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政史地章节内容表述中的“语文”

政史地章节内容表述中的“语文”

时间:2022-02-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语文中包含着大量的政史地的内容和思想,政史地中也存在着诸多语文的“影子”,它们之间实际上是一种相互融通、互哺共生的关系。所以,同学们一定要从语文与政史地学科的紧密联系中不断丰富和拓展语文学习的思路与方法,进而不断促进语文学习能力和水平的提高。框题内容直接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符合语文议论文写作的题目要求。再探讨历史学科中的“语文”。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探讨了数理化学科中的“语文”。这节课,我们一起探讨一下政史地学科中的“语文”。

中学阶段,经常会看到,很多同学不能自觉地把语文知识和技巧迁移、运用到政史地学科的学习中去,也不能很用心地关注政史地学科教材中的布局谋篇、框架结构、分析说明、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语文因素,主动去用政史地学科的学习“反哺”语文。结果呢,就造成了语文与政史地学科的学习单极用功,彼此分离,难生合力,效益不佳。请同学们先看一则故事:

一位政治老师讲完《生活与哲学》唯物辩证法新授课内容后,进行复习训练。他给学生提供了唐代诗人杜荀鹤的一首诗《小松》:“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让学生说说这首诗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结果是,同学们说了好多,但就是点不到“要害”上来。一堂课就只好在下课铃响起之时草草收场了。

课后,这位老师分析原因,得出了两个结论:第一,学生文言功底不够,不能很好地用现代文翻译这首小诗,因而不能准确、完整地理解诗的原意;第二,不能很好地把这首诗的内容与所学的哲学知识融通起来。

其实,这首诗即使以前没有学过,但只要运用已经掌握的文言知识去认真翻译,静心分析,同学们马上就会明白其中所包含的哲学道理。这首小诗借松写人,寓意深刻。小松刚刚出土,的确小得可怜,以至被埋没在深草之中,但它并不示弱,逐渐成长,这是那些小草所无法比拟的。人们往往忽视、不认识小松将长成凌云大树的远大发展前途,等到松树真的凌云参天之时,才去称赞它的高大。大松“凌云”已成事实时,再来称赞它们高大,并不说明有眼光;而在小松幼小,和杂草同样貌不惊人时,如能识别,预见到它必将凌云参天的发展前途和趋势,而倍加爱护和精心培养,为它的成长创造条件,那才是有见识、有意义的。许多人所缺少的正是这个“识”。作者以松喻人,告诫人们要善于发现和识别人才,对有发展前途的人才要及早给予重视、关心和培养,使之早日成才。这就是说,这首诗包含了要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成长的哲学道理。

其实,语文和政治、历史、地理同属于“人文学科”,它们之间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语文中包含着大量的政史地的内容和思想,政史地中也存在着诸多语文的“影子”,它们之间实际上是一种相互融通、互哺共生的关系。所以,同学们一定要从语文与政史地学科的紧密联系中不断丰富和拓展语文学习的思路与方法,进而不断促进语文学习能力和水平的提高。

下面,我们分别探讨一下政治、历史和地理学科中的“语文”。

先探讨政治学科中的“语文”。首先,政治教材中也处处有“语文”,以至于我们在阅读政治教材中时时都能感受到语言表达的智慧和艺术。第一,表现在布局上。高中思想政治必修教材按照学习顺序包括必修1《经济生活》、必修2《政治生活》、必修3《文化生活》、必修4《生活与哲学》四本。《经济生活》主要讲述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关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主要讲述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生活与哲学》主要讲述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这四本教材遵循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由低级到高级的布局特点,符合学生学习政治学科的认知规律,同时也符合语文学习的认知逻辑。第二,表现在条理性上。政治教材一般都是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方面展开阐述的,从生活现象入手—探寻本质—把握规律,这很明显是符合语文议论文写作结构特点的。第三,表现在趣味性上。政治教材在编写上许多地方就很具有“语文味”。例如,必修1《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的三课课题分别是“神奇的货币”“多变的价格”“多彩的消费”,这些生动形象的说法就很有文学的味道。

其次,政治学习完全可以为语文学习提供服务。第一,运用政治原理去分析语文教材篇章所包含的思想。第二,运用政治原理提取材料观点,为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提供帮助。第三,运用政治教材中的漫画、图表以及探究分析材料,使之成为语言运用题的材料。第四,政治教学中的热点透视、时事评论、主题辩论等内容可以作为语文的口语、写作、思维的训练材料。

