任来筹划,活动的实施让班主任成为主导者。在近几年里,不管是主题班队活动方案的设计,还是主题班队活动现场课的评比,评比的都是班主任活动的设计能力,都是班主任在活动实施过程中的掌控能力。由此,把学生的活动演变成老师的说教课,班主任成为“编剧”和“导演”,而学生变成“演员”。更可悲的是绝大多数的学生成为一帮“群众演员”或是“观众”。这种现象的出现从根本上背离了开展主题班队活动的初衷。如果把当前学科教学中的观摩课看作是编造的课,那么延伸至主题班队活动上来看,就是编造一堂所谓生动活泼的活动课。由于这一根本性的变化,造成活动课上得轰轰烈烈,热热闹闹,而学生们究竟能接受多少教育?自2006年起至2012年期间,笔者曾亲历过由多个国家级部门联合举办的连续四届全国中小学主题班队活动课现场课比赛,盛况空前,气氛热烈,一改过去不少中小学忽视主题班队活动的局面,在全面促进和提高中小学主题班队活动的教育质量上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近几年不管是全国比赛,还是省、市级评比,几乎都存在以上情况。

笔者认为,目前广大班主任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智慧和特长,努力改变自己的身份,真正做到“以生为本”,把“活动”归还给广大学生,真正体现主题班队活动的教育功能。当然, 把活动归还给学生,并不是说,班主任完全可以不过问。主题班队活动是学校德育的一种形式,根据学校德育工作的要求,教师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好主题班队活动,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班队活动也是学生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教育的一个载体,或者说理应列入学校整体德育工作范畴。但活动的德育功能决不能成为班主任包办代替的托词,尤其不要在主题班队活动中呈现教育过度现象,过度的说教没有用,恰恰适得其反。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经受活动的体验,这才能真正体现德育的成效。

记得有人说过:“教育不是把桶灌满,而是把火点燃。”这句话说得很有道理,广大班主任应在开展主题班队活动中,学会怎样把育人的火点燃,要放手让学生学会活动设计、组织和实施。

五、主题班队活动的准备

要举办一次成功的班队活动,在主题选定之后,必须有一个周详的准备过程,准备工作做得越充分、细致,越能收到预期效果。班队活动的准备可分为思想准备和物质准备两个方面。

思想准备主要是要调动班干部和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自觉主动投入到班队活动的各项准备工作中,诸如:班队的准备会,明确班队活动的任务、程序;确定班队活动的主持人和发言的学生;参加本次班队活动嘉宾的确定与邀请;与班队活动有关的内容的准备,如诗歌朗诵、相声、小品的编写,歌曲的选定等。各项准备工作的具体任务都要落实到班干部、小组及各个学生中,并且要定时、定人负责督促,一定要做到准备充分、细致到位。班主任可以放手让学生们去做,但也要督促,及时发现准备工作中的问题,并能帮助他们解决。

物质准备主要是把班队活动需要用的东西及时准备好。如活动场地上的布置材料,活动的报头版面设计;如活动有歌曲、舞蹈、小品表演的内容,还应准备好服装道具、乐器或录音带,并要专人负责筹备、保管、归还等。班主任应及时了解需用的物品,并帮助学生解决困难。活动的准备阶段,班主任应尽量发动全班学生人人参与。这样有助于学生在亲自准备的实践中受到极好的锻炼和极好的自我教育。让每个学生在亲自的实践中锻炼才干,并获得深切的体会。

六、主题班队活动方案的实施

班队活动在完成设计和活动准备之后,关键就是要把握好实施这个环节。班队活动的成功与否,也就决定于实施的成功与否。实施过程如果能按原设计的计划来进行,一般来说,就会有一个比较完满的结果。如果现场发挥有创意,甚至可以超出预期的设计效果。

主题班队活动实施中,为努力提高活动的育人效能,应注意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原则和德育的渗透性原则。

自主性原则。一切成功的教育莫过于学生主动的自我教育,自我要求,自我完善。因此,我们在开展活动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原则。班主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每一个学生自始至终都成为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当然,班主任在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也不能放弃自己的主导作用,既不能一手包办,越俎代庖,又不能放任自流,不管不问。而应该适时、合理地加以调控、指导,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活动应有的教育作用,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使他们的身心得到主动、活泼、健康的发展。

