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满江红》是岳飞的作品吗

《满江红》是岳飞的作品吗

时间:2023-02-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岳飞的一首《满江红》壮怀激烈,曾激起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的英雄豪情,又多少次地让人缅怀它的作者岳飞的赫赫业绩与悲壮归宿。《满江红》中字字铿锵有力,充满了浓厚的爱国情感和战斗的勇气,其实是非常符合南宋时期岳飞的心境的,而他的作者地位当然也不是那么容易就会被撼动。岳飞写作《满江红》之后的岁月中,秦桧及其余党始终把持着朝政,之后经历了元朝异族统治,因而岳飞的声名始终受到压抑,直到明朝情况逐渐改观。

岳飞的一首《满江红》壮怀激烈,曾激起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的英雄豪情,又多少次地让人缅怀它的作者岳飞的赫赫业绩与悲壮归宿。但正是这首传唱已久的词多年来始终引起人们的争论,争论的中心不是别的,却是该词的作者问题。

这首词最早出现在明代徐阶所编的《岳武穆遗文》,而岳飞写作这首词应该是南宋时候的事了,中间历经宋、元两朝,都没有任何记载,也没有名人的评价,为什么这首词偏偏突然出现在明中叶以后呢?另外,词中提到了“踏破贺兰山阙”的豪言壮语,要知道,贺兰山在内蒙古河套以西,当时是西夏的土地而非金国属地,况且,岳飞奉命征战之地在黄龙府,是今天的吉林地区。如果这首词真的是岳飞写的,那描述的地点怎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别呢?

倒是在明朝,北方少数民族鞑靼常取道贺兰山入侵甘、凉一带,“踏破贺兰山阙”据说在明代中叶是一句抗战的口号,而且当时的明将还在此处打了胜仗,与“踏破”二字刚好吻合,这句话在南宋自然是不会有的。难道这首词真的是明人激动于战胜了入侵民族,于是托古人英雄所作吗?

《满江红》中字字铿锵有力,充满了浓厚的爱国情感和战斗的勇气,其实是非常符合南宋时期岳飞的心境的,而他的作者地位当然也不是那么容易就会被撼动。岳飞写作《满江红》之后的岁月中,秦桧及其余党始终把持着朝政,之后经历了元朝异族统治,因而岳飞的声名始终受到压抑,直到明朝情况逐渐改观。岳飞的事迹才又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这一历史事实,造成了《满江红》不见于宋、元人的著录,而到明代中叶才出现和流传的情况。而地理方位的差异,则是因为岳飞只是用“贺兰山”来泛指被侵犯的地区,作为一种文学上常用的代指手法,这种差别的运用本来就无可厚非。

不管对这首词的作者疑问有怎样的争论,如今人们仍然在吟诵着《满江红》中的铮铮豪言,回想那一段保家卫国的征战岁月,感叹于岳飞的英雄气概。

中国古代时期,中原政权的统治从来少不了外族入侵这个难题。秦汉时期,政府主要对付的是匈奴的入侵,秦始皇派大将蒙恬率30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失地;汉代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并派遣霍去病、卫青等大将连续发动对匈奴的战争;宣帝时设立西域都护府;明帝派班超出使西域,班超经营西域20余年。到了宋朝,则先后受到辽、西夏、金的侵扰。从中央对外族的政策也能看到该朝代的整体面貌,秦汉时期国力雄厚,对外族态度强硬,战多取胜;宋朝时政策内向软弱,妥协条约数见不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一键复制
图片预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