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逻辑的缺陷”梳理

“逻辑的缺陷”梳理

时间:2022-02-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两者虽然手段不同阶段不同,但目的是一致的,是相互补充,相互影响的统一体。这位同学所认识的先露锋后藏锋的阶段顺序,以及露锋和藏锋的各自“目的”都是不能让人理解、接受的。句子开头用的关联词“因而”与实际逻辑不吻合(上下句并没有构成令人信服的因果关系。对立统一是黑格尔逻辑学的核心问题。作者将时任燕京大学教授钱穆的这件微不足道的事情冒然上升到涉及“北大悠久的思想文化”的意义上。

高中生的议论文写作在逻辑方面存在以下几类缺陷。

第一类:偷换概念,内容分散。

行文过半时开始偏离出去。尚没有对题目内容进行合理有力的议论分析便直接上攀到一个高大上的层面提看法发倡议。前文内容与结尾道出的主旨句不吻合。

这类缺陷在本书论述概念的章节已有详细说明。

第二类:对目的、条件、原因、后果、意义等议论欠合理。

某位同学写《露锋与藏锋》——

露锋的直接目的在于物质生活的富裕,这是我们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必要条件与前提准备。藏锋是在保障了温饱之后追求自己的精神的富足,实现自己精神的安逸与满足的必然结果与基本方式。两者虽然手段不同阶段不同,但目的是一致的,是相互补充,相互影响的统一体。

这位同学所认识的先露锋后藏锋的阶段顺序,以及露锋和藏锋的各自“目的”都是不能让人理解、接受的。纵观历史长河,有的人先露后藏,有的人先藏后露,有的人藏而不露,有的人露而不藏,有的人半藏半露,人生形式何其复杂缤纷!怎么仅仅只有先露后藏这一种形式呢?再者露锋的目的为什么不可以是为了追求精神的富足,说“在于物质生活的富裕”是否太偏颇了?藏锋一定是安逸和满足的精神状态吗?古往今来,我们看到的是更多的藏锋者在隐忍中流血流汗地努力着。藏锋与露锋的目的是一致的,是为了实现人生价值,这一点是说对的,但是它们为什么是“相互补充,相互影响的”关系,不能按照作者所认识的那样解释。

第三类:前后句逻辑混乱,语法术语、哲学术语与实际逻辑不吻合。

某位同学写《表达与沉默》——

沉默之于表达,正如休止之于乐曲,句读之于文章。它们给人以回味的空间,切分强调表达的主题,因而表达与沉默不可分割同等重要。因而表达的艺术,同时也就是沉默的艺术。

从第一个“因而”到第二个“因而”推进得太快了。两个事物具有紧密联系和同等重要的关系,推不出它们本质上是一回事。比如吃饭与工作也是不可分割同等重要的,但是吃饭的艺术不是工作的艺术。又比如爱情与婚姻、忍受与抗争、劳动与休息等。“因而表达的艺术,同时也就是沉默的艺术。”句子开头用的关联词“因而”与实际逻辑不吻合(上下句并没有构成令人信服的因果关系。)

另一位同学写《表达与沉默》,论点是:表达与沉默是个永久的话题,它们是相互对立的,却又相互依存。

在文中有这样一段——

唐朝初年宰相魏征敢于向皇帝直言进谏,只要唐太宗有做得不对的地方,不管什么时候他都会据理力争进行劝说,哪怕唐太宗因此发脾气,他也毫不畏惧,慷慨陈词,因此才会有流传千古的《谏太宗十思疏》一文。魏征选择了“表达”,与之相反的是,太宗身边的奸邪小人们却在“说”与“不说”之间选择“沉默”。他们害怕说真话而失去现有的一切荣华富贵,即使太宗犯了错,他们也沉默不语,熟视无睹。魏征与奸邪小人的对比,正是说明了“表达”与“沉默”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正是有魏征这样的一代忠臣,才会使唐太宗少犯许多错误,安心治理国事。

