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浅谈基于“以学定教”的高中数学多种课型教学策略

浅谈基于“以学定教”的高中数学多种课型教学策略

时间:2022-02-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以学定教”,就成了解决这一困惑的极为有效的途径。从这一阐述可以看出,以学定教的主体是学生以及学生的实际掌握能力等诸多因素,但教师的主观性在其中也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在教学实践中,我在全面学习了“以学定教”的理论之后,经过认真的思考与实践,摸索出了不同课型的一些教学方式。

朱巍峰

【摘 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越来越深入,各种新型的教育理念逐渐走入我们的视野,“以生为本,以学定教”从根本上强调了我们的教学服务于学生的需要这一理念,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积极探索并科学运用各种先进的教学方法,探索出高中数学多种课型的教学模式,是进行教育改革的根本途径。

在实践中,我根据学生学情,在高中数学课的各种课型中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模式,如新授课的提出问题——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习题课的变式训练→归纳总结,复习课的知识梳理→典型例题分析→提出疑问→解决疑问→反馈评价,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关键词】 数学教学 教法研究 以学定教

众所周知,高中数学长期受到课时紧、容量大、独立各章节多、教学重复少,教学进度的安排、学生学习主观努力不够等不利因素的影响,致使不少学生对高中数学的学习产生了畏难情绪,严重制约了高中数学教育效果。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高中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提高数学教学效果,是摆在我们高中数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大课题。而“以学定教”,就成了解决这一困惑的极为有效的途径。

什么是以学定教?它的真正含义是什么?根据生本教育的理论,以学定教就是根据学生身心特征、内在需要和学生基础水平进行教学设计和实践教学。它的真正含义就是坚定学生为本的理念,根据学生的学情进行教学设计,根据学生课堂反馈的信息调整教学内容,以发展思维、提高学习能力为主线,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确定教学思路。从这一阐述可以看出,以学定教的主体是学生以及学生的实际掌握能力等诸多因素,但教师的主观性在其中也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一、“以学定教”的前提是了解学情

什么是学情?学情也就是指学生的实际特点。例如,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年龄心理特征、个性差异、思维能力,学习情况,学习需要等,这些都能反映出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多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他们的心理因素,而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也应在立足全体学生的前提下关注个体差异。

了解学情有哪些途径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种。

1.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情况的反馈

首先,注意提问的目的和对象。因为不同层次的问题,可分别反映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如果要求全体学生掌握的,就要提问学习上较为后进的学生。如果要了解比较难的问题的掌握情况,就要提问班级学习比较好的学生。

其次,要注意察言观色,若是大部分学生表情木然,没有反应,就说明大部分学生跟不上。若是大部分学生对教师的提问有呼应,比如点头、微笑、表情丰富,就说明教学效果好。

2.课后作业以及阶段性测试的结果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以通过课堂小练习、课后作业、章节测验、考试等方式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作业要有针对性:分层布置、形式多样、训练及时、反馈得当;批改及时,及时通过统计各题错误率,或者知识点做错的学生比例的大小,来掌握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3.教师与各种层次学生的交流

一方面,教师与学生交流要注意创设融洽和谐的气氛,要亦师亦友,不能过于激烈和敏感,否则会导致学生不敢说出真实的想法和情况。另一方面,教师要选择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交流,可以通过交流,了解不同层次学生对上课的方式、教师讲学方法、作业完成时间、作业难度和作业量,以及对知识的接受能力等,进行全方位的了解。

二、“以学定教”的前提是教师必要的知识储备

大量的教学实践已经证明,要形成一种真正有效的教学模式,就需要发挥学生主体以及教师主导的作用。在这过程中,学生的有效参与成了教学的关键,教师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因而教师的知识储备就成了教学实施的前提。并且,在教学中教师还需要尽可能地“不见自我”,要把教学的内容从一大堆知识点转变成为知识的“灵魂和线索”,教师要创造最大的空间,去迎接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以学定教”的教学组织形式,提倡的是学生先学,这种学习不是普通意义上的预习,是一种真正地对新知识的学习。而是课堂上根据学习的实际情况进行讨论,共同解决。这种新型教学方式的产生,就对教师的知识储备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为在这样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不同的解题方法,等待教师做出正确的评价和引导。如果教师反应不及时,教学就会出现冷场,甚至无法进行下去的情况。如果教师具有渊博的知识储备,就可以随时应对课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能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和观点加以引导,使整堂课既在教师的有效控制下,又能在课堂中和学生一起产生知识与思维的碰撞。只有这样,课堂才是有效的,也才可能是学生喜欢的、能接受到新知识的课堂。

三、“以学定教”也要强调各种教学方式的综合运用

《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课程是由教学内容、学生、教师、教学环境整合而成的系统,是师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数学课程的设计不仅要重视教学的内容和要求,更要充分关注课程中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教师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这一标准十分明确地强调要将课程与学习融为一体。

《课程标准》中特别提到“要充分关注课程中的学习过程”,而学习过程的主体是学生,学生以何种形式去进行学习,这是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教师在实践中,应充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等因素,要提供给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机会,从而掌握方法、形成经验。而要真正地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教师就需要进行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并将这些教学模式进行综合运用。

四、在高中阶段数学课堂上多种课型的教学方式的实践策略

在教学实践中,我在全面学习了“以学定教”的理论之后,经过认真的思考与实践,摸索出了不同课型的一些教学方式。

1.新授课教学模式

在新授课的教学中,我始终坚持:情境的创设→兴趣的激发→问题的发现→小组的合作→问题的最终解决→自主练习,归纳总结。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一节课的成功关键是开头,如果我们一上来就能创设一个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那整节课的效果就能事半功倍了。所以我认为一节好课,开头是关键。而要有一个好的开头,课前的导入以及学生兴趣的调动就极为重要。

