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伟大的悲剧时代

伟大的悲剧时代

时间:2022-02-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悲剧,代表着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最高巅峰。然而伊阿古的妻子当场揭发了真相,使奥赛罗悔恨万分,为了惩治自己铸下的大错,挥剑自杀身亡。奥赛罗以自己的毁灭来显示人类向善、趋善的力量,这正是莎士比亚的悲剧中悲壮崇高、哀而不伤的原因所在。1608年,莎士比亚与剧团的同伴们合资创办了黑衣修士剧院。1608年9月,莎士比亚的母亲去世了。在莎士比亚的传奇剧中,尤其令世人瞩目的是莎士比亚1611年至1612年创作的《暴风雨》。

悲剧,代表着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最高巅峰。在这些作品中,充斥着对死亡魅力的无尽描绘。继《哈姆雷特》之后,《奥赛罗》《李尔王》和《麦克白》相继问世了。这些伟大的作品令人感到无比震撼,让人们窥探到了莎士比亚内心的思想和最深的情感。

莎士比亚在《奥赛罗》中刻画了伊阿古的形象,对现实社会中的邪恶势力做了比较深刻的批判。

《奥赛罗》的故事发生在威尼斯,黑皮肤的摩尔人大将奥赛罗和贵族小姐苔丝狄蒙娜相爱而结婚,但却遭到贵族们的反对。威尼斯大公派战功赫赫的奥赛罗去抵御土耳其人入侵,故对婚事不加干涉。伪善、狡诈而又阴险的旗官伊阿古因奥赛罗未任命他为副将而怀恨在心。为了报复,他巧施诡计诬陷苔丝狄蒙娜不贞。轻信他人而又嫉恶如仇的奥赛罗陷入极大的悲愤与绝望中,他妒火中烧,亲手扼死了无辜的苔丝狄蒙娜,还以为做了一件正义的事。然而伊阿古的妻子当场揭发了真相,使奥赛罗悔恨万分,为了惩治自己铸下的大错,挥剑自杀身亡。

剧中有一段精彩的对话:

“伊阿古:请不要生气。

奥赛罗:啊,血!血!血!

伊阿古:忍耐点儿吧;也许您的意见会改变过来的。

奥赛罗:决不,伊阿古。正像黑海的寒涛滚滚奔流,奔进马尔马拉海,直冲达达尼尔海峡,永远不会后退一样,我的风驰电掣的流血的思想,在复仇的目的没有充分达到以前,也决不会踟蹰回顾,化为绕指的柔情。(跪)苍天在上,我倘不能报复这奇耻大辱,誓不偷生人世。”

这些字语仿佛令人感觉到车辚辚、风萧萧、山洪即将暴发、海涛就要袭来的恐怖画面。奥赛罗的复仇之剑似乎已在极度的猜疑和嫉妒之下,发出了咄咄逼人的、刺目的白光,它让人们闻到了血腥的味道。然而,当奥赛罗得知错杀了无辜的妻子后,他也只能以自杀来了结一生。不过与此同时,他的内心中又升腾起希望之光,因为这时,他终于知道自己得到的爱情是忠贞不渝的。奥赛罗以自己的毁灭来显示人类向善、趋善的力量,这正是莎士比亚的悲剧中悲壮崇高、哀而不伤的原因所在。

在《李尔王》中,莎士比亚一方面描写人情的淡薄,在金钱关系影响下子女对生身之父也是利欲熏心、忘恩负义;另一方面认为昏聩的国王只有沦为乞丐,才能对冷酷自私的现实世界有所认识,从而完成道德改善,转变为有人性的君主。在这两部悲剧中,莎士比亚塑造了奥赛罗、苔丝狄蒙娜、考狄利娅这类闪耀着理想光辉的正面人物形象。在以后的悲剧《麦克白》《雅典的泰门》中,这类正面人物不再出现。《雅典的泰门》中甚至弥漫着一种愤世嫉俗的消极情绪。因好客而倾家荡产的雅典贵族泰门在尝尽世态炎凉之后,咒骂人类,仇恨人类,终于疯狂而死。他死前还在海滨的墓上写了墓志铭,抒发其厌世的思绪。从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出,莎士比亚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英国散文作家黑兹里特曾对这些作品这样评价道:“如果说天才的力量可以在以上的每一个剧本里都被表现出来是一件令人惊诧的事情的话,那么它们的变化多端也绝不逊色。它们好像是出自同一头脑中的不同创造,它们之间找不到一丝一毫的关联。这种特征和创造性,是真理和天性的必然结果。”