对立统一是黑格尔逻辑学的核心问题。在上面这段话中,作者列举的唐太宗身边的两种人,一种人是一代忠臣魏征,为了国事,他选择了“说”;另一种人是奸邪小人们,为了个人利益选择了“不说”。“说”与“不说”形成了对比,他们构成了“对立”的关系。但是,上文却一点也没有讲出前者的“说”与后者的“不说”为何还是“统一”的关系。。“统一”即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的内部联系,矛盾的统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的内在的、有机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体现为对立面之间互相依存、互相作用、互相转化、互相贯通的趋势。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的互相排斥的对抗性不是普遍的,在无机界,这点已然值得考虑。在有机界,在人类社会,我们考虑更多的应该是“统一性”。且文章的论点本来也是强调“相互依存”的。可见这一段实际写了什么,与它所采用的哲学术语、与它想要证明的论点,都是脱离的。

第四类:举例不当或对事例的分析不当。

某位同学写《表达与沉默》——

有人说,“大家都在说的却从不认真关心的东西最安全。”然而,真正的表达,不是为了“安全”,所谓“安全的表达”往往形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因此,表达需要我们勇敢地阐发观点——而非人云亦云,顾虑多多。当年燕京大学门口有两幢大楼——M楼和S楼。众人觉得奇怪,却因为多年的习惯与“各家自扫门前雪”的心态而熟视无睹。这时钱穆到校长办公室找到司徒雷登,认为在中国校园大门口用西洋文字恐不妥。司徒雷登最终接纳了钱穆的“表达”,将“M”楼命名为“穆”楼,将“S”楼命名为“适”楼,两楼前有一湖风景绝胜,多次征名而不中,命名之“未名湖”。如今这两幢楼仍在北大校园内,试想没有勇敢之人罔顾所谓“安全”表达意见,或许如今也难有北大悠久的思想文化吧。

这个例子举得实在不当。他只是对人们熟视无睹的事情有独立思考,指出了其中的不合理之处。表达楼名的意见不会威胁到他自身的安全,不需有什么顾虑。可见,钱穆的“表达”无涉罔顾安全,也看不出哪里勇敢,举这个事例与这段欲证明的分论点“真正的表达,不是为了‘安全’”没有多大的关系。例后的分析说“如今这两幢楼仍在北大校园内,试想没有勇敢之人罔顾所谓‘安全’表达意见,或许如今也难有北大悠久的思想文化吧”。更是让人费解,为何钱穆对两幢楼名发表了一下意见就产生或者造就了北大悠久的思想文化?北大前身是京师大学堂,今天北大的一部分虽然是由燕京大学并入,但北大悠久的思想文化来自于北大自身。作者将时任燕京大学教授钱穆的这件微不足道的事情冒然上升到涉及“北大悠久的思想文化”的意义上。议论过度地挖掘了事例的意义,这在高中生写作中也是较为普遍的现象。

举例不当还有一种常见的情况是:举例的比重不当。即作者喜爱花费大量笔墨写某个事例(往往出现在文章的后半部分),导致文章前半部分是议论类文章,后半部分又似记叙类文章。

写出这种文体不分的文章的原因,一方面出在考试(高考作文题目中一直有“文体不限”句,于是广大教师和考生便把“文体”不限制哪一种的愿意,当作了是“文体”上没有任何要求的意思)和教学上;在学生方面,一种可能是该学生近来读到了某个资料,对其非常喜爱就想充分为自己所用;另一种可能是该学生行文至半实在没有思路了,于是就拿过一件事凑上几百字了结。

第五类:文意不连贯,文脉不畅通。

前后部分跨越度大关联性小。前后文无法贯通,前文的要义在后文中都隐身不见。

某位同学写《表达与沉默》——

分论点一:那些无形的生命高峰,人世间至高逸至阔远的精神疆域,令我们必须为之沉默。

分论点二:“沉默”不是为自己无所作为找的借口,“沉默”是为日后惊人的表达做铺垫,是“不平而鸣”在心中的表达。

结论:简而言之,心表达而形沉默也。

上文的前半部分与后半部分明显是各自为政的,无论从观点还是展现的具体内容,甚至行文风格(前半部分是描写抒情风格,后半部分理性思辨风格)来看都像两篇独立的文章硬是被凑合在了一起。

