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一坛鱼的教训

一坛鱼的教训

时间:2022-02-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陶侃为人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就是很注意自我修养,这和他母亲从小对他的培养和教育是分不开的。陶侃在母亲的教育下,成了一个勤奋认真、奉公守法的人。陶侃20岁的时候在寻阳当一个小官,管理打鱼的事。陶妈妈收到了这坛鱼,听说是儿子带回来孝敬自己的,心里非常高兴。还写了一封信给陶侃,责备他的错误行为。陶侃接到母亲的信,后悔极了。

东晋的名臣才士中,陶侃将军是个出类拔萃的人物。陶侃为人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就是很注意自我修养,这和他母亲从小对他的培养和教育是分不开的。

陶侃小时候家里很穷,靠母亲纺织过日子。陶妈妈虽然人穷但很有志气,非常注意洁身自爱,这对陶侃的影响很大。陶侃的妈妈不但严格要求自己,对陶侃的管教也很严,只要儿子有了错就一定当面指出,从来不轻易放过。陶侃在母亲的教育下,成了一个勤奋认真、奉公守法的人。

陶侃20岁的时候在寻阳当一个小官,管理打鱼的事。虽然弄几条公家的鱼尝尝是很容易的事情,可他从来不那样做,大家都夸他廉洁。他做事的地方离家很远,不能经常回家看妈妈,就只好买了东西托人带回家孝敬母亲。

有一次,陶侃看见手下人抬进一筐又大又肥的鱼来,这些鱼在筐子里活蹦乱跳,一看就是刚从水里打上来的,就问:“这些鱼送到哪里去?”

手下人回答说:“是送到厨房腌了后送到部队上去的。”一个手下的小吏走上前讨好地对陶侃说:“您要不要挑几条给您母亲送去?”

陶侃被他说得心动了。又看这些鱼那么新鲜,那么诱人,就想:“妈妈年纪大了,却还在家辛苦劳作,一年到头也吃不上几条鱼。我现在做掌管打鱼的官吏,为什么不能挑几条捎给妈妈孝敬她老人家呢?也让她尝尝鲜。反正只拿几条,这儿有一大筐呢,不碍事的。”于是他从鱼筐里选出几条大鱼,腌了满满的一坛,托人带回家去交给了妈妈。

陶妈妈收到了这坛鱼,听说是儿子带回来孝敬自己的,心里非常高兴。她捧着坛子笑得合不拢嘴,逢人就夸儿子大了懂事了,知道凡事想着母亲了。左邻右舍也都替她高兴,夸她养了个好儿子。突然陶妈妈想起陶侃就是管打鱼的官儿,觉得有些不对劲儿,就找到了捎鱼的人,问他:“这坛鱼是陶侃自己买的吗?我知道他是管打鱼的事的,他是不是把公家的鱼拿来给我了?”

捎鱼的人看到她认真的模样,不敢隐瞒:“这鱼是公家打的,陶相公想请您老人家尝尝,所以选了几条。公家的鱼很多,拿几条没关系的。”

陶妈妈一听这话就火了,说:“我就怕他以权谋私,现在真的让我猜中了。这坛鱼我不要了,你帮我带回去还给他吧。”于是她回到家里,封上了那坛还没来得及吃的鱼,托来人又带了回去。还写了一封信给陶侃,责备他的错误行为。

信是这样写的:“从小我就教育你要廉洁奉公,不能以权谋私,可是你却令我很失望。你在外面当官吏为公家做事,就应该公私分明。可你却利用职务的方便,把公家的东西当自己的东西拿回家送我。你给我带一坛鱼来,不但没叫我高兴,反而让我替你担心哪!”

陶侃接到母亲的信,后悔极了。他一想到自己辜负了妈妈的期望就冒汗,回忆起小时候妈妈宁可挨饿也不愿意拿别人的东西的事,就特别惭愧。他赶快把那坛鱼退还给公家,并向上级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他决心终生不忘母亲的教育,做一个公私分明的人。

从此以后,陶侃真正牢牢地记住了母亲的话。他当了将军以后,掌握着军队的大权,就有人来巴结他,想走他的后门。陶侃从来不接受这种性质的礼物,如果是朋友把用自己的劳动换来的礼物送给他,无论怎样轻微,他都十分高兴地收下,向对方表示感谢,并加倍送还礼物,但绝不因为别人送自己东西就拿公家的利益作交换。如果东西来路不明,他就要严厉斥责,坚决拒绝。

还有一次,陶侃在田里碰见了一个人,见那人手里拿着一把尚未成熟的稻谷,就问:“你拿这有什么用啊?”

那人回答说:“走路时看见了,顺手摘下来的。”

陶侃一听,就恼火了:“你自己不种田,竟敢做贼偷别人的稻子闹着玩儿的事?”便把那人捆起来,抽了一顿鞭子。

陶侃76岁那年,身体很不好,得了重病。他知道自己没有治好的可能了,就辞了官,回家去养病。临走的时候,他带病亲自去打开仓库,把他管理的军用物资一件件地点好,清清楚楚地登记在账本上,然后亲自把仓库封印上锁,全部移交给接替他的人。

从这几件事可以看出,陶侃一直没有忘记母亲那次对他的教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