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百姓之友苏轼

百姓之友苏轼

时间:2022-02-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苏轼到任,看到这种现象,非常着急,他全力以赴。苏轼调查出首恶分子,杀一儆百,密州的社会治安才有了好转。翌年8月,徐州地区猛降暴雨,昼夜不止。驻军将士见苏轼泥浆满身,不辞劳苦地组织防洪,大为感动。徐州保住了,千千万万徐州人民生命财产保住了。为了防止洪水再来,苏轼调拨粮米,募集民夫,修筑堤防。在筑堤过程中,苏轼躬执畚锸,身先仆隶。苏轼一生,仕途多舛,屡遭驱逐。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北宋)苏轼

苏轼,字子瞻,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生于四川眉山。

熙宁七年(1074),苏轼自杭州移到密州(今山东诸城)作官,这里没有杭州的美丽山水,也没有京城的车马喧哗,这里是寂寞的小城。天气大旱,蝗虫成灾。蝗虫飞来时,上遮日月,下掩草木,所过之处,一片荒芜。家里没有粮食,老百姓死亡线上挣扎。

苏轼到任,看到这种现象,非常着急,他全力以赴。一方面筹措粮食,发放给灾民,专门收养贫苦百姓的弃儿;另一方面,组织人民积极抗灾自救,亲自率领密州人民以火烧、泥埋等各种办法消灭“布阵横空”的蝗虫,发粮食奖励捕蝗有功的人。同时在灾后积极发展生产,使老百姓能够安心过日子。

密州素来盗贼多,郡县中有多抢劫老百姓财产的,掠走老百姓家女孩的,弄得人心惶惶。苏轼调查出首恶分子,杀一儆百,密州的社会治安才有了好转。

熙宁九年(1076),苏轼改任徐州。翌年8月,徐州地区猛降暴雨,昼夜不止。黄河决口,淹了45个县,30万顷良田一片汪洋。8月底,洪峰抵达徐州城下,水深2丈8尺,高出城近1丈1尺。站在城墙高处,只看见向水茫茫。死在山坡上,树上的人很多,令人看了心惊肉跳。

城中有钱人家,觉得末日快要到了,于是带着金银财宝争着往外跑,出城躲避水灾。一时间徐州鸡飞狗叫,人群东奔西撞,乱成一片。

可是,苏轼却镇静自若,动员人民起来抗洪抢险,不得惊扰逃避。

苏轼首先下令把有钱的大户人家全部赶入城中,张榜通衢要道,告诫全体人民,只要苏轼在,水决不能冲垮徐州城苏轼决心与徐州共存亡。

苏轼又履屦策杖,亲自到徐州军营,动员官兵:“河水将吞没徐州城,事情非常紧急,全体官兵应为我尽力。”驻军将士见苏轼泥浆满身,不辞劳苦地组织防洪,大为感动。全都争先恐后地拿起工具,修筑东南长堤,阻挡洪水。

这时,天空又是乌云翻滚,连降两天暴雨,河水猛涨,眼看徐州就要城毁入亡了。

苏轼临危不乱,整夜不回家,指挥徐州军民日夜筑堤护堤,分头堵水,哪里最危险,苏轼就出现在哪里。

终于,云开雨霁,大水开始消退。徐州保住了,千千万万徐州人民生命财产保住了。徐州人民弹冠相庆,苏轼也高兴万分。

为了防止洪水再来,苏轼调拨粮米,募集民夫,修筑堤防。在筑堤过程中,苏轼躬执畚锸,身先仆隶。不久,堤坝筑成了,苏轼建筑黄楼纪念。

徐州地处黄淮平原,无山水之饶。柴薪奇缺,是徐州人民生活中一大问题。经常看到买不到柴的现象。

当地柴贵得出奇,穷苦的老百姓常常因为没有柴烧而发愁。

苏轼为了解决老百姓炊饮之难,派人去找煤,终于在徐州城西南白土镇找到了煤。这里煤层厚,质量好,开发容易。

这一发现,使徐州人民“万人鼓舞千人看”,非常高兴。这不仅为当时百姓解决了困难,也造福于后代。

苏轼一生,仕途多舛,屡遭驱逐。他了解人民,深感人民疾苦和统治的昏暗,所以他终生锐意改革进取。他除弊兴利,发展生产,深得人民热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