还有一位同学写《表达与沉默》,中间的过渡段是——

表达与沉默不仅表现在直言敢谏,敢于提出建议这一方面,离我们更近一步,学习就需要表达与沉默。孔子说要“不耻下问”,我们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是难以避免的,我们要善于表达自己的疑问,也要善于聆听他人的回答,做到表达与沉默相结合,才能在学习上有所进步。……

这篇文章的第一部分写进谏,第二部分写学习,这两部分跨度实在不小,一点儿也没有内在联系。究其原因,错误根源是在概念的界定上。第一部分写进谏,“表达”是指臣子敢于向帝王进谏的行为,“沉默”是指明哲保身、熟视无睹的行为。第二部分写学习,“表达”是指善于向他人说出自己的疑问的做法,“沉默”是指耐心聆听他人对问题的看法的行为。可见,如果我们的学生牢牢记着一篇文章对某一个概念只能有一种定义,那么就不会出现这种文脉断裂、缺乏逻辑的文章了。

第六类:不清楚议论的对象是什么,更遑论论点是什么了!

按照题目本来的语序,对里面的语句一句一句议下来,文章没有构思。

文章有双论点,或论点不突出。

某位同学写这样一个作文题:一位老农说,如果你花费整个春天去挑选种子,那就要错过播种的季节了。

论点是:老农的这番话无疑是在告诉我们不要过度地执着于事物的一部分,尤其是起步阶段,否则便将失去良机。

分论点一:不要过度地执着于细节。

分论点二:不要过度地追求完美。

分论点三:不要偏执地做事,应当懂得取舍和变通。

在这份提纲里,我们发现作者要写的这篇800字文章里有下列这些分量相当的关键词“细节”“度”“完美”“偏执”“取舍”“变通”。它们依次出现在各个部分中,看上去每个部分都足以成为一篇短小的议论文,这使得上文支离破碎,失去整体感,不清楚它是针对哪个对象或哪个问题阐述自己的看法的。此外,在论点句中作者强调的关键词是“良机”,可是在文中连提及一次都没有。这样的论点句是无法成为全文的核心的,它被孤立、抛弃在正文之外,成为一个滑稽的存在。

造成这样病文的原因是高中生面对一个表述冗长的观点(好观点固然应当是简洁单一的,但冗长繁复的观点毕竟也是观点)时,他们往往会感到更加迷茫,既判断不了,又把握不住关键的东西是什么。更无法紧扣关键因素,写出其他因素与之的关联性,使文章成为一个观点突出的统一体。

再拿上文来说,可以在第一部分写过度地执着于细节和失去良机的必然联系,第二部分写过度地追求某一部分的完美与把握大局之间后者更为关键,第三部分写懂得在合适的时机做正确的事,方能真正地取舍和变通,从而做事取得最好效果。

第七类:作者自身思想认识有问题。

某位同学写《表达与沉默》——

观点是:我自己的观点是:沉默是金,不到迫不得已还是别说为好。

分论点一:沉默是保护自己的最佳途径。“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分论点二:沉默是为别人着想、为社会着想的最佳方式。

分论点三:沉默是提升自我的最佳方式。

结论:总而言之,沉默对己、对别人都是有益的。还使社会远离动乱、斗争,使社会变得更文明、平静、安宁。正如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所说“我们是来求同存异的。”是啊,对“异”放宽心胸吧,不要太多地指责“异”的存在,对这些事都保持沉默吧。沉默是金。

三个分论点里各有一个“最佳”,这三个“最佳”用得是否恰当是很可以商榷的。

“表达”不等于“指责”。“指责”是“表达”的一种,教导、赞扬、鼓励等也是“表达”,难道它们也不对吗?