例如,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第一框题为:“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框题内容直接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符合语文议论文写作的题目要求。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教材安排了两个内容:1.“实践及其特点”。主要讲了实践的含义以及三个特点。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重点从四个方面进行分论,即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整个内容框架结构清晰,一目了然。这样的篇章结构完全符合语文逻辑的规范要求。在第一个分论中,教材首先提供了一个探究材料,提出了两个小问题:1.西红柿的食用之谜是如何揭开的,从中我们得到什么启示?2.想一想,人的正确认识是从哪里来的?在探究学习的基础上得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人的正确认识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的结论,而且教材还从理论角度进一步分析了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其他三个分论也都是围绕着“生活中提出问题—理论上分析论证”这个思路进行的。四个分论,层层推进,既互相独立又相互呼应,犹如排山倒海之势,非常给力。而且,在论证“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个观点的时候,教材还配之以相关链接、毛泽东、恩格斯列宁的名言作为论据进行分析论证,遵循了社会生活实践到理论观点的逻辑顺序,做到了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分析很透彻,论证很充分,有血有肉,入木三分,从而得出了难以辩驳的结论。这些观点鲜明立场坚定的论断、唯物辩证的思维模式和分析方法,实际上就是议论文写作的绝好素材和有效方法。只要坚持学习、吸收,语文学习的眼界就会拓宽,境界就会提升。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再提出诸如“认识的途径只有实践吗”“真理可以作为检验认识正确的标准吗”“道听途说的话你能信吗”等问题,让同学们进行观点辨析、讨论,或者开展微型的课堂辩论赛,这样的政治课堂就更是与语文学习紧密结合在一起了,就能更好地培养同学们语文学科的听、说、读、写等多方面的能力。可见,同学们在学习政治时一定要跨越学科界限,要在学习政治中获得语文的“营养”,从而更好地为语文学习服务。

再探讨历史学科中的“语文”。俗话说“文史不分家”,文史结合是中国历史学的一个优良传统,可以这样说,古往今来的历史文献大多是文学作品,而许多文学作品也可以作为佐证来进行历史研究,文中有史,史中有文,“文史”确实是不能分开的。司马迁的《史记》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就是文史结合的典范。现行的各版本的历史教材中都蕴含着非常丰富的语文学习元素。

第一,从历史教材内容的编写看。历史语言讲究准确、精练。研究分析历史文本,可以提高我们语言的严谨性和逻辑的严密性。比如,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中有以下内容:“光荣革命以后,议会的权力大增,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议会通过了一系列旨在限制国王权力的法案。其中,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影响最为深远。《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这样,封建时代的君权神授遭到否定,君主权力由法律赋予,受到法律严格制约。议会不但掌握制定法律的权力,还可以监督政府和决定重大的经济政策。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开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如何来分析这段内容?首先,以句号为标准来划分段落组成,这部分内容共有六句话。然后,通过抓关键词来分析每句意思,并分析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分析,可以发现,这段内容的核心是《权利法案》,每部分之间的内在逻辑也非常清晰。第一句讲《权利法案》颁布的背景,关键词是“以后”;第二句讲《权利法案》的地位,关键词是“最为深远”;第三句讲《权利法案》的核心内容,关键词是“限制”“保证”;第四、五句讲《权利法案》的具体作用,关键词是“否定”“制约”“议会”“掌握”“监督”;第六句讲《权利法案》的深远影响,关键词是“超过”“处于”“确立”。尤其是“明确”“严格”“日益”“开始”“逐渐”等词语,更是从条件、程度等方面将英国君主立宪制度动态、长期的建立发展过程揭示出来,简约准确。如此寥寥数语,将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从背景到概况到影响讲得清清楚楚,体现了历史语言简洁精确的魅力,这正是同学们培养语感、提高阅读分析能力的鲜活的训练材料。

第二,从历史教材内容的编排看。历史教材内容的编排条理清晰,布局科学,认真研读,可以提高我们语言论述的完整性和思维的开放性、缜密性。高中历史必修教材,共有三册,内容分别是:政治史、经济史和思想文化史。每本教材都由八个单元组成,每本教材都按照从古至今、中外并行的方式编写。“从古至今”,以时间为顺序来呈现重大历史事件的起因背景、发展经过和结果影响。这种方式暗合记叙文、小说等文体的写作程式,由此学习还可以提高记叙文、小说的写作和鉴赏能力。“中外并行”,则先由对个别历史现象的分析,继而上升到一般历史规律的总结,这也暗合了议论文的写作程式,经过总结性的学习,也会提高同学们的议论文的写作和鉴赏能力。

