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团的管理

社团的管理

时间:2022-02-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高校社团的特点,最好将其纳入学校共青团组织体系中去,由团组织成立社团指导中心或社团工作委员会等机构,实施日常管理。社团管理部门必须对社团的政治方向、活动主旨和行为动态进行跟踪和引导,要求他们在法律规章的范围内,按照社团的宗旨,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同时,还应对社团骨干进行适当的培训和锻炼,甚至可以从团委、学生会等组织中选拔表现优秀的学生推荐给相关社团,以加强他们的管理力量。

由于学生社团是一个非官方的团体,具有协会和俱乐部的特征,其存在和发展必须有一套完善的管理机制。

(一)学校管理部门要有完善的指导和监督机制

一方面由于社团有松散性、自发性的特点,另一方面它的成员主要是一批处于社会化过程中的在校生,所以非常需要一套完善的指导和监督机制。

学校应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来开展指导和监督。根据高校社团的特点,最好将其纳入学校共青团组织体系中去,由团组织成立社团指导中心或社团工作委员会等机构,实施日常管理。

(二)要注意引导

社团管理部门必须对社团的政治方向、活动主旨和行为动态进行跟踪和引导,要求他们在法律规章的范围内,按照社团的宗旨,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同时,还应对社团骨干进行适当的培训和锻炼,甚至可以从团委、学生会等组织中选拔表现优秀的学生推荐给相关社团,以加强他们的管理力量。

(三)建立规范的社团管理制度

首先,应建立既规范又灵活的社团注册登记制度。规范指的是社团的申请、注册、登记要有严格的程序,灵活指的是对社团的成立或者取消应给予充分的自由。只要符合有关规定,具有自己的章程、宗旨和一定的条件,就应比较快捷地允许新社团的成立,但是一旦社团的成效、形象或内部管理经考核不合格则马上给予警告,甚至可以勒令解散。这样就可形成一种优胜劣汰的滚动机制。其次,建立完善科学的评价体系,推出有效的激励机制。评价体系应做到客观、有形、量化,但又不拘泥于细枝末节,突出体现社团宗旨的贯彻程度和创新成果的质量和数量,使管理做到管而不死、放而不乱、松而有序的效果。同时,可以根据评价结果,把名目繁多的社团每年进行一次分级,表彰先进,如设立十佳社团、精品社团或社团标兵等,警告甚至淘汰一些不合格的社团。

(四)社团内部要有成熟系统的管理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社团要有序运转,完成它应有的使命必须要有成熟系统的管理制度。

首先,社团要有严格的会员登记注册制度。这样才能对会员有所约束,督促他们履行自己的义务,同时也是对每个会员负责。其次,每个社团要有自己的章程或纲领,明确社团的目标、任务、宗旨和会员的权利、义务等。最后,要有一定的工作规范,如计划、总结制度,财务管理、会议制度等。

(五)要有强大的专业力量投入

社团要出精品,创品牌,要向高品位、高层次发展,势必要有一定的学科依托和专业指导人员。首先,每个社团特别是学术性社团最好依托于某个或几个学科,或者在运行过程中由院、系实施具体的指导,同时也由院系提供专业支持,如,开放实验室,会员培训、科研实践等。其次,要建立一支由知名人士、专家教授、中青年学术骨干、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构成的金字塔形的专业梯队,既有宏观引导的专家,又有具体指导的人员,使不同层次的人解决社团内部不同层次的专业问题,而且自下而上逐级递进,一层带动一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