若真如作者所说的,对“异”都保持沉默,那社会就或许停滞不前了。

另一位同学如是写道——

人没有必要因为追求“医生”的缥缈的道德标准,就放弃唾手可得的物欲,只有当你所追求的道德足够伟大,伟大到超出了你所追求的物欲时,才可以牺牲物欲来成就道德。

这番话蕴含了这样的价值观:物欲是真实的,道德标准是虚无的;人应该先追求物欲再追求道德。这跟笔者前面提到的另外一位学生作文《藏锋和露锋》的价值观是非常相近的:

露锋的直接目的在于物质生活的富裕,这是我们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必要条件与前提准备。藏锋是在保障了温饱之后追求自己的精神的富足,实现自己精神的安逸与满足的必然结果与基本方式。

他讲得很明白,物质生活的富裕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要条件和前提准备,在实现了物欲追求后再追求精神的富足。

当我们教师指出学生们作文中前后文逻辑不同、“却”“而且”等关联词使用与实际逻辑不吻合、“条件”“前提”“目的”等术语使用混乱时,其实应该想到的是,不是使用语言混乱而是他们的价值观与我们不一样的缘故。

哪个对自己更加重要?

未来是属于他们的,教师和家长们是过去时代的产物,所以对孩子们的价值观念,我们千万别以为他们一定错了我们一定是对的,更不能嘲笑、批评他们。尊重与包容,才能使自己免于被视为浅薄者。

第八类:文章没有现实意义。

此处的“文章有现实意义”是指:能在人生感悟、生命价值、存在意义等方面有所思考,或具有关心社会现实、引领社会进步的价值;而不是指文章要有用,即有能应对实际生活的用处。我们先来看一下近六年上海高考作文题是这样引导的——

在连续多年的向内关注之后,2016年高考作文终于向外转了,而且更强调关注社会现象的主体自身在这一现象中的存在,这样就比单纯的关注自我,或单纯地关注社会,要求考生具有更高层次的思维水平和宏大细微兼具的认识能力。这对于今后的作文教学是个新挑战。

高中生作文写不出现实意义的具体体现首先是对现今社会的矛盾和不足缺乏敏感,写不出或不敢写针砭时弊、揭示病症的体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文章。其次是平时对“现实意义”的积累准备不够,写作时视野狭窄认识肤浅,无论写怎样的作文题目,其联系现实的具体内容和最终旨归几乎大同小异。再次是有部分学生平时聊天时能侃侃而谈,但写起作文只会人云亦云说些不痛不痒的话,或搬来政治书说些堂而皇之的教条,原因在于从了解自我与社会到将这份了解恰当地写到作文中去,其间需要学生体验、反思、观察、辨析、探究、表达等综合能力,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部分学生无法跨过这个过程。

是社会责任感欠缺,是积累重视得不够,是能力有待提高?无论是哪种情况,都需要师生共同努力积极改进,尤其教师要创设条件为学生提供帮助。比如在平时的课文教学中,教师能否每堂课都能将现实引入课文,让现实生活与文字交融,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也促进了他们对生活的理解。又比如设计剪报作业,每周挑选一个社会生活中新发生的且引起广泛关注的事件作为议题,让学生从不同媒体上广泛阅读搜索关于此事件的报道、评论,然后选择出三篇不同角度、不同立场(支持、反对、中立)、不同身份的作者文章,最后以此次剪报作业的阅读内容为基础自己写一篇对该事件的评论,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课堂教学中,或在布置作业中,积极引入现实材料,引发同学们对关注现实的兴趣很重要。所以选材时,要考虑是否能让学生觉得有意思,有亲切感,有新鲜感。从内心来说十六七岁的高中生很愿意拥抱生机勃勃的生活,很愿意走近五彩斑斓的社会,只要选题选材切合他们的年龄心理,是可以帮助他们尽快从心灵上走出象牙塔,走向更宏大广阔的天地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