(2)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有了好的情境,那接下来就是要让学生从情境中去发现问题,然后才能解决问题,所以提出问题很重要。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从情境中去发现问题,也可以教师去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从而去解决问题,让学生真正感到成功的快感,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数学是有用的。

我在高三第一轮复习“直线方程”这节课中,就以曲线方程观点下的直线方程为这节课的课题,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第一,复习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的概念,概述解析几何的思想方法。

第二,提出问题,如:问题1:一条确定的直线可以看作一个动点按照怎样的规律运动形成的?问题2:直线的方向可以用哪些几何量来描述?问题3:直线的倾斜角是如何定义的?问题4:在解析几何中是如何用数量来表示直线的方向的?问题5:你能从其中一个量出发,推导出其他两个量吗?问题6:你能推导各种形式的直线方程吗?

第三,进行小结,归纳斜率、倾斜角、方向向量、法向量之间的关系;直线方程的各种形式;(延续)通过直线的方程可以研究点与直线、直线与直线间的位置关系。

在这一过程中,这一系列问题的提出,都是源于课前我曾借助翻转课堂的形式,事先制作了一个关于直线的教学视频让学生自学,然后根据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集中提炼。由于问题来自于学生,所以课堂上分析讨论时,就很有针对性,教学效果非常好。

(3)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传统教学往往是教师“满堂灌”,这显然已跟不上社会的发展,根据《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要让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就尤为重要。学生是主体,教师的作用就是在学生不懂的时候对学生进行及时点拨,给学生“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这样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习题课教学模式

习题课是高中数学课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要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锻炼思维,形成知识结构体系。在平时教学中,我主要采用变式训练→归纳总结的方式。

(1)一题多解

在高中教学中尽可能要求学生能做到一题多解,这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考验。比如在求数列最大项的问题中,可以利用函数的图像、数列的单调性还有最大项本身的含义,多角度去思考。

例如:求数列的最大项。

解一:

当1≤n≤7,an+1>an,a8>a7>…>a1

当n=8,a9=a8

当n≥9,an+1<an,a9>a10>…

综上,

解二:设{an}的最大项为an

综上,

(2)一题多变

课堂教学要求新、求变,通过一道题目,可以延伸出很多相类似的题目。在平时教学中,可以挖掘此类习题,由此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比如由“求已知抛物线上的点到定直线的最短距离”可以引申出“求已知双曲线上的点到定直线的最短距离”“求已知抛物线上的点到定点的最短距离”“求已知圆上的点到定曲线上的点的最短距离”。

(3)多题一解

学生在做数学题时,虽然许多题目形式并不一样,但往往解法是相同的。如在解决函数零点问题时,可以利用函数图像来解决;又如在恒成立问题上,往往可用分离变量的方法来解决。所以,只要学生在平时能对自己所做题加以总结和归纳,那么数学题会变得越做越少,这就是多题一解。

3.复习课教学模式

在复习课中,我主要采用了如下流程:知识梳理→典型例题分析→提出疑问→解决疑问→反馈评价。

复习课是对以前所学知识的总结。因此,教师可以一上来,先把前面内容让学生加以梳理,将平日学习时零碎的知识重新联成一个网络,形成知识结构化的整体轮廓,同时明确单元复习或章节复习的重点目标。然后可以举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例题,示范讲解。引导学生通过在解题的过程中,揭示出题目中所蕴含的基本知识点。在复习函数的基本性质时,我采用的教学过程如下。

1.复习函数的代数定义和几何定义(图像)

代数定义:x,y的对应关系。

几何定义:研究图像。

2.函数的奇偶性

问题1:若函数y=f(x)(x∈D)的图像关于y轴对称,则该函数具有怎样的代数特征?

问题2:偶函数的定义:对于任意一个实数x∈D,都有f(x)=f(-x)。

问题3:若函数y=f(x)(x∈D)的图像关于原点对称,则该函数具有怎样的代数特征?

问题4:奇函数的定义:对于任意一个实数x∈D,都有f(x)=-f(-x)。

问题5:偶函数和奇函数可将全体函数分为几类?请举例说明。

问题6:请你描述奇函数和偶函数的定义,并解释定义的合理性。

例1:试判断函数的奇偶性,并证明你的结论。

3.函数的单调性

问题7:如何用代数语言描述:“若函数y=f(x)(x∈D)的图像从左至右逐渐升高”?

问题8:如何用代数语言描述:“若函数y=f(x)(x∈D)的图像从左至右逐渐降低”?

问题9:增函数和减函数可将全体函数分为几类?请举例说明。

问题10:请你描述单调函数的定义,并解释定义的含义。

例2:试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并证明你的结论。

上课结束后,教师应有针对性的布置一定量的作业,让学生对上课内容加以巩固。作业的来源可以是书本和练习册上的课后习题,也可以是自己对上课例题加以改编。

传统的教学几乎都是以教师为主体进行的。教师要求学生怎么做,学生就怎么做,有的甚至整节课都是教师在一言堂,学生根本就没动脑。追求计划性和完整性,这有利于使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然而这种教学太过平淡,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也容易失去生命活力。而现代的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来确定内容和教学方式,这就为我们的课堂带来新鲜感,有时还会带来意外的惊喜,这就是“以学定教”。

以上几点是我在平时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尝试与体会,可能有些并不成熟。但是我相信只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自觉做到“以学定教”,建起属于自己的教学模式,就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就自然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