第三,从每一课的内容安排看。正文之外,基本上每课都有“历史纵横”“资料回放”“学思之窗”“模块链接”等部分。这些部分的内容往往以日记、小说、诗歌、民谣、对联、奏折、新闻采访等方式呈现,形象具体,极大地增强了教材的可读性。这些内容或涉及历史背景,或涉及观点争鸣,或涉及史学思想,为我们知人论世、以古鉴今,从而整合观点、积累论据奠定了基础。这样的表述形式不仅丰富了语文学习的素材,更为学生的语文思维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

最后探讨地理学科中的“语文”。可以说,我们所学的语文与地理学科之间并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相互融通、互哺共生的。比如,地理学科中关于“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其中“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和“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这两个知识点很抽象,同学们在学习中往往难以理解。但是,如果学习过程中同学们能运用唐代张敬忠《边词》中“五原春色归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和唐代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中“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些诗句,就可以化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了。由此可见,语文对地理学习有很大的助力。同样,古典诗词中李白的“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陆游的“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等诗句,其中的河流为何都东流而去呢?这恰恰跟我国总体上“西高东低”的地形地势有密切关系,若语文学习中能充分利用地理知识,将很容易理解这些优美诗篇。

所以同学们的语文学习一定要拓宽视野,应该把语文学科和地理学科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绝不可“画地为牢”,不知融通。一方面,要用语文来指导地理学科的学习;另一方面,要用地理来促进语文学习的发展。

就以高中地理学科(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3,下同)为例,从自然地理各地理要素的系统理论,到人文地理经济原理的实践应用,再到区域地理的持续发展,其文本体式,无不体现论说文的基本结构。从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看,有“正文”“思考”“活动”“阅读”“问题研究”等相关栏目,其间还配上了各式图表等内容。这也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思维逻辑。比如,必修1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第28页图“大气的受热过程”,通过解读、分析、概括,推断出“太阳暖地面,地面暖大气”这一简洁而不失文学味的结论,堪称经典。从地理学科内容的表述看,不仅能完美体现语言之文学美,也能让同学们体验口语表达之乐趣。如,案例“咸海的忧虑”(必修1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第64页案例2)这一标题中的“忧虑”一词,就相当于文章的“题眼”,拟人化的表述,忧“行为”,虑“未来”,直指研究主题,容易让我们快速切入主题,探究该地区居民哪些不当行为导致该区域出现严重的水危机。又如,必修3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第26页的“活动”,三个问题环环相扣,尤其是第2问通过提供“淹没沿海低地、两极冰川融化、森林面积减少、海平面上升、全球气候变暖、大气中CO2含量增加”等关键语句,能够让学生“找出地理事实的内在联系,并试绘一幅联系框图加以说明”。这正如完成一道“语用题”,学生在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熟练运用一定的语言表达技能的基础上,就能顺利完成此类在地理教材中比比皆是的活动内容说明题。这就是说,我们在地理课堂中完成的这些活动内容的思维、交流过程,实际上就是在做有关语文的短文写作、口语表达等方面的训练。此外,“案例教学”更是语文学习方法在地理学科教学中的重要渗透。一个个案例就是一个个事实、一篇篇故事。在必修2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第91页的案例1中,“玛雅文明的消失”就如同叙述一个故事,第一段文字叙述了辉煌的玛雅文明史,呼应标题提出问题;第二段和第三段文字阐释了玛雅人生活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活动,表明玛雅人没有认识到不当的行为会导致严重的后果,最后推测出玛雅文明的消失。从背景,到起因,再到结果,呈现了一段史实、一个故事,更加完美地体现了语文的结构性、逻辑性和文学性,不仅使同学们能学到地理知识,也会促进同学们运用好语文技能,提高语文素养。

总之,政史地学科学习中都有语文的“影子”,同学们一定要练就一双善于从政史地学科学习中发现“语文”的眼睛,要养成在政史地学科学习过程中主动学习语文的好习惯。自觉体验,积极思考,主动迁移,融会贯通,细水长流,日积月累,真正不断提高语文素养,获得语文学习的智慧。

(徐孟军 执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