渗透性原则。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是不露痕迹的教育。从行为心理学角度来看,当主体在没有自我感觉是受到来自外界的指令压力的情况下充分自主活动时,往往能从活动中获得最大的情感体验,也往往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能。所以,根据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主题班队活动要重视潜移默化的作用,要与学生一起平等参与、共同商量,一起设计。在班主任老师的启发、指导下,把活动的教育目标要求,通过自上而下的目标渗透、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要求,让学生在亲历活动的全过程中感受情绪体验,经受自我教育。班主任的指导应尽量做到适时,没有任何明显的“外加成分”。只有当学生感觉到班主任也在与他们一起进行活动的时候,才能让他们体验到自己所获得的一切是来自于自己努力。因此,也可以这样说,主题班队活动的德育渗透是无痕的。

为了保证班队活动的正常性实施,保证活动的成功,班主任还应做好以下几点:

1.在班队活动实施之前,班主任或由班主任督促学生再次认真地检查准备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切莫把计划的缺陷或准备过程中的漏洞留到活动实施过程中。

2.活动实施过程中,班主任必须控制好自身的情绪。不管是活动进展顺利还是遇上意想不到的困难,都必须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不要让自己过分兴奋或急躁的情绪有丝毫的流露,更不应该把不正常的情绪发泄在学生身上。班主任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应冷静对待,沉着应付,牢牢把握好班队活动实施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带领学生完成预先设计的活动计划,力争把班队活动组织好。

3.把握情节,活跃气氛。班队活动的气氛要根据活动确定的主题推进,根据主题情节的要求来创造、布置。组织者应把活动开展的场景设计好,把学生的情绪调节好,使学生、老师一进入活动,就感受到班队活动的气氛,并为之感染。组织者还应努力创设好感人的氛围,动人的场景。如果活动能控制学生的情绪曲线,有张有弛,有低潮也有高潮,螺旋提升,高潮迭起,会让学生终生难忘。

4.选拔勇敢果断、能随机应变的主持人。班队活动的主持人通常由学生来担任。一次成功的班队活动,除了有完整的活动设计和充分的准备工作之外,还要有一个好的主持人给班队活动带来锦上添花的效果。组织者应该选择大胆、勇敢、处事果断,又善于应变的学生来担任主持人。要积极鼓励主持人放胆主持,要支持其临场应变。对于班队活动的全过程,班主任应事先让主持人有一个完整的了解,让其做到心中有数。有时候,还可以让主持人共同商讨班队活动的设计,充分发挥主持人的创造性,把班队活动搞活。

5.对班队活动实施中的意外事件应作充分估计。在设计班队活动计划时,尽管考虑得会很全面,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往往还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班主任是班队活动实施的主要指挥者,对班队活动中涉及的人和事,事先必须作认真细致的考虑。如对外邀的来宾预先考虑好其中有临时不能来参加的应变准备;对学生的表演,万一不成功应怎么办等等。这些情况,组织者都应在活动实施之前有所准备,而且还应准备好弥补的措施。以免临时惊慌,忙中出错,导致活动的失败。

6.班队活动实施后,应作及时的评估。班队活动在实施后,班主任或学生干部应及时收集学生或参加活动的嘉宾对该活动的反馈信息。班主任应随时注意观察学生的细微变化。对于一次主题班队活动,即使取得了成功,对它的教育作用也不要估计过高,因为学生的品德形成不可能依靠一次或几次班队活动。组织者应对一次班队活动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估,要肯定成绩,找出不足,以便在今后的班队活动设计、组织、实施过程中引以为鉴。班主任也应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教育引导学生不断进步。

七、主题班队活动实施中的几个误区

主题班队活动作为德育的有效载体和平台,对于端正学生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养成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笔者在近几年参加过的几次由教育部门组织举行的全国性大型的主题班队活动课的观摩、竞赛和评比中,欣喜地看到,久违的班队活动又逐渐活跃在我们中小学的校园里。教育部门的重视程度之高,班主任参与范围之广,也是近年来所罕见的。从放在案头上的各地各校班主任寄来的主题活动设计的方案来看,主题班队会活动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特色各异。然而通过案例的阅读和活动的现场观摩,觉得主题班队活动的设计和实施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这不得不说是个极大的遗憾。纵然班主任老师有想搞活动的热情,却不了解活动深刻的内涵,这样的活动即使再多,也会失去其德育意义。那么,纵观当前开展的主题班队活动,存在哪些问题呢?

