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伏笔与照应艺术

伏笔与照应艺术

时间:2022-02-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学们,伏笔与照应这两种艺术手法,大家还是很熟悉的。所谓照应,是指文章的前后内容的相互关照和呼应。“当医护人员赶来抢救时,已经晚了,小伙子已停止了呼吸”,这就是后文的照应,这段文字充分显示了伏笔与照应的独特艺术魅力。巧妙的伏笔,在没有看到“照应”之前,貌似“闲笔”。因此,伏笔与照应一般配套使用,方显其妙。总之,伏笔、照应是体现材料内在关系的写作技巧,有柳暗花明的醒笔作用及浅溪明流的艺术效果。

同学们,伏笔与照应这两种艺术手法,大家还是很熟悉的。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两者的区别。同学们都读过《水浒传》吧,还记得这一节吧?林冲借宿山神庙的时候,作者安放了一块石头在门后,刚好“掇将过来靠了门”。后来,陆谦等人到来的时候,门推不开,只得立在庙檐下看火。于是,庙门内外山神小鬼、军官差拨隔门呼应,尽显陷害忠良之能事。当然,与此同时,林冲也有了充足的时间完成他最后复仇的心理准备。一块石头,避免了仇人相见的猝不及防,也让陆谦等人的弥天大罪通过他们自己“背供”出来。有了那块石头,在故事高潮到来之前有了一个蓄势的过程,它让陆谦等人的最后疯狂演出尽显无遗,它让林冲做足准备,进而干净彻底地解决掉仇人。林冲把它“掇将过来靠了门”,这就是作者精心安排的一处伏笔。这“一块石头”使得小说情节跌宕多姿,引人入胜。

所谓伏笔,可以理解为前文为后文埋伏线索,也可以理解为前文对后文所做的提示或暗示。它的好处是交代蕴藉,使文章结构严密、紧凑,读者读到下文内容时,不至于产生突兀怀疑之感。曹雪芹是用伏笔的高手,《红楼梦》中的重要人物在书中都有伏笔。我们不妨来看看第五回中的判词。第一首是“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这里就为第七十八回晴雯的死埋下了伏笔。她的死因是毁谤,为什么有人毁谤?是由于风流灵巧招人怨。再如,《社戏》里,月下航行时,鲁迅写到了碧绿的豆麦田,这就是伏笔,为后文看戏回来偷豆吃埋下伏笔。

所谓照应,是指文章的前后内容的相互关照和呼应。注意了照应,能使文章一脉相连,文气贯通,浑然一体。《粜米》结尾写道:“经过一阵的嚷嚷——辩论米质的好和坏,争持斛子的浅和满,结果船埠头的敞口船真个敞口朝天了;船身浮起了好些,填没了这只船那只船之间空隙的菜叶和垃圾再也看不见了。”这段话照应了课文的开头:“万盛米行的河埠头,横七竖八停泊着乡村里出来的敞口船。船里装载的是新米,把船身压得很低。齐着船舷的菜叶和垃圾被白腻的泡沫包围着,一漾一漾地,填没了这只船和那只船之间的空隙。”农民面对资本家的压价,无可奈何,只好忍痛将米廉价地全部卖掉,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冷酷的社会现实。《彩色的翅膀》结尾写道:“我忽然发现窗玻璃上停着一只小蝴蝶,正对着朝阳,扇动着它那彩色的翅膀。”用象征手法,照应了课题,又说明了小昆虫已在海岛安居乐业,展示了海岛战士热爱海岛、建设海岛的美好心灵。《一件小事》开头:“但有一件小事,却于我有意义,将我从坏脾气里拖开,使我至今忘记不得。”结尾与之呼应:“独有这件小事,却总是浮在我的眼前,有时反更分明,教我惭愧,催我自新,并且增大我的勇气和希望。”

请同学们再看下面这段文字:

地震发生后,人们将急待抢救的重患者抬上了停在院子里的几辆救护车和卡车。她也跟着上了一辆救护车,照顾伤病员。随着一阵汽车马达的发动声,几辆汽车都开出了成了一堆瓦砾的医院,唯有她上的这一辆没有司机,仍旧停在院中。“司机!司机呢?”老院长焦急地喊着。“在这儿——”随着答应声,一个人从黑暗中奔向汽车。“快,把伤员送走!”老院长大声叮嘱了一声,又忙别的什么事去了。那人费力地打开车门,钻进驾驶室,发动了马达,将车缓缓驶出了大门。“喂,你开得这么慢,什么时候才能到?”速度快了,可车开得很不稳,摇摇晃晃,车里的伤病员直哼哼。“喂,这车子是怎么开的?稳一点!”她又气得探出了脑袋,冲着驾驶室大声喊。可话音还没落,汽车猛地一晃,她的脑袋重重撞在了车窗框子上,痛得她“哎哟”一声。“真倒霉,怎么碰上这么一个开车的,等下了车再和他算账!”她气恼地想。这辆车在摇晃颠簸之中,总算开到了二一八医院。她和二一八医院的医护人员把病伤员抬下汽车,转身来到驾驶室,冲着里面喊:“喂,你这车是怎么开的?”没人答应。她拉开车门,不觉呆住了。一个年轻的小伙子趴在舵把上,头上、身上、手上全是血!“同志,你……”她大喊一声,将年轻小伙子从驾驶室里抱下来。当医护人员赶来抢救时,已经晚了,小伙子已停止了呼吸。她失声痛哭起来……

这篇文章数次设置伏笔:司机的迟到,走路的踉跄,上车的费力,行驶的缓慢……仔细琢磨,均为司机牺牲的伏笔。这些伏笔,直至司机牺牲时,才让读者豁然明白其含而不露、蓄而不发的伏笔隐蔽性,令人称奇。“当医护人员赶来抢救时,已经晚了,小伙子已停止了呼吸”,这就是后文的照应,这段文字充分显示了伏笔与照应的独特艺术魅力。

你站在一处喊话了,另一处会有人应和你、回答你,这就叫照应。一篇文章也是如此,前面交代过的话,后面有照应;后边要照应的话,前边得先有个交代。这样,文章才能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构紧凑。巧妙的伏笔,在没有看到“照应”之前,貌似“闲笔”。因此,伏笔与照应一般配套使用,方显其妙。

总之,伏笔、照应是体现材料内在关系的写作技巧,有柳暗花明的醒笔作用及浅溪明流的艺术效果。当然伏笔与照应也有区别。照应可以说是“显性”的,从形态上看,为了达到照应的目的,往往浓墨重彩(当然,其程度不及对主要人物或事件的描写),唯恐读者不见;而伏笔通常只是一两笔,点到为止,否则就失去了“伏”的意义。

(倪 逊 吴金霞 执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