的确,这些作品彼此之间是那么的不同,然而,人们却在这千变万化的角色与作品中,捕捉到了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莎士比亚精神。这种精神饱含着他的智慧、他的欢乐,以及他对人生昭然的洞见。

1608年,莎士比亚与剧团的同伴们合资创办了黑衣修士剧院。黑衣修士剧院的前身是一家修道院,位于伦敦城的西端,占地约2公顷。1538年,亨利八世下令解散各家修道院时,它也难脱厄运。而“国王供奉剧团”之所以选在这里,是因为它所处的地理位置是一片不受伦敦市管辖的自由区。与环球剧院相比,黑衣修士剧院虽然只能容纳500多名观众,但舞台设备却更为考究。它的观众大多是伦敦的上流社会成员和有产者。自1608年之后,这里荒芜了多年的大厅终于又重新显露出勃勃的生机。莎士比亚要利用这个新的场所,借助它所能提供的一切,来淋漓尽致地宣泄人类的复杂感情。在这里,世界变成了舞台,舞台亦成为世界,它将在莎士比亚的引领下,上演人世间的一切善与恶,美与丑。

1608年9月,莎士比亚的母亲去世了。而他的长女苏珊娜也于一年前嫁给了小镇上名气颇响的年轻医生约翰·霍尔。“新地”只剩下了妻子安和小女儿茱蒂丝,偌大的宅院显得冷冷清清。莎士比亚打算在镇上寻找能够陪伴他妻子与女儿的同伴,为“新地”增添生气。最后,他决定让自己的远房表亲,新上任的镇书记汤姆士·格林一家搬入“新地”。

接下来的一两年中,莎士比亚因为瘟疫的再度猖獗而回到了“新地”。

这段时间,由于詹姆斯一世的专制,英国的资产阶级与王室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英国中部不断发生农民起义。国内的阶级冲突加上爱尔兰的叛乱,动荡的局势使莎士比亚越发感到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不可调和。于是,他将自己引入了一个梦幻世界,这个世界中充满了童话式的想象,以至于身处其中的人们可以用超自然的力量来解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莎士比亚的创作由此转向了传奇剧领域。

这时期的作品有《辛白林》《冬天的故事》《暴风雨》等。其剧本情节大同小异,都是主人公先遭遇灾难和不幸,后来在偶然的契机下转危为安,甚至还因祸得福。这些作品大都以宽恕、和解为主题,剧中充满了奇妙的幻想、瑰丽的描绘、生动的形象和诗意的背景,虽然情节荒诞,超乎现实,但却是那么沉着、自信、仁慈与真诚。

“诗的遗嘱”——《暴风雨》

在莎士比亚的传奇剧中,尤其令世人瞩目的是莎士比亚1611年至1612年创作的《暴风雨》。这部作品是他的传奇剧中的巅峰之作,也是他对自己一生反思的总结。于是,后人将此剧誉为“诗的遗嘱”。

触发莎士比亚创作《暴风雨》的原因可能缘于一件在当时引起轰动的大事。1609年,乔治·索梅尔爵士的船队在百慕大遭遇了海难,但船上的人们凭借惊人的适应力和创造力,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在荒岛上生存了10个月后,他们终于靠着两条简陋的、用杉树干扎成的小船回到了久违的文明世界中。这些人的传奇经历招来了许多作家的浓厚兴趣。一年之后,多部版本不同、描写这个故事的书开始竞相陈列在伦敦各个书店的货架上。这些书连同这个故事也许给莎士比亚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和灵感,而这些冲击和灵感使他不久之后便投入到了《暴风雨》的创作中。