1.主题班队活动成了“大杂烩”。主题班队活动是班主任根据学生普遍存在和关心的问题,从本班学生实际出发,确立主题,设立目标,制订计划,发动全班同学动脑、动手、动口,全身心投入和参与的一种主题教育活动形式。在活动中,全班要围绕教育的目的和主题,精心选择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手段,通过寓教于乐的活动达成思想共识。如果偏离了教育主题,那么,不管多么新颖的形式,多么丰富的内容,多么精彩的节目,都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如有些班主任由于对“主题”一词理解不透,所选内容与主题大相径庭,甚至出现“牛头不对马嘴”的现象。有的主题班队会对活动内容不加选择,“捡到篮里就是菜”,全然不管内容与主题是否相吻合、能否为主题服务,将主题班队活动变成了一个“大拼盘”。笔者曾参加了一次“文明礼仪伴我行”的主题班队会,班队会内容是游戏《智力大比拼》、诗朗诵《再别康桥》、小品《超生游击队》、相声《秦琼大战关羽》、独唱《老鼠爱大米》、现代舞《青春的旋律》,可以说,所选内容与“文明礼仪”这一主题毫不相关,使得主题班队活动有名无实,成了没有主题的“大杂烩”。

主题班队活动应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放手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但由于学生社会阅历较浅,涉世不深,难以对主题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和把握,这就需要班主任对活动有一个整体的考虑和指导。其系列内容的安排,绝不能只是简单的“拼盘”,不能是内容的简单罗列和拼凑,更不能是东拉西扯的“信天游”。所选内容要紧扣主题,围绕目标,精心选择,合理取舍,使其真正服务和体现活动的主题。

2.主题班队活动成了“歌舞表演会”。如今,一提到开主题班队会,各班总要兴师动众地搞节目排练,费时费神,有的班级为了在观摩或在评比中取胜,不惜一切代价,集中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对节目进行了一次又一次地演练,又唱又跳,还有魔术、相声、小品等,将主题班队会误解为“歌舞表演会”。诚然,主题班队会应围绕主题进行正面教育和引导,形式可以不拘一格,可采用现身说法、作报告、讲故事、即兴演讲、采访等形式,也可以表演小品、相声、歌舞,还可以采取辩论等形式。但不要过分追求形式,热衷于热闹,华而不实,虚张声势。要纠正搞主题班队会就要编排节目、演练节目的错误倾向,要围绕一个主题,着力解决实际问题,把提高学生思想境界作为活动之本,而不能哗众取宠,否则会适得其反。

3.主题班队活动课成了“群英会”。主题班队活动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有效德育形式,班主任要放手发动学生,引导学生全员参与,在活动中给每一位学生提供一个锻炼和实践的机会、思考和探讨的空间、展示和内化的平台,从而达到自我教育、自我提升、自我发展的目的。组织者的目的应是通过开展活动,使每一位学生的思想得到升华,精神得到提炼,情感得到净化。然而,不少主题班队活动没能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仅仅成为几个能歌善舞、能说会唱、能讲会道的活跃分子“独霸的舞台”,而大多数学生则坐在教室的四周,成了“陪客”,当了“观众”,主题班队活动的“主体”只面向了极少数的“精英分子”。

主题班队活动理应选择学生共同关心的话题,让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有情可触、有感而发,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优势,调动每位学生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而不能是少数“精英分子”频频亮相,出足风头,大部分学生却坐冷板凳。

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还是班主任对主题班队活动的内涵缺乏理解,以致对活动的主题把握不准,活动只追求表面的华丽多彩,热闹活跃,甚而有些活动满堂灌,夸夸其谈,严重脱离了学生的真实思想,这与当代德育存在一些虚伪性不无关系。

德育本来就是求真求实的。有人说“德育无痕”,这正是说到了德育的本质上。而主题班队活动,作为德育的一个重要载体,一个供学生自我教育的平台,是不能掺杂丝毫虚伪的。所以,我们强调主题班队活动要寻求活动的丰富性,更应追求活动的真实性,在真实、丰富、生动形象的活动过程中,让学生去体验真善美,排斥假恶丑。

八、主题班队活动的有效实施对班主任的素质要求

主题班队活动的组织设计和实施,要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这对班主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主题班队活动的客观效果如何,是否能给学生的发展和成长留下深刻的烙印,关键在于班主任的素质,以及体现这些素质的能力。

主题班队活动课的组织和方案设计,要求我们班主任具备怎样的素质呢?

1.班主任要有火热的政治热情,坚定的政治信念。

班主任一切工作都应“走在学生的前面”,对于中小学生的成长,在宏观上积极开拓,在微观上要认真指导。班主任应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工作对象是祖国的未来一代,把他们培养成现代化祖国建设的有用人才,这是民族的委托、国家的希望、时代的要求,班主任应时时想到时代和人民对自己的要求,具有火热的政治热情,坚定的政治信念,旺盛的工作热忱,只有这样才能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光荣称号。一个胸无大志、浑浑噩噩的教师怎能带出一个激情奔放、思想活跃的班级,怎能培养出有雄心壮志的一代新人?

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是每位班主任必备的思想素质。班主任的政治素质要求不能停留在概念、术语上,仅仅满足于多看几本书,更重要的是善于观察和分析问题,要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去发现、去思考、去处理问题,其中包括选择和树立自己的信念,班主任有坚定的信念,以自身的高尚的情操去影响感染学生,这才称得上“身教”。

2.要具有辩证的思维观。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客观世界的广泛联系性和无限发展的多样性越来越呈现在人们面前,这就需要我们班主任具有发展的观点、整体的观点和系统的观点,在脑海里牢牢地树立科学发展观。正确的哲学思维方式是一种推动事物发展的重要条件,班主任在组织设计主题班队活动过程中,需要这种思维,特别要注意以下两点:

(1)用辩证的思维方式了解和掌握不同年龄段学生不同的心理发展。

当代学生具有很强的自主个性,有很强的独立自主愿望,好表现自己。但是,他们的思想比较简单,个人色彩较浓,这就容易造成他们对客观世界做出片面的判断。主题班队活动应当也可以在这方面对学生加强指导。又如,目前中学生摄取信息的渠道多,但处理信息能力却较差,这就形成了他们思想开放但容易混乱,知识丰富但又流于庞杂,这就需要班主任去关注他们,理解他们,尊重他们,设计出既有说服力又有吸引力的主题班队会,教会他们如何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事物发展的主流。要做到这一些,关键就在于班主任本身能掌握正确的哲学思维方式,用正确的思维方法去分析问题,指导学生去解决问题。

(2)用辩证的思维方式去指导学生正确认识生活,认识生活的变化和发展。

当前中学生淳朴、热情、向上,对社会上出现的新事物十分敏感,但是比较幼稚、单纯,往往导致是非不分,良莠不辨。这一切都深深地影响着他们的思想和心理。又如,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尤其是在升学这个人生大问题上出现了剧烈的竞争,由此对他们心理上和生活上带来了严重的影响,这就需要班主任去解开他们的心头之结。“了解”也是一门学问,没有一点辩证的思维方式,是不可能真正了解自己学生的想法的,也不可能设计出既有深刻的社会指导意义又有强烈针对性的主题班队活动。

3.要建立具有时代特征的价值观念。

班主任设计的主题班队活动,要重视建立科学发展的价值观。因为新一代人应当具有热爱科学知识,献身科学精神,尊重劳动和劳动者的正确思想。班主任设计主题班队会,要教育学生珍惜生命,珍惜时间,崇尚科学,反对迷信,保护环境,不断创新理念,树立起新一代人必须具备的新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要在当代学生身上灌输民主与法制的意识,要让他们学会尊重民主,运用民主,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要自觉养成讲文明、讲礼仪,增强社会主义的公民观念。要做好这些工作,班主任本身必须树立符合时代特征的价值观。