借助《暴风雨》,莎士比亚再一次宣扬了改恶从善、包容谅解的博大思想以及对信念的坚定与执著。

《暴风雨》写的是米兰公爵普罗斯彼罗因为潜心研究魔法,被他的弟弟安东尼奥勾结那不勒斯王篡权夺位,普罗斯彼罗只好带着年仅3岁的女儿米兰达流落到了荒岛之上。他们没想到,在这荒岛上还居住着可爱的精灵爱丽儿和一个长相丑陋的野人卡列班。于是,通晓魔法的普罗斯彼罗施展法术,使他们成为自己的仆人。12年过去了,米兰达已经长大成人,而普罗斯彼罗也得到消息,那不勒斯国王阿隆佐和他的儿子以及自己的弟弟安东尼奥乘坐的船正在大海上航行。于是,普罗斯彼罗施展魔法,在海上刮起了狂风巨浪,使仇人的船只遇难,他们最终也流落到了这个荒岛上。然而这些喜欢争权夺利的人即使遭受了如此的磨难,依然没有改掉勾心斗角的恶习。他们为了各自的利益彼此间设计了一个又一个的阴谋,但唯有那不勒斯王子腓迪南例外。他善良而又正直,命运之神引领着他爱上了美丽的米兰达。为了考验腓迪南的爱情是否真诚,普罗斯彼罗命令他去干运木头的苦活,但因为有了爱情的滋润,腓迪南非但不觉得苦,反而认为“受穷苦是一种愉快”。他在剧中深情地对米兰达说:“我宁愿毁损我的筋骨,压折我的肩膀,也不愿让你去干这种工作。当我第一眼看见你时,我的心就已经飞到你的身边,甘心成为你的奴隶,只是为了你的缘故,我才肯让自己当这个辛苦的运木工人……”

故事的末尾,腓迪南赢得了米兰达的芳心,也获得了普罗斯彼罗的认可,而那不勒斯国王和安东尼奥也因在岛上遭受了种种挫折最终悔过自新,仇人们相互宽恕谅解,普罗斯彼罗得到了失去的爵位和公国。大家愉快地同舟而归,一起参加腓迪南与米兰达的婚礼。全剧在和解的欢悦气氛中结束。

在这部戏剧中,莎士比亚并没有回避社会的阴暗面,但他却通过对普罗斯彼罗——一个魔法无边,具有超人力量人物的形象刻画表现出了文艺复兴的时代精神。这部充满着艺术之美与理想之美的作品,在文学造诣上达到了一个无比辉煌的高度。它是“爱”的多方面体现,也是想象与诗的完美结合。

1613年6月29日,环球剧场上演《亨利八世》,因剧情需要而鸣放礼炮,结果却导致了一场火灾。这场大火也预示着莎士比亚事业的终结。在此之后,莎士比亚终于下了决定,他要离开喧闹的伦敦,回到美丽的埃文河畔。正是从这时起,莎士比亚渐渐离开了人们的视野,慢慢消失在他个人的神秘世界中。

7月,莎士比亚回到了斯特拉特福德,之后的大部分时光他都在这里度过。年近五旬的莎士比亚在家乡不仅拥有花园巨宅,而且还购置了大片的良田。充足的收入使他拥有了一段悠闲恬静的晚年生活。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就在1616年4月23日,恰逢莎士比亚52岁生日之际,死神意外地降临到他的身边。这位具有极高天赋、学识渊博的一代文学大师去世了。他的离去不仅是英国文坛,而且也是整个世界文坛的悲哀和损失。关于莎士比亚的死因,后世流传着各种不同的说法。有的说他从伦敦旅行归来,因疲劳过度而造成了不幸;也有的说他在与朋友本·琼森等人的聚会中由于暴饮暴食而导致了死亡。

但人们相信,无论莎士比亚以何种方式走完了自己的一生,都是不平凡的一生,是辉煌的一生。他留下的作品象征着智慧与永生,他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无人可以取代。

1616年4月25日,莎士比亚的遗体被安葬在斯特拉特福德镇那所古老的圣三一教堂内。在杰洛·约翰森为他制作的纪念碑上,刻着莎士比亚本人所写的铭文,这也许是他留给世界的最后文字:

“好朋友,请看在耶稣的份上,莫动黄土下的尸骨!

让我安息者,上天赐福,动我尸骨者,永受诅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