4.要有渊博的知识。

作为班主任,必须具有相当高的文化素养,否则,就不可能“导演”出富有时代气息与活力的主题班队活动课。加里宁说过:“教师一方面贡献出自己的东西,另一方面又像海绵一样,从人民中、生活中和科学中吸取一切优良的东西,然后,再把这些优良的东西贡献给学生。”

搞好主题班队活动涉及百科全书般的知识。这就要求班主任有较为宽广的知识面。生活需要知识,育人更需要知识。在信息时代里,尤其需要用知识来教育我们的学生。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班主任加强学习,搜集信息,激发灵感,只有这样,才能构思出更好的主题班队活动。

有人说,当教师不做班主任,就失去了当教师的意义的一半,这句话道出了教育工作者的真谛。而做班主任工作,最值得称道的是,自己曾设计过多少成功的主题班队会。

划着一根火柴,很快就熄灭了,热量微小。但如果用一根火柴去点燃一堆干柴,就可以释放出比一根火柴多十倍、百倍乃至万千倍的热量。一次成功的主题班队活动就是如此,一次富有哲理、耐人寻味、催人前进的主题班队活动,可令学生深思,可给学生启迪,甚至让学生受益终生。我们期待着广大班主任设计并导演一次又一次富有生气的主题班队活动来,去点燃学生的心灵之火。

九、指导学生写好活动的体验和感受

沿袭了几十年的主题班队会(活动)形式和活动过程,一直只停留在活动进行时的学生参与度,这个要求就其活动的目的意义来看是不错的,但是从课程化的要求来看,为了加深和拓展主题班队会的教育功能,对学生加强和加深教育效果,还应遵循“课程化”程序,由指导教师(一般由班主任承担)在活动前做必要的指导,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进行反思和体验,及时指导学生把在活动中的反思和感受到的情愫用书面形式记录下来,以便在同学之间进行交流。

活动后学生的反思评价要点:

1.你对这次主题班队活动是否感兴趣?2.你认为自己在这次活动中做得怎样?3.你在活动中最大的收获是什么?4.你们小组合作情况如何?谁的策划在活动中最有效?5.你在活动中参加了哪些工作?收集了哪些资料?6.你为活动方案的设计制定做了哪些有效工作?活动中起到什么效果?7.你认为在活动中班主任的指导作用表现在哪里?在今后的活动中对教师的参与有些什么期望?8.你认为这次活动哪些方面是成功的,有哪些不足?你认为在今后的活动策划上有哪些地方需要改正?

以上八条是针对以下情况做出的:主题班队活动结束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作反思,学生从其个人、集体乃至全班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作全面评估的基础上,指出今后的努力方向(或应改进的问题)。活动后的反思十分必要,其主要目的是在总结本次活动基础上,发现问题,并且能够在今后设计、策划活动和实施活动中更上一层楼。

学生活动后的体验文章怎样写呢?所谓学生活动后的体验,就是学生把在活动过程中的感受写下来,一般可以用叙事的形式来写,写出自己对活动的印象,写出经历活动的真情实感,写出自己对活动的印象和评价。写这样的体验文章可以使学生又一次得到更深层面的思想教育。

十、主题班队活动的评估

班队活动在实施后,班主任或班干部应及时收集学生或参加活动的嘉宾,对该活动的反馈信息。班主任应随时注意观察学生的细微变化。

主题班队活动的评价,主要涉及下面几个内容(附表):

主题班队会活动总体评价

续表

以上是表格式的评价方式,主题班队活动的评价,还可以采用文字进行综合评价。形式虽然不同,但评价的实质仍然是一样的,同样应从活动课程的程序设计是否合理,内容是否具体,主题是否突出,师生参与率是否高等方面来评,但有一条必须强调,那就是活动的评价绝不是为了评价而评价,评价的目的在于使主题班队活动课程在今后的实施中更合理,更科学,活动有实际教育意义,教师、学生双方都能受益等。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今后活动课程设计做得更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